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向東:非標壓縮和淨值化是信託業轉型重中之重 未來資管行業將大...

2020-12-12 金融界

來源:金融界網站

作者:伍書哲

金融界網站訊 2020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破了人們的正常生活,全球經濟洶湧巨變,不確定性大幅攀升,中國金融行業遭遇了巨大挑戰,同樣也是這一年,銀行理財子公司橫空出世,金融科技賦能如火如荼,財富管理轉型風起雲湧,基金業迎來前所未有之大風口。12月10日,由金融界主辦的第五屆智能金融國際論壇暨2020金融界領航年度盛典在京召開,百位金融業大咖齊聚一堂,就金融行業的數位化轉型發展、金融科技在財富管理領域的應用、公募基金大時代、養老金融的未來等話題進行深入務實的探討交流。

光大信託副總裁劉向東參與了「後存量時代」資管行業發展的圓桌討論。

對於資管新規下資管行業的何去何從,劉向東認為,資管新規發布後,信託行業經歷了由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的轉型時期,未來信託可以從支持實體經濟、資本市場改革等維度大力發展消費類產品,以發揮獨特的制度優勢、市場優勢。

對於當前信託行業轉型的難點,非標的壓縮和淨值化轉型是重中之重,對此,信託業也將顯現新的市場機遇,一是以股權投資、資產證券化的方式支持新技術、新產業等實體經濟的發展,二是大力發展標品信託,三是圍繞信託回歸本原,大力發展財富管理,家族信託,更好地服務高淨值客戶未來財富管理的需求。

在談到信託行業的未來,劉向東相信資管行業應該大有可為,產品會更加豐富,資產類型會更加多元化,監管會更加規範。整個行業在數位化、智能化的驅動下,能夠更好的把未來實現現代化的強國提供一個有利的金融支撐。

相關焦點

  • 謝丹、吳文光:推動產品淨值化管理 奠定資管行業轉型基石
    為推動我國資管行業持續健康發展,有必要堅持資管新規基本方向,考慮宏觀變量和市場承受力,繼續有序推進資管產品淨值化管理,順利實現資管行業轉型升級,服務於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淨值化管理有利於實時反映產品價值波動,並傳導給投資者,真正實現投資者「自負盈虧」,從而打破剛性兌付,也有利於投資者理性投資資管產品,增強風險意識。  淨值化管理將多層次重塑資管業態。淨值化轉型是一場深刻變革,不僅意味著產品形態的變化,更是機構理念文化、行業環境的革命。
  • 資管30人報告:十一條參考建議建言資管轉型攻堅戰
    一方面資管行業制度不斷完善,結構不斷優化,淨值化產品佔比顯著提升,有效遏制了影子銀行風險,業務轉型取得了明顯成效。另一方面,未來一年是資管業務轉型發展的攻堅期,各方需堅持打破剛兌、回歸本源的基本原則,繼續有序推動資管業務平穩轉型。首先,銀行非保本理財的總體規模穩定,結構上變化明顯。
  • 轉型見真章!信託業2021年如何「變身」?
    邢成在接受記者採訪時也提到了「剛性轉型」這個詞,這樣的強度,和柔性或彈性有著很明顯的區分。2020年12月8日,銀保監會副主席黃洪在2020中國信託業年會上,嚴厲地點出信託業存在的突出問題:「行業主觀上存在惰性,轉型發展的積極性、能動性存在欠缺,過度強調轉型面臨的困難和障礙,依然對通過簡單的影子銀行業務和通道類業務盈利存在路徑依賴和幻想,主要提供同質化、低端化的信託產品」。
  • 光大信託劉向東:資產配置要從實際出發 明確自身階段目標
    11月11日下午,舉行了主題為「全球大變局,財富新挑戰」財富管理主題論壇。 信託行業從2001年《信託法》頒布,2002年集合資金信託管理辦法實施以後,整個信託行業按照信託相關法規,迎來了蓬勃發展的機遇。隨著資管新規不斷規範,信託行業進入到規範轉型的新時代,從光大信託來講,2020年更重要的是做到了科技引領、創新驅動。 劉向東表示,新冠肺炎疫情確實帶來壓力,但同時也使我們數字賦能的科技能力不斷提升。
  • 2020年中國信託行業市場現狀及競爭格局分析中信信託成為我國最大...
    2017年始,伴隨國內經濟增長減速換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步入深水區,在金融嚴監管、資管新規出臺的背景下,信託牌照「優勢」逐步減弱,券商、基金、保險資管、銀行理財子公司等金融機構不斷與信託爭奪資管市場份額,信託行業又一次來到了轉型分化的十字路口。
  • 2020年中國信託行業市場現狀及競爭格局分析 中信信託成為我國最大...
    來源:前瞻網2017年始,伴隨國內經濟增長減速換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步入深水區,在金融嚴監管、資管新規出臺的背景下,信託牌照「優勢」逐步減弱,券商、基金、保險資管、銀行理財子公司等金融機構不斷與信託爭奪資管市場份額,信託行業又一次來到了轉型分化的十字路口
  • 資管新規兩周年,尚福林系統闡述資管行業:重點處理好五大關係(附...
    首先,資產端主要面臨資產收益率和非標資產兩方面挑戰,一是資產收益率承受較大下行壓力,二是非標資產的處置與承接面臨兩難。其次,資金端主要面臨三類資金的募集和匹配挑戰,一是中長期資金募集難度加大,二是個人投資者預期引導仍待破題,三是通道業務壓縮後,券商資管缺少合格資金來源替代。
  • 阮健弘:資管產品有序轉型 形成直接融資+間接融資並重配置
    文章認為,在獲得明顯轉型成效的同時,資管產品發展仍然面臨挑戰:一是資管風險仍未完全消除,部分產品風險還需密切關注,其中,信託產品淨值化程度不高,不少底層資產投向非標債權,轉型壓力較大,若投資風格比較激進,流動性緊張,一旦遭遇外部衝擊,兌付出現問題的可能性比較大;二是金融市場容量和深度有限——債券市場交易不夠活躍,流動性不足,股票市場容量有待擴大,投資者結構有待完善
  • 重磅來了:資管新規過渡期或延長 對股市債市有何影響?
    資管新規的重點在於打破剛性兌付、推動產品淨值化轉型以及壓降非標資產,對於不符合監管要求的「老產品」,要求金融機構有序壓縮遞減。對於金融機構而言,壓降違規理財產品的思路主要有兩種,要麼從資產端出發對不符合監管要求的存量資產進行處置,包括非標轉標、表外資產回表等,要麼從負債端出發直接壓縮理財產品,包括提前終止產品或使其自然到期。
  • 讀懂116萬億大資管體系
    銀行理財1 淨值化管理,總體規模繼續向表內和非銀分流,但銀行的渠道優勢和客戶的信賴優勢依舊不可比擬。2 不同規模體量銀行,分化趨勢明顯,行業集中度提升,中小銀行活路不多,要考慮是否保留自營理財,還是幫大銀行賣理財,做出特色做出差異化。
  • 圓桌對話:競合之辯資管行業新機遇
    第二個問題,長期以來你們在淨值化的市場當中,怎麼和公募基金競爭或者是開展合作?蔡濤:感謝主持人,這個問題非常好,資管新規發布的時候,對於銀行資管來說還是有一些忑忑,我們怎麼樣更好的向淨值化產品轉化,這是非常難的問題。從資管新規發布到現在20個月,銀行理財在淨值型轉型的道路上賣出了非常堅實的第一步。我們一邊在打掃我們的舊戰場,另一方面我們在開拓新戰場,加快新產品的布局。
  • 監管「收骨頭」 信託業轉型求新生
    忘記非標有多難?2020年,信託公司似乎在反覆求證這件事情。這個資管領域的「壞孩子」不得不思考如何改變。過去十年,信託公司抓住給房地產行業、地方基礎設施建設提供融資的機遇,給國內高淨值客戶帶來了長達十年享有年化8%至12%穩定回報的理財產品。
  • 延期1年+個案處理——關於資管新規過渡期延長至2021年底的點評
    》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提出「按照既有工作安排,資管新規過渡期將於2020年底結束。特別是年初新冠疫情的爆發,全球貿易和投資暫時萎縮,給我國經濟帶來了較大的壓力,增加了資管業務轉型的難度,市場猜測過渡期大概率會延期,主要討論是採取「一行一策」的安排,或是統一確定「終點線」。
  • 21資管研究: 理財子公司發展面臨十大難題 基因自帶銀行傳統烙印...
    銀行資管部門在轉型中遇到了哪些困難?理財子公司下一步發展的策略有哪些?針對這些行業特別關注的問題,10月18日,由21世紀經濟報導、21世紀資管研究院舉辦的「中國資管30人閉門研討會(秋季)」在北京召開。來自銀行理財子公司、保險及保險資管公司、基金公司、信託公司等二十餘家資管機構以及監管機構的專家參與會議,針對過去一年多以來理財子公司和資管行業的重大課題進行了深入的交流和討論。
  • 會議回顧|後疫情時代資管行業的競合之道
    12月11日,由中國資本市場50人論壇(K50智庫)聯合金司南金融研究院聯合主辦的閉門研討會——《後疫情時代資管行業的競合之道》在京召開,對當前資管市場環境、面臨的機遇與挑戰、未來行業發展之道等熱點進行了分享、探討。
  • 中國工商銀行資產託管部總經理李勇:資管新規下大資管行業發展方向
    公募基金的託管將近2.2萬億,這個也是始終保持業內第一,從起來到今年一年多的時間大資管行業未來得發展將會產生非常大的影響。  第一部分是我們公募基金20年攜手發展,97年之前國內資管領域幾乎是一片空白,資金挪用、證券、信託行業經常出現挪用客戶資金,侵害投資利益事件,信任缺失,監督缺失是當時制約中國資產管理行業發展最大的難題。
  • 券商資管淨利潤排名出爐,華泰資管大賺13.13億
    2018年,金融去槓桿、資管新規落地重塑行業格局,在變局之下,提升主動管理能力成為破局的必然之選,與此同時,隨著資本市場中機構佔比的逐步擴大,資管業務公募化也成為未來發展方向。營收:7家券商資管業績同比出現下滑基金君以月報數據粗略相加,得出券商資管全年業績(未經過審計)。
  • 信託業落實資管新規出新舉措 中國信登印發信託受益權帳戶管理細則
    根據《登記辦法》和《帳戶細則》要求,中國信登將依法合規評估確定代理開戶機構,本著自願開戶、帳戶實名、一人一戶和信息保密的原則,對自然人帳戶、金融機構帳戶、金融產品帳戶和其他機構帳戶等信託受益權帳戶實施集中管理,忠實準確記錄信託受益人的信託受益權及其變動情況;同時,將強化自身及代理開戶機構責任,切實保障受益人身份信息、帳戶信息、聯繫信息的安全,保障市場規範運營。
  • 三年累計壓縮16萬億,資管新規有效化解影子銀行風險
    有市場機構分析,我國居民的金融資產僅佔全部資產的20%,未來居民的資產配置將從房地產、存款向資管產品轉移,資管行業蘊含著巨大的發展潛力和增長空間。此外,「被各方關注的是,我們還對資管新規過渡期延長達成一致。」陶玲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