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九招拆解:針對新用戶註冊的增長黑客

2020-12-13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本文中提到的諸如遊戲化、推薦拉新這種比較經典的增長操作,背後對應了了不止一個心理學概念,這解釋了為什麼經典的增長黑客方法常常在不同產品之間即插即用、無往不利。有些心理學應用,作者解釋得很淺,所以又到了自我思考的時候——怎麼更好地把這些招數應用到自己的產品中。

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用戶還沒註冊就流失?

當然這可能有很多原因。但坦白說,你有沒有想過在用戶初次接觸APP時,運用心理學概念留住他們?

心理學不僅僅能幫助市場活動創意或用戶界面設計。無論製造商還是SaaS企業,心理學理應出現在公司中的任何部門。而運營者實施不同的心理學概念,會幫助產品獲取且留存更多用戶。

柏拉圖曾經曰過:「人類行為的三個主要來源:欲望,情感和知識。」 三個來源都滿足,才會驅動用戶轉化、採取行動。

來看一個虛擬案例:目標用戶最大的痛點是「無法按時向所有客戶發布所有的帖子」。你基於此,研發了一個社交媒體的排期工具。此時,用戶的欲望是「發布和維護每個帖子,圖文質量無損」; 情感是某種「得到緩解的感受」,它舒緩壓力,讓用戶感到滿足,因為用戶有了更多時間做其他的事;而知識(誘發)是「驚喜時刻」(Aha Moment):當用戶理解產品提供給他們的價值時,才會採取行動,開始使用產品。

市場和銷售負責激發潛在用戶,釋放他們的欲望和情感,但最終,用戶體驗的目標是——觸發他們的驚喜時刻。

這篇文章中,我們提到不同的心理學概念、行為、效果和成功案例,這些內容的目的均在於提供更多APP產品用戶轉化的價值,幫助產品創造出「驚喜時刻」。

第一招:蔡格尼克效應

心理學家蔡格尼克發現,相比完成了的任務,人們更會試圖記住未完成或中斷了的任務。這個後來被叫做蔡格尼克效應。

以文案或內容為例:如果一篇文章最開頭的幾段裡已經把所有信息都交代了,你還會想讀完全篇嗎?如果文章開頭挑逗一下讀者,他們就想要繼續讀下去,做產品也是這個道理。

為釋放驚喜時刻,大家可以試著過程中增加不同的任務或者進度條。這個策略不僅在SaaS工具或產品中被廣泛應用,在線上遊戲中也很常見。

未完成的任務條強迫用戶繼續接近驚喜時刻。在StoryChief的案例中,UI左邊可以看見完美的蔡格尼克效應應用。

另一個案例是線上博客平臺Ghost。Ghost團隊發現,完成特定任務的用戶,是普通用戶訂閱付費版機率的十倍。這個特定任務甚至不是「發布一篇博客」,僅僅是「更換一個博客主題」。

發現了這個有趣的數據後,他們做了一個「上手清單「,清單裡包括添加主題,和一個如何添加主題的視頻教程。最初那些沒有添加主題的用戶,會收到一封郵件,郵件裡包括這個視頻教程。結果是,7%的新用戶因此添加了主題,其中26%的人看了視頻教程。使用蔡格尼克效應,Ghost成功轉化了一把用戶。

第二招:同伴壓力

同伴壓力或社會壓力鼓勵人們跟隨同伴,改變他們的態度、行為或價值觀。

你想過每個社交媒體產品增長背後的秘密是什麼嗎?Facebook, Instagram, Twitter, LinkedIn 就是使用同伴壓力的好案例。如果你的朋友圈裡,十個有六個都在用一個工具去完成目標,你也很可能會開始使用。

一直以來增長黑客的著名案例——Dropbox推薦計劃,鼓勵人們邀請身邊的朋友也來使用產品,這樣用戶可以獲得更多雲空間。這也可以算是蔡格尼克效應。採用兩種心理學概念,Dropbox幾個月內創造了3900%的用戶增長。

推薦好友註冊Dropbox可以得到最高的容量獎勵

第三招:人為推進效應

曾經有一個實驗很有意思:參與者收集全部十張郵票,可以得到一個免費三明治。但其中一組參與者在不用付出任何努力的前提下,會先得到兩張郵票作為獎勵。實驗結果發現,提前得到獎勵的那組參與者更有動力完成全部郵票收集。

這被稱為「人為推進效應」 —— 如果人們能獲得一些標誌性的獎賞,將更傾向於完成目標。

Kickstarter應用了「人為推進效應」:每個項目都有一個進度條顯示眾籌當下的狀態。當人們發現某個項目馬上就要籌滿,就很可能在這個項目上投資一筆。

還有Paypal。當人們註冊Paypal的時候,創建帳戶這一步會被自動點亮。成功完成Paypal的註冊設置一共分為五步,創建帳戶這一步等於是免費送給用戶的。

第四招:用戶體驗遊戲化

人人都喜歡遊戲。遊戲化不僅讓產品有趣,而且能幫助提升用戶轉化,幫助普通用戶升級為尊貴會員。為用戶註冊樹立標杆的公司當然是Duolingo。他們很好地運用了遊戲化手段獎勵用戶。

用戶完成每日目標後,Duolingo將獎勵他們XP點數和成就徽章。用戶不斷得到點數和徽章,就能不斷升級。

Foursquare也是把用戶註冊遊戲化的一款產品,他們實現了1千萬用戶註冊,2011年融資五千萬美金,估值6億美金。在Foursquare,籤到被遊戲化,比如去一個新地點就可以得到一定分數。

Foursquare用徽章增加遊戲感

第五招:選擇的悖論

美國心理學家巴裡施瓦茨的書《選擇的悖論》發現,選擇更少的人買東西的意願更高。根據施瓦茨的說法,通常人們買東西會經歷以下6步:

  1. 搞清楚目標
  2. 估算每個目標的重要性
  3. 排列選項
  4. 估算每個選項達到目標的可能性
  5. 鎖定選項
  6. 修改目標

其中,第3步「排列選項」是做決定過程中最重要的。 選項越多,越不確定。如果選項少一點兒,人們做決定的時候會更自信。

Unbounce的Ryan Engley利用減少線上會議的選項,做了一個測試。在A/B測試了兩個落地頁後——第一個落地頁有四個選項,第二個落地頁有三個選項——他發現第二個落地頁轉化率高16.93%。

另一個實踐「選擇的悖論」的產品是HelloBar。HelloBar是WordPress的一個插件,用於提升轉化率,把訪客轉化為顧客。HelloBar有很多功能,用戶可以在裡面選擇目標,是提升流量,收集email,還是把訪客帶去社交媒體,或者個性化工具欄等等。

Hellobar因為功能太多,決定分流用戶去不同的界面

讓用戶先選擇目標,Hellobar減少了功能選項。這顯著提升了Hellobar的用戶轉化率。

第六招:熟悉偏見

為了更好地解釋這一點,我們以投資打一個比方:比如你要在兩家公司中選擇一家進行投資。第一家你熟悉,第二家你完全不了解。你會投資哪一家呢?很多人會選擇第一個,因為熟悉。

這被叫做「熟悉偏見」。人們傾向選擇或購買更熟悉的產品。

領英在用戶註冊中充分利用了熟悉偏見。當用戶第一次註冊或者添加新好友時,他們會提供你一個添加電郵聯繫人的選項。

而Pinterest——當用戶創建帳號的時候,Pinterest會基於你的興趣,知識和熟悉領域提供給用戶多個主題。

像上面領英的例子,減少用戶尋找好友的時間,也更快地觸發了用戶的「驚喜時刻」。

第七招:峰終定律

諾貝爾獎得主、心理學家丹尼爾卡尼曼和他的同事發現,對體驗的記憶由兩個因素決定:

  1. 情緒峰值時(最好或最壞)的感受
  2. 最後時刻的感受

這被叫做峰終定律。

我們通過一個例子來解釋它:你的家人為歡迎新鄰居準備了一頓晚餐。如果鄰居帶著微笑離開,他們可能會將這頓晚餐視為一次愉快的經驗。如果他們是帶著憤怒或無趣離開的,很大機率上他們會避免再來你們家。

峰終定律在遊戲中應用得很多。

英雄聯盟是世界上最受歡迎的遊戲之一(我也是它的粉絲)。它利用不同的事件指示出遊戲中的峰值,比如:

First blood, Double Kill, Triple Kill, Quadra kill, Penta kill(一殺,二連殺..)

Killing spree, Rampage, Unstoppable, Godlike, Legendary(瘋狂殺戮、像神一樣、傳奇…)

An enemy has been slained(敵人被殺)

這些事件反映了遊戲中的階段,它們激勵你推進比賽並且取得勝利。

在SaaS行業,MailChimp著名的 「High five」 圖示就做得挺好的。

用戶在MailChimp上完成一項操作,會得到跳動的HighFive動畫手勢

甚至這條推特也驗證了峰終定律在用戶註冊中的有效性。

High Five圖示將激勵用戶完成下一步的電郵營銷。

快速生成銷售企劃的線上工具Proposify在用戶註冊中也使用了峰終定律。

在教學demo中,用戶可以創建一個企劃的demo版本。一步步地,當用戶完成創建並且註冊後,系統會提醒用戶去查收一封電郵。當用戶照做了,同時也接受了Proposify向他們推廣郵件。就像他們說的,這封電郵就是用戶註冊過程中的「聖杯」。當用戶打開電郵,就已經完成了全部註冊流程。

有很多用戶註冊運用峰終定律的例子,你應該見過不少類似「祝賀你,完成了第一個/次XXX」或者「祝賀你有了100個訂閱者」這樣的彈窗。

第八招:社交促進

社交促進或受眾效應的心理概念,基於一種假設,假設人們在和團隊一起工作時將表現得更好。

1897年,Tripplet測試出自行車手獨自騎行和對抗騎行的表現——獨自騎行和競賽騎行比,速度更慢。在和他人一同工作時,我們總想證明自己能更好地完成任務。

社交媒體把受眾效應作為核心心理學概念。社交網絡迫使人們去交談、共同完成任務,同時改進自己在任務中的表現。

團隊協作與聊天平臺Slack,在其著名的Slack機器人產品中,也利用了社交促進概念。雖然Slack機器人不是真人,它卻能幫助用戶更快地設置帳戶和頻道。通過一種有趣和互動的方式,Slack有效地提升了拉新。

第九招:歧義效應

歧義效應是一種認知偏差。在缺少信息的情況下,決策通常會被幹擾,這意味著人們往往會選擇那個收益更高的選項。

歧義效應自人類出現起,便一直存在。那時候人們要在黑果子和紅果子之間做個選擇,在不知道哪個更加有毒的前提下,他們也至少會選相對了解的那個。

歧義效應影響人們每天的日常生活。如果你想在用戶註冊這一步用上,謹記:

項目管理的線上軟體ProdPad, 很好地在用戶註冊流程上應用了這一招。

看,每一個步驟下面都配上了簡短又引人注意的信息說明,讓新用戶更快地了解產品,而且ProdPad一開始就直白地向用戶解釋,為什麼需要用戶填寫一定的個人資料,這對建立產品和用戶之間的信任很有幫助。

總結

如果你想引導用戶使用一款新產品,最重要的就是在用戶註冊流程中釋放驚喜時刻並且觸發用戶試用,這樣,新用戶才有可能轉化為忠誠用戶或者付費用戶。「驚喜時刻」可能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而產生,而心理學現象或原理能對其中的一些原因作出解釋。

無論你應用的是哪一招,記住最重要的——用戶旅程越簡單高效越好,這將讓你的用戶轉化受益無窮。

 

作者:Aazar Ali Shad,Userpilot增長VP,5年SaaS經驗,現在幫助200多個SaaS公司優化用戶註冊,提升產品認受度。

翻譯:增長黑客煉成記

本文由 @增長黑客煉成記 翻譯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於CC0協議

相關焦點

  • 蝌蚪互娛|循序漸進的增長黑客:如何提高用戶註冊轉化與用戶激活
    增長黑客Growth hacker強調用數據驅動增長,所以每一個獨立的漏鬥模型,我們同樣可以用漏鬥分析、群組分析、留存分析等方式,來洞察用戶的行為軌跡,最終目的皆是為了提高註冊轉化率、留存率以及提高用戶生命周期價值。這是增長黑客的主旨要點,謹記。
  • 增長黑客|全民K歌的用戶增長之路
    同樣,增長文章的閱讀量在不斷的再持續刷新,從首篇5千閱讀量,到現在平均每平臺單篇2萬閱讀量的閱讀數據,說明針對增長黑客的分析及應用方法是認同的,同樣也對我有了重新的定位。我相信人人都應該去過KTV,點過自己最喜歡明星的歌曲,唱過最經典的及最流行的歌曲。會在某個晚下班時間,也會選擇在某個天氣晴朗的周末約好友而行。
  • 如何用增長黑客的方式解決用戶流失問題?
    我覺得最大的不同在於,傳統市場營銷的關注點是市場營銷、拉新、獲客,或者產品的曝光度、知名度,而增長黑客拓展到了用戶的整個生命周期。 因為不光有獲客,還有激活和留存。 在這個基礎上,這些老用戶會推薦你的產品給新用戶,幫你帶來新用戶。最終整個體系支撐起了你的盈利模型。這是推薦和變現。 這是增長黑客的思維,和傳統營銷最大的不同點,它關注的是整個生命周期:從獲取,到激活,到留存,到推薦,再到變現。 對我自己而言,這個思維很有用的點在於,它可以把很多很繁雜的方法、理論都套在了裡面。
  • 外貿營銷中,如何讓「增長黑客」促進業務增長?
    而增長黑客則是經典營銷框架的升級。這個概念最早源於矽谷創業者Sean Ellis,它指的是一種用戶增長的方式。說的直白一點,就是通過綜合運用市面上常見的各種用戶增長方法,以及創造性地運用數據、技術等手段幫助快速實現用戶增長,為產品或公司搭建起來一個長期、穩定和健康的增長引擎。
  • 增長黑客 | 職場脈脈的增長路徑
    在進入國內用戶明顯感覺產品並不買帳,無獨有偶,國內爆發了一股新的職場社交風波,這就是脈脈,而隨著時間的流逝,脈脈看似也同樣面臨增長乏力的問題。這款15年火爆北京各大街頭的職場社交軟體脈脈,同樣現面臨增長,產品發展的瓶頸。一款高頻剛需的「社交」產品,逐漸淪落成一款「銷售廣告」的工具。回頭來看脈脈在創立到瘋狂增長的最高路段,是所有增長與品牌的同學,要深度學習及研究分析的。
  • 微信讀書「每日一答」功能拆解:如何設計用戶增長漏鬥?
    本文對於微信讀書「每日一答」功能進行了拆解和細化,分析了微信讀書是如何通過優化漏鬥模型,提高用戶增長。3)道具卡引導用戶前往漏鬥下一級:在流程中上遊,除了答題,最突出的就是是否購買/使用道具卡,購買道具卡的途徑有:書幣/積分/邀請拉新,書幣顯示微信讀書團隊始終將書幣系統視為未來的重要變現手段之一,積分則可以引導用戶前往【問答PK】,邀請拉新與用戶增長相關,這一系統可以有效促成老用戶前往漏鬥下一層級轉換、留存、付費與新用戶增長
  • 用數據破解用戶增長瓶頸的五大策略(附PPT)
    「增長黑客」的概念正火,但是想要成為真正的「Growth Hacker」卻並不容易。無論是產品還是運營,都會碰到各種增長瓶頸,如業務停滯,用戶下滑等。那麼該如何破解增長瓶頸,成為真正的「增長黑客」?3月22日,今日頭條增長策略負責人張弦做客GrowingIO公開課第五期,跟大家分享「如何用數據破解增長瓶頸」。增長是一個非常大的話題,比如用戶註冊增長,活躍度增長,商業營收增長等,不同的增長問題解決思路各異。
  • 一款家居後APP,如何用增長黑客方法實現從0到40萬增長?
    讓這款具備了從0到1特質的產品以一種理性、科學、嚴謹的案例拆解形式來幫我們尋找創業產品的爆發式增長共性,強化和提醒數據驅動運營的思維準則。我認為,增長黑客不僅僅是一種方法論,更多在於指導產品運營的思維模式、行為準則、管理模式及人員配置。在流量紅利期已結束的今天,增長黑客思維應該是產品運營人必備的核心思維之一。作為適用增長黑客方法論的前提是產品足夠好——即P/MF產品與市場匹配度足夠,用戶群體足夠大且能快速獲取用戶。在這一塊,這款家居後產品是能滿足基本條件的。
  • 增長黑客之父 Sean Ellis :如何複製「爆炸性增長」 | 演講全文&...
    所以每天都會有新的機會出現,但是他們(機會)的有效期是非常短的,很快一個方法可能就不再適用了,你就必須要去找到新的方法,新的機會。一個正確的目標應該是有高影響力的目標,比如說你有 50% 的潛在用戶都不會去註冊。這麼高比例的潛在用戶都不會註冊,說明你需要去關注這個問題。比如說,微信可能是你們很大的一個潛在用戶的來源。但如果你沒有通過這個渠道獲得很多的用戶的話,那你可能就需要設立一個目標,那就是我們怎麼樣增加從微信過去的客戶量。我們首先需要分析數據。
  • 病毒學中的裂變增長奧義:用戶增長全鏈路拆解
    三 、擴散鏈路拆解1. 驅動力當然,即使用戶接受了你傳播的信息,他們也未必會去進行擴散。如果無法達到擴散效應,增長效果明顯會十分受限。因此,我們在做增長時都希望能達到裂變的效果。優點:用戶操作難度低,社交人脈消耗小。缺點:獲取用戶速度一般,隨意性較大。四 、迭代鏈路拆解病毒能如此出色地在生命界經久不衰,與其強大的變異能力有著莫大的關係。同樣道理,產品的傳播增長也需要不斷「變異」即迭代優化。
  • 360:越南黑客竊取抗疫情報,利用新冠題材引誘用戶
    快訊 | 詳情 360:越南黑客竊取抗疫情報,利用新冠題材引誘用戶 360公司今日表示,近期發現有黑客組織在不斷嘗試竊取我國醫療衛生行業的相關機密,通過安全大腦多次監測、追蹤到的證據分析證明,該組織確為越南黑客組織APT32(海蓮花OceanLotus)。
  • 增長思維,8個用戶生命周期
    關於增長思維應該是動態的,增長的方式也一直在不停地改變,一個企業如果只是為了做增長而做增長,效果一定不會很好,如果一味的抄襲別人的增長方式,那結果必然令人大失所望。做增長的應該都知道增長黑客這本書,可能是相當推崇增長黑客中的理念,本書的作者並不是這麼認為,他覺得增長黑客的理念有待完善,甚至有些地方會有誤區。
  • 50個經典增長黑客案例:世界創新的商業增長黑客策略和技術
    如今,對於一家新公司來說,要實現可觀的利潤並將其再投資於長期增長是不夠的。對於今天的創業公司來說,增長是成功的唯一標準,公司正在尋找更巧妙的方式,讓新用戶加入他們的產品或服務……即增長黑客策略。 什麼是增長黑客?
  • 建議收藏:載入史冊的 18 個國外「增長黑客案例」
    本文分享國外經典的增長黑客案例,供大家參考和學習,更好地運用增長黑客的理念,助力自己的產品增長。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下,國外那些經典的增長黑客案例。希望國內的增長愛好者們能從中受到啟發,結合國內實際情況,更好地運用增長黑客這一理念。1. HotmailHotmail於1995年由傑克·史密斯和印度企業家沙比爾·巴蒂亞創建,並於1996年7月4日(美國獨立日)開始商業運作,是網際網路上最早的webmail服務之一。
  • AARRR已過時,「6R」模型才是新一代用戶增長模型
    編輯導讀:在用戶運營體系中,AARRR是一個經典的框架模型,它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用戶生命周期,採取有針對性的營銷。但是隨著流量紅利逐漸消失,增量空間變小,增長變得越來越難,AARRR模型不再是今天這個時代有效的黑客增長模型。本文作者為我們介紹了一種新的用戶增長模型——「6R」模型,與大家分享。
  • 好產品是增長的根本——《增長黑客》閱讀筆記
    本次分享的是《增長黑客》第二章:好產品是增長的根本1. 為什麼說好產品是增長的根本?  首先,只有好的產品,用戶才能感受到價值,滿足用戶需求,才願意主動分享。   如果產品不好就做增長,比如廣告投放,只會收到負面評價,退款退貨率很高,同時帶來差口碑,老客戶流失,沒有新客戶。2. 什麼是好產品?
  • 這樣「撩」用戶,產品增長得更快
    「增長黑客之父」Sean Eills 寫的《增長黑客》中,在許多驚人增長結果的背後,對用戶有充分的了解為其奠定了良好的基礎。當然,了解用戶的方式有很多,大體上可以分為,以調研訪談為主的定性分析、以數據驅動的定量分析兩類。今日頭條產品總監陳林說:「很多時候,A/B測試幫助我們理解用戶,而不是幫助我們決策。產品改進只盯著數據,不如不看數據。」
  • 基於用戶行為的增長邏輯:觸動人心的運營策略03
    作比較基於轉化漏鬥的各種轉化率、基於海盜指標的拉新-促活-留存分析、基於用戶任務體系的註冊-投資-提現數據分析等,都能夠幫助我們搭建一套對本平臺指標體系搭建和競品比較分析的框架,對於運營指標制訂、資源申請和效果檢視有顯著的幫助。
  • 36氪領讀 | 增長黑客:那些實現爆發式增長的公司都經歷了什麼?
    內容簡介臉譜網如何從默默無聞到坐擁二十幾億用戶?愛彼迎、優步何以在短短時間估值超過百億美元?領英怎樣跨步成為全球領先的職業社交平臺?這些初創公司實現爆發式成長的共同奧秘就是增長黑客。增長黑客是矽谷當下熱門的新商業方法論,其精髓在於通過快節奏測試和迭代,以極低甚至零成本獲取並留存用戶。
  • 基於用戶行為的增長邏輯:觸動人心的運營策略
    作比較 基於轉化漏鬥的各種轉化率、基於海盜指標的拉新-促活-留存分析、基於用戶任務體系的註冊-投資-提現數據分析等,都能夠幫助我們搭建一套對本平臺指標體系搭建和競品比較分析的框架,對於運營指標制訂、資源申請和效果檢視有顯著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