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進孩子與父母之間情感的10種方法

2020-09-05 七彩嘟嘟珠心算

父母與孩子之間不該只有父母和孩子這一種關係,也可以用朋友、知己的關係來相處。


這樣不僅僅是讓孩子不覺得有隔閡,有輩分的壓力。還能讓孩子與父母之間的交流更加頻繁隨意。


以下這些方法父母可以去嘗試:

1. 肢體語言的接觸

一般而言,東西方的差異在於西方民族較熱情奔放,東方則較含蓄、保守。


這樣的性格差異,亦顯在彼此育兒態度上,我們建議東方父母應學習西方父母。多與孩子進行肢體的接觸,如擁抱與親吻,因為某些時候情感的交流與了解,借肢體語言的傳遞,反而來得深切。

2. 固定的Family time

每天固定一個時間,像是睡覺前半個小時,或一小時,和孩子相處,講故事、聊天、玩遊戲,任何你們所想到的事情,都可以在這個時候共同實現、完成。

3. 言出必行

平時父母對孩子的任何承諾,都應履行,絕不有反覆、後悔、遺忘,或是抱著「反正孩子還小,什麼都不懂」就算了的態度。


如此孩子才能確實建立對父母的信賴感,進而產生信任與默契。   

4. 培養同理心

「同理心」是一種了解與認同,並站在對方立場,將心比心的貼心感覺。建議父母可利用過家家的角色扮演,讓孩子扮演爸爸或媽媽,彼此立場對調。


並擬設一種情況讓他處理,或是利用說故事的方式,道出劇中人物的心情,再反問:如果是他,會怎麼做。   


5. 從微笑開始

許多人可能不知道,即使是年幼的稚兒,也會非常關心、注意父母的一舉一動。


因此,為人父母隨時保持心情愉快、面帶笑容是很重要的,除了使孩子毫無顧忌接近自己外,也是給予孩子極佳的身教。

6. 除了溝通,還要尊重

中國父母權力一向較大,常因擔心孩子少不更事而擅為其決定大小事,其實此舉只會抹減孩子學習自主及獨立的機會。


建議父母從孩子小的時候便養成習慣,不論家中任何決策、或與他有關的事宜,皆事先與之討論或告之原因。

7. 立即給予回應

當孩子喚你時,或時而在你身邊打轉時,父母應立即給予回應或親切詢問他是否有事要告訴你。或許孩子只是感到寂寞,想得到你的一個關懷的擁抱罷了!

8. 勇於認錯、完全坦誠

常聽父母告誡孩子,犯了錯應坦誠認錯,這並不可恥。同理的,父母若無心犯錯,錯罵了孩子也應坦誠認錯。因為,完全的蛋白是增進親子親密度的最佳潤滑劑。  

 

9. 父母和諧有助幼兒成長

夫妻之間感情是否和諧,絕對影響育兒方法的成效與否,如果彼此老是「短兵相接」「兵戎相見」,成天只顧著唇槍舌戰,大演諜中諜的戲碼,那麼只會使你的寶寶變得沉默寡言又自閉了。   

10. 常說:「我愛你!」   

現代育兒父母,記得常對孩子說:「我愛你!」千萬別覺得肉麻而不願說。當你心中有所感,便要說出讓他知道,同時也教導孩子適時地表現自己的感受,所以千萬不要吝嗇說:「我、愛、你!」


1、如果您是寶爸、或寶媽;

2、如果您家寶寶在4-12歲;

3、如果您想開發孩子左右腦、以及提升孩子學習專注力、運算能力、反應力等綜合素質;

4、請在微信搜索【七彩嘟嘟珠心算】點擊關注,進行諮詢。

相關焦點

  • 親子露營活動可以增進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感情
    共享天倫之樂,可以說是每一個家庭所希望實現的目標,可以說在親子露營活動逐漸增多之後,對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感情溝通上來說無疑是有很大的幫助。所以說,在旅遊的時候以露營的方式可以更加容易增進相互之間的感情,這在露營模式上來說,還是會覺得在拓展活動過程中帶來的旅遊方式上還是會與眾不同的。
  • 父母教育孩子:與孩子積極溝通,增進彼此之間的了解
    父母教育孩子:與孩子積極溝通,增進彼此之間的了解一些孩子對溝通的認識比較簡單,沒有把與他人及父母的溝通放在高素質的問題上來看待,沒有引起重視,對溝通顯得很茫然。一些孩子長期受家長的祖護,沒有機會去與他人及父母溝通,也沒有從家長身上學到溝通的技巧,養成了任性,我行我素的性格。
  • 男女在戀愛的過程中,這三種方法可以增進彼此之間的感情
    文/情感大師狗蛋(歡迎個人分享與轉載)情感我是專業的一般來說,在兩人相處談戀愛的過程中,都希望擁有長久的愛情。但是任何長久的愛情都需要雙方的用心經營,兩人在一起無論是做朋友還是做戀人,都需要雙方之間的默契和信任,以及想要守護對方的那一份心。在兩人相處過程中,一定要考慮清楚兩人之間到底想要的是什麼,如果兩人在談戀愛,想要增進彼此之間的感情,兩人只有用心的經營,才能維持好我們之間的關係。
  • 《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情感引導奠定父母與孩子一生的親密
    她是兩個性格迥異的男孩的媽媽,但她自信地說道:無論孩子有怎樣的性格,情感引導都能讓她們之間情感深厚。作者經常會被朋友們問道:「為什麼你的孩子這麼乖呢?「,這是一句對孩子最高的褒獎,也是對父母教育最大的認可。
  • 史丹福大學研究:幫助父母增進孩子閱讀力的成功秘密
    從小念故事書、親子共讀、閱讀時段、上圖書館、逛書店、登記閱讀書單、算點數、寫心得……,為了增進孩子的閱讀能力,父母絞盡腦汁,也總難一一落實,更遑論學習教養的新知。史丹福大學研究發現,這種種辛苦跟孩子的閱讀力之間,可能只是一則簡訊的距離。
  • 《被忽視的孩子》丨12種情感忽視型父母,你千萬不要這麼做
    《被忽視的孩子:如何克服童年的情感忽視》作者喬尼絲·韋布認為,「如果孩子不能確信自己對父母是重要的,如果孩子經常因為自己對父母關注的需要而感到羞愧,他將會成長為一個忽視自己情感需求的人。」一個情感被忽視的孩子,他的成長無疑是不健全的。孩子會莫名其妙的抑鬱,在沉默中不斷的質疑自己,以至於長大成人以後也會出現婚姻問題、社交障礙、與同事關係不好等等。
  • 依戀:父母與孩子之間的紐帶
    關鍵點依戀是嬰兒與其照顧者之間的情感紐帶。有幾種類型的依戀包括安全,不安全/迴避,不安全/矛盾/抵抗,以及不安全/無組織/迷失方向。依戀是寶寶和你,他們的照顧者之間的情感紐帶。他們的第一種溝通方式是哭泣,他們會在需要你時哭泣。哺乳你的乳房,抓住你的手指,微笑,最終伸手去接你,這是寶寶表現出依戀的其他方式。寶寶的依戀系統會在生命的前八個月內慢慢浮現。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他們的依戀感會影響他們對別人的感知和互動方式。
  • 成人之間的交際,父母與孩子的溝通,通過這些方法讓交流變得簡單
    難道我們不愛自己的孩子嗎?他們為什麼卻要對我們充滿了敵意呢?你的至理名言,被孩子當成了耳旁風;你苦口婆心的訓導,讓孩子感到心煩意亂。這到底是為什麼呢?作為父母,如果不懂得從孩子的角度來和他交流,那一定會使溝通出現重重的障礙。實際上,問題的關鍵在於,父母習慣將自己的「教訓」「命令」「責罵」都歸於溝通。
  • 孩子動不動就哭?親子情感連結缺失,孩子容易情緒崩潰
    其實把這個實驗放在我們的生活中來看就很好理解了,人本來就是擁有各種情緒的,但是正常組的孩子能夠正常的發洩情緒表達自己都是因為和別人交流與外界擁有一個情感的連結,而自閉症組的孩子之所以變成這樣,是他們根本不會和父母甚至外界建立一種情感。
  • 孩子愛發脾氣、情緒不好?那是「情感杯」空了,爸媽4種方法填補
    孩子還太小,還太年輕,無法準確傳達自己的感受,仍在學習如何處理「大」的情緒。父母在尋找「管教孩子」的方式方法時,可能會感到非常沮喪和無可奈何,和孩子的「鬥智鬥勇」中感到又好氣又好笑。但是,在發現我們的孩子行為異常,對我們的管教表現出反抗——大喊大叫時,請想像一下:「就好比,每個孩子都需要裝滿一個「情感」的杯子,充滿愛心,愛心,安全和關注。」
  • 這10種孩子天生智商高,可惜被90%父母埋沒了
    下面這十種孩子,經研究後被認為是最可能具有高智商的。附上孩子的行為對照表,由《哈佛家訓》列出——孩子的這20種表現,父母千萬別忽視!  所以,做父母的應準備良好的設備使小孩子得到充分的運動;此外,父母的應尋找適宜的伴侶使小孩子得到良好的影響。這樣,小孩子的身體會強健,心境也常常更快樂,知識容易增進,思想就容易啟發。
  • 男女之間如何增進感情?這5個方法很重要,越早掌握越好
    那麼,男女之間如何增進感情呢?這5個方法很重要,越早掌握越好。01 讚美對方女人喜歡甜蜜浪漫,男人需要尊重理解,這些都可以通過讚美來表達。都說好男人是誇出來的,其實好女人又何嘗不是呢?可柴米油鹽的生活、平淡如水的日子,也需要儀式感的加持,它可以讓伴侶之間感情升溫,新鮮感常在。何為儀式感?在特別的日子裡,比如對方生日、紀念日、情人節等,花點心思為對方挑選禮物。讓對方感受到你的關懷與用心,收穫滿滿的驚喜與感動,自然對這段感情有更多期待。
  • 孩子一哭鬧,父母就妥協?面對「情感勒索」,要學會「冷處理」
    如果說家長沒有意識到孩子具體在哪些地方"勒索"自己,其實家長們看到孩子有以下這2種表現的時候,就要注意自己是否被"情感勒索"了。其實,這就是比較常見的情感勒索,在父母沒有回應孩子想要的東西時,則用家長最為頭疼的方式勒索家長,逼迫家長妥協。雖說有家長會因為受不了孩子一而再再而三的哭鬧而不予以理會,但是仍舊有家長不想孩子撕心裂肺的哭嚎而被迫接受孩子的"勒索"。
  • 新手父母不懂養育孩子,可以嘗試這種簡單有效的方式:情感引導
    孩子的每一次激動、悲傷、憤怒或者害怕你都要陪伴他們度過。為人父母其實就是要在孩子最需要你的時候以他最需要的方式去幫助他。一個了解過育兒知識的家庭,往往都很注重家庭教育,從嬰兒時期就開始進行系統的科學養育,育兒方法有很多,其中有一種育兒方式非常值得新手父母學習,那就是:情感引導。
  • 美媒總結:10種方法幫你增強親子關係
    以下是總結的10種增進親子關係的方法,供各位新手爸媽參考。1.一對一的接觸在孩子平靜的狀態下頜他進行互動和玩耍,因為這個時段是孩子最想和媽媽親近、探索、玩耍的時候。但很多媽媽會把寶寶的這個平靜期用來打電話、洗澡,從而錯過了和寶寶交流的最佳時間。
  • 孩子與父母關係的疏離,根本原因在於父母的情感沒有傳遞到
    在讀琳賽·吉布森博士的《不老到的父母》一書,她聯繫理論和實踐事例,粗淺易懂地談論了孩子意外福年少的本源。她重複說到兩個要害詞:情感親近和情感孑立。在那些極點案子中,咱們總能看到一個情感孑立的孩子,和父母之間短少情感親近。
  • 10種退燒方法,有孩子的存起來
    一旦孩子發燒,很多父母都會擔心孩子「燒壞腦子」、「燒出肺炎」,但其實只要孩子精神狀態良好,溫度在38.5℃以下,父母可不用過於擔心,也不必急於吃藥。 五種按摩退燒法 清肺經 肺經定位:無名指指腹。 操作方法:用拇指和食指夾住孩子的無名指尖,從食尖向下推至指根50次,以清肺經。
  • 姓氏百搭名:3種父姓+母姓起名方法,10個父母才懂的名字
    下面分享的10個有3種「父姓+母姓」的起名方法,相信看完後你一定會收穫滿滿。 言簡出處:諸君子皆與驩言,孟子獨不與驩言,是簡驩也。「言」在文中是說話之義,「簡」的本義是簡單,真誠的意思。寓意孩子品德高尚,志向高潔。而「然」既有主觀上的肯定之一,也有可觀的誠然之義。寓意孩子得天獨厚,和善可親,美若天仙。另外「顏」在文中本身就是人名「顏源」,有姓氏之義,很適合「父姓+母姓」的起名潮流,而一個「然」字蘊含了父母之間的情感和愛情,還有對孩子的愛意滿滿。因為「然」本義就是「是」的意思。比如李顏然,張顏然都非常好聽百搭。
  • 父母與孩子之間該如何維護好親密的關係?
    父母與孩子之間該如何維護好親密的關係?現在許多的孩子與父母之間的關係否非常的僵硬,雖然雙方都十分的關心對方,但是礙於臉面的關係都不好意思向對方表達,以至於家長會覺得自己的孩子越發的叛逆,而孩子們也會久而久之的覺得父母對她們的關心很少。其實想要維護好父母與孩子之間的親密關係,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大家只需要掌握好相應的方法就好了。
  • 孩子發脾氣,父母很心煩,怎麼解決?父母和孩子的情感連接很關鍵
    因此父母的目標應該是幫助孩子建立並加固聯結上下兩部分大腦的虛擬階梯,從而讓這兩部分大腦像一個整體一樣運作。當一座功能完善的階梯安放到位後,大腦的上下兩部分是垂直整合的。這意味著上層大腦可以監視下層大腦的行為,並幫助下層大腦平息強烈的反應、衝動和情緒。因此,要想上層大腦對下層大腦起作用,控制下層大腦的情緒失控,它們之間的連接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