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婚家庭遺產糾葛:婚前協議與口頭遺囑大不同,哪個說了算?

2020-12-22 紅星新聞

丈夫因病去世,留下遺產,再婚妻子拿出《婚前協議書》,親生女兒和母親卻堅稱有口頭遺囑,一場「遺產爭奪戰」就此打響。日前,記者從成都市青白江區法院獲悉一起財產繼承糾紛案,最終因兩份遺囑均不符合法律規定,法院根據法定繼承的比例進行了遺產分配。

案件:

兩份不同的遺囑安排,三方法定繼承人

2011年12月,雙雙結束了上段婚姻的陳曉麗(化名)與李國平(化名)走進了婚姻殿堂。結婚前1天,為理清婚前和去世後的財產歸屬,陳曉麗與李國平籤訂了《婚前協議書》。

其中約定,李國平婚前擁有的兩套房屋屬於他的個人財產,如果他去世時兩套房子還在,就讓其女兒李思思(化名)繼承(李思思系李國平與前妻所生),而當時李國平手中的10萬餘元現金則由他獨立處置。婚後用非個人財產添置的物品均屬於雙方的共同財產,一方去世後,另一方享有對夫妻共同財產的全部所有權和使用權,任何子女及家人無權繼承。陳曉麗和李國平都在協議書上簽名並捺印。

2016年6月27日,李國平因病醫治無效去世。當時李國平名下有自己購買的長城越野車一輛,存款、公積金、禮金、應發放工資等收入及喪葬費撫恤金若干。而兩套房屋均在李國平去世前過戶給了李思思。

李思思在父親去世後,將他證券帳戶的股票全數賣出,還把父親銀行帳戶內的資金也全部取走。陳曉麗認為按照她和丈夫籤的《婚前協議書》,屬於夫妻共同財產的部分應全部歸她,但李思思和李國平的母親卻稱,李國平因病情危重,曾在2016年6月23日中午留下口頭遺囑,說如果他的病治不好,就把他的股票及銀行卡裡的錢留給李思思。李國平的母親一方還提到其子逝世後所得禮金、撫恤金、喪葬費應由原、被告及第三人共同繼承。

各方協商遺產分配無果後,陳曉麗將李思思訴至青白江區法院,李國平的母親作為本案第三人參與訴訟。

訴爭焦點:

1.《婚前協議書》中關於遺產處理的部分是否有效?

法院認為,根據《婚姻法》規定,陳曉麗與李國平可以對雙方婚姻關係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以及婚前財產的歸屬進行約定,協議中關於這部分的約定有效。但協議約定「一方去世後,另外一方享有對夫妻共同財產的全部所有權和使用權,任何子女及家人無權繼承」,是針對遺產如何處理的約定,屬於遺囑範疇。

由於現在無法查明該份遺囑系何人輸入印製,雖然有李國平的籤名並註明年、月、日,但仍不符合《繼承法》對自書遺囑的形式要件要求,因此法院認為這部分內容無效。

此外,法院認為,陳曉麗與李國平在《婚前協議書》中並未約定婚後財產由各自所有,因此陳曉麗在婚後取得的工資收入及公積金屬於雙方共同財產,其中一半應屬李國平所有,在他去世後即成為其遺產,應當在本案中予以繼承。

2.李思思與李國平母親所述李國平立下的「口頭遺囑」是否真實有效?

經法院審理查明,被告主張李國平因病情危重於2016年6月23日中午留下口頭遺囑後,便到醫院就診,當日下午4:40,醫院出具《病危通知書》後進入重症監護室治療至2016年6月27日去世。

根據《繼承法》第十七條第五款規定:「遺囑人在危急情況下,可以立口頭遺囑。口頭遺囑應當有2個以上見證人在場見證。危急情況解除後,遺囑人能夠用書面或者錄音形式立遺囑的,所立的口頭遺囑無效。」法院認為,對於被告主張的口頭遺囑,被告僅提供了證人證言予以佐證,沒有其他證據予以佐證,所以對此口頭遺囑的真實性不予認可。

如此一來,本案中不存在有效遺囑,且原、被告及第三人均屬第一順序繼承人。最終,青白江區法院依據《繼承法》的規定,按法定繼承的比例進行了遺產分配,原、被告及第三人分別繼承遺產335186元、198804元、153697元。

律師:

法律規定繼承人不能作為遺囑見證人

那麼究竟什麼樣的遺囑才是合法有效的呢?四川遺囑庫負責人、四川致高律師事務所律師陶建英告訴記者,根據我國《繼承法》第十七條規定,我國有五種法定的遺囑形式。

「其中公證遺囑效力最高,由遺囑人經公證機關辦理。自書遺囑最為常見,不能列印而要由遺囑人親筆書寫,需遺囑人親自籤名,並註明日期。而代書遺囑是由遺囑人口述內容,他人代為書寫的遺囑。代書人,立遺囑人、見證人都需要籤字和日期。另外,錄音遺囑是由遺囑人口述內容,他人錄音或錄像做成的遺囑。而口頭遺囑有其特殊性,是遺囑人在危急時刻,口頭表達內容的遺囑。需要注意的是,危急情況解除後,遺囑人能夠用書面或者錄音形式立遺囑的,先前所立的口頭遺囑無效。」陶建英表示,五種法定遺囑形式中,代書遺囑、錄音遺囑、口頭醫囑都要求有兩個以上見證人在場見證。

「但法律對遺囑見證人有一定要求,無行為能力人、限制行為能力人;繼承人、受遺贈人;與繼承人、受遺贈人有利害關係的人都不能作為遺囑見證人。在醫院的話,醫生和護士是不錯的選擇。」廣東國暉律師事務所律師楊慧表示,「在民事合同中涉及遺產分配的部分,要儘可能按照起草遺囑的形式進行處理。在身體條件和經濟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最好還是選擇效力最高的公證遺囑來規避漏洞。」

成都商報客戶端記者 趙瑜 陳柳行

編輯 敬玲燕

相關焦點

  • 請注意,《婚前協議書》這樣約定遺產繼承可能無效!【NO.148】
    這次是關於婚前財產約定和遺產繼承的。什麼是婚前協議?婚前協議,是指將要結婚的男女雙方為結婚而籤訂的、於婚後生效的具有法定約束力的書面協議。制定婚前協議的主要目的是對雙方各自的財產和債務範圍以及權利歸屬等問題實現作出約定,以免將來離婚或一方死亡時產生爭議。但是!不要把你的婚前協議當作是遺產或者是房產規劃的替代品!
  • 老年半路夫妻再婚時籤協議不繼承婚前財產 法院:協議無效
    來源:檢察日報剝奪老年配偶繼承權的遺囑無效2008年5月,74歲的李某與62歲的保姆蔣某再婚,當時雙方籤訂了一份「協議書」,載明蔣某在李某百年後不繼承李某一套婚前房產等內容。2016年12月李某去世後,留下的一套婚前房產由女兒居住。蔣某要求分得李某的遺產遭到李某女兒拒絕,雙方產生糾紛引起訴訟。法院經審理認為,蔣某與李某再婚時籤訂涉及遺產處理的協議無效,蔣某對李某的遺產享有法定繼承權,遂判決蔣某與李某女兒分別繼承李某一半份額的房產。根據我國繼承法規定,繼承分為法定繼承和遺囑繼承。
  • 老人再婚,財產分配是道坎 婚前財產協議並不能保全自家財產
    李叔叔心裡沒有底,於是他來到位於鼓樓區青雲巷的中華遺囑庫江蘇分庫諮詢。中華遺囑庫江蘇分庫主任楊光告訴李叔叔,他的問題遺囑就能解決。同時他也可以通過遺囑明確其他兩套房子歸屬自己的兒子。根據《繼承法》第二十一條:遺囑繼承或者遺贈附有義務的,繼承人或者受遺贈人應當履行義務。沒有正當理由不履行義務的,經有關單位或者個人請求,人民法院可以取消他接受遺產的權利。&nbsp&nbsp&nbsp&nbsp不少子女反對老人再婚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害怕自家的財產因為父母再婚而旁落。
  • 我和老伴是再婚,婚前籤了財產協議 我過世後老伴的子女有繼承權嗎?
    12月2日,浙江遺囑庫推出50個免費名額,為年滿58歲以上的老人提供立遺囑服務,不到兩個小時,名額搶佔一空。還有不少老人因為搶不到名額特意趕到了遺囑庫,有四世同堂,家庭人口眾多怕以後引起財產糾紛想預約的;也有再婚老人為自己孩子能順利繼承財產帶了房產證來立遺囑的。
  • 口頭遺囑難認定咋辦?法院:遺產按法定繼承處理
    因金某生前對於涉案房屋並未訂立遺囑及遺贈扶養協議,儘管申某忠主張金某生前曾告知該房產歸自己所有,但於某肖及於某良不予認可,且申某忠並未提供證據證實其主張,故金某死亡後,該涉案房屋的繼承作為遺產按照法定繼承辦理,由金某的第一順序繼承人申某忠與申某華、申某蘭、申某青繼承。
  • 再婚房產屬於婚前財產子女如何繼承
    如果遇到再婚房產是婚前財產的情況,子女該如何進行繼承呢?下面由劉安藝律師進行解答:  一、再婚房產屬於婚前財產子女如何繼承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第十條規定,遺產按照下列順序繼承:  第一順序:配偶
  • 口頭遺囑不能變更公證遺囑
    老張在2016年底突然重病花費50多萬,病情不見好轉反而越來越重,老人覺得給女兒的財產少,在病危時訂立口頭遺囑,邀請了醫院的兩名工作人員擔任見證人,遺囑內容:坐落A的房子歸兒子,坐落B的房子歸女兒,剩餘存款平分,不久老人去世,因存在兩個遺囑,兩子女發生爭議。公證遺囑和口頭遺囑,哪個有效?
  • 婚前保證書or婚前協議到底哪個更具有法律效力?
    婚前保證書or婚前協議到底哪個更具有法律效力?婚前協議必須以書面方式籤訂,僅憑口頭協議或錄音會不利於權利保護和發生效力。協議或保證書剝奪人身權利的內容無效,比如以一方「提出離婚」、與異性通話或交往為成就條件,或保證離婚後不 再婚等均屬無效。在沒有在登記結婚的情況下書寫並籤字婚前協議或保證書不具有法律約束力。婚前協議或保證書違反法律規定和公序良俗,侵犯國家、公共利益,或侵犯第三人權益,該協議或保證書有可能被撤銷或宣告無效。
  • 再婚家庭財產繼承,到底該如何分配?
    通過再婚重新組建家庭在一起互相鼓勵、扶持,這本是好事但當再婚的父母百年之後再婚家庭遺產該如何繼承?繼承遺產比例份額該如何劃分呢?一般來說,若無遺囑,父母與子女間,繼父母與有撫養關係的繼子女之間,均可以互相繼承對方遺產。
  • 再婚夫妻雙方財產如何分配與繼承?
    這類問題,實際上就是再婚家庭的財富傳承問題。再婚家庭在我們的家庭組合中並不鮮見,由於組合的基礎不同,再婚家庭的財富傳承問題比原生家庭要更加複雜,人都是有私心的,各人的財富傳承意圖和想法不同,就會有不同的傳承需求。這類家庭,如果沒有提前的傳承安排,發生家人爭產糾紛的概率會更高。
  • 遺產如何繼承?再婚家庭遺產怎麼分配?
    不管是生老病死,還是出事故而身亡,留下來的只有遺產。遺產的分配順序是怎樣?配偶、子女、父母是第一順序,這是理所當然的。那麼再婚家庭遺產又該怎麼分配?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  遺產分配的順序是什麼?  繼承份額一般應均等,也有特殊照顧  我國《繼承法》規定原則上一般應當均等,但是有例外的情況:  (1)對生活有特殊困難的缺乏勞動能力的繼承人,分配遺產時,應當予以照顧。即對沒有獨立經濟來源或其他經濟收入而難以維持最低生活水平,並且因年幼或年邁、病殘等原因沒有勞動能力的繼承人,應照顧多分遺產,其所得份額應大於平均份額。
  • 今日普法|(第253期)民法典案解100例:遺囑無法確定真實性時,依法定繼承 分割遺產
    張二出獄後不久,便與聶某結婚並定居外地,再婚後未生育,與聶某婚前的女兒聶小某共同生活。聶某稱:張二生前留有遺囑,將A房歸她,並有證人兩名,卻不慎將《遺囑》遺失。張一辯稱:二老歸去前寫過兩份《遺囑》,明確因張二夫婦沒有盡到贍養義務,故將二老名下所有財產歸張一繼承。
  • 老人再婚了,之後遺產該如何分配呢?老人在遺囑上寫下了財產分配
    導語: 不是所有的夫妻都能白頭偕老,有些老人喪偶或者離婚後再婚都屬於正常現象,這也是滿足老人自己的身心需求,有個伴,互相能照應。但是再婚後也會遇到很多問題,比如遺產問題該留給誰,是親生子女還是老伴的子女呢?來看看老人是怎麼寫遺囑的。
  • 繼母和五子女對簿公堂, 再婚老伴遺產怎麼分?
    再婚老伴去世,留下一套房屋,年近七旬的繼母將五名子女告上了法庭,要求分割再婚老伴留下的房屋。已經成為家人二十年了,為何對簿公堂?法官說法近年來,隨著離婚率的上升,重組家庭逐漸增多。由於再婚家庭的親屬關係通常比初婚家庭複雜,親屬間的感情紐帶不夠緊密甚至是對立的,再婚家庭將面臨更多婚前財產及初婚夫妻共同財產的劃分,一旦處理不好,極易產生家庭矛盾。那麼,黃昏戀中的老年人應如何運用法律武器,對其老年生活以及去世後的財產作出更好的安排呢?
  • 自書、公證、口頭三個遺囑哪個有效
    老李頭最近病逝,財產不多,可生前立的遺囑不少。先是自書遺囑,決定將自己的兩間瓦房、一臺手扶拖拉機和其承包經營的水田留給大兒子。後立了一份公證遺囑,決定將自己的兩間瓦房、一臺手扶拖拉機和其承包經營的水田逝後留給二兒子。臨終時又留下口頭遺囑,將自己的兩間瓦房、一臺手扶拖拉機和其承包經營的水田留給大女兒。老李頭先後立下三份遺囑,後人應當執行哪份遺囑?
  • 再婚夫妻,婚前籤署放棄財產協議,伴侶去世後卻起訴繼承?可行?
    離婚後,與賈某再婚,在婚姻登記前,梁某與賈某籤署了婚前財產協議,該協議對婚前個人財產、婚後共同財產及遺產均做了詳細約定。賈某以明示的方式自願放棄對梁某個人財產的所有繼承權(包括撫恤金等財產),梁某的財產全部由梁某的子女繼承。兩人再婚後,未生育子女。梁某於2017年12月5日因病去世。遺留有遺產,軍休所和市民政局還發給其近親屬生活補助費、一次性撫恤金、喪葬費等待遇。
  • 遺產繼承有新規,一文讀懂如何立遺囑!
    正是受到這種觀念影響,往往容易出現在被繼承人死後因遺產繼承問題協商無果,產生甚至激化家庭矛盾,上演家族間遺產「爭奪戰」,使得家庭原本的溫情消散殆盡。生前立好遺囑,未雨綢繆,它既能夠確保立遺囑人按照自己的意願處分遺產,還能避免自己的「身後事」變成「麻煩事」。
  • 遺產繼承有新規,一文讀懂如何立遺囑
    正是受到這種觀念影響,往往容易出現在被繼承人死後因遺產繼承問題協商無果,產生甚至激化家庭矛盾,上演家族間遺產「爭奪戰」,使得家庭原本的溫情消散殆盡。生前立好遺囑,未雨綢繆,它既能夠確保立遺囑人按照自己的意願處分遺產,還能避免自己的「身後事」變成「麻煩事」。
  • 老人再婚多因房子起糾紛 提醒:再婚前財產要算清
    然而,婚後第二年,老趙經常生病,考慮到自己身體不好,怕自己走後,李淑芬沒有落腳地,老趙找人代寫了一份遺囑,將所住的房屋留給了李淑芬。2018年9月份,老趙突發疾病,永遠地離開了人世。兒女們給老趙處理完後事,李淑芬拿出了一份遺囑,證明現在所居住的房子歸自己所有。兒女們看到遺囑後,一下子就急了。
  • 民法典對遺產繼承有新規 一文讀懂如何立遺囑
    正是受到這種觀念影響,往往容易出現在被繼承人死後因遺產繼承問題協商無果,產生甚至激化家庭矛盾,上演家族間遺產「爭奪戰」,使得家庭原本的溫情消散殆盡。生前立好遺囑,未雨綢繆,它既能夠確保立遺囑人按照自己的意願處分遺產,還能避免自己的「身後事」變成「麻煩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