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思維導圖精讀繪本,孩子閱讀不再囫圇吞棗,效果實在太好了!

2020-12-12 HandyKid

有粉絲抱怨,家裡的繪本越堆越多,在寸土寸金的城市裡,哪有那麼多地方可以放。

小朋友都喜歡聽故事,有時爸爸媽媽跟娃講繪本,一個小時就能解決了五本!倒是累得大人口乾舌燥,小孩兒還一個勁地追問,「還有嗎還有嗎?」

一本繪本真的只需十分鐘就能講完嗎?講繪本真的就只是看圖說話嗎?有沒有辦法,能更好地利用家裡的繪本,培養寶寶的認知和思維能力呢?

其實只要用對方法,加上花一些時間,我們就能帶娃把好繪本讀透,同時為孩子做好思維訓練的啟蒙。

一、知識點延伸

最近和5歲小朋友入手了一套《環球國家地理繪本》,想著宅在家裡「雲旅遊」,足不出戶也能領略各個國家的風土人情,拓展一下孩子的視野。

閱讀澳大利亞的部分之前,我先拿出家裡的地球儀,插播一小段地理課,讓娃先找到中國,再找到澳大利亞所在的板塊。

再讓孩子去找到書中的雪梨歌劇院、袋鼠、考拉,幫助孩子建立起對澳大利亞的印象。慢慢孩子就融入了當地的情景與生活中,順其自然地增長地理人文新知識點。

沒想到孩子說,以後要去澳大利亞玩,找繪本裡的大哥哥,還要和他一起去衝浪,肯定很好玩。

你永遠想不到,哪一本書,哪一句話,會在小朋友的心裡埋下一顆種子。

像我有一個朋友,就是因為年少時看了三毛的《撒哈拉的故事》,長大後,真的跑去了一個叫巴布亞紐幾內亞的地方工作了好幾年。

二、思維導圖

從繪本閱讀開始,就可以培養孩子帶著問題尋找答案的閱讀方式。

在閱讀過程中,以提問的方式引導孩子,「我們到了阿爾卑斯山上,可以玩什麼?現在是在泰國,有什麼好吃的?」讓孩子自己去尋找答案,發現繪本中的秘密。

繪本的每一幅畫面裡都設置了豐富的細節,引導孩子描述自己觀察的結果,在一頁圖前觀看的時間越久,孩子能看到的世界也越大。

深度閱讀、邏輯訓練、批判性思維這些聽起來很深奧的詞,好像和四五歲的小朋友不沾邊。但是用思維導圖的方式,就很容易做到了。

啟發孩子對比觀察摩洛哥的建築、衣服、交通工具和我們有什麼異同,小朋友一邊說,大人可以一邊用泡泡圖的方式幫忙記錄下來,再去查漏補缺,非常鍛鍊邏輯思維。

我們大人有時也會有這方面的苦惱,讀完一本書,腦子裡信息很多,卻都是零散的,不成系統。用思維導圖來梳理出來,就清晰多了。

三、動動手

在閱讀過程中,我找出了家裡的插國旗桌遊,帶孩子重新回顧了一下各個國家的國旗模樣。

看到大堡礁那美麗的海底世界,孩子太喜歡了,五彩的珊瑚礁,萌萌的小丑魚,美人魚的真身「儒艮」。

於是我找出紙箱、顏料和彩紙,帶孩子動手,做了個海底世界來,稍微做了個「海底分層」的知識引申。

還有很多可以延伸的親子遊戲,比如情景小劇場,分別扮演澳大利亞和摩洛哥的家庭;可以請孩子自己編一個故事,澳大利亞和摩洛哥的小朋友如何成為了好朋友;可以請孩子寫或者畫一篇日記,《我的一天》。

如果想給3~9歲孩子培養世界觀,《環球國家地理繪本》就很合適,這是由中國地理學會主編,獲得了多個國家駐華大使館的推薦。

不止內容考究,整體畫風也很養眼,是由不同國家的畫師合作,打造出了「一國一特色,一城一風格」,非常培養娃的高級審美。

總共涉及了全球70多個國家,500多個國內外城市,2000個知識點,還配有30集視頻講解。孩子這樣邊玩邊學,不僅了解大量異國他鄉的風土人情,也很好地銜接了小學初中地理歷史知識,為以後大語文的學習打好基礎。

全套10本原價336,團購只需99,3折不到還贈送一本精裝繪本《影響孩子一生的環球100成長旅行地》,點擊下方連結即可下單:

相關焦點

  • 怎麼給孩子讀繪本才有效?用好「思維導圖」,幫助孩子精讀繪本
    而較相不同的是學校閱讀,在美國的課堂中,閱讀主要分為四種類型:精讀、指導閱讀、自主閱讀、夥伴閱讀,前兩者閱讀形式是指運用一定的閱讀策略有意識地進行學習和指導,而後兩者閱讀形式就是屬於泛讀的範疇。泛讀只是興趣閱讀,而運用閱讀策略學習就能夠直接達到閱讀目標。想要讓孩子有效讀繪本,就要用好"思維導圖",幫助孩子精讀繪本。
  • 8個超實用的思維導圖精讀法,讓孩子真正學會閱讀,把書讀懂讀透
    孩子看書並不是看得越多越好,不僅要會選書,還要會閱讀,要有輸入還要有輸出,學會精讀,看1本頂10本。介紹下八大超實用思維導圖精讀練習法,小學、幼兒園小朋友都可以用:圓圈圖、氣泡圖、雙氣泡圖、橋型圖、樹形圖、流程圖、複流程圖、括號圖。
  • 8個超實用的思維導圖精讀法,讓孩子真正學會閱讀,把書讀懂讀透
    介紹下八大超實用思維導圖精讀練習法,小學、幼兒園小朋友都可以用:圓圈圖、氣泡圖、雙氣泡圖、橋型圖、樹形圖、流程圖、複流程圖、括號圖。美國孩子閱讀一本書會分好幾種任務:聽讀、自主閱讀、詞彙練習、閱讀分析,一本書讀這麼多次。當然我們不能要求孩子也這麼去讀,有可能把孩子的閱讀興趣給折騰沒了,但閱讀一定要有輸入,泛泛的閱讀只是興趣閱讀,而帶有輸出的精讀才能把書讀懂、讀透。要有輸出,看書過程中就需要帶有問題閱讀,深層次的理解書中的內容。
  • 帶孩子用思維導圖精讀一本書,對孩子大有幫助
    當我上大學時,我受到一位老師的啟發,我學會了使用思維導圖來掌握這本書的要點並精讀一本書。後來,我還向孩子們教授了這種方法,並在閱讀過程中提升了他的獨立思考能力。現在,當他獨立閱讀時,還將繪製一個思維導圖來幫助他理解,這很棒。實際上,製作思維導圖的過程也是思考練習的過程。今天我想和大家聊天,我教孩子們如何製作思維導圖。
  • 思維導圖在英語啟蒙中的運用
    比如拿美國孩子很喜歡的故事《Godilocks and the Three Bears》做精讀訓練時,可以採用氣泡圖來來描繪主人公Godilocks (中心泡泡),外圍的泡泡用形容詞描述Godilocks的性格特點。雙氣泡圖像兩個氣泡圖的結合版,它的妙處在於對比和類比兩個事物的共同點和不同點。在閱讀訓練中,可以用它對比書中不同人物和不同環境的特點。
  • 思維導圖精讀繪本|《安的種子》
    與其說是給孩子的繪本,不如說更適合大人看,作為成人對待孩子的成長要給予足夠的耐心,靜待花開;讓望子成龍的父母慢下腳步,感受孩子自然的生命成長規律,從中學會「等待的智慧」。那麼這樣一本繪本該如何領孩子繪製思維導圖呢?下面就給大家一一分享。今天的思維導圖會很有意思,為什麼這麼說呢?
  • 用思維導圖助力英文閱讀,在家也能DIY原版精讀課
    精讀通常需要老師的指導,家庭式閱讀大多屬於泛讀。但如果家長路線清晰,方法細化,素材豐富, 在家DIY原版精讀課,效果也很好!非虛構閱讀有六種常見的文體結構,精讀過程中,推薦藉助思維導圖 MindMap,引導孩子理解和分析邏輯關係(見Part 2導圖實例)。
  • 精讀《神奇樹屋》,培養美式思維的閱讀課
    分級讀物以圖片配文字為主,孩子在閱讀中繼續積累詞彙,同時還會學著理解故事,也就是Learn to Read的階段。隨著分級閱讀數量的增加,有一天你會驚喜地發現:孩子居然可以開始半自主閱讀、甚至自主閱讀了。這時,簡單的繪本已經無法滿足孩子的需求,有時孩子還會覺得這些繪本有些」幼稚「,他們開始渴求一些較長篇、情節跌宕起伏的故事了。
  • 第3場直播回顧丨用思維導圖讀繪本,揭秘繪本的多角度閱讀
    11月12日,「我的親子閱讀生活」系列直播第三場,童話作者,閱讀寫作教育專家袁堅圍繞「用思維導圖讀繪本——一個繪本的多角度閱讀方式」主題,為大家進行了分享。她談到,繪本作為一個載體,除了包含容易講述的故事與人物,還包含空間、知識、問題等內容。家長可以從這5個角度入手,利用常用的思維導圖工具給孩子講繪本。
  • 研討丨巧用思維導圖開展小學英語繪本教學
    (2)幫助學生更好建立繪本內容之間邏輯層次關係我們在平時的英語教學實踐的過程中發現,小學階段孩子們目標語言信息知識儲備的欠缺,在面臨一些抽象一點的繪本時,經常會挫傷我們孩子的閱讀積極性和探索的主動性。驚喜的是我們發現思維導圖是一個幫助孩子組織語言,外化思路很好的一項思維工具,可以很好的化抽象為形象。
  • 孩子看書不是越多越好,讀懂、讀精才有用,用思維導圖法高效閱讀
    可以利用思維導圖這個思維工具幫助孩子很好地完成這三個流程,從而記住書本內容。思維導圖是一種能夠讓知識結構化、流程化的工具,讓知識一目了然,並且思維導圖主要是關鍵詞和圖片,也就避免了長篇大論,提升了記憶鞏固的效率,同時通過關鍵詞和圖片,可以很好地對知識進行提示和檢索,通過簡單的關鍵詞信息,打開記憶之門,進行回憶和思考。
  • 三大精讀法幫助孩子寫作文
    我們都希望孩子作文拿高分,我們都相信孩子想要寫好作文,喜歡看書是前提。2、常用的讀書方法有兩種:略讀和精讀。何為略讀,以追求好看的故事為目標,以最快的速度看完,不去細嚼慢咽的讀書方式,我們都可稱為略讀。略讀是一種重要的讀書方式,略讀的好處是讓我們在短時間內吸收到很多信息。
  • 蘭登精讀+牛津泛讀!推薦大家最適合中國孩子的分級閱讀課
    (課程教學片段) 第三級課程的重點就在於「閱讀方法」和「閱讀思維」的培養上,Ms Sun老師更加側重閱讀方法的解析,用」思維導圖「來進行閱讀分析和閱讀反饋(reading
  • 用思維導圖解讀繪本《西奧和不先生》——孩子自我意識的覺醒過程
    但是父母在選購繪本時,必須先了解繪本故事的發展脈絡。一個優秀的故事,不管它的結構多麼簡單,都有其深刻的道理。因此我們需要對繪本的故事發展進行凝練、剖析,而使用思維導圖的方式可以輔助我們更好地理解故事脈絡,剖析繪本背後的深層意義。
  • 親測分享:如何從精讀繪本,過渡到英文小作文?
    一是我做不到用英語思維來解釋課文、拓展知識點,二是我兒子也做不到用英語來概括文義。說到底,我們不是native speaker,我兒子的積累不夠,而我們自己這一代人的英語,30年前哪有那麼多原版材料來看來學,口語和思維都不是地道的。不是不敢說,而是怕誤人子弟。但是精讀的重要性,已由很多英語教育專家反覆說過。
  • 中文強勢的孩子怎麼做英語啟蒙?我的小心機是:思維導圖+手工!
    這位媽媽用了點小心機,既然孩子喜歡畫畫,那咱們就一起根據繪本內容「畫畫」——做思維導圖吧;既然喜歡做手工,咱們就根據繪本來發揮唄...一邊玩一邊學英語,兩個孩子不知不覺中了媽媽的「圈套」!本文由小花生網友@樂逍遙的廚房發布於小花生寫作計劃英語啟蒙是爸爸媽媽們非常關心的話題,各家有不同的方法和目標。
  • 想提高孩子的閱讀能力?那就不要錯過這八大思維導圖了!
    《孩子受益一生的思維力》一書作者楊瑜君、萬玲告訴我們可以利用思維導圖Thinking Maps,幫助孩子提高閱讀能力,讓孩子學會閱讀和在閱讀收穫知識。思維導圖Thinking Maps是學習各種閱讀方法的可視化利器。思維導圖對學習閱讀和在閱讀中學習這兩大方面都有很大的幫助。
  • 思維導圖知多少
    氣泡圖用於描繪事物的特徵。很多思維導圖的初學者容易搞混圓圈圖和氣泡圖,他們的本質區別是這樣的:圓圈圖是定義一個概念,而氣泡圖是用描繪性詞彙來描述中間泡泡內的主題。比如拿美國孩子很喜歡的故事《Godilocks and the Three Bears》做精讀訓練時,可以採用氣泡圖來來描繪主人公Godilocks (中心泡泡),外圍的泡泡用形容詞描述Godilocks的性格特點。雙氣泡圖像兩個氣泡圖的結合版,它的妙處在於對比和類比兩個事物的共同點和不同點。在閱讀訓練中,可以用它對比書中不同人物和不同環境的特點。
  • 思維導圖| 運用思維導圖進行更有邏輯的親子閱讀(一)
    近幾年思維導圖越來越熱,小編在大學任教思維導圖課程的這些年裡,也隨著自家娃娃的成長一直在探索思維導圖如何更好的運用到孩子的學習當中。人在江湖不說廢話;一言概之:1.思維梳理工具和學習利器;2. 個人認為,思維導圖更適合作為對內自我梳理思維想法,不需要過度冗雜表現,簡介高效省時是王道;今天給大家分享用了五年的時間,數次迭代,思維導圖如何輔助中小學生閱讀寫作,進行更有邏輯的親子閱讀!
  • 這樣學思維導圖更有趣
    它簡單卻又很有效,充分運用圖文並重的技巧,把各級主題的關係用相互隸屬與相關的層級圖表現出來,把主題關鍵詞與圖像、顏色等建立記憶連結。思維導圖充分運用左右腦的機能,利用記憶、閱讀、思維的規律,協助人們在科學與藝術、邏輯與想像之間平衡發展,從而開發人類大腦的無限潛能。思維導圖是上世紀八十年代傳入中國內地的,經歷了幾十年的發展,越來越被接受、推崇,學習的人群也越來越低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