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如何處理二胎關係?李玫瑾教授:做好這2點,家長要牢記

2020-09-05 王者榮耀黃金

父母如何處理二胎關係?李玫瑾教授:做好這2點,家長要牢記

家有二胎,父母要怎麼教育以及處理好二胎的關係,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相信很多二胎家長,在生活中都會遇到大寶和二寶吵架的情況,這個時候不管是幫哪一個,好像都不太好。幫大寶,二寶不高興;幫二寶,大寶又不高興。

家裡有二胎該如何教育?李玫瑾:二胎要把教育重點放大的身上

寶媽何欣有兩個兒子,一個6歲一個4歲,兩個小傢伙平時在家裡經常吵架。作為媽媽的何欣,在孩子吵架的時候,都會說大寶,畢竟大寶應該要讓著自己的弟弟。但是大寶不服氣,他覺得有的時候是弟弟的錯,不應該說他。對此,何欣感到頭疼,不知道應該怎麼教育以及處理二胎之間的關係。

關於父母應該如何處理二胎的關係這個問題,李玫瑾教授曾經在講座上說過:「二胎要把教育重點放大的身上,不放在護小的身上。父母處理二胎關係,教育二胎的時候要注重對大寶的教育。」

為什麼要這麼做呢?李玫瑾教授解釋說:因為把大寶教育好,他能夠幫助父母一起處理二胎的關係,甚至是不用父母,大寶自己都能處理好。比如兩個孩子為了吃的發生爭執,父母可以把吃的拿過來,交給大寶,說:「這個是你的,你來決定怎麼分配」。

如果大寶自己獨享了,父母就可以一直盯住孩子看,讓孩子感到自己這麼做是錯的。然後第二次再這麼做,這樣大寶就懂得,父母把吃的給自己,是他希望能夠分享給弟弟妹妹。這個時候大寶心裡會想「原來爸爸媽媽也在乎我的感受」,然後他更容易成長,自然也就不會虧待自己的弟弟妹妹。

為什麼教育二胎的時候,要把重點放在教育大寶上面,而不是放在護小的上面?

1.護小容易引起大寶的不滿

很多父母都有這樣的習慣,那就是兩個孩子發生爭吵,他們總是先護小,責怪大寶。因為在這些父母的眼中,大寶比二寶大, 理所應當要讓著弟弟妹妹。但實際上,大寶年齡雖然比弟弟妹妹大,但他們依然是孩子,也需要父母的疼愛和呵護。如果父母總是護小,很容易引起大寶的不滿,影響到兩個孩子之間的關係。

2.大寶是二胎關係的潤滑劑

一般情況下,父母生二胎的時候,大寶已經有4、5歲甚至更大了,而父母把重點放在教育大寶上面,可以讓大寶成為二胎關係的潤滑劑。儘管大寶自己還是一個孩子,但有了弟弟妹妹後,他們也會生出當哥哥姐姐的責任心,而怎麼把這份責任心培養起來,就在於父母怎麼做。

那麼父母如何把大寶當哥哥姐姐的責任心培養起來呢?

首先,多麻煩大寶,讓他們參與到帶娃的過程中來。想要大寶有當哥哥姐姐的責任心,父母要讓他們明確知道哥哥姐姐要做些什麼。平時可以多麻煩大寶,比如讓他們帶一下弟弟妹妹,幫弟弟妹妹拿東西等等,慢慢建立起大寶的責任心;其次,多誇獎大寶。在大寶照顧弟弟妹妹之後,父母可以多誇獎一下大寶,給他們成就感,這樣會讓大寶對於照顧弟弟妹妹這件事情,充滿了動力。

李玫瑾教授和所有家長一樣關注孩子的健康成長,特別推薦了這本兒童情感管理和性格培養的畫冊。全套共10卷,中英文對照。在培養兒童情商的同時,對其英語啟蒙有很大的幫助。

本系列叢書共有十個主題,從不同的角度講述不同的故事:做最好的自己,誠實守信,不發脾氣,自我保護,克服恐懼,團結友愛,博學,分享快樂,有能力做,養成良好習慣。

三歲之前,父母可以給孩子讀睡前故事書。當孩子3-6歲的時候,是一本習慣養成的故事書,用來幫助孩子管理情緒,培養良好的性格。

好習慣決定好未來。家長要抓住3-6歲的黃金時代,培養孩子的情商、習慣和情緒管理能力,讓孩子終身受益。

寶寶幾歲開始認字最適合?抓緊學習的黃金時間,將來必定成學霸

幫助孩子們更好地成長,養成良好的習慣,良好的性格,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相關焦點

  • 李玫瑾教授:二胎家庭裡,當孩子發生矛盾,請父母學會5點
    那麼二胎家庭的父母,應該如何做才能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呢?簡單點說,一旦讓大寶覺得父母更喜歡小的時,大寶就會鬧情緒,這種情緒甚至會影響到二寶。李玫瑾教授:二胎家庭的父母,請學會這5點李玫瑾教授針對二胎家庭的這種情況給出過意見,建議父母最好把注意力的核心放在大寶上,因為大寶已經有了足夠的自我意識,主要父母有一點偏袒二寶,可能會發生「火上澆油」的情況。1.
  • 孩子學會了頂嘴,家長們如何處理呢?李玫瑾教授分享獨家秘訣
    國內知名的育兒教授李玫瑾老師,其實也多次提到過這個問題,而且也給出了一些解決問題的方法,或許說是李玫瑾教授的獨家秘訣吧!先簡單的介紹下李玫瑾吧,李玫瑾是中國人民公安大學的教授,研究生導師,從事的就是研究犯罪心理好青少年心理研究問題,而對育兒方面同樣也是有著極為獨特的見解,相信大家這段時間也經常的刷到過李玫瑾教授的視頻吧!
  • 李玫瑾給出了這幾點原因,家長要牢記
    李玫瑾給出了這幾點原因,家長應牢記:李玫瑾教授是專門研究青少年犯罪心理學的,所以說,在育兒這方面,她深有了解。李玫瑾教授的講座和觀念,深受廣大家長的喜愛。針對孩子長大後會變壞的這個說法,李玫瑾教授也給出了幾點原因。李玫瑾教授認為,孩子之所以長大後會變壞,多半都是這幾點原因所致,家長應該牢記。
  • 李玫瑾:想孩子少走彎路,更有出息,家長要牢記「3不慣2不管」
    :想要孩子少走彎路,更有出息,家長需牢記「3不慣2不管」李玫瑾教授是育兒界非常有名的專家,她研究了很多年的青少年犯罪心理學,所以說,李玫瑾教授對孩子的心理十分了解,自然就很會教育孩子。李玫瑾教授認為,之所以會有很多家長並沒有培養出一個非常優秀的孩子,是因為家長沒有掌握正確的教育方法。
  • 李玫瑾教授:別再無條件對孩子好,明智父母牢記「三不慣二不管」
    李玫瑾:別再無條件對娃好,聰明的家長,會牢記「三不慣,二不管」李玫瑾教授是我國人民公安大學的教授,長期研究犯罪心理學和青少年心理問題,在兒童教育方面享有很高的聲譽。李玫瑾教授認為,父母對孩子的無條件的好,最終將導致「嚴重後果」,並毀掉孩子的一生。
  • 李玫瑾教授坦言:這幾種孩子的情商低,責任全在父母身上!
    前段時間李玫瑾教授在某大學開展了一次跟孩子情商高低有關的育兒講座,身為犯罪心理學專家,青少年犯罪心理預防專家,李玫瑾教授開場便點出本次講座的中心——"孩子情商高低,與父母有著最為直接的關係。"當李玫瑾教授話一脫口,臺下響起了一片譁然聲,家長們本意是想著如何提高孩子的情商,沒想到開場便被李玫瑾教授來了次"重擊",但在家長們滿懷質疑時,李玫瑾教授接下來的話讓家長們拜服。
  • 李玫瑾教授:怎麼樣去更好地處理孩子頂嘴的難題,很多家長的心病
    這恰恰證明孩子很聰明,其實這種行為很普遍,是孩子長大了敢於表現自己表現自己的想法的證明,我們要做的就是對孩子寬容一些不要打壓孩子產生逆反心理,這樣會讓孩子會越來越叛逆,甚至會對父母產生怨恨。李玫瑾:孩子叛逆時,父母應該說這兩句話!
  • 李玫瑾:孩子「害羞」見人就躲,家長做好這4點,幫你養成外向娃
    李玫瑾:孩子「害羞」見人就躲,家長做好這4點,幫你養成外向娃公安大學的李玫瑾教授曾經說過:膽小的孩子就一點,缺練。除此之外,面對孩子見人就躲、害羞,李玫瑾教授給出四點建議,快來試試吧!父母應該多陪陪孩子對於害羞的孩子,父母應該花時間多陪陪他們,在休假的時候多帶孩子出去玩,多和孩子進行親子遊戲活動。
  • 李玫瑾教授:二胎家庭孩子打架時,家長說:大的讓小的!都錯了
    李玫瑾:教授當二胎的孩子打架時,父母會說:大的讓小的打!一切都是錯的由於二胎,的開放政策,大毛六歲時,她不怕挨打的母親懷上了二胎,給大毛生了一個弟弟,年幼的二毛,我父母的大部分耐心和精力都花在了我弟弟身上,我對六歲的大毛說的是,「多給我弟弟點,你不能這樣……」在這個孩子被反覆虐待和冷落後,大毛忍不住把手移到了二毛。當二毛被人用腳踢時,他太重了。
  • 李玫瑾教授:家長謹記這2點
    李玫瑾教授還講了一個自己身邊的例子,她的外孫在幼兒園被喜歡她外孫的男孩抱起來就扔,還磕到了凳子上,她告訴孩子,如果對方再抱你,就拉那孩子的耳朵,他感到疼就會停止了,這個時候就是自己逃脫魔掌的時候了。,很多家長在孩子遇到問題後,總會對孩子說要自己反思,從自己身上找原因,殊不知,這其實是縱容別人欺負孩子。
  • 父母教會老大「孔融讓梨」,李玫瑾直言:這是二胎家庭最大的悲劇
    文/天意媽媽談育兒你小的時候是否聽過這樣的話語:「你弟弟還小,你讓著他點怎麼了」、「你弟弟還小,你把玩具給她玩一會」、「你是老大,你要照顧弟弟,有什麼事多看著點弟弟知道嗎?」似乎一個還沒明白什麼是責任的孩子,就已經要肩負起照顧孩子的責任了。
  • 如何處理婆媳關係?這4點要牢記!
    談到婚姻,就不能不提婆媳關係。婆媳矛盾是所有婚姻中都避免不了的問題。不過話說回來,有矛盾就會有解決辦法,解決好了,婆媳關係可以為你的婚姻助力,解決不好,那就成了婚姻的絆腳石。下面,我們就來聊聊女人在婚姻中應該如何處理婆媳關係,總共有4點需要牢記,你必須得重視,因為你逃避不了。
  • 李玫瑾教授:想要孩子長大後有出息,父母要記住「兩不管三不慣」
    文/小享(本文內容皆為原創,轉載請註明,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大家對李玫瑾教授都是比較熟知的,她老人家在青少年犯罪教育領域是非常有建樹的,換句話說,對於寶娃未來的成長是有一定了解的,因此有關注寶娃成長的教授不妨聽聽她說的這句話:想要寶娃長大後有出息,父母要記住&34;。
  • 《圓桌派》李玫瑾教授:孩子青春期叛逆?與父母有很大關係
    導讀:作為在孩子身邊陪伴孩子成長的人,如何教育孩子變成了這屆父母們最大的難題。曾經許多家庭的父母看著自家孩子小的時候聰明乖巧,覺得長大之後不會有什麼問題。這是每個人都要經歷的路程,有些家長們往往不知道如何應對。一個人在青春期會稍稍變得敏感,也更願意相信自己內心的想法,有了更想表達自我的情緒。這個階段身邊的環境是最容易影響到孩子的。
  • 李玫瑾:別再無條件對娃好,聰明的家長,會牢記「3不慣2不管」
    李玫瑾:別再無條件對娃好,聰明的家長,會牢記「3不慣,2不管」李玫瑾教授是我國李玫瑾教授認為,家長的對孩子無底線、無條件的好,最終是會釀成「惡果」,毀掉孩子的人生的。針對這個問題,李玫瑾教授也給出了我們這樣的方法,她認為,想要教育好孩子,就要牢記「3不慣,2不管」。「3不慣,2不管」是指什麼?
  • 李玫瑾:孩子害羞見人愛躲,父母做好這3點,讓孩子不再害羞
    李玫瑾教授曾經說過:膽小的孩子就一點,缺練。孩子在家庭中無疑是生活在父母的保護傘之下,家長們教育孩子,卻也讓孩子生活在了自己的羽翼之下,孩子出門見到人容易害羞,無論家長帶到哪裡孩子話都很少,這也著實讓家長很頭痛,不知道該如何是好。
  • 李玫瑾:二胎家庭中,最大的騙局,就是要求老大學會「孔融讓梨」
    文/園園媽育兒日記「孔融讓梨」的故事相信大家都知道,很多家長也用這樣的故事教育孩子,要懂得禮貌謙讓,這樣才是一個文明的人,而現在正是二胎時代,很多家庭把這個故事當做基本準則講給大寶聽,似乎每個家庭都是這樣的,老大必須要準守的規律。
  • 李玫瑾:教育孩子,父母要懂得點到為止
    這也提醒我們,作為家長,在跟青春期孩子溝通時要更加注意方法。李玫瑾:教育青春期孩子,要懂得"點到為止"青春期的孩子大多比較叛逆,聽不進父母勸說式的話語,喜歡跟朋友聊天玩耍,認為只有朋友懂自己。對於這些孩子來說,家長越嘮叨,他們越反感。
  • 李玫瑾:養兒三忌,養女五忌,父母學會這幾點,孩子未來少走彎路
    文/樂仔(本文內容皆為原創,轉載請註明,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李玫瑾教授是育兒界的泰鬥,對於教育方面有著非常深刻的理解。在李玫瑾教授看來,養育兒子和養育女兒時的教育方式是不同的,對此她專門提出了"養兒三忌,養女五忌"這一觀點。各位不妨家長學習下這幾點,幫助孩子未來少走些彎路。
  • 李玫瑾教授:不但要打回去,家長還要這麼做
    當孩子漸漸長大後,他們也要離開父母的懷抱去上幼兒園了。而在幼兒園中,最常見的一個問題就是:自己的孩子被別人欺負了。那如果這種情況剛好發生在你家孩子身上,作為家長你該怎麼辦呢?如果你還不知道具體的辦法,那麼不妨聽聽李玫瑾教授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