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片《中國》今日首播,重現關於孔子的理想之光

2020-12-18 青瞳視角

12月7日,由湖南衛視、芒果TV、北京伯璟聯合出品的大型歷史文化紀錄片《中國》第一集《春秋》,在芒果TV、湖南衛視正式播出。

作為《中國》的首篇,《春秋》給我們展示了一場意義非凡的世紀會面、一次飛揚激昂的思想碰撞、一場奔走疾馳的為民呼告。雖然孔子直至行到水窮處也未能在有生之年實現自己的理想抱負,然而他的思想卻穿越了千年,直至現在還給予當代人以滋養。

片中,崇尚禮制的孔子來到東周都城洛陽,向當時掌管國家檔案典籍的史官——老子請教,共同探討「禮」。孔子期待用倫理規範、鮮明禮制拯救社會秩序,而老子主張道法自然,無為而治。兩人的觀點雖然相去甚遠,但是道家與儒家這兩大思想體系,以孔子與老子的會面,形成了交流與融合,並流淌在我國古代傳統文化血脈中,影響後世千年。

崇尚禮制的孔子向眾人敞開大門,創辦了中國歷史上的第一所私學。孔子教書的地點叫杏壇,在這裡,他廣收門徒,有教無類。無論出身貴賤、稟賦高下,都可以受到孔子的悉心教導。他教「禮」: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以此為維繫社會運轉的紐帶。他說「仁」:核心是「愛人」,以此為做人秉持的基本道理。孔子的「有教無類」,倡導每個人都有平等受教育的機會,打破了那個時代貴族對知識的壟斷,知識的火種被他遍灑民間,當時教育的社會基礎和人才來源被不斷擴大。

周遊列國14年後,孔子終於回到魯國,回到屬於他的杏壇。相傳,他一生弟子三千,有賢人七十二。他創辦的「有教無類」的私學,極大地影響了當時和後世的教育;他的仁愛思想,成為後世仰望的高山;他堅守的信仰,是黑暗中最明亮的燈塔。

正是他的那些在當時不被理解、不被需要、不被欣賞的思想,深深地影響了後世兩千年。這些思想,如同一條亙古不絕的大河,滋養了一代又一代中國人,川流不息,不舍晝夜。

內容來自北京頭條客戶端

[ 北京頭條客戶端 ]

相關焦點

  • 紀錄片《中國》首播!重現關於孔子的理想主義榮光
    在人類思想大爆發的軸心時代,中國大地上雙星閃耀,老子的「道」與孔子的「儒」,成為中國思想的原點。理想主義者孔子用執著的一生,踐行「禮」與「仁」的理念,影響了後世兩千年。12月7日,由湖南衛視、芒果TV、北京伯璟聯合出品的大型歷史文化紀錄片《中國》第一集《春秋》,在芒果TV、湖南衛視正式播出,作為《中國》的首篇,《春秋》給我們展示了一場意義非凡的世紀會面、一次飛揚激昂的思想碰撞、一場奔走疾馳的為民呼告。雖然孔子直至行到水窮處也未能在有生之年實現自己的理想抱負,然而他的思想卻穿越了千年,直至現在還給予當代人以滋養、以啟迪。
  • 紀錄片《中國》首播 重現關於孔子的理想主義榮光
    12月7日,大型歷史文化紀錄片《中國》第一集《春秋》在湖南衛視正式播出。作為《中國》的首篇,《春秋》給觀眾展示了一場意義非凡的世紀會面、一次飛揚激昂的思想碰撞、一場奔走疾馳的為民呼告。
  • 「芒果臺」首播紀錄片《中國》!探尋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力量之源
    #12月7日,以「中國」命名的歷史紀錄片《中國》在湖南衛視首播。這次清新脫俗的質感和極具有文化意義的紀錄片《中國》正式走進大眾視野。在這群神仙組合的齊力加持下,五年磨一劍的《中國》也沒負眾望,首播當晚,收視就遠超同時段多部電視劇,網友們意猶未盡之餘,紛紛在各大平臺留言評論「高級、良心」。
  • 紀錄片《中國》首播,首集講述孔子的一生
    12月7日,大型歷史文化紀錄片《中國》,在湖南衛視、芒果TV正式播出。作為《中國》的首篇,第一集《春秋》通過講述孔子的一生,展現老子與孔子「雙星閃耀」的春秋時期。孔子在杏壇創辦了中國歷史上的第一所私學,廣收門徒,有教無類。
  • 紀錄片《中國》開播 它憑什麼取名為「中國」
    中華文明源遠流長今日中國從歲月深處走來傳承軒邃的血脈到底是怎樣一部紀錄片它與以往大多數紀錄片不同:不局限於某一段歷史、某一個主題或者某個事件的講述。「了解自己從哪裡來,幾乎是每個人都會有的好奇心。」讓我們一起走進《中國》,開啟一次滿載信仰與心血的尋根之旅。12月7日,首部以「中國」命名的歷史紀錄片《中國》在湖南衛視首播。自7日起,每周一至周四19時30分,在湖南衛視、芒果TV雙平臺播出。
  • 影響中國千年的「世紀會面」是什麼樣子?紀錄片《中國》今晚首播
    在人類思想大爆發的軸心時代,中國大地上雙星閃耀,老子的「道」與孔子的「儒」,成為中國思想的原點。理想主義者孔子用執著的一生,踐行「禮」與「仁」的理念,影響了後世兩千年。12月7日,由湖南衛視、芒果TV、北京伯璟聯合出品的大型歷史文化紀錄片《中國》第一集《春秋》,在芒果TV、湖南衛視正式播出,作為《中國》的首篇,《春秋》給我們展示了一場意義非凡的世紀會面、一次飛揚激昂的思想碰撞、一場奔走疾馳的為民呼告。雖然孔子直至行到水窮處也未能在有生之年實現自己的理想抱負,然而他的思想卻穿越了千年,直至現在還給予當代人以滋養、以啟迪。
  • 中國歷史上第一所私學是他創辦的 紀錄片《中國》告訴你這些故事
    封面新聞記者 荀超孔子,中國古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大成至聖先師」。他開創私人講學之風,倡導仁義禮智信。有弟子三千,其中賢人七十二。曾帶領部分弟子周遊列國十四年,晚年修訂六經(《詩》《書》《禮》《樂》《易》《春秋》)。
  • 美國南卡羅來納大學孔子學院召開中國紀錄片研討會
    中新網10月19日電 據美國南卡羅來納大學孔子學院消息,2011年10月14-15日,「記錄中國」中國紀錄片國際學術研討會在美國南卡羅來納大學哥倫比亞校區隆重召開,此次會議由美國南卡羅來納大學孔子學院主辦,南卡大學影像研究中心、南卡大學電影與媒體藝術項目協辦。
  • 金典·經典巨獻 攜手《中國》傳承中國傳統文化
    三湘都市報12月16日訊(記者 和婷婷)現在,大型歷史文化紀錄片《中國》正在芒果 TV、湖南衛視熱播,收視獨佔鰲頭。而與之一同上線的冠名商依然是伊利集團的金典有機奶,二者共同打造了一場傳承文化之美的饕餮盛宴。
  • 紀錄片《被點亮的星球》即將首播,國內流媒體爭相布局紀錄片
    從BBC的《藍色星球》到《美麗中國》《地球脈動》,中國受眾對紀錄片質量的上限在高山仰止的作品中被不斷刷新。因而,對國內出品的紀錄片一直懷抱有期待。《被點亮的星球》這部即將上線的紀錄片背後,折射出國內流媒體巨頭們爭相投入紀錄片這一新賽道的激烈競爭局面。
  • 紀錄片《中國》12.7正式開播
    紀錄片《中國》以思想與制度為主線,挖掘從春秋時期開始,對今日中國最具有影響力的人和故事,並通過電影化的拍攝手法,再現中國歷史群星的個人選擇及閃耀瞬間,向大眾展現中國精神、中國價值、中國力量。而8K高清晰度的拍攝也顯示出出品方的目標和「野心」,盼望《中國》能夠領跑歷史紀錄片的新道路,為後來者提供標準更高的基石。
  • 紀錄片《含淚活著》下周上海紀實頻道中國首播
    這是紀錄片《含淚活著》片首的旁白。  該片講述了中國男人在海外的一段奮鬥史,是華人導演張麗玲《我們的留學生活——在日本的日子》系列紀錄片的完結篇,拍攝耗時10年,輾轉美國、日本、中國(上海)。2009年11月,《含淚活著》在日本院線首映,許多觀眾含淚看完影片,從未做過宣傳卻奪得當年院線票房排行榜首。  遺憾的是,這部影片從來沒有在中國正式公映過。
  • 中英合拍紀錄片《孔子》全球上線
    原標題:中英合拍紀錄片《孔子》全球上線  由中國中央電視臺與英國雄獅公司、中國國際電視總公司、山東大眾報業集團聯合拍攝的大型紀錄片《孔子》日前製作完成,即將在全球正式上線。10月21日,該片的發布儀式在英國倫敦蘭卡斯特宮畫廊隆重舉行。
  • 通籍導演夏駿新作 電視紀錄片《張謇》本周首播
    中國江蘇網訊 由南通籍導演夏駿執導的電視紀錄片《張謇》已於近期完成後期製作,昨天,記者了解到,《張謇》將於7月19日至7月24日晚22時10分在南通廣播電視臺新聞綜合頻道首播,市民可通過電視螢屏再次領略張謇風採。
  • 爆款紀錄片《中國》被贊拍出電影質感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黃翔宇圖/資料圖由湖南衛視、芒果TV、北京伯璟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聯合出品,伯璟文化攝製的大型人文歷史紀錄片《中國》,於12月7日在湖南衛視和芒果TV首播,每周一至周四晚播出。在過去的一周裡,《中國》憑藉前四集「春秋」「眾聲」「洪流」「一統」,贏得觀眾及業內人士的諸多好評,被贊「紀錄片拍出了電影質感」。
  • 大型紀錄片《與世界同行》英文版全球首播
    五集大型紀錄片《與世界同行—70年的中國與世界》(英文片名:Common Destiny——China and the world in the last 70 years)即將在中國國際電視臺(CGTN)面向全球重磅推出,首播時間為:北京時間2019年12月27至12月31日,每日11:08分;格林威治時間2019年12月27
  • 《早餐中國》第三季首播 「一日之食」IP聚焦美食人情故事
    今日,《早餐中國》第三季正式播出,作為騰訊視頻自製美食紀錄片IP「一日之食」的開篇之作,《早餐中國》第三季首集走進山西蔭城,通過特色早餐「豬湯」,展現出當地的美食風味與風土人情。  《早餐中國》第三季首播 聚焦人情故事傳遞美食能量  10月19日《早餐中國》第三季開播,首集走進山西省蔭城記錄當地最有名的早餐「豬湯」,從清晨五點出攤到天色大亮,往來的顧客絡繹不絕,連續熬煮3-4小時的豬湯,搭配酥軟的千層餅,讓每一位食客感受到起床後第一頓早餐的溫暖與能量。
  • 今日關注 | 中國紀錄片發展報告2020
    北京市廣電局今年出臺《關於支持北京紀錄片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把紀錄片高質量發展納入北京新視聽中長期規劃,從重點題材規劃、精品項目庫建設、推薦評優機制、扶持獎勵辦法等方面作出系列部署。人文歷史歷來是中國紀錄片創作的富礦,湧現出眾多優秀作品。2020年,傳統文化類題材紀錄片湧現出許多精品力作。
  • 一幀一畫的電影質感,《中國》告訴你什麼是紀錄片的頂級力作
    這部紀錄片不同於以往將視角聚焦於某個朝代或是某段時間的歷史紀錄片,而是將重點講述歷史上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或者挖掘對今日中國社會影響深遠的人和故事,再現自中華文明起源到新中國成立的浩瀚歷史圖景,體現出每個時代不同的精神主題。
  • 孔子及弟子們的理想:新冠疫情下,中國文化煥發生命力
    這主要在於,這段文字,歷來被視為最能體現孔子政治思想和理想的一段對話,又可以算是《論語》中最富詩意、最具生活氣息的一段文字了。《論語》記錄的多是孔子關於仁義禮智信的至理名言,而記錄孔子表情、神情、神色的文字,原本不多,更何況,這段文字還涉及到孔子的四大得意弟子。孔子的這四大弟子,不僅是他的得意門生,還是他的好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