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月子期是女人的第二次「回春」,月子期修養好了,未來少受罪。
執筆:張蒙
編輯:王之風
定稿:蘇子後
坐月子是寶媽們生完孩子後必須經歷的過程,為了保障產後身體儘快恢復,月子期一定要引起重視,有些對身體恢復不利的行為,還是要儘量避免,否則容易落下病根,伴隨產婦一生。
案例——
幸孕姐同事雨欣原本計劃休完產假來上班,可過了好久還沒能回到工作崗位,一打聽才知道,雨欣生完孩子月子沒坐好,整個人身體受到了重創,很難再恢復哦,就乾脆辭去了工作,一心一意在家調養。
原來,雨欣坐月子時兩邊老人都沒空過來照顧,全靠自己一個人一邊恢復身體一邊帶娃,老公也幫不上什麼忙,家裡大大小小的事也得她親子操持,長時間得不到休息讓她的身體越來越差,人一下子就垮了。
都說月子期是女人的第二次「回春」,本來生完孩子後女性身體的各項機能就會有所衰退,如果月子期沒有好好調養,不僅容顏衰老嚴重,身上的落下的毛病可能還會影響女性一生。
雨欣既沒有老人伺候月子,又沒有條件去月子中心,自己也不注意休息,不小心觸碰了幾個「雷區」,身體就垮了,才不到30歲正值女性的黃金年齡,卻幾乎成了一個「廢人」,免不了讓人唏噓不已。
月子期這幾個「雷區」千萬不能碰,否則容易未老先衰
1、長時間操勞
有些寶媽生完孩子後還得不到休息,不僅要照顧孩子,還要操持家裡的家務,洗衣做飯打掃衛生,事事都要親力親為,但這種做法其實是非常危險的,長期彎腰蹲下的姿勢不利於產後各內臟器官復原,容易造成子宮下垂,加重女性早衰。
2、貪涼
這個不良行為主要針對夏季坐月子的寶媽,由於天熱難耐,無法忍受整天大汗淋漓的感覺,不少寶媽就不注意保暖,穿短袖短褲,空調溫度開得很低,甚至還對著吹,喝涼水等,這些貪涼的做法都是極為不利的。
寶媽產後身體虛弱,免疫力較差,最好不要受風著涼,如果空調冷風對著吹,很容易造成毛孔收縮,寒氣入體,渾身的關節都有可能留下筋骨疼痛的毛病,尤其要保護好頭部,不然還會落下經常性頭痛的病根,感覺更像體弱多病的老年人。
3、沉迷玩手機
坐月子如果沒什麼事幹,很多寶媽會覺得枯燥無味,長時間玩手機追劇就成了他們每天的消遣,正常人整天沉迷於玩手機都有可能造成視力下降,眼睛疲勞等問題,更何況是月子期身體抵抗力較弱的寶媽們。
玩手機時間過長,眼睛乾澀疲勞嚴重,很容易出現乾眼症、睫狀肌痙攣等毛病,家中眼角細紋和眼部疾病,讓不到40歲的寶媽看起來十分蒼老。
4、喝紅糖水
不少地區都有月子期喝紅糖水的習俗,按理說分娩失血過多,多喝紅糖水有利於補充氣血,對寶媽身體恢復有益,還能活血化瘀,幫助惡露排出。
但現代醫學專家表示,產後第一周最好不要喝紅糖水,否則會促進惡露大量分泌,使寶媽流血過多,加重氣血虧虛的程度,嚴重損傷體內元氣,不但不利於恢復,反而對身體的傷害更大。
寶媽生完孩子後還是要多加注意,按照科學的方法來坐月子,既不能迷信老一輩不洗頭不洗澡的錯誤觀念,也要小心這些不該觸碰的「雷區」,如果感到任何不適,需及時去醫院診治,以免留下後遺症。
月子期注意這幾點,幫助寶媽更快恢復
1、多休息
寶媽產後應多注意休息,在家好好休養,保證充足的睡眠,儘量避免過度操勞,也不要一整個月躺在床上不動,可以適當下地活動。
2、觀察子宮恢復情況
子宮恢復情況可通過觀察惡露排出狀況來判斷,一般是顏色逐漸變白,量變少,血腥味變為無味,約一個月左右排乾淨,如果出現異常或排不乾淨,需及時去醫院檢查。
3、合理飲食
月子期要注意飲食搭配均衡,補充足夠的營養素和膳食纖維,慢慢調理好腸胃功能,切忌油膩葷腥登不消化的食物,以清淡滋補為主。
4、保持心情愉悅
產後一定要調節好自己的心情,保持家庭中和諧歡快的氛圍,保持良好愉悅的精神狀態和情緒,少生氣動怒,以免造成產後抑鬱。
5、注意清潔
月子期可以正常洗頭洗澡刷牙,但要注意及時擦乾,避免著涼,還要注意私處清潔,勤更換衛生用品,防止感染細菌。
【幸孕說】有些孕媽認為月子病非要在月子期才能治好,所以盲目地再次懷孕,想通過第二次坐月子來調養,彌補之前落下的病根,這種做法是錯誤的,還是要注意產後調養,少碰一些不利於恢復的誤區,科學坐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