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裡的那些事,《三十而已》說得還不夠

2020-12-12 媽媽孕育兒寶典

這兩天《三十而已》在朋友圈刷屏了。談論度最高的還是富太太顧佳。人如其名,顧家。雖然人設是家庭主婦,但既有能力扶持老公創業,又能把欺負孩子的家長打回去,獲得了一眾好評。不知道有多少家長坐在電視機前,拍著大腿對著顧佳連連點頭,代入感太強了!尤其是在幼兒園裡的那些彎彎繞繞:

想要入學先答應給學校贊助費每年來次免費的煙花秀,新生入學只能準備紙杯蛋糕,成為家委會會長就意味著要懂得利用自己的資源幫學校賺錢,自己也能從中獲利……

不是所有的上海家長都能進雙語國際幼兒園,但每個有擇園經歷的家長都知道,一個優質的幼兒園,甚至是託育班意味著什麼。而不需搖號,背後還有直升名額的國際幼兒園更是成為了家長們心中最後的「兵家重地」,不管是靠運氣還是財力,總是要爭上一爭。

國際幼兒園面試

每個雞娃家長都是懵懵懂懂地成長過來的,而一切的開始就是如何找一個合適的託育班,最好是有進幼兒園直升名額的那種。很多知名的國際幼兒園都會預留給自己託育班一些直升名額,而這些託育班往往會提早被佔坑。

如果不幸沒有佔到託育班的坑位,幼兒園面試中還有機會。一些幼兒園面試是比較正式的,一般在參觀完校區之後會發一個正式的面試通知,這個時候家長就要做好準備了。大部分幼兒園面試主要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園長+外教對家長進行面試,家長們要用英語回答,主要介紹一下自己的職業,平時是如何教育孩子的。另一部分是小朋友單獨被老師提問。一般都是全中文提問,但如果遇到維多利亞幼兒園這種讓小朋友用英文作答,家長們就要在日常中多練習用英文和小朋友對話了。

不少上海家長都知道,不能讓孩子上幼兒園之前就瘋玩,而是要有意識地教一些生活中的常識,託育班的作用在此時就顯現出來了。

顧佳可能沒有想到孩子會敗在「不知道首都是什麼」上。

總有一些幼兒園不走尋常路,像宋慶齡幼兒園就沒有面試這個環節,在參觀日的聊天談話中,「不經意」就了解到小朋友的學習基礎。所以,如果看中了哪些幼兒園,家長們要提前一年就開始規劃,不僅要多方打聽收集面試等重要信息,還要在孩子的日常中有傾向性地教育。

顧佳沒有面試成功,只好求助住在頂層的暴發戶王太太。王太太的要求是用自己兒子的大名、小名、英文名命名三顆小行星,顧佳搞定之後,獲得了進入幼兒園的資格。很多家長都像顧佳一樣,費勁手段也要進入這樣學費高昂的頂級幼兒園,不少人都發出靈魂拷問:到底是為什麼?

國際幼兒園的確擁有得天獨厚的教育資源,例如上海惠靈頓外籍子女學校就背靠英國的惠靈頓公學,這樣的頂級學校走的是體制外的路線,只招收外籍子女。不少家長為了能夠上這樣的好學校,把孩子的國籍改為外籍,或者直接生一個外籍小孩。惠靈頓的姐妹校惠立,招收國內學生,年年爆滿。再說赫德學校,背靠英國優質的赫德公學,在這樣的學校裡上學就有機會直升進赫德公學。

一些獲得IB PYP課程資質的幼兒園,幼兒階段就培養跨學科技能,在教育活動和遊戲中讓孩子產生好奇心,結合相關事物形成自己的學習方式。看著這些優質的教育資源,哪位家長會不心動呢?

但看著每年動輒十幾、二十萬的學費,家長們也很難分清到底是心動還是心悸。

硬核的家長資源

成功進入國際幼兒園只是頭兩集的事情,家委會裡的門道更多。

幼兒園裡的家委會不僅代表著家長和學校的溝通渠道,更能方便地獲得家長背後的潛在資源。現實生活中家委會沒有這麼勢利,但也的確能獲得不少資源。而對於一個昂貴的幼兒園來說,家長們相似的職業背景,也會使一些課外活動能充分地展開。

宋慶齡幼兒園坐擁上海市區面積最大的幼兒園,每年5月包下上海大劇院舉辦藝術節,背後的家長團們分量也很重。一位成功打進宋慶齡幼兒園的家長,在知乎上問要如何體面地參加家長會。

更有家長為了孩子上幼兒園,把每月工資全部交學費,但在訴苦的同時,還在對如何直升進學校的小學部提問。還有家長就像顧佳搞定於太太一樣,送娃進幼兒園享受優質教育的同時,為自己打開人脈圈,使自己的資產再上一層。

對於劇中表現出的利益也好,手段也罷,都是茶餘飯後的調侃。真正的現實中,家長都奔波在路上。上海整體的大環境下,無論經濟條件的好壞,都不會影響家長們對於擇校的焦慮。只要被「家長」的身份命名,就像在身體裡放進永動機,空閒的時間到處搜集信息,都渴望在有限的條件中實現資源最優化。

即便是擁有著強大的經濟實力,如暴發戶王太太,為了孩子也會費勁地學習使用天文望遠鏡、買小行星的命名權。

又如顧佳買大房子背負貸款,在王太太面前討好卑微,30歲第一次與人打架,都是為了孩子。 為了孩子,家長們似乎有千萬勇氣、做任何事。而很多家長不知道的是,這類國際幼兒園並不是頂級幼兒園。真正身價百億上市公司老闆選擇的往往是瑞吉歐、華德福這些小而美的幼兒園,他們更注重兒童精神世界的塑造,親近自然。恐怕這也是顧佳、王太太們根本想像不到的地方。

山外有山,時代的大洪流中,如何才能保持清醒,不盲目跟從找到最優解,才是家長們的漫漫修行路。

相關焦點

  • 細數《三十而已》裡關於房子的那些事兒
    來源: 鳳凰網房產蘇州站這個夏天,最火熱的劇,應該就是《三十而已》了。它反映了30歲女性在一線城市的生活狀態,直擊當代都市女性的生存困境。同時,也抓住了一個特別能讓人產生焦慮的點——房子 。已婚未育的職場便利貼女孩鍾曉芹,一切都普普通通、平平淡淡,但因為是本地人,又有著穩定的工作,吃穿不愁,跟丈夫住著單位的福利分房,還買了新房。已婚已育的全職太太顧佳,拼盡全力把老公打造成老闆、把兒子送進高級幼兒園,攜全家入住上海浦東江景豪宅。
  • 「三十而已」,說點不好聽的
    能有當前的熱度和口碑,《三十而已》必然是做對了一些事情。但問題就在於,太對了。對到腦海裡不斷浮現三個字——設計感。01 功能型人設仔細看三個女主,功能上其實各有分工。對內,將家庭瑣事打理得滴水不漏。對外,能幫丈夫許幻山解決公司業務危機。文能陪頂樓的王太太聊英國王室下午茶的餐桌禮儀。武能暴打將自己兒子關小黑屋的幼兒園家委會會長。人妻警惕性超高,通過一個橘子就能早防早治潛在小三。做人原則性很強,訂單再大也能拒絕生意場上的性騷擾。
  • 《三十而已》顧佳:育兒焦慮這件事,精英媽媽也不會例外
    我原本以為那些「精英媽媽」的育兒生活,不論從任何人的角度來看,都非同尋常。但是,電視劇裡的顧佳的育兒生活,讓我發現:不論貧富,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大家焦慮的事情卻是一樣的。顧佳是為了讓兒子在頂級幼兒園就讀,接受最好的教育,所以才貸款買了一個大房子,他們背負了幾千萬的巨額貸款,每個月還要還著高達11萬的房貸,終於住進了上海市的市中心。
  • 三十而已,說點不好聽的_湃客_澎湃新聞-The Paper
    對內,將家庭瑣事打理得滴水不漏。對外,能幫丈夫許幻山解決公司業務危機。文能陪頂樓的王太太聊英國王室下午茶的餐桌禮儀。武能暴打將自己兒子關小黑屋的幼兒園家委會會長。人妻警惕性超高,通過一個橘子就能早防早治潛在小三。
  • 《三十而已》:誰說孩子成長要靠金錢堆砌?更關鍵的是這些東西
    最近大火的熱播劇《三十而已》,終於迎來了大結局。作為一個媽媽,最關心的不是結局,而是裡面那些教育孩子的方式、理念。》裡有一幕很讓人感動。臨走時,觀察力敏銳的顧爸爸對她說:「挺直腰杆過日子,你爸爸在養老院這邊,還沒死呢!有什麼事,還有爸爸呢!」
  • 《三十而已》的BGM裡有多少信息量?就像是一場夢……
    《花千骨》的片頭曲中,「若流芳千古,愛的人卻反目,錯過了幸福,誰又為你在乎,若貽笑千古,因為愛得執迷又糊塗,也不悔做你的信徒」,概括了男女主角之間最濃烈的情感。而《三十而已》對片頭曲的處理,則使用了一種偏藝術化的處理方式。幾個元素,對應了劇中的幾個角色,沒有過多交待。是一種很留白的處理方式。這種處理方式,是為了給戲劇化的劇情更多的發揮空間。
  • 《三十而已》:對不起,你「當媽的修行」太完美,我學不來
    文|豆媽Ech近期,隨著《三十而已》電視劇的熱播,關於劇中人物的討論也激烈異常。幼兒園的問題學生情節一顧佳的兒子許子言在幼兒園面試時,面試老師問他我們國家的首都在哪裡?他一直說是在胳膊上,還說每個國家的首都都在胳膊上,然後咬了男老師的胳膊。
  • 媽媽的修行:有的活成了「三十而已」裡的顧佳,有的不停嫌棄孩子
    媽媽的修行一:活成了「三十而已」裡的顧佳最近很火的熱播劇「三十而已」讓媽媽們找到了共鳴,裡面的顧佳就是很多媽媽的真實寫照:「自從有了他,顧佳就已經死了,現在我是許子言的媽媽」!這讓我想到了生活中遇到的反面例子,有個家庭裡有著重男輕女之風,兒媳婦預產期大年三十,當時全家是很緊張的,如果這一胎生男孩皆大歡喜,如果生女孩那情況就有點糟糕了……幸運的是,盼來了一個大胖小子,一家人尤其是爺爺奶奶那真是寵得跟眼珠子似的,孫子說啥就應啥,好吃的不管是不是對孩子好全買想吃什麼吃什麼,更過分的是,孫子學會了髒話指著爺爺奶奶的鼻子罵他們老兩口能樂得到處炫耀……在這種為了孩子
  • 三十而已:顧佳拼了讓子言上頂級幼兒園,一定要上好的幼兒園嗎?
    當媽了才會知道,自己蘊含那麼大能量,有那麼大的決心和能力,去做好孩子的每一件事。顧佳為了能讓自己的孩子許子言上頂級幼兒園真的很拼!首先,買房子。顧佳和老公許幻山買了一套能夠有資格上這家幼兒園的房子——君悅府(傳說中的幼兒園學區房)以至於背負房貸,開始按揭生活,不過達到了一個小目標,全家人很開心。其次,找關係。因為許子言答不出首都在哪,面試沒有成功,還咬了面試官,這讓顧佳不得不託關係,通過鍾曉芹認識了王太太,因為王太太的丈夫是幼兒園校董。
  • 新之說:《三十而已》裡「包」治百病的愛馬仕,治得了「階級焦慮」嗎?
    從這個角度上來看,《三十而已》裡的那群新中國闊太太們手中傳看的愛馬仕和《潛伏》裡民國官太太們小心翼翼品嘗的可口可樂,本質上沒有區別。而另一方面,影視劇的編劇們也熱衷於給觀眾們畫一個餅,用一種符號化的新鮮玩意兒來告訴觀眾,看,這就是上流的生活。
  • 投資回報率說,《三十而已》中的幼兒園之爭並不遠
    《三十而已》裡的顧佳,為了讓兒子能更順利地進入貴族幼兒園,不惜舉家搬進富人聚集的公寓樓,更是用盡家中全部積蓄,費盡心思地託人買來了限量款的愛馬仕包包,只為在家長圈中佔有一席之地,好讓孩子在學校群體中更好地被接受,被認可。網友們看後紛紛表示,這簡直就是活脫脫的上海版《我是媽媽,我需要鉑金包》。
  • 觀眾對《三十而已》的結局唯一不滿的是,沒有讓惡有惡報落實到底
    所以,即使鍾曉芹反思了自己身上的不足,但對於陳嶼曾經對她做過的那些事兒不可能說忘就忘。《三十而已》圖片1、一個鎖而已,鍾曉芹說了幾次了,為此,還被擋在外面坐到臺階上睡著了,陳嶼還親眼見證了這一切,竟然依然沒有換鎖。
  • 三十而已裡的頂級幼兒園有多真實?有必要追求這種頂級教育嗎?
    這個夏天《三十而已》爆紅網絡,通過三個30歲女人的生活經歷反映了現代人的壓力、困擾……它的真實感,讓這麼多的觀眾引起共鳴,也是它大火的原因。劇中,頂級幼兒園一年的學費20萬!以四個月一學期來計算,相當於每月5萬,每天1600的學費!這還不是你負擔得起學費就能進去的。它不僅需要面試孩子,還要面試家長。面試時,需要看家長學歷,家長還需要一口流利的英語。
  • 《三十而已》幼兒園孩子癲癇發作,顧佳育兒方式被2億人點讚
    《三十而已》劇照《三十而已》讓人看到不一樣的全職媽媽新一代全職媽媽--顧佳比病痛更可怕的是歧視我不想我兒子上幼兒園學會的第一件事有醫生在劇情播出後,激動得表態,顧佳不但科普了癲癇疾病的常識,其處理辦法比一般醫護人員還要專業。而且,她從育兒的角度,揭露了歧視他人對孩子的負面影響,太值得整個社會引起思考和重視了。
  • 《三十而已》:顧佳式的教育焦慮,頂級幼兒園真是為孩子好嗎?
    幼兒園只是孩子成長的起步階段,還有小學、初中、高中、大學,若一直這樣下去,真不知道父母要花多少精力和心思,怪不得現在有這麼多媽媽當得如此「辛苦!」在《三十而已》中,顧佳認為,貴族幼兒園能夠給孩子提供頂尖的教育,卻不曾想,自己的兒子竟然被一家委會家長關了小黑屋,孩子心理受到了極大地傷害,哭哭啼啼說不再上這個幼兒園。
  • 三十而已:成年人的世界裡,「崩潰」只在一瞬間
    想做的事,就一定要做成,想抵達的高度,就一定要踮起腳尖夠得著,不管結局是好是壞。 所以,圓滿沒什麼可以說道的,值得探究的是,那些生活的暗面,那些令每個人崩潰的「點」,這才是我們可以吸取教訓和養分的地方。 三十而已:成年人的世界裡,「崩潰」只在一瞬間。 顧佳的崩潰,來自於許幻山的背叛。
  • 《三十而已》大結局:別把「貴族教育」與「貴的教育」弄混了
    王小騫說《三十而已》大結局了,顧佳給孩子的教育,也總算有了一個歸宿比如《三十而已》中的王太太,身價不菲,各方面修養卻都不足。印象挺深的一個畫面是:指著莫奈的《睡蓮》說是梵谷畫的。但自己在那些富人面前卻顯得尷尬,女兒也因為不會說英語,在富人區的小孩中交不到朋友
  • 《三十而已》戳痛成年人心弦的經典臺詞
    ——現在還清楚地記得自己在產房裡生孩子的全過程。這些年就是因為孩子,就像顧佳所說,沒有了自己。因為她努力地生活,努力地做好自己,努力地把自己變得更好,努力地給她創造能創造的所有條件,打破了人生的很多第一次,只因為自己有了另外一個稱呼「媽媽」。今天我帶了卡,也足夠刷了。
  • 三十而已:沒有顧佳電話,在酒店裡,許幻山還能拒絕得了林有有嗎
    看到最新幾集裡,顧佳已經從許幻山衣服口袋裡的冰淇淋小票和保險柜裡的巴斯光年,發現了許幻山有情況,奈何許幻山裝傻充愣,表現得毫無異常,作為聰明女人,顧佳也不好說什麼,只能假裝她還不知道。剛追《三十而已》的時候,覺得許幻山是一個很好的丈夫,雖然他工作上處理沒有顧佳成熟,但是他對顧佳也是真得很好,他們夫妻二人一直恩愛有加,堪稱是身邊人羨慕的神仙伴侶。不管是鍾曉芹和王漫妮都覺得,誰都可能出軌,但許幻山絕對不會。
  • 《三十而已》國內外貴婦家居圖鑑
    《三十而已》大家看了沒有哇,首播到現在引起了超高的討論。故事裡的顧佳「曲折」的育兒經歷也成為了大家日常討論的話題。不為別的什麼,就是因為「太真實了」!然而為了能讓兒子入讀一家私立雙語幼兒園,她背負銀行貸款也要換房為兒子入學做準備,因為住在這裡的大部分人孩子都在這所私立雙語幼兒園上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