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姐妹同一年確診卵巢癌,上海專家用基因檢測揭秘「真兇」

2020-12-19 澎湃新聞

在癌症治療和預防領域,基因檢測越來越多地發揮出作用。

12月16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從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以下簡稱腫瘤醫院)獲悉,在該院接受卵巢癌手術的三姐妹在同一年確診卵巢癌。

如此罕見的聚集發病究竟是何原因?她們的主診醫生、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腫瘤婦科主任吳小華教授表示,三姐妹同為典型的遺傳性卵巢癌症候群患者,這類卵巢癌的主要特徵就是家族聚集發病。

吳小華進一步解釋說,「導致遺傳性卵巢癌症候群的『真兇』則為BRCA1/2基因突變;研究表明超90%的遺傳性卵巢癌由BRCA1/2基因突變引起。」

此前也有新聞報導,美國好萊塢女星安吉麗娜·朱莉攜帶有BRCA1致病性突變,在39歲時接受預防性輸卵管卵巢切除手術。

吳小華表示,對於有卵巢癌或乳腺癌家族史的女性,通過基因檢測或有效的遺傳諮詢,確認有BRCA1/2基因突變的人群經專業醫生評估可進行預防性切除,以避免罹患卵巢癌或乳腺癌的風險。

吳小華專家團隊正在手術中。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供圖三姐妹接連確診卵巢癌這一家三姐妹共有兄妹7人,其中女性5人。今年6月,51歲的五妹發現肝臟佔位,輾轉多家醫院,7月來到腫瘤醫院治療,確診為卵巢癌,並經基因檢測,確定存在BRCA1基因胚系致病突變。

鑑於BRCA1/2基因突變可能導致的家族聚集發病風險,吳小華建議患者,讓其三代直系女性親屬進行BRCA1/2的基因檢測,以確定發病風險。

今年7月,55歲的三姐由於腫瘤標誌物CA125升高,輾轉多家醫院隨訪未能確定病因,直到11月發現腹膜多發病變後,才轉到腫瘤醫院治療,經診斷考慮為原發性卵巢癌。

今年11月,63歲的大姐體檢發現盆腔包塊,鑑於已有兩姐妹確診的病情,直接前往腫瘤醫院就診,後確診為原發性卵巢癌。

目前,大姐和三姐在腫瘤醫院已經接受卵巢癌手術治療。但遺憾的是,由於三姐延誤病情,確診時病情已較晚,進行了部分直腸等廣泛臟器切除,才達到了滿意的腫瘤細胞減滅術。所幸術後兩人恢復良好,後續將進行相應的化療等系統治療。

目前,五姐妹中的二姐和四姐已根據醫生建議,進行了基因檢測,正在等待相應結果;她們兄弟的女兒也正考慮是否進行基因檢測。

專家建議有家族史的女性進行基因檢測

研究表明,超過20%的卵巢癌患者是由於BRCA1和BRCA2發生胚系突變造成的,90%以上的乳腺癌和卵巢癌的家族性遺傳,都是由BRCA1/2基因突變引起的。

2016年,由吳小華團隊率先牽頭完成的全國多中心研究顯示,在中國卵巢癌患者中,BRCA1/2基因突變概率高達28.5%。

「腫瘤醫院腫瘤婦科年開展卵巢癌手術超過1200例,其中近90%為晚期,超過40%為復發手術患者。」吳小華表示,卵巢癌預後效果差,早期無典型症狀,70%以上患者確診時已經是晚期,確診患者5年生存率不超過四成,堪稱「最兇婦癌」。因此,如果能夠早期意識到發病風險,及早幹預,將有效預防和治療卵巢癌。

吳小華建議,有卵巢癌或乳腺癌家族史的女性,通過基因檢測或有效的遺傳諮詢,如確認有BRCA1/2基因突變,經專業醫生評估可進行預防性切除,以避免罹患卵巢癌或乳腺癌的風險;此外,目前已經有不少針對BRCA1/2基因靶點的藥物上市,明確基因突變,對於獲得前沿治療方案有顯著幫助。

吳小華表示,2016年起,醫院卵巢癌研究團隊與病理科合作,「通過醫院全程管理的診療體系結合基因檢測、遺傳諮詢與家系預防,配合藥物臨床試驗,有望使得卵巢癌這種病死率極高的『最兇婦癌』變為慢性病。」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三個親姐妹相繼確診卵巢癌 專家強調及早預防、治療
    三個親姐妹相繼確診卵巢癌 專家強調及早預防、治療 2020-12-16 16:23:55 腫瘤醫院供圖   中新網上海12月16日電 (陳靜 王廣兆 夏玲芳)三個親姐妹居然同年確診罹患卵巢癌,這是什麼原因?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簡稱「腫瘤醫院」)腫瘤婦科主任吳小華教授16日接受採訪時給出了答案:「三姐妹同為典型的遺傳性卵巢癌症候群患者,『真兇』則為BRCA1/2基因突變。」
  • 三姐妹同年確診卵巢癌!腫瘤專家:超90%遺傳性卵巢癌由BRCA1/2基因...
    在腫瘤醫院接受卵巢癌手術的一對親姐妹將於近日出院。五個月前,她們的五妹也在腫瘤醫院進行了卵巢癌手術。三姐妹同年確診卵巢癌,如此罕見的聚集發病究竟是何原因?主診醫生、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腫瘤婦科主任吳小華教授給出了「真相」:「三姐妹同為典型的遺傳性卵巢癌症候群患者,這類卵巢癌的主要特徵就是家族聚集發病!
  • ...癌,「聚集發病」真兇是誰?超九成遺傳性卵巢癌源自這個基因--上觀
    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接受卵巢癌手術的一對親姐妹,近日即將出院。五個月前,五妹也在腫瘤醫院進行了卵巢癌手術。三姐妹同年確診卵巢癌,如此罕見的聚集發病究竟是何原因?主診醫生、腫瘤醫院腫瘤婦科主任吳小華教授揭示「真相」:三姐妹同為典型的遺傳性卵巢癌症候群患者,這類卵巢癌的主要特徵就是家族聚集發病!
  • 特殊基因「變身」聚集發病「真兇」—新聞—科學網
  • 一家四姐妹大姐確診卵巢癌,醫生讓三個妹妹也去做檢查!其中兩人...
    一家四姐妹,大姐被確診晚期卵巢癌,醫生讓其他三姐妹也去做個檢查,結果兩個姐妹的卵巢癌致病基因都是陽性,總體終生患卵巢癌的機率高達40%—60%。說到婦科腫瘤,大家對於卵巢癌的了解,可能不及乳腺癌和宮頸癌。實際上,卵巢癌是威脅女性生命健康的主要殺手之一,又被稱為「最兇婦癌」。
  • 卵巢癌有三個70%,婦瘤專家詳解卵巢癌維持治療
    受訪專家:潘凌亞,北京協和醫院婦產科、婦瘤中心主任醫師、中國女醫師協會婦產科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擅長:婦科腫瘤的診治和手術 卵巢癌是我國女性生殖系統發病率佔第三位,但是死亡率佔第一位的惡性腫瘤。
  • 遺傳性卵巢癌的診斷和治療
    朱莉的這種行為使世界上掀起了一波關注卵巢癌和基因檢測的高潮。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這遺傳性卵巢癌。1、什麼是遺傳性卵巢癌?和一般卵巢癌有什麼區別?卵巢癌可以分為散發性的和遺傳性的,其中遺傳性卵巢癌約佔所有卵巢癌患者的15%。
  • 70%的卵巢癌確診即晚期,出現4種症狀要警惕,可能是卵巢癌來襲
    現實中有絕大部分卵巢癌患者和小筱一樣,因對卵巢癌不了解而產生很多疑問。那是不是卵巢癌手術後都可以生孩子呢?現在,就讓小艾給大家科普下卵巢癌的相關知識。一、卵巢癌的發病正趨於年輕化!在全球,每年約有22.5萬的女性被確診為卵巢癌,其中有14萬患者死於卵巢癌,由此可見卵巢癌的死亡率很高。
  • 中國約1/4卵巢癌患者存在BRCA基因突變 專家建議高危人群適時檢測
    新京報快訊(記者張秀蘭)演員安吉麗娜·朱莉接受卵巢及輸卵管預防性切除手術讓BRCA基因進入大眾視野。今天(3月6日)發布的「檢愛遇見未知的自己」BRCA卵巢癌慈善關愛項目(以下簡稱檢愛項目)終期數據顯示,中國約1/4卵巢癌患者攜帶BRCA胚系突變。
  • 這些症狀需警惕卵巢癌!
    每10分鐘就有一名女性被確診,每20分鐘就有一人因其死亡……這個沉默的殺手,就是「卵巢癌」。 作為女性生殖系統最常見的3大惡性腫瘤之一,卵巢癌的死亡率在婦科惡性腫瘤中「高居榜首」,五年生存率只有40%。
  • 乳腺癌為什麼需要腫瘤基因檢測?
    04.遺傳性乳腺癌或乳腺癌/卵巢癌症候群的遺傳模式及胚系致病基因 05.乳腺癌高危風險女性多基因檢測 有意願進行基因檢測的乳腺癌高危風險女性可行BRCA1/2基因檢測; 必要時可同時檢測 CDH1、PTEN、STK11、TP53、ATM、CHEK2、PALB2、NBN、NF1 等乳腺癌易感基因。
  • 卵巢癌診療已進入精準時代,哪些人群需要做BRCA基因檢測?
    基因檢測有助早期發現卵巢癌 2013年5月,美國著名影星安吉麗娜·茱莉在《紐約時報》撰文,稱其因攜帶BRCA1基因突變,讓她的乳癌罹患風險增至87%,患卵巢癌的機率則為50%。茱莉因此預防性切除了雙側乳腺,兩年後她又切除了雙側卵巢及輸卵管以預防卵巢癌,一時間基因檢測進入公眾視野。
  • 卵巢癌-搜狐母嬰
    很多婦女具有遺傳性卵巢癌症候群的家族史特點,但卻未檢出基因突變,相反,檢出基因突變的某些婦女,家族史卻不典型。再者檢測突變基因的分子生物學方法尚不完善,出現陰性結果並不能完全排除存在腫瘤的相關基因突變。  普查卵巢癌有幾種方法,包括超聲波檢查、血清CA125測定等,但均不十分成功。  目前研究已明確,口服避孕藥對一般人群具有降低卵巢癌發病危險的保護作用。
  • 卵巢癌5年生存率僅39% 雲南婦科專家:應早幹預早治療
    應儘量早幹預早治療 對此,她建議,提高卵巢癌的防治水平要儘量早幹預早治療。比如定期體檢,進行生殖器的B超以及必要時進行腫瘤標誌物的檢測等。而對於有卵巢癌家族史或者乳腺癌家族史的人群,則應進行BRCA基因的檢測。據統計,約20%卵巢癌患者存在BRCA基因突變。
  • 個人基因檢測逐漸興起,今年以來:廣州多家三甲醫院開遺傳門診
    案 例媽媽姨媽都患癌,姐妹倆心驚膽戰48歲的玲姐和45歲的芳姐是一對親姐妹,儘管人到中年經濟條件都不錯,姐妹倆頭頂卻一直籠罩著一個陰影。原來,她們的媽媽50歲時發現卵巢癌,手術切除後化療;她們的姨媽十幾年前發現了乳腺癌,切除了整個乳房但還是不幸去世。由於有家族史,她們倆屬於高危人群,隨著年齡逐漸增大到乳腺癌和卵巢癌的高發年齡,姐妹倆非常擔憂。
  • 七成卵巢癌患者確診時已晚期 中年女性不明腹脹請重視
    北京協和醫院腫瘤婦科中心主任向陽教授建議,當出現不明原因的胃脹、腹脹、乏力等症狀時應及時就醫,結合B超、血清腫瘤標誌物檢測可儘早發現病變。七成患者確診時已晚期卵巢癌在婦科惡性腫瘤中,屬於發病率、死亡率均較高的疾病之一。
  • 一人患癌5名親屬查出基因突變 專家:兩種婦科癌症有遺傳
    一人患癌,5名親屬竟查出基因突變 專家:乳腺癌、卵巢癌兩種婦科癌症有遺傳,男性也不能「逃脫」 華聲在線10月9日訊 61歲的朱女士患了卵巢癌,在中南大學湘雅醫院進行了手術,並接受了基因檢測,被發現存在BRCA1突變。
  • 上海成立首個遺傳性大腸癌諮詢門診 提供基因檢測篩查幹預
    術後經過病理基因檢測,患者被確診為林奇症候群。「這是臨床上最為常見的一種遺傳性大腸癌類型,這個病理結果與我們的術前判斷基本一致。」徐燁教授說。後續,徐燁教授也建議患者兒子做一下腸癌篩查,結果患者兒子其實已經長了腫瘤,只是由於疾病處於早期階段,尚未有明顯症狀。經過手術,這對母子目前均已恢復健康。
  • 華大基因(300676.SZ):BRCA1/2基因突變檢測試劑盒醫療器械註冊申報...
    格隆匯6月5日丨華大基因(300676.SZ)公布,全資子公司武漢生物科技的BRCA1/2基因突變檢測試劑盒(聯合探針錨定聚合測序法)於2018年7月通過了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醫療器械技術審評中心的創新醫療器械特別審批。
  • 「癌症基因檢測」新技術靠譜嗎?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的癌症患者被確診時,絕大多數已處於中晚期。於是,近幾年,一種叫「癌症基因檢測」的新技術,悄然在城市裡流行起來。   「安吉麗娜效應」   抽幾滴血,檢測一下基因,就可以知道自己將來有可能患何種癌症,可以預警癌症了,此事引起了不少人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