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雅老師:qifeixiaoya
社交恐懼症主要表現在生理和心理兩個方面
在生理上,緊張者表現為面部肌肉僵直、不自然,身體的某些部位不由自主地發抖、心跳加快、手心冒汗等症狀;
在心理上,緊張者主觀上感到別人都在盯著自己,看到了自己的緊張表現,甚至別人還在心裡嘲笑自己,同時,他們的心裡就會產生一種逃避心理,在公共場合,儘量逃到不會被人注意到的角落,而且儘量不發言,來減輕自己的緊張狀況。但只要正確地認識了它,並下決心要改變,運用科學的心理學原理和方法技巧,一定能使自己走出這個心理怪圈的。
要克服社交緊張心理,首先就要注意調整好自己的心態,樹立一些良好的觀念:
(一)接納自己,建立自行
很多社交緊張者就是因為不悅納自己、對自己不自信造成的。所以,要改變首先就得在心裡接受和悅納自己,樹立起對自我的信心。
(二)不要對自己要求過高
過於追求完美,對自己要求過高,就容易患得患失,太在意別人對自己的看法,一心想要得到別人的承認,從而迷失自己。接受自己的現況,不要去管別人怎麼看,你越害怕出錯,就越會感到手足無措。
(三)不要太在意自己的身體反應
緊張總是伴隨著一系列的生理上的不適,根據「強化理論」,如果緊張時我們太注意自己的身體某些部位的緊張反應,就相當於是在強化自己的緊張行為,使其一步一步地加重。而當我們不去管自己的緊張反應後,由於緊張得不到注意和強化,緊張反應就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逐漸消退。
(四)勇敢地去面對
有緊張現象的人,在社交場合下,往往會表現出逃避心理,害怕自己會出醜而不去面對。其實,逃避並不能消除緊張,相反,它會使你感到自己的懦弱,使你責備自己,以致下一次會更加緊張。而且,我們也不可能逃避一輩子的,我們生活在這個社會上,是必須與人交往的,早晚有一天,我們都必須去面對。
克服緊張的最好辦法就是勇敢地去面對緊張!就像一位心理學專家指出的那樣:「我們害怕的其實並不是事物的本身,而是我們自己!」關鍵就是看你能不能 戰勝自己,勇敢地邁出第一步!勇敢地去面對!
有了以上的這些認識後,再結合一些心理學原理和方法技巧,把改變付諸行動:
1 積極的自我暗示
每天晚上睡覺前和早上起床後,對自己說20遍「我接納自己,我相信自己!」 通過這種積極的自我心理暗示,逐步改變我們心裡以前對自己的否定觀念,學會悅納自己,培養自己的信心。
2 系統脫敏訓練
改變是不大可能一步就到位的,它是一個漸進的過程,我們需要一步一步地來戰勝自己的緊張心理。 先為自己設立一系列的行為目標,比如說10個自己以往緊張的交際場景,然後再根據自己的情況,將其按由易到難的順序來排列。這樣由易到難地去進行一項一項的社交實踐訓練,每一項練到很輕鬆自如了,就可以進入下一項的練習。 要相信,人的能力是在實踐活動中經過鍛鍊而逐漸培養發展起來的,社交能力也是如此。
3 鏡子技巧
每天拿10分鐘左右的時間,站到鏡子前面,看著鏡中自己的眼睛,對自己大聲說道:「我相信自己可以輕鬆自如地(easily and freely)與別人交往!」「我相信自己一定能成功地改變!」 如此反覆多遍,要細細地體驗自己內心所發生的變化,感覺一下自己是否相信這句話。
4 放鬆入靜訓練
找一個安靜沒有人打擾的地方,舒適地坐下來,閉上眼睛,想像自己來到一個青山環繞、綠樹成蔭的幽靜地方,心境變得平和起來。現在開始放鬆,從頭部、頸部、手臂、胸部、腹部、背部、臀部、大腿、小腿、腳部依次想像變松變軟„„每天至少一次,通過經常這樣的練習,能幫助我們控制自己的身體,有助於克服緊張的反應。
5 學習人際交往技巧
查看一些關於人際交往和口才技巧方面的雜誌和書籍,多學習別人的人際交往的經驗,來提高自己的交際能力,這樣,有助於幫助我們樹立起與他人交往的信心。 其實,勇敢走出自我封閉的圈子很重要。任何事只要去做,就有做好的機會。就如學遊泳,下過幾次水,就不那麼可怕了。可以給自己定一個計劃,先和熟悉的人交談,然後循序漸進,最後達到和陌生人交談的水平。平時可以主動找同學說話,慢慢培養在公眾場合表達自己意見的能力。如果實在難以做到這一點,可以在家裡,設想是在一個公眾場合,下面有無數聽眾,自己對著牆壁說話。經過長期艱苦的心理鍛鍊,隨著年齡的增長,個性的完善,社交恐懼症是可以逐漸克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