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九年級:旋轉圖形中的全等與相似

2021-02-14 孔老師初中數學微課堂

各個學校陸續期中考試,壓軸題也成了每個學生和老師津津樂道的題型。之前咱們已經分享了五套期中考試試題,錯過的同學看下方連結↓↓↓

期中考試試卷3:七、八、九年級 試題分享(附答案)

期中考試試卷4:七、八、九年級 試題分享(附答案)

今天我們只做一件事情,看看近期出現的旋轉全等與旋轉相似題型,分別是

20年鐵一九年級第一次月考壓軸、20年愛知九年級期中考壓軸和18年工大九年級期中考壓軸,適用於八年級(接觸過相似的同學)和九年級的同學,其中鐵一這道題已經在群裡講過了,我們今天在回顧一下~同學們,接題~

老規矩,同學們先自己做一下,然後在看我的解析,需要電子版的同學加我微信免費獲取。

20年鐵一九年級第一次月考

25.(3)如圖,已知四邊形ABCD中,AB=BC,∠ABC+∠ADC=90°,若BD=2BC,判斷線段AC、AD、CD的等量關係並證明。

這個題和咱們八上勾股定理講義上一道題很類似,只不過那個題只有旋轉的全等,沒有出現旋轉相似,有興趣的同學可以看看這道題,本文就不過多介紹了。

我們回到上題,題中有等邊AB=BC,也有一個定角90°,所以按照我們之前的思路,等邊定角考慮旋轉,可以將△ABD繞點B順時針旋轉,使得AB與BC重合,得到下圖:

圖中黃色三角形和綠色三角形就是我們所說的旋轉全等,對應邊、角都相等。AD=CD'、∠ADB=∠CD'B等。

利用飛鏢模型轉換:

由∠ABC+∠ADC=90°

得:∠DBD'+∠BDC+∠BD'C=90°

得:∠DCD'=90°

得:CD²+CD'²=DD'²

題中所問的是AD、CD與AC的關係,而我們找到的是AD、CD與DD'的關係。不難發現,只要我們找到AC與DD'的關係,這道題就迎刃而解了。

這個就是我們本次內容的重點,旋轉相似。旋轉過後,我們得到了兩個等腰三角形:△BAC與△BDD',而且他們的頂角相等,那麼這兩個等腰三角形相似。如下圖:

在這裡我提問一下,這兩個相似三角形的相似比是多少?同學們看看題,有個條件是BD=2BC,那麼可得相似比為1:2,也就是說DD'=2AC,根據剛才所得的勾股定理:CD²+CD'²=DD'²可得CD²+AD²=(2AC)²,展開即可得答案:

CD²+AD²=4AC²

20年愛知九年級期中考試

25.(3)如圖,在四邊形ABCD中,AB=AD=2/3AC,∠DAB+∠BCD=90°,BC+CD=8,求BD長的最小值。

大家發現了吧,和上面那道題圖形一樣,題幹幾乎一樣,但是問的是有關最值問題。

那是那句話——等邊定角考慮旋轉,將△DAC繞點A順時針旋轉,使得AD與AB重合,得到下圖:

由上題可得△BCC'為直角三角形,且同樣有旋轉相似——△ADB∽△ACC',且相似比為2:3,所求的BD與CC'的比為2:3.那我們只用求出CC'的最小值即可。

我們來看Rt△BCC'(下圖),BC+BC'=8,求CC'的最小值。

很顯然,根據勾股定理可以表示CC'²=x²+(8-x)²。通過配方可得當x=4時CC'取得最小值。

18年工大九年級期中考試

25.在△ABC中,AB=AC,∠BAC=90°,D、E在邊BC上,且∠DAE=45°.

(2)如圖,O是BC中點,OG⊥AE於G交AD延長線於F,求證:∠AFB=90°.

(3)如圖,在(2)的條件下,連接CF,取AC中點H,連接HG並延長交CF於M,交BF的延長線於K,若∠FMK=2∠MFK,FC=8,求KM.

這個題咱們換一種方式去解析,由於△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O為斜邊BC中點,那麼連接AO後,會把原等腰直角三角形分成兩個小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即為△AOB與△AOC,如下圖:

而題幹中我們可以得到△AGF也為等腰直角三角形,注意!這個等腰直角三角形與左邊的等腰直角三角形AOB朝向一致,都是點A為45°頂角,底角左邊都是45°,右邊都是90°,可以看成兩個相似的等腰直角三角形,或者理解成將△AGF繞點A順時針旋轉,並把邊長擴大一定的倍數得到△AOB,也就是我們說的旋轉相似,看圖:

而這個圖我們發現也類似於我們初一講的手拉手模型,也就是我們把兩個Rt△的直角邊AG與AO放在一起,斜邊AF與AB放在一起,則構成了手拉手相似模型,且相似比為AG:AF,AO:AB,正是等腰Rt△的直角邊與斜邊的比例1:√(2),則手拉手相似出現,看圖:

得到相似了,就有對應角相等,即∠AGF=∠AFB=90°,第二問得證。

而第三問是在第二問的基礎上作圖,由於∠DAE=45°,∠AFB=90°,不難構造等腰Rt△。延長BF與AE相交與點H,如下圖:

而我們現在構造的這個等腰Rt△AFH與第二問中的右邊等腰Rt△AOC形成旋轉相似,我們同理可以構造手拉手相似三角形,如下圖:

即△AOF∽△ACH,相似比也為1:√(2),易得∠AHC=∠AFG=45°,∠FHC=90°。

剩下的思路就與相似有關了,H為中點,G為中點,則HG為中位線,則M也為FC中點,FM=MC,且HK//CH,則△FMK為直角三角形,利用題幹條件∠FMK=2∠MFK可得,Rt△FMK為含有特殊30°角的直角三角形,所求MK也就是30°角所對的直角邊,等於斜邊FM的一半,可求的MK=2.

同學們回看一下工大這道題,一左一右的兩個等腰直角三角形,分別與我們構造出的一左一右的兩個等腰直角三角形相似,形成手拉手模型,經典!圖形放一起欣賞下:

好了,這期的內容就到這裡,如果覺得本期內容有幫助,請轉發給更多需要的同學哦~~右下角的「在看」幫我點一點,讓更多人看到,在此謝過~

相關焦點

  • 2019年九年級數學上冊知識點有關圖形旋轉
    數學圖形題型變化多,不同角度會有不同的答案。教育網小編給大家整理了九年級數學上冊知識點有關圖形旋轉內容,供大家進行複習參考。 九年級數學上冊知識點有關圖形旋轉 知識點一、旋轉的定義 在平面內,把一個平面圖形繞著平面內某一點O 轉動一個角度,就叫做圖形的旋轉,點O 叫做旋轉中心,轉動的角叫做旋轉角。 我們把旋轉中心、旋轉角度、旋轉方向稱為旋轉的三要素。
  • 全等三角形基本圖形識別
    今天是八年級全等三角形的第一課,我們在課堂上畫了許多個全等三角形,並且識別了其中的對應頂點、對應邊和對應角,歸納起來,它們之間是如何完全重合的呢
  • 幾何圖形旋轉與全等圖形有什麼關係?中考數學壓軸題進階訓練12
    經過旋轉,對應線段相等,對應角相等;任意兩條對應線段所在直線的夾角都等於旋轉角;旋轉前後的圖形全等。l.旋轉的基本圖形有:(1)如圖,將∠AOB旋轉至∠A'OB ',則∠AOA'=∠BOB'.(1)找旋轉點,得等邊、等角;(2)證全等或相似;(3)利用全等或者相似得到邊、角關係.
  • 尋覓正方形旋轉過程中動點形成的軌跡(八年級數學)
    尋覓正方形旋轉過程中動點形成的軌跡(八年級數學)旋轉變換與平移、軸對稱一道,被稱為初中平面幾何三大變換,在八年級數學下冊學習正方形之後,結合旋轉變換,對學生審題看圖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別是其中動點的運動路徑,也稱軌跡,它的探尋也是八年級數學的難點,如何突破這個難點,仍然需要對基本概念和基本模型有深刻的認知
  • 八年級數學-構造旋轉型全等
    對於模型,我們可以從特殊圖形開始,分析其中的必要條件,再尋求變化到一般情況,手拉手模型、半角模型皆如此,本文從手連心模型開始,分析關於對角互補的四邊形的旋轉構造.至於手連心模型中的旋轉型全等,則可看成是建立在鄰邊相等、對角互補基礎上的旋轉構造.
  • 圖形分析|巧旋轉造條件證全等三角形
    旋轉變換,在三角形中,證明線段相等,通常是利用全等三角形。在題目圖形中,找尋線段所在的兩個三角形,也可以通過變換手段來構造出線段所在的新三角形。訓練對圖形的改造,拓寬三角形,增強圖形內涵。如圖,三角形ABC中,邊AC=BC,角C=20度,角ADB=30度,求證線段AB=CD。
  • 八下《圖形變換》題型解讀2 圖形的旋轉
    (一)利用旋轉性質解題【知識梳理】1.旋轉實質是一種全等變換,2.利用旋轉前後的圖形全等這一性質解題總體解題思路:題目出現半角模型,先旋轉,讓被分成兩部分的兩個半角合成一個半角,再證三角形全等,利用全等解題。除了90角外,出現其它角中含有它的一半角度時,也是可以運用旋轉來解決問題。二.
  • 九年級上冊第三章數學《圖形的旋轉》知識點整理
    1、旋轉:   將一個圖形繞著某點O轉動一個角度的變換叫做旋轉。其中,O叫做旋轉中心,轉動的角度叫做旋轉角。              2、旋轉性質:   ① 旋轉後的圖形與原圖形全等   ② 對應線段與O形成的角叫做旋轉角   ③ 各旋轉角都相等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行動裝置訪問中考網,2020中考一路陪伴同行!
  • 從翻折、旋轉、平移三大變換角度,解析幾何動態與非動態問題
    原題再現:在解題過程中挖掘出基本圖形或通過做輔助線構造出模型[提煉分類一]基本模型:分為全等和相似兩類,下圖以銳角60°,直角90°,鈍角120°為例;全等時△ABC分別為:等邊三角形,等腰直角三角形旋轉的角度,點A為旋轉中心1方法九:旋轉的角度,點A為旋轉中心2
  • 八年級數學,學會通學思維幫助學好幾何,每日一個幾何題—提神
    抽空給大家分享一下八年級學習的內容。從我接觸到的孩子們來看,現在不管是北師大版本還是人教版很多地方是新課和複習課同時在進行,無論哪個方面來看,八年級的三角形全等和軸對稱都成了一個讓人歡喜讓人愁的知識點。這邊也沒啥給大家好準備的,作為九年級的同學在學習旋轉的時候,很多地方都有咱們八年級的全等三角形作為基礎。
  • 初中三角形相似模型中一個非常好用的模型:旋轉相似模型!
    那除了這三個模型以外,小編呢,今天要分享三角形相似模型中一個特別重要的模型,也就是旋轉相似模型了。因為它蘊含著軌跡的思想。我們先來看看這個旋轉相似模型吧。旋轉相似模型(一轉成雙相似)小編早前整理的手拉手全等模型,其實也就是旋轉全等模型,是直接展示了形成旋轉全等模型的條件和結論,並未從軌跡方面作為切入點,對它旋轉過程進行說明。今天呢,小編分享一下從動態的角度去理解旋轉相似模型。
  • 九年級數學圖形的旋轉,抓住性質,就能搞定,最後附上知識點總結
    圖形的旋轉,在我們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所以我們學習這部分時也應該從生活中出發,以便於我們更好地理解,再加之對老師歸納的圖形的旋轉的性質的關鍵點,那麼學起來也是很輕鬆。我們把旋轉中心、旋轉角度、旋轉方向稱為旋轉的三要素。知識點二、旋轉的性質旋轉的特徵:(1)對應點到旋轉中心的距離相等;(2)對應點與旋轉中心所連線段的夾角等於旋轉角;(3)旋轉前後的圖形全等。
  • 八年級旋轉作輔助線解析!繞點型自旋轉模型!讓幾何不再難!
    要說八年級什麼題目最難,恐怕大家都會說是幾何超難,難在哪呢?估計大家都會異口同聲的說一句:輔助線不會做!所以針對以上情況,我在這呢,會收集整理一些關於如何做輔助線的方法,大家有興趣的可以多關注關注。每天都會分享一些模型,同學們照著模型,跟著我學一學,看一看。
  • 動點問題中的最值與定值(八年級數學)
    動點問題中的最值與定值(八年級數學)以八年級數學的知識框架,研究動點問題不存在障礙,當然所謂的動點,目前多利用全等三角形、平行四邊形、軸對稱圖形等特殊圖形,並不涉及到圓。>點C是定點,點M在BD邊上,這屬於點到直線的距離,因此用到了「垂線段最短」,即當CM⊥BD時最小,此時M點恰好與菱形對角線交點重合,前面已經證明了△ACD是等邊三角形,AC=4,於是CM=2;②關於N點橫坐標通常情況下,研究點的橫坐標,向y軸作垂線,將坐標轉換成線段問題,而△AMN是以點A為旋轉中心
  • 八年級第一講全等三角形的性質及判定
    直到1591年,法國數學家韋達在菱形中大量使用這個符號,才逐漸為人們接受。十七世紀德國萊布尼茨廣泛使用了「=」號,他還在幾何學中用「∽」表示相似,用「≌」表示全等。   每學習一門新數學課,或進入一個新的數學分支,我們都會遇到新的符號。數學符號功能是什麼呢?
  • 【初二數學】怎樣分割全等圖形&再談圖形變化中的「對應」
    請把一個正方形分成四個全等的圖形,你有多少種不同的分法?這是一個小學裡就經常做的題目,相信同學們還是可以畫出幾種的,但解決這類題的關鍵是什麼呢?其實,我們通過幾種畫法,不難發現,我們首先要把正方形一分為二,分成兩個全等的圖形,那麼必然要經過原正方形的中心,即對角線的交點,這時候再一分為二,問題就解決了,可以通過平移,旋轉,翻折等圖形變化得到.所以,本題應先找中心!
  • 初中數學專題:幾何圖形的變換經典題型(平移、旋轉、翻折)
    解題思路:幾何圖形問題的解決,主要藉助於基本圖形的性質(定義、定理等)和圖形之間的關係(平行、全等、相似等).基本圖形的許多性質都源於這個圖形本身的「變換特徵」,最為重要和最為常用的圖形關係「全等三角形」極多的情況也同樣具有
  • 1.八年級數學:怎麼求BP的長?等邊三角形,一線三等角三角形全等
    八年級數學:怎麼求BP的長?等邊三角形,一線三等角三角形全等。這道題,大家先在草稿本上,認真地做一遍,然後再看後面的視頻。期待您在評論區留言。溫馨提醒:方老師數學課堂,因為視頻內容越來越多,為了更好的分類歸納內容,將所有優化成三個微信公眾號,分為幾何部分、代數部分、七年級數學。
  • 九年級數學旋轉考點例析
    旋轉實際上是一種全等變換,它是考查同學們動手能力、觀察能力的好素材,一直是中考的熱點,下面舉例說明,供同學們學習時參考. 解析:選兩組對應點,連接後作其中垂線,兩中垂線的交點即為點P.如圖2所示,作線段AA′、CC′的中垂線交於一點P,則點O為旋轉中心,此時點P坐標為(1,2).
  • 八年級 全等三角形知識總結
    一、基本概念1、「全等」的理解 全等的圖形必須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