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關注,點擊加入下方圈子,學習更多實用孕產知識。
文丨京媽說,原創內容。
要問「孕期最難熬的階段是什麼時候」,不少孕媽會脫口而出 孕早期,每天忍受著早孕反應提心弔膽的過日子,就怕一不小心胎寶寶給溜走了,那種心揪揪的感覺呀,真是只有經歷過的人才明白。
也會有孕媽說覺得是 孕晚期,每天肚上像扣個小鍋一樣,走哪兒帶哪兒,本身就很累人,若是其他的孕晚期表現再嚴重點,那就更是在艱難的熬日子,比如 恥骨痛,這應該算孕期最難忍受的痛苦了,有多默認?站著疼、走著疼、坐著疼、躺著疼……總之,就是疼!
@不願再愛:尾巴骨疼的要命啊,吃飯硬一點凳子上坐十分鐘,緩慢起來,抱著尾巴骨疼到要流淚。
@淺淺:恥骨疼每晚起夜五六次,翻身痛,起身下床和上廁所的剎那最痛,就感覺下邊開過刀一樣痛。
@六六:我現在18周,真的不知道你們信不信,我從10周開始恥骨痛、腰痛,每天上班坐車,沒座位站著讓我痛不欲生,離生產還那麼早,我已經疼的抑鬱了。
@文文:我恥骨疼了幾個月,下個月預產期,前天開始我已經痛到走不了路,尿頻但是起不來床,都想搞個尿不溼了,一胎,沒上班,個子不小,單胎,感覺最有可能的還是因為我前置胎盤才會那麼嚴重。
聽著就好疼啊!但不誇張,我有個朋友前陣子剛生完寶寶,在懷孕後期就被恥骨痛折磨的跟我哭了好幾次。
去年,謝依霖懷二胎時也在個人社交平臺吐槽過恥骨痛,還說「恥骨痛到厭世」,想剖腹產早點結束痛苦,但有一次去產檢,無意看到一個滿身插著管子的早產寶寶,眼淚直接噴出,又覺得「痛又怎樣」,又希望一切都平平安安的。
這就是母愛的力量,每每疼到哭,但被肚子裡的寶寶踢兩下,感受著胎動,又會覺得只要寶寶平安順利出生,一切就都值得了,媽媽真的是全世界最偉大的人!
說到恥骨痛,很多孕媽不清楚到底是哪裡痛?有人說是屁股,也有人說是腰部,還有人說是大腿根部和小腹的交界處。
其實,恥骨痛指的是「恥骨聯合」的部位疼痛,可哪兒是恥骨聯合呢?
女性骨盆是一個盆腔狀的器官,兩側圍著的骨頭稱為髖骨和恥骨,前方相連的兩塊是恥骨,這兩塊骨頭並不是完全長在一起的,而是通過韌帶相連的,這個部位就叫做「恥骨聯合」。
那懷孕後和恥骨聯合有什麼關係呢,為什麼這裡會發生疼痛呢?
這是懷孕後,孕媽的肚子越來越大,重量也增加,對骨盆中恥骨的壓力就會日漸增加,並且會讓恥骨聯合間的縫隙越來越大,刺激到痛覺神經,於是就出現了疼痛;說白了就是兩塊骨頭被分離而出現的疼痛。
因此,只要 孕媽活動、體位發生改變,觸碰到這個地方,就都會發生疼痛,而且壓力越大,也就越痛,比如同樣的恥骨痛孕媽,懷雙胎的要比懷單胎的痛。
此外,有外傷造成骨盆畸形、骨盆發育畸形,或是缺鈣的孕媽,都會恥骨痛嚴重。
這也就是「為什麼有的孕媽痛到要命有的孕媽卻沒一點感覺」的原因了,前面幾類孕媽會更容易中招「恥骨痛」。
恥骨痛是不少孕媽不可避免的孕期表現,那既然避免不了,當出現時有沒有些方法緩解恥骨痛呢?
當然有的,前面也分析過了,出現恥骨痛最主要的是「對骨盆壓力增加」,那最有效的緩解方法就是「減少對恥骨的壓力」,具體做法,孕媽們可以試試下面這些方法。
① 睡覺時可變換睡姿,但動作要輕柔
孕媽們應該有感受,如果睡覺時一直保持一個姿勢會特別累,那就可以變換睡覺姿勢,需要注意 變換姿勢時動作要輕柔,儘量平移身體和臀部,動作過猛會讓疼痛加重。
當然,為了減輕睡覺時不適感,減輕肚子對恥骨和腰部的壓力,也可以 買個孕婦枕,支撐著肚子和腰部,會讓孕媽睡得更舒服,減輕疼痛不適。
② 避免久坐久站,並且走路姿勢和站姿要正確
這點也很重要,可以坐20多分鐘就起來走動走動,或者站20分鐘左右,就坐下來休息休息。
而且站著時要注意站姿正確,確保兩腿均勻受力,避免身體重力總偏向一側;坐的時候要兩腿自然分開,這樣可以 讓上身的重力分配的均勻些。
③ 不要穿過緊的衣服、提重物、做重體力勞動等,增加腹部對恥骨壓力
平時總穿緊身的衣服,或是經常做重體力活兒、提重物等,都會增加腹部對恥骨的壓力,加重恥骨痛,因此這幾點要注意避免。
④ 使用收腹帶
孕媽還可以諮詢醫生,在醫生的指導下正確使用收腹帶,緩解腹部壓力,從而減輕恥骨痛。
⑤ 其他方法,如補鈣、適當運動等
通過補鈣增強骨骼強度和承受力,通過合理的運動增加韌帶的柔韌性,也都有助緩解恥骨痛。
以上就是幾個關於恥骨痛的知識,你在懷孕期間恥骨痛嚴重嗎?或者你身邊有沒有恥骨痛很嚴重的孕婦呢,來留言分享呀。
關注「京媽說」,學習更多專業實用又接地氣的母嬰育兒知識,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要給京媽點讚並分享給更多的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