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時報網
龐中英
朝鮮半島問題不是某個單一問題,而是一個重大而高度複雜的問題體系。這個問題體系由多少個問題組成?說實在的,真的不好說多少個。但是,我試圖用代表各國和各國之間的關係(雙邊、三邊、四邊、五邊、六邊)的「1、2、3、4、5、6」標註或列舉其中的一些最關鍵的問題。
123,為什麼三邊不是朝韓中?
「1」:不僅指的是朝鮮半島三八線南北的各「一國」,而且指圍繞著朝鮮半島的三個「一國」:俄羅斯、中國、日本,然後是介入朝鮮問題最為深入、在半島擁有巨大「存在」的美國。地理上看,美國這「一國」,與朝鮮半島也是「帶水」而「接壤」。美國一再說其是「太平洋國家」,太平洋把美國和朝鮮聯繫在一起。除了這6個「一國」,還有其他在朝鮮半島有利益的一個個國家,例如英國、歐盟、澳大利亞,即使越南、印度尼西亞和紐西蘭等,在朝鮮半島也都是有其利益的。
「2」:即一組組的雙邊關係。最近朝鮮半島南北關係動作很大,引人注目,韓朝商定今年4月在板門店韓國一側舉行南北峰會。此峰會如果取得進展,那麼,朝鮮與美國的雙邊峰會也會在5月舉行。川普總統打破美國的常規,一口答應舉行這次特別峰會。朝韓峰會,美朝峰會,更是牽動本地區和世界。如果這兩個雙邊峰會有實質性的進展,那麼,韓國總統文在寅說了,接著舉行韓美朝的三邊會談。
除了這兩場雙邊峰會本身,我們對他們的準備過程、各方的考慮和峰會的內容知之甚少。有喜好評者就展開想像的翅膀,不去問這樣的雙邊會談是否將在朝鮮棄核或無核進程中取得何進展,而是高談闊論「朝鮮即將倒向美國」的宏論,引得關心半島的人們擔心大地震要來了,加劇四起的謠言。
「3」:三邊,包括三方以上的會談屬於多邊會談。關於三邊會談,10年前,韓國總統盧武鉉與朝鮮領導人金正日在平壤峰會後聲明,他們要舉行「3方或者4方」會談。盧金峰會說的「3」與現在文總統說的「3」並沒有形式上的不同,就是韓美朝。三邊會談金正日和盧武鉉的提議,曾經被評論家們「熱炒」。這次擬議中的三邊會談也已經被過度預期了。歸結到一點就是,對其他利益攸關方來說,三邊會談意味著什麼?是不是要搞不利於其他利益方的三邊安排?例如,很多人就擔心這樣的三邊會談會讓中國在半島事務中邊緣化。因為有關半島事務的公開信息、公開來源和被確認的事實很少,陰謀論就管用,猜測甚囂塵上。每每聽到這樣的猜測,自然有人神經緊張。難道南北、美朝從此就扭轉了惡性循環,進入了良性循環,韓朝美三邊會談指日可待?
為什麼三邊會談不是朝韓加中國?
456, 「六方會談」可持續性為何成懸?
「4」:四邊會談的一個含義,根據半島等各個「1」方面某些力量的邏輯,每當「2」或者「3」進展不下去,儘管他們喜歡韓美朝的「3」,不願意中國介入或者故意排斥中國,卻不得不「加」中國,即在他們的三邊基礎上包括中國(3+1)。表面看,似乎中國就是這樣被他們用來用去。不過,不管中國在其中的地位和介入的方式如何,朝韓加中美,大體不會有其他的四邊會談。實際上,不管是「朝鮮(半島)問題」還是「朝鮮(半島)核武問題」,朝韓中美四方一直是「基本配置」,但正式(直接)的四方會談並沒有發生。
「5」:「五方會談」是一種提議。是在「六方會談」停滯時期或朝鮮放棄「六方會談」的情況下,在日本和美國,有人這樣提議的:五個「1」(韓美日俄中)聯合起來向朝鮮施加壓力。五個「1」不可能有這麼一致,如果如此高度一致,朝鮮核武問題早就解決了。這種構想被提出過,中俄都沒有接受這樣的提議。
「6」:這裡顯然指「六方會談」。「六方會談」似乎很理想,把這個問題涉及的幾乎所有主要利益攸關方都納入進來了,甚至要設計一種未來的東北亞地區和平、安全新秩序。「六方會談」曾經也發表了關於朝鮮核武問題的解決路線圖。但是,「六方會談」的可持續性從一開始就是一個問題。也許多邊框架中,邊越多,框架就越難取得成效。「六方會談」中斷後,到現在並未成功再次啟動。朝鮮明確排斥「六方會談」,中國則堅持重啟「六方會談」。「六方會談」是走入歷史還是在新的條件下重啟?川普政府不喜歡多邊框架而是重視雙邊。在朝鮮問題上,川普政府也是這樣。「找中國幫忙」,美國與中國關於朝鮮問題的討論是一種「2」。這個川普政府多次說明。文在寅提到的僅僅是「3」,而不是包括「6」在內的多邊框架。
總結一下,我用「1、2、3、4、5、6」是想把極其高度複雜的朝鮮半島問題用數字「簡化」。這是為了讓公眾從一個有趣的角度觀察問題。實際上,在朝鮮半島,在東北亞,解決這一重大問題體系的「加法」或者「減法」絕不簡單、絕不容易。如果除朝鮮外各個「1」的「初心」目標是共同的,不管這種共同性中的差異,我們姑且認為,為了解決問題(朝鮮和朝鮮半島「無核化」),我們可以竭盡所能,採取儘可能得到的手段。在朝韓、朝美目前擬議中的「2」中,朝鮮是否真的承諾放棄核武器?中朝、中韓、中美的有關雙邊會談呢?如果是,只要能解決這一長期存在的時不時惡化的共同問題,即將舉行的朝韓和朝美雙方會談,以及擬議中的三邊會談,甚至四邊會談,則是大的有積極意義的。
對朝鮮和朝鮮半島核武問題的地區與全球外交進程,我們不知道的事實,比我們知道的要多太多了,「信息不對稱」的障礙猶在。所以,任何對這個高度複雜問題及其走勢的判斷,都超出了我們的能力。既然如此,我們不妨「玩」上述這個「數字遊戲」,增加我們對這一問題體系的度複雜性和困難性的理解。(作者為著名國際問題研究學者、華夏時報專欄作者、中國海洋大學特聘教授,本文是作者2018年3月26日在成都工業學院《形勢與政策大講堂》上的演講整理而成)(主編商灝 編輯嚴葭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