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麵食文化博大精深,種類繁多,十分美味,大街小巷的麵館多不勝數,但很多麵食都會依據當地人口味進行改良,又或者考慮經營成本減少製作步驟或者食材,導致很難見到正宗的麵食。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各地主流正宗麵食特徵,請大家鑑賞。
1、蘭州牛肉麵
正宗蘭州牛肉麵講究的是「一清、二白、三綠、四紅、五黃」,清的是湯清(用牛骨頭燉出來的清湯),白的是白蘿蔔片,綠的是香菜、蒜苗,紅的是辣椒油,黃是麵條黃亮。麵條拉伸是一項技術活兒,每次看到拉麵館的師傅拉伸麵條就像是一場雜技表演。
2、北京炸醬麵
北京炸醬麵流行於北京等地,由菜碼、炸醬拌麵條而成。將黃瓜、香椿、豆芽、青豆、黃豆切好或煮好,做成菜碼備用。將肉丁及蔥姜等放在油裡炒,再加入黃豆製作的黃醬或甜麵醬炸炒,即成炸醬。麵條煮熟後,撈出,將水瀝乾,澆上炸醬,拌以菜碼,即成炸醬麵。
3、河南燴麵
河南特色美食,有著悠久的歷史。湯用上等嫩羊肉、羊骨(劈開,露出中間的骨髓)一起煮五個小時以上,先用大火猛滾再用小火煲,其中下七八味中藥,骨頭油都熬出來了,煲出來的湯白白亮亮,猶如牛乳一樣,所以又有人叫白湯。輔料以海帶絲、豆腐絲、粉條、香菜、鵪鶉蛋、海參、魷魚等,上桌時再外帶香菜、辣椒油、糖蒜等小碟。
4、杭州片兒川
正宗的片兒川應該是用冬筍的,但是冬筍供應有季節限制,所以到了沒有冬筍的季節,可以用其他鮮筍或者茭白來代替。當然用茭白代替的話,鮮味會打些折扣,片兒川非常講究面的筋鬥。
5、崑山奧灶面
奧灶面首先在於湯麵有特色。它繼承傳統做法,用青魚的魚鱗、魚鰓、魚肉、魚的粘液煎煮提出,所以味道鮮美異常。其次在於澆頭有考究,爆魚一律用青魚製作,滷鴨則以「崑山大麻鴨」用老湯烹煮,故肥而不膩。再有就是,麵條用精白面加工成龍鬚麵,下鍋時緊下快撈,使之軟硬適度。
6、鎮江鍋蓋面
鎮江有三怪:香醋擺不壞、餚肉不當菜、面鍋裡面煮鍋蓋」,鍋蓋面選用的麵條是「跳面」,這種麵條有毛孔,滷汁易入味,吃在嘴裡耐嚼有勁,味道獨具。鍋蓋面的底料也十分講究,秘制醬油汁加上十餘種佐料,味道十分鮮美。
7、吉林延吉冷麵
延吉冷麵是一道由蕎面和澱粉為主要材料做成的菜品,屬於麵食。是朝鮮族的特色冷麵。蕎麥麵上蓋著牛肉、蘋果、泡菜,上桌前從大桶中舀一勺冰涼酸甜的湯料,滿滿的一碗涼爽。這是延吉冷麵留給很多人的印象,而似乎也只有這樣做出的冷麵才是最正宗。冷麵講究的是湯清——牛肉湯定是要將浮油撇清的;涼爽——無論是湯還是面,都要冰涼後食用。只有這樣,才能將夏日的炎熱統統拋到「面鋪」外。
8、山西刀削麵
刀削麵全憑刀削,因此得名。用刀削出的面葉,中厚邊薄。稜鋒分明,形似柳葉。刀削麵的調料又稱「澆頭」,山西人叫「調和」(diao huo ),這也是考究刀削麵的重要部分。一品豬肉麵滷是選用精選豬肉加數十種中草藥經過炒、滷等製作方法加大骨熬湯烹製而成。醬香牛肉麵滷是選用牛肉身上上好的踺子肉,加各種調味品、各種中草藥經過炒、滷等製作方法加大骨熬湯烹製而成。
9、四川擔擔麵
擔擔麵是四川民間極為普遍且頗具特殊風味的一種著名小吃。因常由小販挑擔叫賣,由此得名。此面色澤紅亮,冬菜、麻醬濃香,麻辣酸味突出,鮮而不膩,辣而不燥,堪稱川味麵食中的佼佼者。其麵條細滑,主要佐料有紅辣椒油、肉末、川冬菜、芽菜、花椒麵、紅醬油、蒜末、豌豆尖和蔥花等,口味油香麻辣,比較適口。擔擔麵相傳為1841年一個綽號叫做陳包包的自貢小販創製,隨後傳入成都,因為早期是用扁擔挑在肩上沿街叫賣,所以叫做擔擔麵。
10、武漢熱乾麵
熱乾麵是中國十大麵條之一,是湖北武漢最出名的小吃之一,有多種做法。熱乾麵既不同於涼麵,又不同於湯麵, 麵條事先煮熟,過冷和過油後,再淋上油、醋、辣椒油菜等配料,更,增五香醬芝麻醬、香油、香加了多種口味,吃時麵條纖細爽滑有筋道、醬汁香濃味美,色澤黃而油潤,香而鮮美,有種很爽口的辣味,是祖傳秘方,誘人食慾。
以上正宗麵食,你吃過哪幾種?你的家鄉還有哪些特色麵食,歡迎大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