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意拳家、武術搏擊家朱國福先生一組珍貴照片

2020-12-18 武術人

【名家簡介】朱國福,字炳公。1891年1月5日出生於河北省定興縣大朱莊。1904年拜清末小八俠之一的形意名家馬玉堂為師,為形意拳第八代傳人。1924年,朱國福來到上海,創立武學會,以技擊能力高超、多次與中外武林高手交流取勝而聞名,朱國福兄弟四人皆為當時武林一流技擊高手,實戰名家,被武林人士並稱為「朱氏四傑」。1928年,朱國福先生參加第一屆武術國考,獲最優等榜首。1929年進入南京中央國術館任職並擔任教務處長,教授形意拳,開設拳擊課,為國家大力培養武術人才。朱國福先生一生為民族的興衰和武術事業嘔心瀝血、鞠躬盡瘁。1968年,朱國福在重慶辭世,享年77歲。這位被時人稱作「中國拳擊之父」,「中國搏擊之父」的一代武術大師的名字也許因為歲月的流逝,已經不是那麼鮮活,然而他傳奇的一生卻未因歲月的流逝而失去光芒。朱國福先生是第一個有正規報紙報導,打敗公開設壇的外國武人的中國武術家;第一個在世界上成立女子拳擊隊,第一個在中國引進和發展拳擊運動,並身體力行;第一個用現代觀念開展搏擊訓練教學。

翻開我國近代著名拳擊家周士彬教授所著《現代拳擊》一書,其中一段寫道:「1930年,國民黨政府的中央國術館和後來成立的國立國術體育專科學校都把拳擊作為必修科目之一。中央國術館的拳擊由形意門傳人朱國福教授……其間,他培養出不少人才,如武術界前輩張文廣、溫敬銘、李浩、卜恩富、吳玉池、蔣浩泉等人,都是拳擊高手。」

1928年由中央國術館在南京舉辦的第一屆武術國考轟動了中華武林,全國600多名武術名家踴躍赴考,誓欲奪魁。國考比賽精彩紛呈,觀眾如雲。國考十天,時年37歲的朱國福以其精湛的技藝力搏天下群英,獲得國考第一名。

國考獲榮,朱國福於1929年7月應邀任南京中央國術館教務處處長一職,執教中央國術館,朱國福提倡「斥花架,重實用,練為戰」的武術運動方針,推行以 「形意、太極、八卦、摔跤、搏擊、短兵、劈刺」為主的教學課程,把中華武術引向了實戰型運動方向,從此開創了武術運動的新篇章。執教中央國術館,朱國福以 身作則,寓教於道。精心教授,培養出了一大批武術精英。在20世紀20年代至40年代,朱國福及其門生稱霸中華武林達數十年之久,而當今武林名家亦多出其門下。

朱國福精技絕學如此長盛不衰,其玄奧何在?為探其詳盡,不妨讓我們先來觀看朱國福在國考中的一場比賽。

甲:朱國福(上海代表隊),乙:滕萬裡(四川代表隊)。甲乙二人上臺後,向孫中山掛像鞠躬,裁判宣布比賽開始。裁判令聲剛落,只見甲猛然抬頭,緊接著一個右雞步向乙中門鑽去;見甲來勢兇猛,乙立即向左閃展半步,同時一個右勾捶向甲左肋摜來;甲身形將至,突然一個左崩拳向乙右肋打去。乙未能打著甲,甲卻將乙崩翻丈餘之外,乙立時不能起身,向裁判表示服輸。

說明:舊時散打的比賽規則是「不準踢襠、不準挖眼、不準叉喉」,運動員不戴拳套和護具。因此,常常是一舉一腳定勝負。

一場比賽幾秒鐘解決戰鬥,如果放慢動作即可看到:當甲左崩拳衝出時,其肘將乙右勾手銼開,拳頭如矢打在乙右肋,這就是形意拳的破擊技術!

形意拳經雲「起也打,落也打,起為破,落即打」,一氣呵成。甲崩拳衝出時為破、拳頭落在乙肋部時為打,破中有攻,攻中有破,破即是攻,破攻合一,破完攻完。

為進一步比較形意破擊技術和一般防反技術之優劣,下面就這兩種技術動作進行分析:

防反技術動作演示(設甲進攻,乙反擊):

1.甲用直拳或擺拳攻打乙頭部時,乙用拳臂格擋(或拍擋),並用另一拳還擊。乙也可以躲閃,並伺機還擊。

2.甲用直拳或擺拳攻打乙腰腹部時,乙用拳臂格擋,另一拳還出。

3.甲用彈腿踢乙腿部時,乙向側方閃展,伺機還擊,也可向後撤半步再進攻。

破擊技術動怍演示(設甲進攻。乙破擊):

1.甲用直拳或擺拳攻打乙頭部時,乙用鑽拳或橫拳攻擊甲頭部。

2.甲用直拳或擺拳攻打乙腰腹部時,乙用崩拳或炮拳攻擊甲腰腹部;

3.甲用彈腿踢打乙腿部時,.乙即「狸貓上樹」用腳踩甲之脛骨及腳部。

上述演示說明:防反技術中.乙需用兩個技術動作才能完成,而破擊技術中乙只需一個技術動作即可完成。顯而易見,後者快於前者。快,則對方無以應變,無法躲避打擊;反之.則能化解。

儘管形意破擊技術先進高超,然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形意破擊技術要達到得心應手的程度,象排球的攔網技術一樣,必須經過長期、大量的模擬技術訓練,才能 準確地掌握破擊時機和角度。只有通過長期的訓練,才能逐步提高破擊時的手感和腳感。這種訓練既是一種專項訓練,又是一種藝術感受。專項訓練是破擊技術的基 本功。練習基本功是艱苦的,但苦中有樂,可以感受到弓與弦般的交融.休味到手和腳破擊時的神韻。也許,這就是形意破擊技術的魅力。正是因為這種魅力,吸引 朱國福樂此不疲而築下堅實基礎。正是基於此,朱國福的破擊技術才升華到「你打你的,我打我的,讓你打不著我,我卻能打著你」的至高境界。

應當說明,由於破擊技術與防反技術的基本技術動作不同,因此掌握的時機和角度也不同,手感和腳感也存在著明顯的差別。另外,防反技術有高踢腿,而形意的破擊技術沒有,因為腿高是空,形意拳忌用高腿技術。

朱國福常云:「你不動,我不動,你一動,我先動。」國考巾,朱氏與滕氏之戰正是用的這種後發制人的戰術。當朱氏進身時,滕氏閃展半步同時出拳,見滕氏左 肩一動,朱氏料其必出右拳。瞬間,朱氏左崩拳閃電般地崩破而擊之,正所謂:左肩動,右拳出,右胯低,左腿起,拳出腿起身形難移,破擊之良機也,這正是朱圖 福在長期的實戰中總結出來的技擊經典。

毋庸置疑,破擊技術是後發制人的先決條件。破,在對方出拳時用拳肘破而擊之;破,在對方起腿時以腳踩破而擊之,手破手,腳破腳,這就是形意拳破擊技術的具體體現。只有精於破擊技術,在後發制人時才能穩操勝券。

形意拳經云:「寧在一氣先,莫在一氣後。」實戰中,心理戰、精神戰尤為重要。國考中,朱氏與滕氏對陣時,朱氏猛然抬頭,以如炬目光刺透滕氏雙眼,令其心 驚、神慌、意亂氣短。如是,滕氏出拳滯疑變形,是為朱氏破而擊之矣。顯然,朱氏搶在滕氏氣息調整之前,身形閃至,將其崩翻。

朱國福精於形意, 擅長拳擊。中西合璧,技藝精湛。國考中,朱國福曾一天打了九場比賽,十天數十場的比賽拳遇武林各種英雄,其中不乏數名形意高手,然朱國福皆能戰而勝之。後 山西形意門驚呼:此人出手極快!河北形意門嘆曰:拳重如泰山,何至如此?朱國福釋日:舊時散打練習不戴拳套而常傷人,使練習中斷,影響技藝提高,反之,則 技藝提高迅速。然而至關重要的是「習形意者萬千,能悟解形意真諦者寥若晨星。形意孕育於道,理必歸於道。道有道理,道有道脈,萬不可用醫理、醫脈代之。道 有道法,道法自然,自然無為、無為自為,無中生有,杳杳冥冥,混元一氣,氣行道脈,沐浴百枝,動如閃電。氣盈道脈,弘大至剛,勁力強盛」。是之,朱國福的 功夫才能練入化境,才能出手如閃電.拳重似泰山,形意先哲云:鷹熊競志,取法為拳,陰陽暗合,形意之源。此乃武道真言也。若能知解,已然悟得形意內功大道矣。

相關焦點

  • 朱國福形意拳法在民國國考擂臺奪冠實戰闡要,附珍貴照片!
    國考獲榮,朱國福於1929年7月應邀任南京中央國術館教務處處長一職,執教中央國術館,朱國福提倡「斥花架,重實用,練為戰」的武術運動方針,推行以 「形意、太極、八卦、摔跤、搏擊、短兵、劈刺」為主的教學課程,把中華武術引向了實戰型運動方向
  • 內家武術的訓練方式?形意拳低訓練的好處!
    內家拳的朋友都知道,內家拳的架子都是比較低的,雖然如此,但很少人不明白內家拳的架子為什麼這麼低?接下來我就給大家道知一二大家都知道內家拳分為很多種,例如行意,八極,太極等等,我們舉個例子例如內家拳中的太極拳,太極拳號稱排位先生,古時候的人們在練習太極拳時都是在八仙桌底下的,在八仙桌下練習太極拳中的基本步伐,是讓你大小腿的關節固定住,從而達到強迫你腰胯運動的效果。
  • 形意拳正宗傳人高毅朝:傳武能打還是現代搏擊厲害答案揭曉!
    太極十年不出門,形意一年打死人,作為非常具有實戰力的形意拳在全國廣為流傳,門派繁多,為什麼說他是正宗傳人,還得從形意傳承的小故事講起。 形意拳是在心意拳的基礎上,由李老能創編而成。李老能(1795—1881),形意拳祖師李老能,清代深州竇王莊村人。李老能少時聰慧好動,其先祖為退役武將,家傳武術,讓他的聰穎有了用武之地。
  • 中國武術史上的百年公案 究竟何謂真正的內家拳?
    有所謂內家者,以靜制動,犯者應手即僕,故別少林為外——黃宗羲《王徵南墓志銘》 相信任何研究中國武術的人,都必然知道這段說話。自黃宗羲後,內家拳就被附上了高深莫測的形象。各門各派爭相證明自己為內家拳法,但究竟甚麼才算內家拳?是否必然要以柔制剛、以靜制動?
  • 著名形意拳大師李鶬先生蒞臨書院
    李鶬先生,形意拳五世傳人、八卦掌五世傳人,祖籍山東省桓臺縣,自幼隨家父李靜軒與父親的師兄高醫俗先生習武,主練形意拳,太極拳、八卦掌。習武四十餘年,其間亦得到形意拳名家、羅本祺、朱蘊山等著名拳師的悉心指教。
  • 傳統武術並沒輸!馬保國對手:我練的是形意拳,勝利屬於僥倖
    因為一場普通的武術比賽,馬保國火了,身為太極大師的他在不到30秒內就被3次擊倒,輸得一塌糊塗,傳統武術又一次遭人質疑。在這樣的情況下,此前一直沉默的獲勝一方王慶民,首次接受了媒體的採訪,吐露了心聲。他接觸武術的時間其實並不長,從2002年開始才第一次接觸傳統武術,主要練習九節鞭等器械。因為工作原因,王慶民並不是每天都練,只有閒的時候才會練一下。
  • 馬保國主講的山東馬家內功初級功法微信教學班開課了!《尚濟形意拳...
    恩師認可了我在形意拳上的發展和見解,並提出要求,繼恩師的著作《形意拳技擊術》之後,要我再寫一本主講形意拳打法的書,書名定為《尚濟形意拳練法打法實踐》,並為此書口述了序言並籤了字。  序  形意拳是中國武術內家派拳種之一。  由於其易學、易練、易用,且健身效果顯著,故長盛不衰。不僅國內流派甚廣,而且還廣傳海外許多國家。
  • 風雲生 形意拳周身太極 形意如龍
    他的觀點,自重訓練基本上就是內家拳,但是,自重訓練把很多訓練方式達到了量化!也就是說,只要按自重的方法練,都能達到預期的效果!除了電話交流,我也通過朋友圈,了解到他們訓練的一些方式!在我看來,以前西方的訓練,偏重肌肉訓練,力量訓練,現在的自重,偏重於身體能力的訓練!
  • 太谷形意拳名家一布學寬
    十六歲起便學習拳術,後投師於車永宏先生門下學練形意拳(車永宏先生,字毅齋,人稱車二師傅,太谷縣賈家堡人,精形意拳術)。由於功架出眾,很受車師器重。得車師真傳,以法精練,功夫漸深,遂得名聲,為車師得意門徒之一。1913年起,布先生開始收徒傳藝,教授門徒頗多,弟子之眾,冠於他師。常以提倡發揚武術為己任,努力發展形意拳技。解放前,曾任太谷縣國術館長及各學校武術教師,教授學生誨人不倦。
  • 武術世錦賽項目科普:形意拳,內意與外形的高度統一
    距離武術世錦賽開幕只有10天啦!小體繼續為你帶來武術世錦賽比賽項目科普系列《形意拳》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什麼是形意拳?形意拳是我國傳統武術中的一個優秀拳種,它充分體現了中華傳統哲學、醫學、養生學等民族文化智慧,是中華民族寶貴的文化遺產。300多年來廣泛流行於我國的山西、河北、河南、山東等北方各省。形意拳是一種特別強調外形與內在意識高度統一的拳術。要求「心意誠於中,肢體形於外「,」近取諸身、遠取諸物「,」象形取意、仿形會物「。
  • 形意老拳師張桐先生拳姿追憶
    著名武術家、高級教練、國家級裁判員。曾任全國武術協會委員,陝西省武術協會副主席,西安市武術協會副主席兼秘書長,陝西省政協體育組成員,西安幣政協委員,現任西安中華武術研究會會長。張桐幾十年如一日獻身於武術事業,在武林德高望重。7歲起隨舅父(河南少林洪拳名師盧賓、盧申)習傳統洪拳,初奠武功基礎。16歲時,他赤手空掌擊倒三個持刀搶劫的匪徒,在家鄉引起轟動。
  • 馬禮堂大師講解形意拳三體式
    馬禮堂大師講解形意拳三體式
  • 形意拳大師在晉中保鏢護院概況
    清朝的晉商能夠發展壯大,於形意拳的發展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那些身懷絕技的形意拳大師和武林高手們,為保護商家的財產和安全,
  • 民間武術聚會中老拳師表演的形意拳大槍,值得一看!
    學拳推薦 丹田功秘法 以山西戴家心意拳秘傳丹田功為本,適合太極拳、心意拳、形意拳、八卦掌等內家拳練習者參研。 課程介紹 丹田功是傳統武術尤其內家拳的核心訓練功法。在過去一直都是秘而不傳的,只有少數人才能得到傳承。一些拳譜中也有「丹田養就長命寶,萬兩黃金不與人」的說法。所以導致了很多武術愛好者雖然聽說過丹田但並沒有正確的認知,或者沒有得到系統的傳承,甚至曲解了丹田。
  • 綻放傳統武術的魅力——形意拳故裡的「武」「校」聯動實踐
    「是形意拳讓我變得更加勇敢、更有自信。」他說。山西太谷是晉商故裡。明末清初,形意拳成型於太谷,因實戰性強廣泛流傳,與少林、太極、八卦拳並稱為中國四大名拳,2008年成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太谷貝露文武學校是一所農村小學,創立於1904年。從2009年開始,太谷在中小學推廣形意拳,並將貝露文武學校作為龍頭試點。國家級非遺和一所百年老校,能碰撞出怎樣的火花?
  • 山西三百年歷史「辛村形意拳」進校園傳承中華武術
    山西三百年歷史「辛村形意拳」進校園傳承中華武術   中新網太原11月29日電(張陽陽)29日上午,在山西太原辛村小學,200多名學生在課間操時間集體練習形意拳基本套路,校方通過武術進校園的方式,讓有著三百年歷史的「辛村形意拳」得到傳承和延續,深受學生喜愛。
  • 濟南形意拳名師李靜軒逝世 百歲大俠寫就功夫傳奇
    (資料片)  3月31日12時50分,著名武術家、形意拳大師李靜軒因病醫治無效不幸離世,享年106歲。4月2日下午,李靜軒老人的告別儀式,在濟南市殯儀館舉行,上百名親友、弟子到場送了老人最後一程。李靜軒老人數十年勤練形意拳,一輩子寧靜淡泊。4月2日,記者通過採訪濟南形意拳研究會會長楊遵利,一同感懷這位用一生書寫形意拳傳奇的老人。
  • 山西一小學課間操練形意拳 傳承中華武術
    山西一小學課間操練形意拳傳承中華武術 (2/9) "← →"翻頁
  • 陰陽五行與形意拳
    形意拳與陰陽八卦的思維模式陰陽五行學說是中國文化的內核與哲學思辯基礎,它貫穿於中國傳統醫學、氣功學、宗教學、人文科學、建築學、文學、藝術學、武術,乃至 帶來迷信色彩的堪輿(風水學)、佔卜、星相、手相等各個領域,成為中國傳統文化中具有高度概括性的學說成為中國哲學的理論基礎。
  • 優秀武術文化挖掘與傳承之「武在山西」
    二、主要武術拳種流派簡介(一)戴氏心意拳。亦稱心意拳,心意六合拳,是優秀的內家拳法之一,幾百年來,此拳在山西祁縣戴氏家族中秘不外傳,其歷史悠久,內容豐富,將佛家,道家,儒家功法、理論熔於一爐,是一門科學的內外兼修之武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