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來了個美國病人,醫護人員手機裡裝上翻譯軟體

2020-12-11 瀏陽網

 

  醫院來了個美國病人

 

  醫護人員手機裡「悄悄」裝上翻譯軟體

 

  「Ifeelgoodabouteverythingandeverythinghere.」11月2日,市人民醫院骨科,醫生護士正在照例查房,來到美國人Ken的病房時,Ken不住地向前來的醫護人員豎起大拇指表示感謝。

 

  Ken告訴記者,由於膝蓋半月板不慎撕裂,他在市人民醫院進行了手術,在住院期間,他感受到了瀏陽白衣天使們的溫暖與細心。

 

  瀏陽日報記者潘思榮

 

  來瀏遊玩,美國人不慎半月板撕裂

 

  Ken是美國人,今年60歲。前不久,他來到瀏陽看望朋友。在和朋友敘舊、四處遊玩後,突然右膝出現膝關節腫痛,無法行走。在市人民醫院檢查後,Ken被診斷為右膝關節內側半月板撕裂,半月板的碎片卡在了關節處,引起疼痛。

 

  醫生診斷後,建議Ken馬上進行手術治療。在醫生進行一番詳細的病情解說後,Ken接受了治療方案。他說自己以前在瀏陽生活過一段時間,很喜歡瀏陽這座城市,所以也很信任瀏陽的醫生。11月1日,市人民醫院創傷關節外科主任醫師劉從清為Ken進行了手術。Ken在手術後的第二天,就能拄著拐杖下床活動了,這讓他很是欣喜。

 

  照顧病人,醫護們手機裡裝上翻譯軟體

 

  「Ken是個熱情的人,跟他交流很有意思。」市人民醫院骨科護士邱玲是護理Ken的責任護士,由於她敢和Ken「飈英語」,所以兩個人很快就成為了好朋友。

 

  每天,邱玲都會用略顯生疏的英語跟Ken交流病情。而為了更好地和Ken交流,邱玲還在手機上下載了翻譯軟體,藉助翻譯軟體仔細詢問病情變化。讓Ken感動的是,除了邱玲,整個科室的醫生和護士們,都不約而同為了他在手機上悄悄安裝了翻譯軟體,以便可以隨時回應他的需求,回答他的問題。

 

  「為了準確無誤地了解病人的病情,這個很有必要。」Ken的床位醫生陳濤說,英語不是他們的強項,但是為了讓病人早日康復,醫護人員們都在努力「惡補」英語知識。

 

  Ken知道這一切後,非常感動,說自己這次不僅治好了病,還交到了一群新的朋友。

 

  健康貼士

 

  劇烈運動易引發半月板撕裂

 

  半月板撕裂多見於青年,尤其是從事劇烈運動和特殊職業的人員,如球類運動員、礦工以及搬運工等,發生半月板撕裂的機率更高。此外,日常生活中挑、抬重物,騎自行車匆忙下車站立不穩之際,或在激烈的足球、籃球等運動中拼搶時,都可能發生半月板撕裂。

 

  劉從清介紹,半月板撕裂後,最常見的症狀是行走或運動時有疼痛感,許多患者在上下蹲或行走時關節內會發出「喀嗒喀嗒」的聲音,有時還會出現關節突然卡住不能活動或關節突然無力的情況。劉從清建議,為預防半月板撕裂,在進行劇烈運動或體力勞動時,可戴上護膝保護膝關節,平時還可加強股四頭肌的功能鍛鍊,提高關節的穩定性能。

 

相關焦點

  • 香港大埔一醫院醫護人員制康體地圖 鼓勵病人運動
    香港大埔一醫院醫護人員制康體地圖 鼓勵病人運動 2018-11-19,香港大埔雅麗氏何妙齡那打素醫院一批醫護人員,早前用6周時間走遍大埔,記錄區內各個公園提供的康體運動設施種類,製成「大埔運動地圖」,鼓勵病人在不用到醫院做物理治療的日子也可以做運動。
  • 1716名醫護人員感染為何發生:早期防護不足,爆發後病人猛增
    他瘦了一些,洗了澡,換了衣服,戴上口罩,聯繫好社區的計程車,住到嶽母的空房裡,一個人隔離,在家看一張張病人的片子。 之前一年只休七天,他說,從醫以來,從未休過如此漫長的假期。 2月12日,和許多被感染的醫護人員一樣,結束隔離的黃虎翔回歸醫院,與同事一起再次投入對新冠肺炎患者的治療。
  • 青島市市立醫院李永春:鏖戰武漢52天實現病人「零死亡」醫護人員...
    青島市市立醫院黨委委員、副院長李永春。李永春馬不停蹄帶領醫療主管辛永寧等醫護骨幹,迅速成立醫療管理團隊,建章立制、排兵布陣,在48小時內迅速建立管理制度和流程,並全部落地實施。為了提高醫療效率與質量安全,李永春創造性地提出診療的「三個三」原則,即每位醫生掌握病人三個基本情況,包括CT檢查時間和表現,核酸檢測陽性或陰性以及是否應該複查,病人臨床分型或危重程度;掌握病人三方面變化趨勢,包括病人體溫、呼吸頻率及血氧飽和度變化;掌握三方面基本治療措施,包括激素使用情況(劑量與療程),抗菌藥物治療情況(種類與時間),抗病毒藥物(品規)。
  • 轉運發熱病人 醫護人員衣服汗溼得能擰出水(圖)
    原標題:「點對點」「一對一」轉運發熱病人 醫護人員衣服汗溼得能擰出水來源:武漢市第一醫院抽調20多名醫護人員,「點對點」(一個病區對接一個病區)、「一對一」(一個醫護對接一個病人)轉運發熱病人。23日晚8時,武漢市第一醫院已將隔離病房的46名發熱病人轉入對口馳援的武漢市第五醫院。市一醫院當晚要完成全部64名發熱病人的轉運。截至目前,武漢市第一醫院已經抽調經驗豐富的醫務人員200餘人組成一線防治,另有200餘名醫護人員組成二線預備隊(預排了三線、四線預備隊),專門從事預檢分診、發熱門診、隔離病房等救治專項工作。
  • 為了搶救一心想當母親的新冠病人,醫護人員感染,花費超過500萬美元
    上個月,23歲的羅莎來門診複診,在醫護人員中引起一大波騷動。我的一個助理專門發簡訊告訴我:「羅莎來了。」 我從三月份開始參與南加大的新冠肺炎救治工作。3月15日,救治南加大第一例新冠病人。接著因為醫院管理疏忽而暴露,因此隔離14天。
  • 省人民醫院的「密接中心」 醫護人員都成半個心理醫生
    在密接中心裡,先後住進來10位密切接觸者,他們中有幾歲的孩子,有上了年歲的老人,還有心臟病和糖尿病患者……這裡首批醫護人員全是黨員瀋陽市密切接觸者集中隔離醫學觀察中心所在的位置是遼寧省人民醫院9號樓,與發熱門診僅一路之隔。瀋陽晚報、沈報全媒體記者注意到,這裡的一樓門口設置了門卡,有專人把守,配備了消殺物品和登記手冊。
  • 濟南一醫院醫護人員因一句話火了「讓病人疼痛是不道德的!」記者...
    前幾日朋友圈的一句  「讓病人疼痛是不道德的!」火了,  好奇到底是誰又因為什麼說了這句話呢?  齊魯晚報記者聯繫到了這家醫院的醫護人員  原來事情是這樣的:  這句話來自於聖瑪麗亞的醫護工作者  原來還是因為生孩子引起的話題:  一直以來對生孩子千年不變的印象就是:  疼,疼,疼......  (此處無數個表示疼的省略號)
  • 「疫」線醫護人員遇到方言難題 他們自製翻譯表用上武漢方言
    您的位置:龍虎網 &gt新聞中心 > 辣油視頻 > 「疫」線醫護人員遇到方言難題 他們自製翻譯表用上武漢方言
  • 「有她在,醫護人員就安全」
    1月14日下午,謝元林組織全院250多名醫護人員緊急培訓;2小時,指揮北院1號樓3樓全部騰空,用以收治新冠肺炎患者;48小時,醫院調用20臺救護車,緊急轉移60多名北院的住院病人至南院,調整維修兩棟病房,準備155個病床;3天內,醫院建成「集中患者、集中專家、集中資源、集中救治」的長沙「小湯山」,準備145張床,購買300個病人的救治設備設施。
  • 裡皮昆明14天:拒絕領導宴請 翻譯軟體成交流神器
    球場上的裡皮是一位嚴格、職業的教頭;球場外的裡皮卻是一位親和、低調的老頭。從11月2日抵達昆明備戰12強賽開始,裡皮的一舉一動就備受關注,但他卻拒絕了所有媒體採訪。在昆明的14天中,球場外的裡皮究竟啥樣?三個小故事告訴你。
  • 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青年醫護人員臨危受命武漢抗疫——
    劉先領說,門裡的援鄂醫療隊醫護人員還穿著日常的工作服,商討著具體的接收患者流程和安排,但等待多時的患者已經急不可待。「如果患者真的砸門湧進來,所有人都可能暴露,而病區的防控感染工作還沒準備好,情況一度十分危急。」  完成了不可能的任務  擔心兩個保安控制不住局面,年輕護士趙志東和一些穿著防護服的男護士主動上前維持秩序,按照名單將病人一個個放進來。
  • 埃及產婦生娃很緊張,醫護靠「翻譯軟體」給她鼓勵,最終順產母女平安
    揚子晚報網11月26日訊(通訊員 友萱 記者 陳詠)25日晚,隨著一陣清脆的啼哭聲,一個7斤半重的健康女寶寶在揚州友好醫院婦產科出生。孩子的媽媽是埃及人,生娃時很緊張,也很不配合。醫院婦產科麻醉科醫護人員通力合作,克服語言交流障礙,為她順利接生。
  • 微山20多位醫護人員兩班倒,一口氣上12個小時的班
    姜文芝是微山縣人民醫院護理部副主任。疫情在前,重任在肩,她被醫院臨時委任感染科護士長,從春節前就奮戰在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一線。「我們科室醫護人員是輪班制,醫療資源緊張,為了節約防護服,我們科室人員都是一口氣上12個小時的班一口氣上12個小時的班。上班期間,儘量不吃飯、不喝水、不上廁所,甚至還準備了成人紙尿褲。N95的口罩和防護服密封性很好,經常下班的時候,穿在裡面的衣服就溼透了,穿上防護服後大家彼此都看不清楚,小護士們就在防護服上寫上名字。」
  • 上海有家醫院開了個「TONY理髮店」,專門服務醫護人員
    上海有家醫院開了個「TONY理髮店」,專門服務醫護人員 澎湃新聞記者 陳斯斯 2020-02-15 20:00 來源:
  • 美國一非營利組織向醫護人員贈送婚紗 表達對其支持
    原標題:美國一非營利組織向醫護人員贈送婚紗 表達對其支持海外網7月12日電據美媒11日報導,為表達對醫護人員的支持,美國一家非營利性組織向抗疫一線醫護人員們贈送了婚紗,幫他們實現夢想中的婚禮。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10多年來,「全美新娘」——美國一家非營利性組織——一直堅持向美國的軍人和急救人員贈送婚紗。今年5月,該組織發起了一項全新的倡議,即為表達對醫護人員的支持,也將為他們贈送婚紗。到目前為止「全美新娘」已向抗疫前線的150多名醫護人員發放了婚紗。
  • 美國護士要求醫院提供N95:病人對著我們的臉咳嗽,不給就罷工
    其中一人表示,他們的要求並不過分,每次輪班的時候能發一個N95口罩就行了,他們能夠接受每天重複使用同一個口罩,可就是這樣一個不過分的要求,醫院卻無法滿足。之後,又有多名護士提出了相同要求,只求能有N95口罩用,沒有N95就不進病房,因為很多病人都直接對著他們的面部咳嗽,普通外科口罩很難發揮作用。
  • 援鄂美女醫護為患者洗頭?過度美化的背後請給醫護人員一條活路!
    這本來是對醫護人員的一個美好的稱讚和宣傳,作為本人也是醫護人員一枚,常常心存感激。在如今疫情肆虐之時,更加顯出醫護人員的重要性,各渠道鋪天蓋地「最美醫護」的宣傳,將醫護人員的形象更是美化十分。早上上班,急診依然有病人,夜間值班的小夏醫生還沒下班,她是站著工作的,有點奇怪,她指指不遠處輸液室的一個40歲左右的婦女,她的腳正蹺在自己的椅子上,手裡玩著手機,她已經輸液結束,在等家人來接。椅子放在兩排輸液椅架的中間,給過來過去的患者造成很大不便。夜班護士曾過去勸解,可是換來的是破口大罵。
  • 確保醫院環境安全,讓前來看病的病人放心、安心 奉賢區中心醫院全...
    奉賢區中心醫院從11月23日起對全院醫護人員、後勤員工等工作人員進行核酸檢測,保障院內環境安全,保障病人的生命健康。區中心醫院將在本周分批完成2600餘名工作人員的核酸檢測。雖然時間緊、任務重,但由於醫院選用健康雲小程序和軟體進行人員預約申請和信息登記,工作效率得到了大幅提升。
  • 臺灣新竹一醫院16名醫護人員畏懼非典臨陣脫逃
    人民網香港5月6日電 臺灣消息:新竹市竹東醫院因收容臺北和平醫院轉送的隔離病人,造成部份醫護人員的恐慌,有一位醫師和多位護士向院方提出辭職,從上周六開始迄今已經有16人未歸隊。轉自搜狐  竹東醫院有關人士說,依衛生署規定,SARS疫情屬非常時期,所有醫護人員不得請辭,對這些「逃跑」的醫護人員,將依曠職論處,後果自行負責。據了解,不歸隊除了曠職處分外,還涉及醫事法相關規定處分。轉自搜狐  竹東醫院有120餘位醫護人員,其中20名醫師,其餘均為護理人員。
  • 人民醫院腎內科服務病人的故事 
    「我們主要是上門了解病人的居家腹透情況,評估患者家庭環境適不適合進行透析,操作不熟練的患者要規範他們的操作。有一些患者居住得較為偏遠,來醫院一趟特別困難,所以我們也會順便去他們家裡抽取血樣,或者幫忙更換導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