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員將點餐顧客桌號「輸入」機器人腦中。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12月23日訊(深圳商報首席記者 王海榮 文/圖)當印象中在生產線忙著裝配各式零件的機器人變身大廚,在你面前熟練地做好一包美味的吮指雞塊是什麼感覺?12月22日,記者在位於深圳高新區科興科學園的一間機器人主題餐廳,現場體驗了一把智慧餐飲的獨特魅力。
智能黑科技提升火鍋科技感
這家不久前剛投入運營的機器人餐廳主營火鍋業態,由於在餐飲服務中應用了機器人廚師、智能配餐系統、火鍋雲軌送餐系統等多項智能科技,與其所處的科技園氣質十分吻合。
餐廳裡的智能黑科技不少,在入口「小吃站」,機器人廚師就在透明廚房裡製作脆酥雞米花、薯條、雞塊等小吃。餐廳內的過道上,兩位機器人服務員來回穿梭於廚房和就餐區之間,遇到客人會禮貌避讓。它們「肚子」裡劃分為三個獨立的空間,擺放著不同的菜品。服務員會將顧客點餐提前放入機器人「肚子」內,然後在它們胸前的顯示屏上輸入桌號。一旦到達相應餐檯前,機器人服務員會禮貌地提醒顧客取餐,「肚子」的儲物間會自動開蓋,方便顧客取餐。
與此同時,餐廳頂部還安裝了雲軌送餐系統,4個雲軌機器人會按照指定路線,「抱」著裝載有不同食材的方形粉色餐盒,準確送達點餐顧客的餐桌上方,並順著線纜下降到顧客面前。餐盒自動打開,顧客取走裡面的食物後,餐盒會自動關閉,並緩緩上升到雲軌,重新轉回廚房。
數位化烹飪幫機器人變身大廚
講究標準化的機器人與眾口難調的中餐如何相處?
據工作人員介紹,在研製機器人廚師過程中,研發人員邀請了當地知名大廚指導機器人學藝。將大廚在烹飪過程中的菜餚原料、分量、灶上動作、火候控制、烹製時間等進行數據化,然後將相關數據輸入電腦,通過大數據技術分析建模,讓機器人「徒弟」能夠精準記憶、穩定還原大廚的地道手藝,實現菜餚自動烹飪。目前,該公司研發的烹飪機器人已能完成包括多款經典順德菜在內的500多道菜品的烹飪。
除了利用大數據技術精準傳承大廚技藝,該公司還研發了多款自動化、高效率出餐的機器人產品,包括可10秒做好一個漢堡的機器人,45秒泡好一杯咖啡的機器人,30秒做好一杯冰淇淋的機器人等。
機器人員工節約三分之一人力
據了解,這家機器人餐廳的開發運營方是廣東佛山的一家龍頭企業。今年11月舉行的第二十二屆高交會上,該公司曾展示了自主研發的貨櫃煲仔飯機器人、「天降美食」中餐及火鍋雲軌系統、漢堡機器人、五穀豆漿機器人、棉花糖機器人、冰淇淋機器人等多款智能餐飲機器人。
該公司正加速在粵港澳大灣區的連鎖化機器人餐廳布局,深圳作為該公司布局重點,目前已籤約餐廳項目10餘個,多個不同業態的機器人餐廳也將陸續進駐,當中就包括能夠製作秘制叉燒、清蒸筍殼魚、雞汁菜心、XO醬秘制順德魚面等多款菜餚的機器人廚師。此次在科技園亮相的機器人餐廳是該公司在深圳布局的首家機器人餐廳。
該公司負責人介紹,後疫情時代,減少人為接觸的智慧餐飲符合消費需求,具有廣闊市場空間。隨著對智慧餐飲的接觸和了解越來越多,人們對餐飲機器人的關注度也迅速上升。
據觀察,這家深圳門店的服務大廳面積大約170平方米。儘管是機器人餐廳,但很多環節仍需人力協助,比如配菜、輸入送餐目的地、後廚火鍋湯底的調製等。現場除了機器人外,安排有5名服務員。這家餐廳的後廚並沒有應用機器人助手,工作人員解釋,在其他門店中已有配菜機器人投入應用。據店長介紹,機器人的加入,大約減少了約三分之一的人力。
記者注意到,儘管人力成本有所減少,但機器人的投入也是一筆開支,因此機器人餐廳的消費價格並沒有特別優勢,菜品的價格與其他火鍋店持平。一位在附近工作的顧客表示,科技元素是吸引其前來就餐的主要原因,感覺機器人送菜比較乾淨和高效。他認為智能科技在餐飲中的應用,不能僅停留在新奇階段,要堅持以人為本才能長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