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無憂無慮的孩子們開始有了思想,第一次感到壓力,這是成長的標誌。伴隨著焦慮、恐懼,有的孩子循序漸進,渴望嘗試,也可能有的孩子正在經歷著痛苦甚至放棄。
我們每個人都伴隨著壓力,在兒童的人生旅途中,他們必須學習如何應對壓力。壓力可以成為一種資源,或者它也可以摧毀一切。學會了解它、感受它,應對它和「管理」它,是父母與孩子一起學習的家庭作業。
1.「我很緊張,這正常嗎?」
面對壓力,孩子們可能會害怕。壓力是一座擺在您面前的山峰。我該怎麼辦?為什麼我會感到煩躁,無法冷靜,無法參與?只有我?其他人也會這樣做嗎?我正常嗎?
如果孩子有這樣的問題,我們可以告訴他:
1)壓力是生活的一部分,感到壓力是正常的,不要迴避;
2)適度的壓力是有益的,我們甚至需要一定的壓力來幫助我們挖掘潛力並做得更好。適度的壓力有利於更好的適應環境,適度的壓力也是適度的動力,我們也可以將其視為良性壓力,恰好的壓力。
3)壓力過大會阻礙思維並影響心理功能。完全沒有壓力不是一件好事。我們可能沒有動力也沒有進步。適度的壓力最適合個人成長。繪製倒U形,那就是壓力與成績之間的關係。
就像我們要吹氣球一樣。如果沒有力氣,或者力氣不足,氣球將不會吹得太大。但是,如果用力太大,氣球會爆炸。最理想的狀態是觀察氣球膨脹並使用適度的力。
2.孩子的壓力如何產生?
無論是對孩子還是對我們自己,了解我們自己壓力的成因都會幫助我們和我們的孩子最大程度地克服壓力,這個反思過程也是應對壓力的最佳方法。
1)當任務的挑戰遠遠超出自己的能力時,就會產生壓力。我們不能指望小學生容易參加馬拉松比賽。給父母的教訓是,與子女一起設定目標時,tip著腳摘蘋果會激發他們的士氣並增強自信心。如果他們跳起來時無法到達蘋果,他們可能會否認自己,並在沮喪後完全放棄。
2)當有觀眾或想像中的觀眾時,可能會對一些孩子造成壓力。如果過多地關注外部評估,過於關注自己在他人心中的形象,則會消耗本應集中於自己的注意力,從而影響正常表現。父母引導孩子向內看,不要將自己的孩子與其他孩子進行比較,並且長時間堅持下去將有助於他們減少自我消費。
3)困難不僅會產生壓力,過分渴望做事也會給孩子帶來壓力。過度追求完美,對於大多數孩子來說,直接的影響是行動的延遲。如果您發現孩子經常遇到這種情況,則可以鼓勵他先完成然後再完善。行動是治癒的方法。
3.壓力大時,孩子的行為會怎樣?
逆流而上的孩子,他們克服了一個又一個難題,又克服了一個又一個壓力。他們頑強並且具有很強的自我調節能力,並且很可能會帶來身心的蛻變。但這是基於均衡適度的壓力。均衡意味著您可以承受一定程度的過大壓力,但不會一直陷入困境。一般來說,壓力是靈活的,可控制的和適度的。
有些孩子在壓力下會非常緊地壓自己。他們有克服壓力的野心,但是他們的自我調節能力較弱,他們往往不善於尋找外部資源。例如,在父母的幫助下,很容易自我封閉。父母應該善於觀察。如果您的孩子屬於這種類型,您不能將他們的努力歸咎於徒勞無益,但您必須與孩子們取得聯繫,以便他們在需要時可以幫助他。
逃避壓力會使許多父母感到沮喪,焦慮和遺憾。清楚地思考,清楚我們的孩子逃避的原因是向他提供幫助之前要做的第一件事。幾乎沒有人喜歡壓力,但是每個人的心理動機都不一樣。可能會被誤解的是,逃避並不意味著孩子們不想做得好。容易被忽視的原因恰恰是由於害怕做得不好,他們會因拖延、罷工、不做作業以及沉浸在手機中而隱藏自己。當您無情地看著他們時,也許他們承受的壓力過大。當他們生氣,易怒甚至是暴力時,他們正在使用這種溝通方式告訴父母他們需要幫助。
4.幫助孩子學習並與壓力相處
父母能做什麼?
1)您是優秀的榜樣嗎?
孩子們需要學習如何將壓力轉化為動力。他們學習的對象,首先是他們的父母。他們將觀察父母如何應對壓力,並且很有可能複製並內化這種模型。因此,對孩子最好的幫助是父母在壓力管理方面做得很好,並為孩子提供榜樣。
2)陪伴的力量
當孩子承受壓力時,任何正確的道理通常都不起作用,只會增加孩子的煩躁感。語言並不總是始終有效,對他們而言,保持沉默可能更為重要。我們還可以使用一些非語言支持,例如擁抱和輕拍肩膀,足以使他們感到鎮定。最重要的是,我們需要內在的平和來傳遞孩子們內在的穩定支持。
3.)正確的幹預時間
當孩子有壓力時,他們需要幫助。如果我們幹預得太早,我們將剝奪兒童發展彈性的機會。幹預太晚,孩子有承受壓力超負荷的危險。這就要求父母明智而靈活地觀察和理解自己的孩子。我們不一定會始終遵循最正確的節奏,但沒關係,只要我們確保一定水平的穩定支持即可。
4)不要讓您的主觀壓力成為孩子的負擔
壓力是主觀的。對我們來說的壓力,對孩子來說可能不是,孩子是他自己的主角。父母應該做的是不要給孩子施加壓力,不要讓自己的問題成為孩子的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