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工如何開展孕婦抑鬱輔導服務?

2020-10-11 北達博雅社工

緣起

孕婦這個群體經常被社會認定為在家備受呵護的幸福女人、生孩子就像瓜熟蒂落一樣絲毫沒有難度、懷孕了就要自然而然的變得成熟有擔當、女人天生就會作媽媽等等標籤,但是沒有女人天生就會生孩子,沒有女人天生就會做媽媽,這是一個角色的轉變,也是一個內心掙扎、糾結著成長的過程,儘管不斷更新的技術手段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孕產婦的痛苦。


但其在妊娠和分娩過程中心理、生理等層面均會產生強烈的應激反應,同時,孕產婦在妊娠期間若長時間伴有抑鬱等負性情緒則很容易引起內分泌以及神經功能的紊亂,對妊娠結局和產後情緒均造成嚴重影響。


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第六人民醫院醫務社工項目在醫療人文關懷的服務理念指導下,聯手產科醫護人員搭建為孕婦服務的跨專業團隊,開展關於孕婦產前抑鬱的狀況篩查,也在其中探索了孕婦的抑鬱情緒成因、介入服務路徑,以緩解孕婦的心理壓力,協助孕婦應對孕期風險,減少不良患病經歷,以期減輕孕期抑鬱情緒,並阻斷其遷延發生產後抑鬱症,這對於維護孕產婦和新生嬰兒的身心健康、家庭的和諧穩定有著重要的意義,也是醫院履行社會責任、展現醫療人文關懷的體現。


防治孕婦抑鬱的社工服務路徑

在整個服務過程中,社工充當一個同行者、教育者、支持者、治療者、資源連結者的角色,通過評估篩查和服務接觸,尋找有抑鬱情緒的重點服務個案,聯動醫療科室、伴侶及其家人、孕產婦群體、心理諮詢師、親子教育專家開展系列的支持性服務,通過評估篩查、改變不良認知、增能、建立支持性資源,預防產前、產後抑鬱,服務的路徑主要分三步走:


服務路徑step1:找「人」

採取四個大途徑、十個小途徑的方式找到有抑鬱情緒的孕婦。

首先我們建立評估篩查機制,把抑鬱自我識別量表和社工服務宣傳釘在產檢本的封面,在產檢首次建檔、孕期服務介入,使用量表對每一位孕婦進行評估篩查,發現分值高或情緒狀態表現異常的孕婦,實行服務推薦或轉介;


其次,我們藉助孕婦學校和新手爸媽訓練營的平臺,設計孕婦專屬棋盤遊戲和「心情空間」、「瑜伽冥想放鬆」、「生育舞蹈」等特色服務,在服務中觀察、訪談、發現孕婦的情緒和目前遇到的困境狀況,及時提供服務推薦,同時也通過這些服務讓孕婦放鬆身心、提升愉悅度和應對能力,並不定期開設大型的、對外的康樂活動提升孕育的愉悅度。


第三,我們藉助孕婦學校平臺,社工設計並講授孕婦抑鬱情緒的認知和技能提升課程、家庭關係處理課程,建立專業認同,促進孕婦及其家庭主動求助。


最後就是聯動產科、婦幼保健科和精神科、社區社工,讓其找到處於情緒困境或現實困境當中的孕婦,轉介到醫務社工處開展服務。


服務路徑step2:精細分類、針對服務

通過以上服務找到我們的服務重點人群,要進行相應的評估,針對其需求、特點有側重的選擇服務重點:


首先是改變不良認知。協助案主表達歪曲的認知,進而改變其負性自動思維,建立正確認知,並且幫助案主不斷的練習,當歪曲認知出現的時候能自我覺察並駁斥,防止歪曲認知對情緒的影響。


其次是提升應對技能。案主有正確的認知,也要有相應的行動指引,包括放鬆訓練、音樂和繪畫治療、生育舞蹈等等,當抑鬱情緒來臨的時候及時得到舒緩或轉移,同時動員案主建立良性互動的社交關係、多表達自我想法和情緒、定期出來走走曬曬太陽、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做志願服務增添自我價值感等等;


第三是建立支持性資源,並提升其資源利用度。支持性資源主要為四類:

①工具性的支持,主要是社工引導孕婦學會獲得家人或照顧者的幫助,特別是獲得飲食和睡眠的保證、不過度勞累;


②情緒性支持,聯動多方群體給予孕婦關心、理解和支持,進而舒緩其低落、無助、茫然、孤單等情緒;


③治療性支持,包括醫護人員的醫療或藥物處理,緩解其身體因素所致的不適,也包括心理諮詢師和社工提供的家庭治療、音樂和繪畫治療、放鬆訓練等專業性的技能指導;


④信息性支持,通過課程和線上、線下的諮詢和信息傳遞交流,減少孕婦的迷茫和因知識技能缺乏所致的擔憂害怕,其中社工正在整理成冊的「幸孕手冊」,內容包括孕產婦應對抑鬱情緒的技能指導、醫療服務資訊獲得的途徑、非醫療服務的保障性資訊、抑鬱個案跟進服務的案例分享、周邊社區資源、救助資源等等。


服務路徑step3:不斷評估、適時轉介

社工在跟進服務中不斷的評估案主的情況,例如案主的精神和情緒狀況、是否有自我傷害的想法或行動、自我封閉的程度、家庭的照顧和支持力度等,必要時轉介精神科或上級醫院、社區社工跟進服務,而醫務社工後續也會進行不定時的回訪和關心,跟進案主的康復情況。


服務成效

廣州市北達博雅社會工作資源中心進駐南海區第六人民醫院開展醫務社工服務五年,至今項目已經涵蓋了產科服務、婦科服務、志願者管理、醫患關係調節等多維度的服務。


其中,在產科的孕婦抑鬱防治服務系統而有特色,並對服務的成效做了科學性的檢驗,產出兩篇論文刊登在中國社會工作雜誌的醫務專刊。


服務相關科室對社工服務非常認可,積極參與和聯手推動人文關懷的服務,現階段,南海六院已建成「醫護人員-社工-孕婦」聯動服務,致力於構建孕婦的社會支持體系,協助孕婦應對孕期的身、心、社不適,築牢防治孕婦抑鬱的社工服務路徑。


轉自:社工客(ID:shegongke)

供稿: 廣州市北達博雅社會工作資源中心

撰稿: 歐妙賢

編輯:錢佩茜

相關焦點

  • 白雲區均禾家綜社工開展駐校服務 設「社工姐姐」信箱為孩子答疑解惑
    廣州市白雲恆福社會工作服務社下屬均禾街家庭綜合服務中心正式開展駐校服務是從2013年開始的,最早為顏樂天紀念中學等初中以上學校,而面向轄區內小學的駐校服務則是從2015年開始的。目前,該社工駐校服務已覆蓋轄區清湖小學、羅崗小學、石馬小學、平安小學和錦陽小學,服務近萬次,每周至少半天的駐校服務,每次至少2名社工參加。
  • 鼓勵社會心理服務試點地區探索開展抑鬱症防治特色服務
    醫療衛生機構加大抑鬱症防治科普宣教力度,拍攝製作專業權威且通俗易懂的抑鬱防治科普宣傳片,普遍提升公眾對抑鬱症的認識,減少偏見與歧視。充分發揮專家隊伍作用,深入學校、企業、社區、機關等,開展抑鬱症相關公益講座。在公共場所設立或播放抑鬱症公益宣傳廣告,各社區健康教育活動室(衛生服務中心)向居民提供科普宣傳資料。  (二)開展篩查評估。
  • 關於探索開展抑鬱症、老年痴呆防治特色服務
    醫療衛生機構加大抑鬱症防治科普宣教力度,拍攝製作專業權威且通俗易懂的抑鬱防治科普宣傳片,普遍提升公眾對抑鬱症的認識,減少偏見與歧視。充分發揮專家隊伍作用,深入學校、企業、社區、機關等,開展抑鬱症相關公益講座。在公共場所設立或播放抑鬱症公益宣傳廣告,各社區健康教育活動室(衛生服務中心)向居民提供科普宣傳資料。
  • 乘風破浪的學校社工服務獲獎感言
    現在我可以告訴你,學校社工是一群人,他們用社會工作的專業方法,面向全體學生、教師、家長,特別關注其中的弱勢學生及家庭,以期通過專業服務,促進學生問題的解決與需要的滿足,實現人的全面發展。在我的成長路上,有9位學校社工的陪伴。他們在學校主要為學生開展生涯教育課程、焦點治療方法為主的個案輔導、團體輔導、生涯教育主題活動。
  • 如何做好駐校社工服務項目 | 案例分析
    本文基於對過去半年多的服務經驗,嘗試總結羅村一中駐校服務項目開展過程中,駐校社工如何調動學校的專業力量、朋輩的榜樣力量、家庭的正向力量以及社區的支持力量,協助困難學生發掘潛能,樹立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為學生的全人發展打造「學校-家庭-社區」三位一體的平臺。學校是學生全人發展的主戰場和專業力量。
  • 「我愛我的家·你我共成長」—社工寶開展社區家庭教育服務
    7月25日,中心在新城區東風路街道東影北街社區開展了以「我愛我的家·你我共成長」親子趣味運動會為內容的家庭教育服務,來自社區的針對這一情況,中心確定了本次服務的方案,旨在通過遊戲輔導的形式,構建家長與孩子的互動橋梁,為孩子們建立相識互助的平臺,促進孩子間的交流互動。
  • 國家衛生健康委:鼓勵社會心理服務試點地區探索開展抑鬱症防治特色服務
    醫療衛生機構加大抑鬱症防治科普宣教力度,拍攝製作專業權威且通俗易懂的抑鬱防治科普宣傳片,普遍提升公眾對抑鬱症的認識,減少偏見與歧視。充分發揮專家隊伍作用,深入學校、企業、社區、機關等,開展抑鬱症相關公益講座。在公共場所設立或播放抑鬱症公益宣傳廣告,各社區健康教育活動室(衛生服務中心)向居民提供科普宣傳資料。  (二)開展篩查評估。
  • 重慶梅明社工中心2017年度社會服務總結
    在「愛的守護」關愛心智障礙兒童志願服務(重慶潤朗醫療器械志願服務隊支持);「敬老圓夢、志願同行」柏華社區老人護養中心志願服務(梅明社工開展);「敬老圓夢、志願同行」大渡口區敬老院志願服務項目(梅明社工開展);「陽光助殘」系列志願服務頂目(區殘聯支持);「陽光助殘 .健康身心」失眠抑鬱說再見」系列公益講座 (九五醫院支持);和「助力扶殘濟困,促進社會融入」(2016年--2017年政府購買)社會工作項目取得了極大成效
  • 【天使資訊】陽光天使社工開展青少年夏令營主題服務
    為提高兒童自身的網絡安全意識,廣州市石樓鎮社工服務站2020年暑期夏令營A班的「科學穿梭機」--正確認識網絡活動於8月3日上午在蓮花山星光老年之家開展,旨在促進兒童認識網絡安全的利與弊,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識。
  • 培英小學駐校社工服務第一季度總結報告
    在學校組建、培育親子義工隊,有學生和家長為主要成員,通過義工服務理念宣教、隊員招募、小組培訓、開展義工服務等,讓學生在體驗服務的過程中提升自我能力,並加強親子溝通能力。本季度共招募30對親子義工。「童伴成長」個案服務。駐校社工與學校心理老師聯手,針對個別學生及家長存在的問題,以個案輔導的形式進行幫助,幫助案主解決問題。
  • 奉節:「黨建+社工」服務引領下的兒童福利院之變
    共同慶祝生日 2020年以來,由縣民政局指導,奉節縣思橙社會工作服務中心實施,在「黨建+社工」志願服務新模式引領下,以個案服務、小組活動、
  • 桂城駐校社工服務範圍延伸至小學,桂城教育探索青少年服務新模式
    (桂城街道「陽光動力」駐校社工服務項目在桂江一中開展「與壓力同行」初三年級團康心理活動)公辦初中駐校社工服務項目成效顯著2016年,駐校社工帶領平洲四中向日葵義工開展了「揚帆社工,與你同行」校園文化及駐校社工宣傳活動。
  • 扶持社工機構 激發服務社會活力
    但隨著社會工作發展的愈發深入,社工機構發展遇到瓶頸。如何規範社工工作並激勵社工機構服務百姓的積極性,提升社工人才服務於社會的「幸福感」,成了人們關注的焦點。社工機構發展遇到瓶頸在學校、社區以及各大公共服務場所,基層的社會服務以及基層治理也越來越離不開專業社工機構的參與。
  • 專項項目如何才有好成效?重視服務的社工價值
    如共青團作為購買主體的青年地帶的項目,全市的要求是服務十大類青少年,目前主要為涉案青少年服務、重點青少年服務、困境青少年服務等,需要與各區的司法、綜治、民政、勞動就業等多個部門合作建立信任關係,才能獲得第一手數字開展服務,而難點也恰好在這個地方——如何獲取第一手資料?    婦聯的康乃馨項目、玫瑰家園項目、工會的企業社會工作項目等等,都存在這樣的問題。
  • 青少年領域社工駐校服務,意義何在?
    通過學校平臺,社工更加容易接觸到青少年、家長及老師,並可以聯合各個系統為青少年的成長護航,在學校-家庭-社區之間搭建溝通的橋梁。    寫到這裡,筆者想起前一段時間到校服務時處理的一個案例,這是由學校轉介的青少年個案,因人際衝突及個人情緒問題接受社工輔導。社工把學校老師與青少年家長共同邀請到社工室,就該名青少年的就學問題進行溝通。
  • 【暖新聞】「社工接力」10對1,困境男孩變形記
    每次上門的心理和課業輔導,劉敬都會做成輔導記錄表,記錄在冊。    專業量表分析,王衝的《SAS焦慮自評量表》T分52.5(臨界分值50分)輕度焦慮;《SDS抑鬱自評量表》T分55分(臨界分值53分)輕度抑鬱。  王衝的成長成了奶奶的心病,也成了社區的心病。社區主任鄭萍萍說,自打王衝上小學,她就開始關注他,不時上門查看生活情況,生怕出點意外。雖然社區裡「掛上了號」,但到底不是專業的社工方法。
  • 青理工社工學生開啟「社工@義工」模式!義務輔導基層社區一線工作...
    在國際社工日的到來之際,青島理工大學社會工作專業系主任劉世穎老師牽頭,社會工作專業各年級優秀學生組成「社工小課堂」工作小組,為響應「關心關愛基層社區工作者」以及教育部「停課不停學」的號召,在全學院範圍內召集志願者,與黃島區社會治理中心以及薛家島學區聯動,針對社區一線工作人員(網格員)子女以及因停課無法回歸校園的小學生開展「社工小課堂」系列活動,義務為黃島區基層社區工作人員、學習困難學生提供一對一的線上輔導
  • 株洲市蘆淞區探索「全科+專科」社工服務模式
    該中心負責人殷自文介紹,通過開展「際遇無常 相遇有愛」項目,不僅連結社會愛心資源為老人送去了雞蛋、牛奶、米麵等生活物資,安排了社工定期陪老人去醫院治療,還通過定期上門開展心理慰藉、邀請參加戶外活動等增強了老人治病、生活的信心。正是通過「前臺一口受理,後臺分工協同」的「全科+專科」社工服務模式,蘆淞區將「三社聯動」抓得更加細緻深入。
  • 長生橋鎮開展社工志願服務親子活動
    本報訊 (記者 舒永兵)11月21日,長生橋鎮涼風村開展了一場主題為「寸草報春暉」的親子活動。本次活動由涼風村社工室與入駐的民悅社工服務中心共同發起,十餘個家庭參加活動。涼風村是民悅社工承接我區農村社區社會工作項目的示範村之一。
  • 連雲港市專業社工服務機構達55家 共有持證社工1148人
    3月19日是第十三個國際社工日。昨日上午,我市舉辦2019年國際社工日主題培訓,拉開了全市社會工作主題宣傳周活動的序幕。據了解,目前,全市共有持證社工1148人,其中社會工作師391人、助理社會工作師757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