帶孩子用思維導圖精讀一本書,對孩子大有幫助

2020-12-13 雪蓮媽媽教育

教育部語文教科書主編溫儒敏在接受採訪時說:

統編本語文教材是「專治」不讀書的,意思是這套教材回歸「讀書為本」,重視「整本書閱讀」,拓展閱讀面。一是讓學生相對完整地接觸一些原典,給人生發展「打底子」;二是有意針對網絡閱讀帶來的「碎片化」閱讀和「淺閱讀」傾向,讓學生多少回歸完整的健全的閱讀,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三是「讀書養性」,用「整本書閱讀」來「磨性子」,培育毅力,涵養心智,祛除浮躁。擴大讀書面和閱讀量。這也是高考和中考的要求。

在過去的幾年中,語文高考和中學入學考試的命題已經開始探索如何測試《閱讀整本書》的情況。例如,在北京2017和2018年語文高考中,對《紅樓夢》的一些關鍵細節進行了測試。如果您還沒有完全讀完小說,只看電視,那麼孩子們很難回答。

作為父母,我們都希望我們的孩子知識淵博,並希望他們會讀中外經典,但是能把讀過的內容記在腦子裡才是一種有效的閱讀方法。像囫圇吞棗的那種讀書方式,是行不通的。

確實有些興趣不大的書適合「泛讀」,但是有些書確實令人興奮,值得閱讀和理解,這會引起思考,即「精讀」。

當我上大學時,我受到一位老師的啟發,我學會了使用思維導圖來掌握這本書的要點並精讀一本書。後來,我還向孩子們教授了這種方法,並在閱讀過程中提升了他的獨立思考能力。現在,當他獨立閱讀時,還將繪製一個思維導圖來幫助他理解,這很棒。實際上,製作思維導圖的過程也是思考練習的過程。

今天我想和大家聊天,我教孩子們如何製作思維導圖。我還想與您分享如何教孩子們精讀文章。

精讀文章的8個步驟

1.一篇文章到手至少先讀兩遍。

2.用自己的話語總結文章的內容。

3.圈選不太理解的單詞並檢查其含義。

4.畫出文章的關鍵詞。

5.用所讀的文章回答給出的問題。

6.在文章中找到相關依據,以回答給出的問題。

7.與同學和老師討論文章的內容。

8.帶著問題一次又一次地閱讀文章。

在紙上列出這8個項目,並在每次完成一項時打勾。以這種方式閱讀文章可以完全防止孩子讀文章時囫圇吞棗。

書要讀三遍,次次不一樣

第一次,粗讀。快速閱讀以了解這本書是否是您自己的「菜」?同時,請記住圈出您不知道的單詞,單詞和句子,跳過並等待第二次仔細閱讀。

第二次,請仔細閱讀。有思想地讀書,多問為什麼,並解決粗讀中的問題。

第三次,深入閱讀。對整本書進行全面的分析,全面,準確,深入地掌握內容,並記住記錄您的想法。

學習問更多問題

思考,提問和解決問題是兒童閱讀時應該做的事情。怎麼問問題?一般問題來自以下三個方面:

首先是事實問題:這需要根據書的故事情節提出問題,例如何時,何地,故事人物是誰,故事發生了什麼,如何發生以及為什麼。

二是分析性問題:作者的觀點是什麼?與其他作者有何不同?它的結構特點是什麼?如果我寫這篇文章,我會如何安排結局?本書中哪些好的單詞和句子值得研究?

第三,深入的問題:根據本書的深刻含義,提出了一些擴展的問題,例如作者在編寫本書時要表達什麼?這本書和我過去讀過的書有何異同?這本書給我留下了什麼印象?

如何製作閱讀的思維導圖?

思維導圖也稱為心智圖。它是英國託尼·博贊(Tony Bozan)在60年代創造的一種簡單,高效,生動的思維工具和學習工具。

通過思維導圖,您可以將無聊的信息變成易於理解的圖片,幫助孩子們快速理清各種邏輯關係,建立知識框架,並提高思維能力和學習效率。它非常適合學習各種學科,例如中文,數學和外語。

繪製步驟:

1.粗讀完書後,孩子總結出書的主題,並將可以代表書的圖案/文字放在紙的中心。

2.在中心處畫粗線,並在粗線上寫下與主題最相關的關鍵字。

3.在關鍵字末尾畫一些細線,並根據關鍵字在細線上寫相關信息。

繪畫技巧:

1.在書面文字旁邊帶孩子充分發揮想像力和塗鴉力。這可以使導圖看起來更有趣並有助於記憶。

2.繪製時,可以添加多條線,並且每個分支的顏色可以不同以進行分類。

3.您可以讓孩子先繪製一張粗糙的導圖,然後根據第二次和第三次閱讀後的經驗多次添加內容和圖案以豐富導圖。隨著內容的增加,兒童將對主題有更深刻的理解。

孩子幾歲適合繪製思維導圖?

我認為按年齡劃分是不合適的。它應取決於孩子的閱讀水平和接受程度。

一般來說,幼兒園的孩子們仍然不成熟。由於圖畫書的美麗色彩和有趣的內容,他們剛剛達到只喜歡讀書的地步。目前,不建議進行思維導圖訓練,這甚至可能損害他們的閱讀興趣。

當孩子上小學時,如果他們已經對書有一定的了解並且喜歡探索更多,我認為他們可以受到思維導圖的指導。

您可以給孩子嘗試,孩子可以接受嘗試,不接受也不必勉強。

不同年齡兒童的閱讀樂趣是不同的。小學生的閱讀樂趣來自自我探索。如果思維導圖可以幫助孩子找到更多的閱讀樂趣,為什麼不使用它呢?

如果孩子在開始時沒有靈感來製作思維導圖,則思維會混亂,無法找到知識點之間的聯繫,也無法把握焦點。

然後,我為3-8歲的孩子推薦這本思維導圖遊戲書。

這套書是專為學齡前和較低年級的孩子設計的。他們使用從易到難的7個主題,逐步提高了孩子的思維能力。

從如何繪製思維導圖開始,教孩子使用思維導圖自我介紹,使用思維導圖記住單詞,使用思維導圖提高記憶力,使用思維導圖閱讀圖片,使用思維導圖講故事,用思維導圖圖策劃一個聚會。

這些主題模擬了孩子周圍的學習和生活場景,因此可以很好地讓孩子有代入感,這非常實用。

這套書沒有無聊和深奧的知識,而是採用兒童喜歡的張貼和繪畫的形式,並鼓勵兒童手動進行操作,激發思維導圖的產生,並學習實踐中的思維指導,學習也快樂。

相關焦點

  • 思維導圖記憶法,如何用思維導圖整理並記住一本書?
    都說思維導圖非常有助於記憶,但要怎麼用思維導圖來記憶,很多人都講的很高深(模糊)。下面我就用我的經驗告訴大家為什麼思維導圖的形式適合記憶,以及如何用思維導圖來進行記憶。一、思維導圖為什麼有助於記憶?我之前在文章中分享過,要讓學習和記憶更有效更牢靠,在學習過程中/後要試著進行「編碼、鞏固、檢索」三個流程,這是實現長期記憶的關鍵。
  • 怎麼給孩子讀繪本才有效?用好「思維導圖」,幫助孩子精讀繪本
    而較相不同的是學校閱讀,在美國的課堂中,閱讀主要分為四種類型:精讀、指導閱讀、自主閱讀、夥伴閱讀,前兩者閱讀形式是指運用一定的閱讀策略有意識地進行學習和指導,而後兩者閱讀形式就是屬於泛讀的範疇。泛讀只是興趣閱讀,而運用閱讀策略學習就能夠直接達到閱讀目標。想要讓孩子有效讀繪本,就要用好"思維導圖",幫助孩子精讀繪本。
  • 8個超實用的思維導圖精讀法,讓孩子真正學會閱讀,把書讀懂讀透
    孩子看書並不是看得越多越好,不僅要會選書,還要會閱讀,要有輸入還要有輸出,學會精讀,看1本頂10本。介紹下八大超實用思維導圖精讀練習法,小學、幼兒園小朋友都可以用:圓圈圖、氣泡圖、雙氣泡圖、橋型圖、樹形圖、流程圖、複流程圖、括號圖。
  • 《讀懂一本書》:用樊登讀書法,繪製思維導圖,讀書效果增加3倍
    樊登在《讀懂一本書》中數次提到一個好用的輔助讀書工具:思維導圖。樊登的讀書理念是我們讀完一本書後不僅要學到知識點,而且還要把它拆解出來,然後沉積於腦中。所以樊登就使用了既好用又特別有效的思維導圖進行梳理知識。01 什麼是讀書思維導圖所謂讀書的思維導圖,就是將每一本書讀後進行梳理,把讀到的知識點和對自己啟發大的內容進行歸納、總結。
  • 孩子看書不是越多越好,讀懂、讀精才有用,用思維導圖法高效閱讀
    可以利用思維導圖這個思維工具幫助孩子很好地完成這三個流程,從而記住書本內容。思維導圖是一種能夠讓知識結構化、流程化的工具,讓知識一目了然,並且思維導圖主要是關鍵詞和圖片,也就避免了長篇大論,提升了記憶鞏固的效率,同時通過關鍵詞和圖片,可以很好地對知識進行提示和檢索,通過簡單的關鍵詞信息,打開記憶之門,進行回憶和思考。
  • 用思維導圖助力英文閱讀,在家也能DIY原版精讀課
    精讀,是區別泛讀而言的概念,即細緻且深入的研讀,把一本書讀通,讀懂,讀透。精讀側重深度,把批判式思維(Critical Thinking) 與閱讀結合,提高分析,概括,推理,表達等多種能力。  讀而不思則罔,思而不讀則怠,泛讀和精讀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 思維導圖在英語啟蒙中的運用
    由兩個圓圈組成,內圈用文字、數字或者圖畫確定主題,外圈則用圖畫或者文字來對主題進行描述。拿美國孩子人人都愛的故事《Brown Bear, Brown Bear, What Do You See》為例,在做精讀時,可以用圓圈圖來定義Bear(熊)這個概念。所以內圈的主題是: Bear。
  • 8個超實用的思維導圖精讀法,讓孩子真正學會閱讀,把書讀懂讀透
    介紹下八大超實用思維導圖精讀練習法,小學、幼兒園小朋友都可以用:圓圈圖、氣泡圖、雙氣泡圖、橋型圖、樹形圖、流程圖、複流程圖、括號圖。美國孩子閱讀一本書會分好幾種任務:聽讀、自主閱讀、詞彙練習、閱讀分析,一本書讀這麼多次。當然我們不能要求孩子也這麼去讀,有可能把孩子的閱讀興趣給折騰沒了,但閱讀一定要有輸入,泛泛的閱讀只是興趣閱讀,而帶有輸出的精讀才能把書讀懂、讀透。要有輸出,看書過程中就需要帶有問題閱讀,深層次的理解書中的內容。
  • 用思維導圖精讀繪本,孩子閱讀不再囫圇吞棗,效果實在太好了!
    有沒有辦法,能更好地利用家裡的繪本,培養寶寶的認知和思維能力呢?其實只要用對方法,加上花一些時間,我們就能帶娃把好繪本讀透,同時為孩子做好思維訓練的啟蒙。再讓孩子去找到書中的雪梨歌劇院、袋鼠、考拉,幫助孩子建立起對澳大利亞的印象。慢慢孩子就融入了當地的情景與生活中,順其自然地增長地理人文新知識點。沒想到孩子說,以後要去澳大利亞玩,找繪本裡的大哥哥,還要和他一起去衝浪,肯定很好玩。
  • 思維導圖知多少
    由兩個圓圈組成,內圈用文字、數字或者圖畫確定主題,外圈則用圖畫或者文字來對主題進行描述。拿美國孩子人人都愛的故事《Brown Bear, Brown Bear, What Do You See》為例,在做精讀時,可以用圓圈圖來定義Bear(熊)這個概念。所以內圈的主題是: Bear。
  • 孩子記得慢、忘得快?學會「思維導圖法」,幫助孩子克服記憶難題
    ,學會用「思維導圖法」,巧妙地化繁為簡,學習記憶的效率更高。,比如一本書的閱讀筆記、英語詞彙的分類。」對孩子記憶和學習有哪些幫助?《思維導圖全腦開發遊戲》,總共有8本書,幫助開發孩子的智力和潛能。8冊書才不到70塊錢,比兩張遊樂園門票還便宜,家長和孩子一起探索思維導圖的奧秘吧!
  • 思維導圖用得好,提高孩子學習效率,一起來了解思維導圖!
    說起思維導圖 ,我們並不陌生,很多在生活和工作中也已經用過了,只是沒有系統的總結一下。今天,芸含媽媽將思維導圖的基本款簡單介紹一下,目的是引導孩子用正確思維去思考。思維導圖( Mind Map/ Thinking Map ),簡單來說,就是藉助圖表來分析問題、理清思路。
  • 8種思維導圖,讓孩子的思維更有邏輯!
    其實不然,在美國,從小學開始老師就要教導孩子學習思維導圖,藉助可視化的呈現,幫助孩子整理、思考學習內容,讓孩子快速理清思路、梳理知識,構建知識框架、提升思維能力和學習效率。對於低年齡的孩子來說,用得最多的就是氣泡圖,氣泡圖簡單好學,每個孩子都會畫圓圈氣泡,這可以作為學習思維導圖的起點。
  • 思維導圖精讀繪本|《安的種子》
    共讀這本繪本,可以讓孩子知道萬物的生長都有它的自然規律,要學會耐心等待。與其說是給孩子的繪本,不如說更適合大人看,作為成人對待孩子的成長要給予足夠的耐心,靜待花開;讓望子成龍的父母慢下腳步,感受孩子自然的生命成長規律,從中學會「等待的智慧」。那麼這樣一本繪本該如何領孩子繪製思維導圖呢?下面就給大家一一分享。
  • 我用一張思維導圖,幫你快速讀懂《如何閱讀一本書》
    加強閱讀有什麼好處,我就不用贅述了。我的問題只是如何讓學生們順利完成閱讀積累任務,實現學習提升。 為實現這個目的,我目前想到的辦法就是應用一個工具讀完一本書。也可以明白地告訴你,我用一張思維導圖,幫你快速讀懂《如何閱讀一本書》,再利用從《如何閱讀一本書》學到的知識或是技能來完成初一年級第一學期的閱讀積累任務。
  • 一文說透一年級怎麼用思維導圖
    他們文字表達能力有限,使用思維導圖能幫助他們理清關係,分解任務,找到事物的內在關聯。是幫助低齡孩子思維表達的有效工具。對一年級的孩子來說,尤其是在閱讀訓練,寫作訓練,以及科學課的學習,以及平時對孩子的引導方面,都非常簡單有效。這8個工具大家隨便搜一下都能找到大量的概念性知識,但是思維導圖的重點是如何使用。
  • 思維導圖圓圈圖有什麼用?
    MindManager 2018中新增了圓圈圖形的模板,包括洋蔥圖和維恩圖,很多用戶也許對這種圓圈圖比較陌生,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一起了解一下思維導圖圓圈圖的基礎用法。思維導圖圓圈圖的這種發散式構造利於用戶理解自己的思維過程,並為用戶提供一種關係框架。這種圓圈圖式的思維導圖很適合教育環境,可以提高教師的領導力和工作的有效性,因此現在有很多老師開始使用思維導圖教學。思維導圖圓圈圖簡單理解的話,就是把一個中心思想逐層展開的過程。
  • 用思維導圖快速記憶一本書?快速提高成績,4步搞定,終身受用
    那麼針對於很多同學以及家長孩子的這些問題,我們今天主要就這一點分享一個如何通過快速的方法。如何把一本書壓縮在一張紙上面。操作這一步驟的時候最好的方法是我們先看一下我們書籍的目錄。把目錄大概的提綱全部都熟悉一遍,然後再整體快速的翻看書本幾次,把整本書的框架先熟悉下來。這樣做的目的是對於整本書的思路以及框架系統有個大致的了解。
  • 用思維導圖解讀一本書——《讀懂一本書》(十)後記精華版
    從《讀懂一本書》思維導圖來解讀,會依據原有章節結構來分別解讀,以自己的淺薄的見識,用更淺顯易理解的表述書中內容,尤其是精華,要點部分。後記思維導圖書籍是有個性的,文字是有門檻的。想要讀懂一本書,就要去解密它,也就要具備解密的能力。一句話解讀匯總:以知識輸出的形式,把書讀透,讀的更有深度,更​以沉浸式的方式進行高效閱讀。
  • 思維導圖:畫出整本書閱讀的新天地
    在整本書閱讀指導中,如能引導學生巧妙運用思維導圖,不僅能夠幫助學生理清作品內容,感受作品主旨,提升閱讀質量,還能促進學生深入思辨、重新建構,提升思維品質。而思維導圖具有極強的提煉性,能幫助學生抓住重點,將重要的信息提煉出來,將複雜的內容簡單化,對於較好地優化初讀作品、形成整體感知效果明顯。簡而言之,將思維導圖「畫」在重要信息提煉處,能夠幫助學生快速形成作品閱讀之後的整體感知,理清內容,把書讀薄。同時,學生在此過程中,提取、整合信息的能力也提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