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清晨,龍泉市安仁鎮的永和聯勤警務站門庭若市,民警奉上「義茶」春風化雨解糾紛,義警早市擺攤送「安防套餐」。
「不推事兒,愛攬事兒。」這是群眾對安仁派出所民警的一致評價。近年來,龍泉市公安局安仁派出所立足「紅綠融合」特色,深耕細作「永和警務」,群眾「平安指數」節節攀高。去年以來,轄區警情同比下降13.2%、案件下降23.68%、信訪下降50%。
「兄弟,你講得實在,沒有邁不過的坎。」幾年前,老周外出打工,但屢屢碰壁。年初,他回到老家,遇上之前積怨已久的老季,二人爆發了衝突。派出所介入調查,依法拘留老周。被釋放後,老周心裡越想越氣,多次討要說法,矛盾逐漸升級。
「案雖結了,但事未了。解開疙瘩還得從根上刨。」安仁派出所所長黃林俊將該糾紛納入「永和風險檔案」跟蹤關注。今年9月,在民警調解下,老周與老季冰釋前嫌。
據了解,安仁派出所創新建立「永和風險檔案」,針對重點人、事、物及風險隱患苗頭推行「一人一事一檔一專班」工作模式。「目前已建檔36件,歸檔11件。從預警、追蹤、管控,只有案結事了,我們才歸檔。」每一件檔案,黃林俊都「門兒清」。
同時,派出所牽頭成立「永和矛調中心」,深化「警調銜接」「警律聯調」,今年通過「專業+行業」多元化解機制化解矛盾糾紛200多起,成功率在98%以上。
安仁所轄區一鎮一鄉、人口4萬多,如何推動「三治融合」提升治理能力?秘訣就在於成立了由派出所牽頭,整合綜合執法、市場監管、農業農村等18個職能部門聯合進駐的永和聯勤警務站,廣泛吸收「紅色正能量」、成立綜合黨支部,警務聯盟「朋友圈」持續發展壯大,從「守護生命,守護綠水青山」的「兩守」行動,到深化警校、警企合作建立「義警工作站」,9支總人數達300多人的「永和義警」隊伍戰鬥力十足。
鎮上的安和小區是典型的「三無」小區,沒有安防、沒有物業、沒有管理部門。
如何破題?在黃林俊看來,黨建統領與群眾自治缺一不可。「不僅要遷下來,還要富起來,還要穩得住。」由此,安仁派出所推動「網格+警務」融入基層治理。
「我們協助小區成立黨支部,吸收23名先鋒黨員加入,還協調建立居民自治委員會,充分發揮『民警+義警+網格員+樓棟長』作用,『平安合伙人』隊伍從無到有、再到優。現在共有『樓棟長』16人、『義警兼網格員』30多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層治理新模式發揮了越來越大作用。」黃林俊如數家珍。
通過推動「永和警務」紮根網格,安仁派出所在小區建立「小謝網格警務工作站」,確保大事小事不出「格」。今年7月,小區發生拉車門盜竊案,不到一小時嫌疑人就被民警抓獲,「智慧安防」系統正成為守護小區平安的「天眼」「地網」。
小區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安和1500多位居民看在眼裡,記在心上。他們在小區廣場上立起一塊題為「安和警民情」的景觀石,見證了警愛民、民擁警,安仁警民魚水情。
來源:麗水日報 記者 李倩 通訊員 王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