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形意拳大師李鶬先生蒞臨書院

2020-12-15 雲坤太極書院

李鶬先生,形意拳五世傳人、八卦掌五世傳人,祖籍山東省桓臺縣,自幼隨家父李靜軒與父親的師兄高醫俗先生習武,主練形意拳,太極拳、八卦掌。習武四十餘年,其間亦得到形意拳名家、羅本祺、朱蘊山等著名拳師的悉心指教。1984年拜入八卦掌名家劉風彩先生門下學習程派高式八卦掌;2003年又拜嵩山少林寺素喜長老為師,賜法號:德鶬,為少林寺第三十一代弟子。

現任中國武術協會會員、中國武術七段、國家一級武術散手裁判、世界武術家聯合會副主席、國際精華功夫會特聘拳師、北美唐手道協會李鏡齋系形意拳首席教授、濟南市形意拳研究會副會長、天津程派高式八卦掌研究會濟南分會會長、濟南靜軒國術館館長、濟南英雄山形意拳掌門人。

左三為形意拳大師李鶬先生

4月24日,在我們的陪同下,李鶬先生對書院整體做了深刻指導。與眾人親切交談後,李鶬先生還即興展示了一段形意拳套路:

形意拳有穩健紮實,舒展大方,動靜相兼,輕如狸貓,迅如猛虎的特點。其意義為象形取意,內外兼修。從勁力上講,強調重意不重力,求其氣催血動,貫通全體。以意行氣,以氣運身,氣至勁達,具有很高的理論研究價值。

——行雲流水,太極乾坤——

雲 | 坤 | 太 | 極 | 書 | 院

當文化融入生活

雅集幽境/聚會聖地/商務會議/課程講座/各類活動/取景攝影

歡迎大眾點評/美團搜索

「雲坤太極書院·東武太極研修院(南京總院)」

體驗太極/古琴/茶道等課程

地址 : 南京市鼓樓區南通路世茂52+商業區3號樓2樓

相關焦點

  • 馬禮堂大師講解形意拳三體式
    馬禮堂大師講解形意拳三體式
  • 形意拳大師在晉中保鏢護院概況
    清朝的晉商能夠發展壯大,於形意拳的發展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那些身懷絕技的形意拳大師和武林高手們,為保護商家的財產和安全,
  • 形意拳家、武術搏擊家朱國福先生一組珍貴照片
    1904年拜清末小八俠之一的形意名家馬玉堂為師,為形意拳第八代傳人。1924年,朱國福來到上海,創立武學會,以技擊能力高超、多次與中外武林高手交流取勝而聞名,朱國福兄弟四人皆為當時武林一流技擊高手,實戰名家,被武林人士並稱為「朱氏四傑」。1928年,朱國福先生參加第一屆武術國考,獲最優等榜首。1929年進入南京中央國術館任職並擔任教務處長,教授形意拳,開設拳擊課,為國家大力培養武術人才。
  • 濟南形意拳收徒300人
    當前位置:首頁 >> 綜合 2012.10.28 星期日 非遺項目、濟南形意拳「掌門」再收10弟子 濟南形意拳收徒300人 作者:張彤
  • 他是民國武術大師,形意拳無人可敵,解放後做了什麼被槍斃?
    他是民國武術大師,形意拳無人可敵,解放後做了什麼被槍斃?說到民國時期,除了有戰爭之外,其實很多傳統藝術和武術都在蓬勃發展,在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成龍的功夫電影也讓很多人對武術痴迷,其實在民國時期,有一個武術大師,他的一手形意拳無人可敵,本來以為他也能和葉問等武術宗師一樣,成為一代名家,但是沒想到的是,解放之後他竟然被槍斃了,他究竟做了什麼呢?
  • 濟南形意拳名師李靜軒逝世 百歲大俠寫就功夫傳奇
    (資料片)  3月31日12時50分,著名武術家、形意拳大師李靜軒因病醫治無效不幸離世,享年106歲。4月2日下午,李靜軒老人的告別儀式,在濟南市殯儀館舉行,上百名親友、弟子到場送了老人最後一程。李靜軒老人數十年勤練形意拳,一輩子寧靜淡泊。4月2日,記者通過採訪濟南形意拳研究會會長楊遵利,一同感懷這位用一生書寫形意拳傳奇的老人。
  • 形意拳大師郭雲深,為什麼只打半步崩拳?
    但是,在清朝末年間,有一位形意拳武術大師郭雲深,確實身負「絕招」, 以「半步崩拳打遍天下」而著稱。那麼,這位郭雲深是何來歷?他的「半步崩拳」又是什麼樣的絕招呢?他的武功真是高深莫測、打遍天下嗎?先後拜在長拳武師馮譽彰和八極拳大師孫亭立門下。數年後也只學會花招虛套,演練起來確實讓人眼花繚亂,但真正上手後卻往往一觸即潰。1850年,孫亭立將自己的一身功夫傾囊相授後,推薦郭雲深入師形意拳大師李洛能。郭雲深拜見李洛能後,向他演練了一套嫻熟的太極拳和梨花大槍。李洛能嫌他身材矮小,年齡偏大,而且性格剛烈,鋒芒畢露,不願收他為徒。
  • 明海大和尚筆下的張海慶原本是河北派形意拳傳承人
    河北趙縣柏林禪寺的明海大和尚有篇很美的散文《格應大師》,文中提到格應大師的皈依弟子張海慶。張海慶夫婦與弟子合影明海大和尚筆下的張海慶,原本是趙縣赫赫有名的形意拳傳承人。《張海慶形意拳》已經列入趙縣非遺名錄。
  • 太谷形意拳名家一布學寬
    布先生從小就喜愛武術。十六歲起便學習拳術,後投師於車永宏先生門下學練形意拳(車永宏先生,字毅齋,人稱車二師傅,太谷縣賈家堡人,精形意拳術)。由於功架出眾,很受車師器重。得車師真傳,以法精練,功夫漸深,遂得名聲,為車師得意門徒之一。1913年起,布先生開始收徒傳藝,教授門徒頗多,弟子之眾,冠於他師。常以提倡發揚武術為己任,努力發展形意拳技。
  • 楊遵利:濟南形意拳的"掌門人" 收徒已超300人
    楊遵利:濟南形意拳的「掌門人」,他要把形意拳作為一個文化品牌傳播下去   形意拳,楊遵利用心研習三十餘年  19日8點半,濟南形意拳玉函路六裡山授拳場地。初冬的空氣中還飄著雨絲,記者遠遠便看到楊遵利先生背著手在拳場氣定神閒地踱步。見記者走進拳場,楊先生抱拳行禮,不像個習武之人,倒像個先生。雖然飄著雨,楊先生的幾個弟子還是來到拳場,恭敬地跟師父打過招呼,然後各自練習起來。
  • 形意拳的數字奧秘
    姬際可門下,分成河南、山西、河北等不同派系,分化成不同的名字傳承,包括心意六合拳、心意拳、形意拳等。形意拳所謂形意,分為形和意。形即形式,意即心意。所有動作由心意而所發,而以手足相隨。形意拳中最基本的動作有劈、崩、鑽、炮、橫五拳,中國傳統文化中有金、木、水、火、土,五行,用五行來描述五拳的地位,足見其重要。按照孫祿堂大師的說法,可以稱之為五綱。
  • 李洛能形意拳論之一
    李洛能著《形意拳譜》。李洛能先生從師戴龍邦先生習練心意六合拳,經其手發展出十二形並更名為形意拳,李洛能先生可以說是現代形意拳的祖師爺,所以先介紹李洛能先生的拳論。李洛能先生的拳論特點是通篇講周身各部位合一,應該說是內家拳中最好的拳論之一。
  • 形意老拳師張桐先生拳姿追憶
    著名武術家、高級教練、國家級裁判員。曾任全國武術協會委員,陝西省武術協會副主席,西安市武術協會副主席兼秘書長,陝西省政協體育組成員,西安幣政協委員,現任西安中華武術研究會會長。張桐幾十年如一日獻身於武術事業,在武林德高望重。7歲起隨舅父(河南少林洪拳名師盧賓、盧申)習傳統洪拳,初奠武功基礎。16歲時,他赤手空掌擊倒三個持刀搶劫的匪徒,在家鄉引起轟動。
  • 尚氏形意拳創始人,行走江湖多年,成為威震武林的宗師
    今天來講以為武術大師「尚雲祥」,形意拳大師,尚氏形意拳創始人。此人字霽亭,山東樂陵尚家村人,生於1864年11月28日,逝於1937年10月10日。自幼慧穎強識,生性爭強好勝,嗜武成性,一邊向帳房先生學文習字,一邊向少林名家馮大義學功力拳。
  • 形意拳傳人看門50年 披露《武穆遺書》口訣/圖
    李仲軒在練武曾拜形意拳大師習武 形意拳傳人披露《武穆遺書》>《逝去的武林》出版口述者李仲軒曾拜形意拳大師習武 退隱後做了50年守門人形意拳傳人披露《武穆遺書》《射鵰英雄傳》中武林群豪爭奪《武穆遺書昨天,現代出版社推出《逝去的武林》一書指出,《武穆遺書》確實存在,形意拳就是由《武穆遺書》發展而來。
  • 形意拳比詠春拳厲害嗎?
    隨著一系列的傳武大師上了擂臺被摁在地上摩擦的脫皮,武術也同樣都被傳武大師當成墊背的摩擦了。但普通人對武術的理解並沒有提高,無非是看見和聽到就說誰厲害,所以到現在還有很多人認為李小龍能打贏拳王泰森。對武術的第二層理解是什麼呢?一些人認為任何武術都有各自的長處,並沒有高低之分,只有練武的人才有強弱之別。持這種觀念的人不在少數,就連甄子丹也是這麼說的。
  • 形意拳大師:泰森穆斯裡穆都吃透了中華武術,中國人反而丟了絕活
    張西可形意拳大師張西可是民國武學大家孫祿堂的重徒孫,此人瘦小枯乾,貌不驚人,身高1米65,體重65公斤,卻能打出874斤的重拳,拳頭比美國重量級拳王泰森還重。張西可是山東技擊研究會會長,在當地很有名氣,為了展示重拳威力,他打爛了無數不鏽鋼鍋。
  • 楊遵利:隱在市井廣授天下形意拳
    楊遵利:隱在市井廣授天下形意拳 壹人人都有個「大俠夢」,不過這大俠,可不好當像很多孩子一樣,小時候的楊遵利也有著
  • 陰陽五行與形意拳
    長期鍛鍊形意拳,使人體上下協調、內外結合、形神兼備,身體素質大大增強,心理素質也有所改變。此外,形意拳也講究八卦應用與理論研究。從本質上講,八卦所體現的四正與四維的對稱正是源於對陰陽理論的辯證理解,如形意拳與八卦掌通用的最佳習練法「飛九宮」就是如此。
  • 目前保存最完整的形意拳創始人究竟是誰……
    作為中國三大內家拳之一的形意拳,始於明末,盛於晚清,傳習演練已有三百多年。是目前保存最為完整的武術拳種。   形意拳經過歷代傳人不斷鑽研和總結,幾百年來名家輩出,流傳甚廣。孫中山、周恩來、張學良、馮玉祥等著名人士,都曾十分珍視形意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