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位海外市場行家,告訴你中美營銷差距的根本與外相

2020-12-14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本文結合三位海外市場行業的思考與分享,分析了中美營銷的差距的原因。enjoy~

在分享這個話題之前,擔心對於海外增長的理解有偏差,我採訪了負責海外營銷多年,長期在新加坡做海外投放的楊瀟;原Camera360海外營銷總監閆雯;以及我在途風的老同事,負責美國市場,《總有一天會抵達》的作者,著名旅行達人聶小欠。

感謝三位朋友的分享,除了他們以外,途風搜尋引擎渠道投放負責人Lolo,途風海外聯盟渠道負責人Mamie給我分享了很多海外投放的重重線索,幫助我重新梳理了中美營銷的的差異和相同。

此文特別呈現3位朋友的觀點,以及我在這些對話後的思考與總結。

楊瀟 Smartly.io Product marketing manager

1. 美國增長團隊的搭建方式主要和兩個因素有關——公司規模、行業

小的growth 團隊就一兩個人:一個搞用戶抓取,一個搞技術對接。

規模大一些的公司就會分的比較細。

以一個服務的客戶為例,他們是覆蓋全球50多個國家地區的即時用車應用,這家應用公司的2c運營,會分為User Acquisition(用戶抓取), activation(用戶活躍), retention(用戶留存), monetization(變現)各個漏鬥的團隊。

僅僅以新用戶抓取來看,又會有數字渠道和傳統渠道的用戶抓取團隊:

數字渠道:social(社交渠道), paid UA(paid social, paid search, paid Ad network traffic)(付費渠道)團隊,每個團隊再細分。

傳統渠道:event(活動),pr(公關),content(線索)這些團隊。

線上線下團隊各配一個designer(設計/策劃),或者share一個,支持線上線下用戶抓取的還會有business intelligience團隊(也就是國內常常說的BI團隊,主要是做數據平臺,數據統計和埋點的團隊)和工程師團隊幫忙做各種partner的技術對接。

註:美國的廣告平臺,基本都是可以技術對接,並且設定數據標籤對應的推薦內容標準的。

2. 增長資源分配和國內一樣,和產品的生命周期息息相關

新用戶穩定增長,而與此同時活躍用戶增長比例沒有新增用戶多的時候,就需要做些調整了,從營銷策略到產品策略都需要調整

渠道方面,線上通常fb+google佔80%的預算,剩下的給到一些twitter, Snap,還有些有獨特流量的廣告網絡。

註:海外國家大體相同,美國還有個不同的地方就是運營商渠道,特別是移動流量。因為新手機都只能從運營商買,所以新機預裝的選擇也是很大一部分流量。

3. 國內沒有出現一個特別頭部的用戶自主廣告投放平臺,其中也有廣告投放產品的問題

search渠道,百度之前看著都要起來了(此處省略十萬字)。

social渠道,國內用戶social的方式和西方完全不一樣,social產品本身變化很大,對於變現能做出的研究也就有限。

最近微信和今日頭條都有很好的進展,也很期待接下來他們會發展成為什麼模樣。

閆雯 原camera360海外營銷總監

1. 現在我們不談AARRR模型,現在談的比較多的是RARRA模型

在海外的業務投放中,由於是API對接的廣告平臺,相當於是讓這些廣告平臺,成為廣告主自身展示的空間。

通過API的數據定義,是可以在廣告平臺上做新老用戶的增長的,這樣當我們在面對海外用戶的時候第一瞬間,就可以以留存為目標獲取用戶。

2. 海外非常看重數據的搜集,和以數據作為抓手的增長方式

因為通過數據的搜集,可以對用戶有更準確的判斷,對用戶有了更準確的判斷後,就可以對用戶在整個生命周期和用戶養成的過程中有更精準的推薦。

例如某國內知名移動網際網路公司以出海業務為主就是一個非常典型的產品,以輸入法產品優化對用戶的判斷,判斷後進行餐廳運動健身等服務的推薦,當這家公司的增長負責人調整為研發之後,以更精細化的推薦為增長的主要邏輯,果然帶來了更高的收入增長。

3. 海外用戶的好奇心也是非常有意思的現象

比如東南亞用戶的好奇心,就比美國用戶的好奇心強每當產品有新上功能的時候,東南亞的用戶恨不能都嘗試一番,可美國的用戶就比較冷靜,仍然是他們原有的使用的路徑。

聶小欠 前途風北美市場經理,旅美華人,《總有一天會抵達》作者,旅遊達人

1,美國的人力成本比較高

美國的公司會比較傾向於把偏制定策略這樣的角色放在美國本地的公司裡,而把偏執行的工作放在其他國家,這是在美國運營從業人員少的一個根本原因,因為會傾向於選擇更自動化擺脫人力的方式來做運營,另一方面會即便運營的人力需求比較大,也會傾向於把這樣的重人力團隊放在印度,菲律賓等英語國家。

2,美國的華人圈子比較小,也比較緊密

口碑傳播是很重要的一種傳播方式,在美國做一些線下落地的市場活動,是讓口碑這件事情更紮實的一種有效手段。

3,在美國做用戶運營,會更加在意用戶是否回購

美國用戶的消費能力比較強,競爭本身沒有那麼激烈,用戶的基數也少,所以大部分公司的重心都會放在用戶的回購上。

以上,都是讓我非常有啟發的分享,謝謝三位朋友,也和大家分享一下筆者對中美營銷增長差異的思考。

中美營銷增長差異的根本原因

1. 用戶群體的差異性

美國的用戶和中國的用戶比起來,從興趣愛好,到擁有的時間,到教育程度,以及對於一個產品服務的理解來說,美國的用戶更集中,中國的用戶更離散。

如果美國有三個世界,那中國就有三千世界這和中國的人口基數眾多有關係,足夠多的用戶本身就可以分層為更多的用戶圈層。

圍繞著人口基數眾多導致的教育的差異,以及其他資源分配的不均勻更加劇了這樣的分層。

與此同時,一個用戶到底屬於哪個圈層也在發生快速的重疊和變化,比如一個小鎮青年突然到了北上廣工作,他會關心北上廣那些白領關心的事情,也同樣會關心小鎮青年感興趣的話題。

這樣的分層帶來了什麼樣的結果呢?

1.渠道很多樣,多樣的渠道,使得中國的運營人要管理的渠道類型和渠道數量很多,這不得不需要更多的人力成本。

2.渠道中要推薦的內容很多樣,因為同一個渠道覆蓋的人群,這群人本身也是屬於多種圈層,使得運營從業者需要在同一個渠道上快速變化展示不同的內容,以吸引不同的用戶渠道的多樣和分散,帶來的還有一個後果就是,中國缺乏像美國那樣可以通過技術方式打通的廣告渠道,缺乏這樣這身平臺以外可以以系統推薦,算法來做精準推薦的其他媒介。

2. 線上業務的發展階段

美國的網際網路業務以及移動網際網路業務已經發展多年了,用戶從網上,到底能夠從哪些APP或者網站上獲得哪些具體的服務,美國的用戶是很清楚現在中國的用戶也開始慢慢清楚起來。

為什麼在幾年前中國的手機預裝市場如火如荼,這兩年卻無人問津了呢?最根本的原因是過了這個階段了。

在移動網際網路發展的早期,我們在用戶拿到手機的時候,預置一些APP在裡面,用戶對於自己到底該選擇什麼樣的APP內心還沒有數,於是願意嘗試一下這些APP。

在那樣的一個時代的階段裡,APP只要曝光在用戶面前就有被使用的可能。

可現在,每個用戶已經很清楚自己的手機應該有哪些APP在,做預裝這件事情,也不會有什麼意義了。

可以類比的是,你家樓下的那些小店,那些你每天都會經過的小店們,你真的記得住都有哪些店存在麼?他們是賣什麼的,什麼品牌都能夠記得住麼?

往往是不能的,通常你能記住的是你本來就喜歡吃的小面,或者本來就知道的品牌,這意味著這個產品如果本來就不在我們的認知裡,我們也已經未必有去建立認知的興趣。

當然,在某些用戶群體裡面,他們仍然是擁有無限的好奇心的,比如我媽就很喜歡體驗家附近新開的每一家飯店,比如當我還是學生的時候,就能夠對學院路上的每一家新開的店如數家珍。

以上例子其實都是在說這樣一件事情——我們會不會被曝光影響,和我們願意投入在這件事情上的認知資源,息息相關。

剛好在美國,網際網路和移動網際網路業務已經發展了這麼多年,用戶已經對於滿足自己的需求到底該用哪個網站或者APP「門兒清」,用戶願意用來探索新的APP服務的認知資源是更稀缺的,所以美國的用戶是缺乏好奇心的。

在中國,那些網際網路原住民,那些在過去的兩三年時間裡因為微信才真正開始使用APP的家長們,小鎮青年們,他們還對這個線上的世界有著好奇。

3. 消費意識的差異

消費意識的差異,到底是我沒有生長在美國,不確定這樣消費意識的差異來源是否歸隱到了根源,所以這裡講講表面現象,和我的粗淺理解。

1)美國的家庭很多都有財產保險,定期儲蓄,年紀大了之後就每月收到一小筆錢用於養老,所以美國用戶對於金錢的規劃觀念會有更強的普遍性一些。

2)在美國,買東西和社會地位關係不大身材學識等因素和一個人的身份地位更相關比如在美國,就根本沒有辦法通過著裝來看出一個人的貧窮還是富有,扎克伯格那種每天Tshirt+牛仔褲的著裝方式,是美國絕大部分中高產的日常著裝,只有看身材才能看出來一個自律有健身習慣食用健康食品的中產階級模樣,那些無法輕易奪走的屬於自己的東西和社會地位更相關注:很多人說美國人不好面子,其實好的不是這種炫富,物質堆積很多的面子而已。

3)在美國,同樣的東西,一定是同樣的價格,只有感恩季定期超級特價,我曾經在美國10美金淘到CK的裙子和MK的裙子以及各種品牌的衛衣(看來我還是沒有逃脫面子=著裝的價值觀)。

以上種種,帶來的結果是,美國的用戶對活動並不敏感,反正哪裡價格都一樣,並且感恩節價格最低,不需要囤積大牌,並且很清楚這個月的錢應該花在哪裡這也是美國公司花在做活動這件事情上的精力更少的重要原因,畢竟會被活動影響轉化的用戶更少。

但在美國就沒有辦法做這樣的活動轉化了麼?

仍然會有,但不是折扣活動這樣油爆爆的形式,而是與用戶心理以及產品功能緊密結合的形式(畢竟人手那麼貴,要減少人工幹預),在Facebool上線的一年前的今天,或者每一年的這一天,就是再喚醒用戶對於生活過往記錄的回味。

以上,是我對中美用戶營銷差距的理解,其實中美營銷本無差別,背後是社會、人群、行業發展階段等差異,營銷本無差,是滿足某種欲望而已。

#特邀作者#

靜秋,人人都是產品經理特邀特邀作者、起點學院金牌導師,前阿里西南運營總監、百度高級產品經理,歷任百度總裁助理,移動雲事業部運營。

本文原創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於CC0協議

相關焦點

  • 學市場營銷的你後悔了嗎
    人生很多時候就是這麼無腦,作為一個農家孩子當初根本沒有人指導填報志願,自己對未來、人生根本沒有規劃,對這個社會根本沒有認識,自己蒙頭選擇了這個專業。 2、什麼是市場營銷?市場營銷,英文是Marketing,又稱作市場學、市場行銷或行銷學,市場是商品經濟的範疇,是一種以商品交換為內容的經濟聯繫形式。
  • 海外網評:中美關係不能掉入華盛頓鷹派的「陷阱」
    (圖源:路透社)  據路透社報導,當地時間12月3日,美國國家情報總監約翰·拉特克利夫在《華爾街日報》網站刊文稱,中國是「自二戰以來對全球民主與自由的最大威脅」,並稱中國一心想要主宰全球。在距離美國政府正式換屆僅剩不到50天的時間裡,華盛頓的極端鷹派們,正意圖通過更激進的反華措施鞏固其強硬對華政策,將中美關係鎖死在惡化的軌道之上。
  • 陳越:營銷領域 怡寶只做行家中的行家
    2017年12月,華潤怡寶食品飲料(深圳)有限公司(以下稱「華潤怡寶」)憑藉在體育營銷領域的出色表現,在第二屆中國體育產業嘉年華上斬獲「2017中國體育產業年度營銷獎」。這一榮譽的獲得與華潤怡寶公共關係部門總經理陳越在市場營銷領域中的敏銳嗅覺和獨到眼光是分不開的。
  • 認識到中美之間的真實差距,對於中國當前發展很重要
    近些年來,中美長期處於戰略競爭狀態,尤其是進入貿易戰以來,兩國輿論都相當關注中美之間實力消長變化。但由於媒體的過度渲染,導致國內民眾對中美差距有些過度樂觀,甚至可以說是有點膨脹了。我覺得,現在大眾對目前中國的發展現狀的認知,的確有點被媒體帶偏了,有做一下糾正的必要。
  • 楊彥峰:紅色旅遊海外營銷重視不夠 可引海外客源
    延安上下集思廣益,深入研究思考紅色旅遊的發展,啟動實施旅遊環境大整治工程,經過持續的工作與努力,延安紅色旅遊的發展得到了廣大遊客的認可,全國遊客滿意度在今年一季度創出26位的新高,二季度再接再厲,達到20位的歷史最高位。
  • 3個社交媒體營銷計劃幫你提高線上銷售額的技巧
    跨洋(微信號:kuayangcm)致力於跨海中美企業本土化營銷,文化交流以及項目資本運作;通過國際化的專業團隊為進軍全球市場的中美企業提供國際水準的海外營銷數位化渠道以及策劃和內容製作服務
  • 營銷行家 | 楊超 Coolio YANG
    作為國內首批進入網際網路營銷的廣告人,古裡奧早年的海外廣告營銷專業教育為其行業觀點奠定了紮實基礎。在海外的甲方經歷,以及轉戰上海之後的網際網路社交媒體工作經驗,都賦能其除了作為服務公司的高管的視野外,對甲方和媒體平臺方的理解和洞察力。多年的創意公司(VML及奧美),媒介公司(PHD及MediaCom),還有後期數據,調研和洞察上的加強經驗,讓他從多個側面了解到不同客戶類型在高速發展的媒體環境中面臨的挑戰和機會。工作之餘,他也打理自己的公眾號「古裡奧」,來分享自己的行業觀點和經驗。
  • 如果你也在做海外市場的marketing
    另外若是說,產品或者服務,在海外市場上有一定的風險的話,也謹慎使用。 店匠 這是一家國內企業做的,總部在深圳。從目前的使用體驗來說,後臺的登入速度,以及前臺的訪問速度,都很快。體驗不錯。 然後核心的一些功能,及營銷插件都是免費的。
  • 2個案例告訴你:百度如何將市場營銷做到極致
    2個案例告訴你:百度如何將市場營銷做到極致 2015-06-01 08:49
  • 「營銷3.0時代,如何形成品效合一營銷閉環」 研討會圓滿舉辦
    11月24日,谷歌攜手藍標傳媒在北京共同舉辦「營銷3.0時代,如何形成品效合一營銷閉環」研討會。藍標傳媒是谷歌大中華區核心合作夥伴,一直與谷歌在出海整合營銷的道路上攜手前行。藍標傳媒副總裁李姣在活動現場表示,「如今,越來越多的品牌開始意識到,品效合一的整合式營銷才能在競爭日漸激烈的出海營銷市場中脫穎而出,而在這一系列的整合式營銷當中,藍標認為海外網紅營銷是一個承上啟下的存在,是目前新興業務中的開拓點。在網紅營銷服務中,藍標搭建具有國際化視野的本土團隊,藉助海量的一手海外網紅資源,通過數據賦能網紅的甄選、匹配,最終輸出創意內容從而反哺效果投放。
  • 專業解析 | 2020美國市場營銷項目解析+名校成功案例分享
    近幾年,出國留學的人數是與日俱增,而市場營銷專業也成為了熱門專業之一。很多人覺得市場營銷什麼都要學,感覺學不到什麼東西,事實是這樣嗎?今天,小申妹帶大家老看看中美市場營銷的區別、美國市場營銷專業申請全解析,相信會給你一個全新的視覺!  1.什麼是市場營銷?
  • MORE Health張朝暉:創業者從第一天就要開始考慮海外市場
    在他看來,最近幾年這個差距一直在縮小,但是這個差距一直還是存在的。美國醫生看病人的技術,特別是用的一些美國的新藥,跟在國內還是差得蠻遠的。所以張朝暉認為,從宏觀的角度來講,這個市場是萬億級的市場。我只講中美,中國和美國比起來,人口的總數量和每個醫生能看的病人的數量都是遠遠高於美國的,什麼概念呢?美國每個醫生看的病人很少,他們有很多閒的時間,我覺得最近幾年這個差距一直在縮小,但是這個差距一直還是存在的。美國醫生看病人的技術,特別是用的一些美國的新藥,跟在國內還是差得蠻遠的。
  • 買金手鐲時最好避開「這3種」,行家不告訴你,但自己要明白
    買金手鐲時最好避開「這3種」,行家不告訴你,但自己要明白黃金首飾一直是女性的首選,因為它又保值,女人佩戴後,還能提升自身的氣質,富貴氣十足。而黃金手鐲作為黃金首飾中大件,又算的是黃金首飾的第一選擇。一般行家買心愛的手鐲時,這三種樣式都會避開。第一種是搭扣手鐲,這種樣式的手鐲不是很常見,款式一般都是走大方簡單路線,所以還是深受一部分人的鐘愛,這種樣式的手鐲,就像手錶的錶帶一樣,佩戴十分方便,那為什麼又說這種款式要少買呢?
  •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師姐獲市場營銷專業全英第3學校錄取
    2019完全大學指南排名全英第7位; 2019衛報排名全英第9位; 2019完全大學指南中,蘭卡斯特大學的市場營銷專業排名全英第3位; 蘭卡斯特大學的管理學院十分優秀,專業方面自然不甘落後,在2020年的QS專業排名中,蘭卡斯特大學的高級市場營銷管理專業排名位於全球第19位、英國第6位。
  • 談到中美教育的差距,任正非:美國教育有3個優勢
    近期,任正非在接受美國媒體採訪時談到了中美教育的差距。他說:「總的來說,美國現在的教育是領先中國的。否則,為什麼會有幾百萬中國青年到西方去留學呢?」任正非總結美國教育的3大優勢:其一,注重創新能力。美國高度注重教育,因為史丹福大學的開放、開明,才造就了矽谷。這種科技創新,踏踏實實努力奮鬥的精神我們要認真學習。其二,注重社會責任。常青藤大學在入學考試時要考核沒有去過孤兒院、有沒有給孤寡老人做過貢獻。
  • 中美差距究竟有多大?張召忠:負責任地說,大多數人都被誤導了
    面對中國的高速發展,有人提出,用不了多久,中國就可以趕超美國,那麼中美之間的差距究竟有多大呢?我國著名的軍事評論家張召忠先生給出了非常中肯的回答:我可以很負責任的說,大多數人都被誤導了,中美之間的差距其實還很大。
  • 任正非談中美教育的差距:美國教育有3點優勢,值得家長思考
    任正非在接受美國《華爾街日報》採訪時,也提到了中美之間教育的差距,任正非在談中美教育的差距時曾提到,美國教育有3點優勢,值得家長思考。他認為,相比之下,現在美國的教育有3個優勢:第一:更注重創新能力的培養。
  • 中美世界500強20年對比,兩國差距在哪裡?
    到了2018年,中美間的差距縮小到僅有6家,而美國在2002年數量達到巔峰之後就開始走下坡路,2019年更是被中國超越。大家熟知的中石化、中石油和國家電網,分列2、4、5位。其中中石化是中國最早登上亞軍的企業,但在2015-2018年由國家電網接棒,直到2019年再次登上世界第二。除了上榜企業數量增加,這些企業的營收也在飛速上漲。2018年中美企業營收差距已經縮小為20年前的一半。而利潤方面,美國企業的利潤呈周期性波動,中國雖穩步上升,但差距仍舊明顯。
  • 還有人搶著買,行家告訴你真相
    本文由大偉帶你吃美食獨家發布。為什麼羊骨架上沒有肉?還有人搶著買,行家告訴你真相。行家告訴你真相。其實這些羊骨架有非常多的用途,並不是只有羊肉才有價值,對於行家來說,羊身上最美味的部位就是羊骨架,儘管羊骨架上沒有太多的肉,但是只吃肉的話反而會膩,並且羊骨架熬出來的羊湯非常的鮮美,到了冬天我們都非常喜歡喝羊湯,在熬製羊湯的時候加入一些羊骨架,這樣比沒有加羊骨架的羊湯好喝很多,不信可以試一試。
  • 【令人恐懼的真相】NIPS數據告訴你中美AI差距有多大
    NIPS 2017在加州長灘舉行,吸引了8000多位註冊參會者,比前一年增加了2000人。3240篇投稿論文中有679篇被接收,錄取率為21%。其中,華人(第一)作者佔了不小的比例,但是,換一個角度看,你就能發現完全不一樣的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