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孩子確診自閉症後,我一點都不快樂,怎麼辦?

2020-08-28 自閉症互助圈

閱讀前請點擊「關注」,每天都會定時發送自閉症的相關文章,讓我們一起關懷來自星星的孩子~伴他們成長唷~



當孩子被確診自閉症後,許多父母彷佛一瞬間跌落了谷底,常常聽聞有媽媽在聽到孩子患有自閉症後天天以淚洗臉,又或者是好長一段時間陷入很低潮的狀態,又或者是常常覺得自己在解快樂不起來了。


長時間維持這樣的心理狀態,對孩子與父母及其周遭的親人、朋友來說都不是一件好事,不但會一同影響周遭親朋好友的心情,也會影響到孩子的療育進度。


每個孩子都是天使,他們來到我們的身邊皆帶著不同的任務,當孩子被確診自閉症後,難過、沮喪、低潮的心情都很難避免,當然也不是都不能有這樣低潮的心情,低潮的心情踏實走過了之後,才會迎來晴天。但是,在這條漫漫常路上,父母又該如何挖掘自己的快樂呢?


01、相信孩子



沒有父母會希望自己的孩子患有自閉症,但孩子既然被確診自閉症了,那麼身為父母的我們就要盡力的相信,孩子在這條康復路上會越來越好。用力的相信孩子,相信自己可以改變現在這樣的狀況。


02、不要老覺得自己當不好父母



不要因為孩子患有自閉症,就覺得自己一定當不好父母,試想,所有的父母在有了孩子之前,都不是父母呀,沒有人天生就會當父母,大家都是在孩子的成長過程慢慢學習的,不要太快的否定自己,人的潛能都是被開發出來的。


03、多看看孩子的優點



既使是自閉症孩子,孩子的身上還是有其優點的存在,不要老拿著孩子的缺點去與別的孩子作比較,也不要老是覺得為什麼別人家的孩子可以進步到如何,為何我家的孩子就不行?每位孩子的狀況不同,當然療育情形就不盡相同,多看看自己孩子的優點,並放大孩子的優點,很多快樂都藏在這細微的細節裡。


04、去掉自己的主觀意識



當孩子被確診自閉症後,很多父母會很小心翼翼的保護孩子,深怕孩子受到更多的挫折與挑戰,但其實,孩子沒有我們想像中的脆弱,不要害怕孩子會因為受到失敗與挫折就無法振作,試著多放手一點,多給孩子一些機會去嘗試,很多時候孩子就是在嘗試中進步的,孩子的受挫能力比我們想像中的都還強,身為父母的我們只要願意相信孩子做得到就可以了。


05、試著正向思考



所謂的正向思考是認清現實,並從中釐清轉機,許多人常常誤以為正向思考就是多激勵自己,不斷地告訴自己要加油、要努力、要陽光,但事實上正向思考不是一種心靈安慰,而是一套解決辦法,當孩子在康復路上遇到問題時,試著從各種角度去尋求解決辦法,挫折與失敗雖然都是負面經驗,但卻可以從中獲得不同的機會與想法,很多時候,轉機與轉念就是這樣誕生的。


06、溝通的重要性



在孩子康復的這條路上,會遇到許多困難與挫折,當內心有想法或者是心情低落時,別忘了多與自己信任的親朋好友或是伴侶溝通,不要什麼事情都自己悶著不說,然後鬱悶的心情找不到出口,就對著周遭的人發脾氣,溝通是很重要的,不然沉重的生活壓力,只會壓著自己喘不過氣。


多花一點時間去認識自己的孩子吧,很多時候父母會把孩子局限在自己想像中的樣子裡面, 當孩子達不到要求時,就覺得自責與難過,這樣快樂當然會離我們越來越遠。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優點,放大孩子的優點,而不是刁鑽在孩子的缺點裡,就會發現每個孩子都是很可愛的。


情緒如果過不去,身體就容易好不了,在康復這條路上,父母與孩子都應該要一起被療愈、療育。


圖片來源:攝圖網正版圖庫

責任編輯:覓健星小編

相關焦點

  • 自閉症家長必讀:孩子被確診為自閉症,壓在頭上的七大問題詳解
    家長還沒學習專業知識,家庭幹預會不會耽誤孩子?去年的時候,星悟說認識的一位農村的夫妻,當時孩子1歲多,被確診為自閉症,兩人都是小學文化,家庭條件很不好,僅僅做確診就耗光了所有積蓄,根本送不起機構。孩子確診後,想全身心幫助孩子訓練但家庭不支持怎麼辦?星悟說曾經接觸到一位帶著孩子離家訓練的媽媽,因為和家人一件不一致,她一個人承受著巨大的壓力,孩子康復有心無力、經濟的窘迫、他人不認可等。
  • 從疑似到確診到接受,成為自閉症家長3年,我發現最重要的是
    語言訓練班裡還有很多自閉症孩子,他們要上很多課程,我每天都在祈禱我的孩子可千萬別是。3個月後,我們回到醫院複查。這次不是疑似了,確診了,我徹底掉入黑暗裡。我懊惱過、怨恨過,我怎麼還比不上那些什麼也沒準備,什麼也不做,稀裡糊塗懷孕就得個健康孩子的。
  • 當孩子確診自閉症後,父母該如何面對自己?
    當孩子確診自閉症後,父母們第一個浮上心頭的想法幾乎是:怎麼可能?但有的父母則是接受不了事實,拚命的換醫院、做評估,就盼著哪天有哪位一聲可以說出"孩子根本沒問題",但往往都是等不到醫生說出這句話,卻讓孩子的康復治療黃金期一點一滴的流逝。可是,在孩子被確診自閉症後,父母們該怎麼面對這心情的轉換呢?今天編編就要帶著各位一步一步的來與自己和解。
  • 孩子被確診為自閉症,這輩子就完了?大多數父母都陷入了這個誤區
    說實話,每次聽到或看到家長反饋自己的小朋友有進步,我都替這些家長感到開心,因為比起正常孩子的父母來說,他們身上背負的責任更大更沉重。但即使這樣,很多家長還是願意去做孩子的指路人,即使在確診時絲毫看不到孩子的未來。
  • 孩子確診自閉症後,有的家長也病了
    見面後,我發現李為與我想像中的不一樣,30歲出頭的他,一頭短髮中摻雜著近一半的白髮,即使談笑,眉梢也有掩飾不住的憂愁。我們家的兒子好像有自閉症。」電話那頭的妻子帶著哭腔,李為的第一反應是不可思議,繼而是微微的憤怒,「什麼自閉症?你別胡說八道。你和我都是正常人,怎麼會生出自閉症的孩子。況且我們兒子那麼可愛,哪裡像有自閉症的?」
  • 快上小學的活潑孩子,最近確診自閉症,說因發燒引起的該怎麼辦?
    確實這樣的結果真是沒辦法讓人接受,更何況孩子一直都表現的很好,沒有特別的異樣情況啊。其實,當朋友聊到這個家庭的事情時,也表達了這家人都很為這件事感到很著急,希望能夠幫助孩子慢慢的好轉起來。也很希望替這家人問問,像這樣的情況該怎麼辦?
  • 上饒兒童語言訓練:疑似自閉症?確診自閉症?有什麼不一樣?
    但是孩子卻不能被確診是否就是自閉症,這又是為什麼呢?」特別是當孩子越小時, 診斷的準確程度就越不一定完全精準可靠。,但是卻又不滿足自閉症的典型表現。誰都希望自己的小孩快樂健康地長大,但面對孩子的種種症狀,作為家長應該把悲傷收起來,用愛與溫暖陪伴他們。
  • 確診後去機構還是在家幹預?你的選擇決定自閉症孩子的未來
    經常聽到一些自閉症患兒家長的疑慮:我的孩子被醫院診斷為自閉症,可是我不相信,我還得帶他去更好的醫院檢查。而比這種不相信更讓他們覺得難以抉擇的是,在經歷了漫長的煎熬接受後,對於選擇去機構還是在家幹預,又成了擺在很多父母目前的一道難題。
  • 女兒確診自閉症,我辭職後還想離婚,丈夫:不,我養你們
    導讀:女兒確診自閉症,我辭職後還想離婚,丈夫:不,我養你們文|小申談情感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情感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女兒確診自閉症,我辭職後還想離婚,丈夫:不,我養你們!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孩子快上學了,被確診自閉症,原因是發燒引起的,全家都懵了
    首先,我是第一次聽說發燒能引起自閉症。況且無論是什麼病或症狀,都諮詢幾次其它醫院看看,聽聽其他醫生看法。現在自閉症不能算是一種疾病。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殊障礙,現說只能體現的地方是因人而異,這些不能與外界交流的兒童就體現在社交上,僅此而已。
  • 孩子確診自閉症後,有的家長也病了(轉)
    但李為在小區門口停好車,只是向我指了指他家所在的樓層,便帶著我拐進了一家咖啡館。我有點失望,但能理解,如果我有個不太一樣的孩子,我也不願意讓陌生人「觀賞」。坐下後,抱著恭維的態度,我說:「自閉症孩子在數學或者藝術方面都有天賦,只是我們不了解他們,所以叫『星星的孩子』……」「是不是覺得『星星的孩子』這個稱呼還挺夢幻的?」李為看著我,臉上帶著一絲苦笑,「可是現實是,他們只是我們生下來,不得不養的孩子。」
  • 兒子確診自閉症後,媽媽開始跟時間賽跑
    1月底,武漢封城後一周,圓寶奶奶被確診新冠疫情,五天後離世。圓寶爸爸也成了疑似病例,被查出肺部出現磨玻璃狀陰影,很快也住院了。家裡只剩李美玲和圓寶。整個武漢市處於高度緊張的氛圍中,糧食供給也出現了問題。有一天家裡什麼吃的都沒了——連一粒米都不剩了,還好圓寶很難得地乖乖睡著了。李美玲趕緊出門找食物。整個武漢市不見人影,無比荒涼。
  • 我的孩子為何患了自閉症!
    自閉症對絕大部分家庭來說,都是沉重的,孩子時刻需要監護人,而且監護人需要很大的耐心陪伴左右。孩子的康復之路在一條看不到希望的道路上。作為一位自閉症兒童的父親,我開始思考兒子是如何成為自閉症的,當然這個問題至今是世界難題。
  • 女孩考上名牌大學研究生,卻在25歲確診自閉症,她想對父母說
    並且很多對話,在當時的我看來,毫無意義,被確診後,我才明白是我無法從中提取有用的社交信息,別人傾訴的情感,對我來說負擔太重,我只能通過轉移視線來緩解壓力。 我從來沒發現這是自閉症特質,還以為小孩子都這樣。 父母也認為我只是敏感、內向、書讀得太多了。
  • 女孩考上名牌大學研究生,卻在25歲確診自閉症,她想對父母說
    其中,一位讀者留言說,自己從小被當作普通孩子撫養長大,在父母的嚴格要求下,考入名牌大學,卻因抑鬱接受心理諮詢,隨後還被確診自閉症譜系障礙。高功能的自閉症人士如果被當做普通孩子養大,會遭遇哪些挑戰?今年上半年,我在和美國一位心理諮詢師交流時,被懷疑有自閉症,7月30日,在國內的北大六院確診。我的自閉症確診書和父母談起此事,我才驚訝得知自己3歲時就曾被醫生確診過自閉症。
  • 到底給不給我的自閉症孩子辦理「殘疾證」?
    孩子在醫生確診自閉症後,家長們除了到處尋找合適的幹預機構為孩子安排乾預治療外,還有一件事情會讓家長們糾結、煩惱——那就是到底給不給自閉症孩子辦理「殘疾證」?我們都知道,如果孩子在醫生被確診為自閉症,按相關政策是有經濟補助的,也算是雪中送炭。有的家長擔心幫孩子辦理殘疾證後就等於為孩子貼上了一輩子的標籤,有的家長則擔心自閉症孩子所需要的幹預費用不低,若沒有殘疾證,許多幹預治療的課程就無法報銷,如此一來經濟狀況就雪上加霜。
  • 關注自閉症|自述:我孫子有自閉症,但他的父母都不相信
    【編者按】本文講述者是安徽一名奶奶,有自閉症的孫子是二胎,出生後由她帶。孩子一歲半時還不會說話,醫生測試後結論是「疑似自閉症」,但孩子父母不相信,認為只是「發育慢」。最大的期望就是退休後,把孫子帶到上幼兒園,我就可以回自己家養老,過清淨舒適的晚年生活。可是我沒有想到,我的孫子會是自閉症。而(家裡)除了我以外,所有人都不接受(孩子是自閉症),包括孩子父母。診斷小寶是第二胎(2015年出生),他上面有一個哥哥。
  • 孩子被診斷為自閉症後該怎麼辦?
    近年來由於其發病率呈明顯上升趨勢,已開始受到越來越多的嬰幼兒家長們的關注和重視,生怕錯過「早發現、早治療、早幹預」的最佳治療時機,以防萬一,但也有一些家長孩子被確診為自閉症後走進了治療誤區,而耽誤了孩子最佳治療康復期。因此如何有效地規避小兒自閉症治療誤區就成了自閉症治療的關鍵!
  • 自閉症孩子抗拒訓練怎麼辦?
    自閉症孩子在訓練時經常發脾氣?自閉症孩子抗拒訓練?相信廣大自閉症患兒家長們都會遇到類似的問題,如何正確的應對孩子發脾氣抗拒訓練呢?是無奈妥協,還是選擇無視?每個孩子都喜歡自由,喜歡玩,自閉症孩子也不例外。但自閉症孩子卻很少有自由的機會,他們時刻需要進行一些不喜歡的所謂「訓練」,時間久了他們會發脾氣,會想各種方法抗拒訓練。
  • 「孫子被確診為自閉症傾向那一刻,感覺希望都沒了」
    自閉症兒童正在表演節目。圖片來源 視覺中國「當孫子被確診為自閉症傾向時,我腦袋都懵了,他是全家的希望啊,突然感覺希望都沒了。」4月1日,在北京兒童醫院精神心理科舉辦的「國際孤獨症日」活動結束後,林先生嘆了口氣,向新京報記者道出了在孫子墨軒(化名)確診後他內心的所有想法。林先生的孫子墨軒剛剛3歲9個月,今年正月十五的時候在北京一家醫院檢查後確診為「自閉症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