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法院裁判:各當事人對原庭審無異議,合議庭變更後未再開庭即判決,不屬審判組織不合法

2020-10-09 滕州市木石司法所

轉自煙語法明

裁判要旨

無論發包人在籤訂建設工程施工合同時是否知道實際施工人系掛靠在承包人名下承攬案涉工程的事實,其均有權向其主張權利。

在法院告知各方當事人合議庭成員變更情況並專門詢問是否同意原庭審意見,各方當事人均表示無異議的情況下,法院在合議庭成員變更後次日即作出判決,該情形不屬於原審審判組織的組成不合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

民 事 裁 定 書

(2019)最高法民申4500號

再審申請人(一審被告、反訴原告,二審上訴人):河南申頤置業有限公司,住所地河南省鄭州市上街區許昌路西段36號。

法定代表人:申亞偉,該公司董事長。

委託訴訟代理人:楊根喜,河南聚尚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託訴訟代理人:章華,河南聚尚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申請人(一審原告、反訴被告,二審被上訴人):馬殿臣,男,1949年12月10日出生,漢族,住河南省滎陽市。

委託訴訟代理人:王興威,河南神龍劍律師事務所律師。

一審被告:河南亞星建築安裝工程有限公司,住所地河南省鄭州市上街區許昌路西段。

法定代表人:王保民,該公司總經理。

委託訴訟代理人:李軍紅,北京大成(鄭州)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託訴訟代理人:田琦,北京大成(鄭州)律師事務所律師。

再審申請人河南申頤置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申頤公司)因與被申請人馬殿臣及一審被告河南亞星建築安裝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亞星公司)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一案,不服河南省高級人民法院(2018)豫民終870號民事判決,向本院申請再審。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進行了審查,現已審查終結。

申頤公司再審稱,(一)有新證據,足以推翻二審判決。申頤公司提交了以下證據作為再審新證據:第一組證據是一審《詢問筆錄》複印件一份,擬證明一審法院在合議庭成員變更後次日即作出判決,變更後的合議庭成員未參加庭審,一審程序違法。第二組證據是李臨湘《應聘登記表》複印件一份,擬證明李臨湘曾是案涉工程施工方的工長、施工員、預決算員,入職申頤公司後,擅自對馬殿臣施工的工程進行結算籤字,其籤字不具客觀真實性和合法性,不能代表申頤公司。第三組證據是最高人民法院(2017)最高法民申3613號民事裁定書,擬證明另案中,同為掛靠關係,掛靠人起訴發包人,最高人民法院的判例不支持掛靠人的訴請,但原審判決卻支持了掛靠人的訴請。第四組證據是河南亞星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申頤分公司(以下簡稱亞星申頤分公司)與鄭州鴻翔搬運有限公司籤訂的《承攬合同》複印件,鄭州鴻翔搬運有限公司發票複印件3張,王建義籤字、申亞偉批准的借據複印件2張、王建義出具的收到條和收據複印件各1張,擬證明案涉土方外運項目並非由馬殿臣施工,而由亞星申頤分公司交給鄭州鴻翔搬運有限公司施工,並已經支付工程款。

(二)一審法院認定馬殿臣與亞星公司系掛靠關係,馬殿臣系借用亞星公司資質承攬案涉工程。本案中,馬殿臣的訴訟主體資格不適格。《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第二條規定:「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無效,但建設工程經竣工驗收合格,承包人請求參照合同約定支付工程價款的,應予支持。」根據該規定,本案中有權主張工程款的主體為承包人亞星公司,而非掛靠人馬殿臣,其不能越過被掛靠單位亞星公司直接向合同相對方申頤公司主張工程款。故一二審判決認定馬殿臣有權主張案涉工程款,屬於適用法律錯誤。

(三)一二審程序違法。一審法院曾變更合議庭成員,但合議庭成員變更後,未另行組織開庭即作出一審判決。一二審法院超審限結案,開庭前均未書面告知合議庭組成人員。

(四)一二審法院剝奪當事人辯論權利。申頤公司多次向一審法院申請現場勘驗,但一審法院一直未到現場勘驗,並以「申頤公司在本院技術部門指定的期間內未提供工程質量鑑定具體項目清單,致使鑑定無法進行」為由剝奪了申頤公司的鑑定舉證辯論權,導致申頤公司的基本訴訟權利被剝奪,致使本案基本事實未查清。

(五)一二審判決認定「李臨湘」有權代表申頤公司籤署結算單,並以此作為與申頤公司結算的依據,屬於認定事實錯誤。1.案涉《建設工程施工合同》中約定的發包方申頤公司負責人是楊福泉而非李臨湘。申頤公司只應和亞星公司依據合同約定進行結算,亞星公司和其下屬的多個項目部按形象進度進行結算和付款。申頤公司既沒有權利也沒有義務和亞星公司下屬的項目部進行結算。2.2007年至2008年11月1日期間,李臨湘供職於亞星公司下屬的第十四項目部,即在馬殿臣處工作,並擔任現場工長、施工員、預決算員。在此期間,申頤公司既未授權李臨湘為案涉項目的負責人,亦未授權其可以代表申頤公司進行決算審核。而且,如果李臨湘是申頤公司授權的負責工程結算的審核人員,其應對亞星公司下屬的多個項目部結算單進行審核,而非僅對馬殿臣所屬項目部的結算單籤字認可,這足以說明李臨湘在結算單上簽字並不是申頤公司授權的行為。此外,李臨湘與馬殿臣系親戚關係,李臨湘私自籤字的行為不具有真實性、客觀性、合法性。3.2010年10月15日的會議紀要記載,決算必須有李臨湘與申亞偉同時籤字,由此可知僅有李臨湘的籤字不能作為結算依據。而且,會議紀要僅針對一期工程面積在合同約定的價款上每平方米增加10元和一期工程後花園的據實決算負責。對其他事項按原合同約定執行,與申頤公司無關。二審判決對李臨湘籤字的決算表能否作為結算依據,析理不清。

(六)一二審法院認定案涉地下車庫1-4區驗收備案時間與地上對應的26號樓、27號樓及28號樓驗收備案時間一致,系認定事實錯誤。案涉1-4區地下車庫屬於人防工程,其驗收除了要經過一般工程的竣工驗收程序外,還需要經過人民防空質量監督機構的專門驗收才能投入使用。但至今馬殿臣未完工且未提交竣工資料和驗收報告,致使1-4區人防工程未經驗收。即地下車庫1-4區人防工程的驗收與其地上對應的26號樓、27號樓、28號樓的竣工驗收無關聯性,故一二審法院認定「地下車庫1-4區地上對應26號樓、27號樓及28號樓,屬於整幢樓工程的組成部分,三幢樓均於2011年1月20日完成驗收,同年9月26日完成備案,因此認定地下車庫1-4區的驗收備案時間與整棟樓驗收備案時間一致」屬於認定事實、適用法律錯誤。一二審認定涉案1-4區地下車庫工程已隨住房一起驗收,顯然是混淆了住房與地下車庫各是獨立工程和主體,兩項工程設計單位、監理單位及竣工驗收單位均不同,不能視為同一整體。

(略)綜上,一二審判決認定事實的證據明顯不真實且偽造,適用法律錯誤,程序違法,案件審理中剝奪了申頤公司的辯論權。故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條第一項、第二項、第三項、第六項、第七項、第九項、第十一項規定申請再審。


馬殿臣提交意見稱,(一)馬殿臣訴訟主體資格適格。申頤公司明知馬殿臣系借用亞星公司資質承建案涉工程。在施工過程中,馬殿臣足額墊資,獨自承擔經營風險,系實際施工人,故馬殿臣主張自己的權利符合法律規定。2011年3月9日,《申頤公司(盛世新城)工程款明細》中就明確約定,有關申頤公司與實際施工人之間的工程款核算由申頤公司與實際施工人核算,工程款由申頤公司支付,該工程款明細有申頤公司法定代表人的籤字和申頤公司的公章。

(二)一審合議庭成員均參與了案件的審理,一二審均不存在超審限的情況,在一二審中,申頤公司多次提出鑑定,但在鑑定期內,申頤公司未提交任何證據,造成鑑定一再被拖延。故申頤公司的該項再審理由不能成立。

(三)原審不存在剝奪申頤公司辯論權的情形。李臨湘是申頤公司委派的項目負責人,其職責就是對案涉工程進行結算。2010年10月15日會議紀要中明確規定決算依據最終以申頤公司李臨湘和申亞偉總經理籤字為準。李臨湘籤字的結算單能夠作為雙方確定工程款多少的證據。李臨湘自2018年11月至申頤公司處工作。李臨湘於2009年9月對馬殿臣所承建的工程進行結算,是其本職工作。

(略)綜上,申頤公司的再審申請無事實與法律依據,其再審申請不能成立。

亞星公司提交意見稱,(略)

本院經審查認為,申頤公司的再審申請理由不能成立,理由如下:

一、關於申頤公司提交的「新證據」是否屬於足以推翻二審判決的新證據的問題

申頤公司提交的第一組證據是一審《詢問筆錄》複印件一份,該筆錄載明一審法院已告知其合議庭成員變更情況並專門詢問各方當事人是否同意原庭審意見,包括申頤公司在內的各方當事人均表示無異議。故該份證據不能證明一審程序違法。申頤公司提交的第二組證據是李臨湘的《應聘登記表》複印件一份,但該份應聘登記表不能證明馬殿臣不能代表申頤公司,亦不能據此否認李臨湘在相關施工資料上簽字的真實性。申頤公司提交的第三組證據是(2017)最高法民申3613號民事裁定書複印件一份,但該組證據與本案不具有關聯性,並不能證明原審法院適用法律錯誤。申頤公司提交的第四組證據是亞星申頤分公司與鄭州鴻翔搬運有限公司籤訂的承攬合同及發票、收據、借據複印件,該組證據並不能直接證明申頤公司分包給鄭州鴻翔搬運有限公司施工的工程是案涉的土方外運項目。故申頤公司關於有新的證據足以推翻二審判決的再審申請理由不能成立。

二、關於馬殿臣的訴訟主體資格是否適格的問題

馬殿臣以亞星公司的名義從申頤公司處承包工程,如果申頤公司在籤訂案涉建設工程施工合同時,知道馬殿臣掛靠亞星公司承攬案涉工程的事實,則馬殿臣為案涉工程的真實承包人,有權請求申頤公司支付工程款。如果申頤公司在籤訂案涉建設工程施工合同時,不知道馬殿臣掛靠亞星公司承攬案涉工程的事實,則系亞星公司從申頤公司承包到案涉工程後又將工程轉包給了馬殿臣。這種情況下,馬殿臣亦有權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的相關規定請求申頤公司在欠付工程款的範圍內承擔責任。因此,無論申頤公司在籤訂案涉建設工程施工合同時是否知道馬殿臣掛靠亞星公司承攬案涉工程的事實,馬殿臣均有權向其主張權利,馬殿臣是本案適格的訴訟主體。

三、關於一二審法院是否存在程序違法的問題

申頤公司向本院提交本案一審《詢問筆錄》複印件一份,擬證明一審法院在合議庭成員變更後次日即作出判決,變更後的合議庭成員未參加庭審,一審程序違法。但是,該筆錄載明一審法院已告知其合議庭成員變更情況並專門詢問各方當事人是否同意原庭審意見,包括申頤公司在內的各方當事人均表示無異議。這表明申頤公司對於變更合議庭成員以及對於原合議庭組織開展的庭審均無異議。上述情形不屬於原審審判組織的組成不合法的情形。此外,原審是否超審限結案不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規定的再審事由,馬殿臣此項再審申請理由亦不能成立。

四、關於一二審法院是否剝奪申頤公司辯論權利的問題

本案一審過程中,申頤公司向一審法院提交申請,請求對下列事項進行鑑定:第一,對馬殿臣所施工的地下車庫1-5區工程存在嚴重質量問題;第二,對馬殿臣所施工的地下車庫1-5區工程修複方案及造價;第三,對地下車庫1-5區工程質量問題造成的損失進行評估。但因申頤公司在一審法院指定期限內未提供工程質量鑑定具體項目清單,導致鑑定無法進行,該院司法技術處作退案處理。馬殿臣並未舉證證明本案存在剝奪其辯論權的情形,故其此項再審審理理由亦不能成立。

五、關於李臨湘籤字的決算單是否能作為本案結算依據的問題

馬殿臣與亞星申頤分公司就馬殿臣所施工工程進行多次結算,分別出具了《亞星盛世新城一期工程樓號決算匯總表》《地下車庫1-4區決算》,馬殿臣及亞星申頤分公司預算部工作人員李臨湘均在決算表上簽字。後申頤公司、亞星公司及馬殿臣又多次召開決算會議,但申頤公司沒有對匯總表、決算表內容提出異議。現申頤公司以2010年10月15日會議紀要中約定,以申頤公司工作人員李臨湘和總經理申亞偉共同籤字的結算文件作為結算依據為由,認為僅有李臨湘籤字不能作為結算依據,但馬殿臣在會議紀要文本上記載「有異議」。申頤公司未提交證據證明李臨湘與馬殿臣之間存在惡意串通損害其利益的行為或者案涉工程決算單與本案事實不符。綜上,一二審法院將李臨湘籤字的決算單作為案涉工程款的結算依據,並無不當。

六、關於案涉1-4區地下車庫驗收備案時間的問題

申頤公司主張地下車庫1-4區為人防工程,需要另行經過有關機構的驗收才能投入使用,但其並未提交充分的證據證明前述主張。而且,根據原審法院查明的事實,地下車庫當時是民用設計,不是人防設計,2009年5月19日圖紙會審,才決定車庫建築平時作為車庫,戰時改造人防。故一二審判決依據整棟樓驗收備案時間來認定地下車庫的驗收備案時間,並無不當。

七、關於案涉土方外運項目是否由馬殿臣施工的問題

申頤公司主張案涉土方外運項目並非由馬殿臣施工,而由其發包給案外人施工並已經支付工程款,但申頤公司所提交的證據不能直接證明其分包給鄭州鴻翔搬運有限公司所施工的工程就是案涉工程土方外運項目工程,故申頤公司關於案涉土方外運項目並非由馬殿臣施工的再審申請理由不能成立 。

八、關於地下車庫室外回填土工程是否由馬殿臣施工的問題

案涉《鴻盛新城地下車庫建設施工合同補充條款》第八條約定,±500m以外(不含500m)的多餘土方由建設單位負責向外清運或回運填實,一審認定實際由馬殿臣完成地下車庫四周±500mm以外土方回運填實,申頤公司的現場管理人員及馬殿臣一方現場施工人員對回填土方量共同確認。申頤公司未提交充分有效的證據證明地下車庫室外回填土工程並非由馬殿臣施工,或者存在質量問題,二審判決關於此部分的析理雖存在瑕疵,但處理結果並無不當,故對申頤公司此項再審申請理由本院不予支持。

九、關於二審判決對案涉工程材料價格調差的認定是否正確的問題

亞星申頤分公司、亞星公司籤訂的《盛世新城各樓號決算辦法》約定,材料漲價補差價問題,按建築面積每平方增加10元。申頤公司申請再審稱,一二審判決以施工建築面積為39590.56m2為基礎認定的材料價格調差系事實認定錯誤,但未提交充分證據證明其主張,其該項再審申請理由不能成立。

十、關於案涉工程的防水筏板工程款及地下車庫1-4區工程款是否應予扣除的問題

申頤公司並未舉證證明馬殿臣未按約定完成案涉工程的防水筏板項目,且在雙方結算時,申頤公司並未就此項提出異議。另,原審查明,地下車庫1-4區對應的26號樓、27號樓及28號樓均於2011年1月20日完成驗收,同年9月26日完成備案。二審判決認定,案涉地下車庫作為地上住宅基礎部分,與地上住宅構成工程整體,住宅工程已經竣工驗收備案,故涉案工程視為竣工備案驗收,具有合理性,申頤公司亦未提交相反證據證明地下車庫1-4區需進行單獨驗收,對其此項再審申請理由,本院不予支持。

十一、關於申頤公司的反訴請求是否應予支持的問題

申頤公司申請再審稱,其提出的反訴,有充分的證據支持,但一二審判決未予支持,系適用法律錯誤,但申頤公司並具體說明相應的事實和理由,且未提交充分證據證明馬殿臣應當承擔損失賠償責任,故對其此項再審申請理由本院不予支持。此外,申頤公司未提交證據證明原審判決存在認定事實的主要證據是偽造的和遺漏或者超出訴訟請求的情形。

綜上,申頤公司的再審申請不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條第一項、第二項、第三項、第六項、第七項、第九項、第十一項規定的情形。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四條第一款、《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三百九十五條第二款的規定,裁定如下:

駁回河南申頤置業有限公司的再審申請。

審 判 長 謝 勇

審 判 員 杜 軍

審 判 員 朱 燕

二〇一九年十月三十日

法 官 助 理 郭培培

書 記 員 張靜思

轉自:民事審判



相關焦點

  • 在各方當事人對原庭審意見均無異議情況下,法院合議庭成員變更後,是否需要再次開庭
    2.在法院告知各方當事人合議庭成員變更情況並專門詢問是否同意原庭審意見,各方當事人均表示無異議的情況下,法院在合議庭成員變更後次日即作出判決,該情形不屬於原審審判組織的組成不合法。申頤公司提交了以下證據作為再審新證據:第一組證據是一審《詢問筆錄》複印件一份,擬證明一審法院在合議庭成員變更後次日即作出判決,變更後的合議庭成員未參加庭審,一審程序違法。第二組證據是李臨湘《應聘登記表》複印件一份,擬證明李臨湘曾是案涉工程施工方的工長、施工員、預決算員,入職申頤公司後,擅自對馬殿臣施工的工程進行結算籤字,其籤字不具客觀真實性和合法性,不能代表申頤公司。
  • 法院更換審判人員程序是否違反法律規定?
    民事訴訟法起訴與受理中,普通程序的合議庭組成人員確定後,應當在三日內告知當事人。沒有發現關於法院在確認合議庭組成人員或者獨任審判員後,在審理中變更審判人員的相關規定。再來看部分法院的裁判。訴訟請求:一審判決違反法定程序。
  • 人民法院適用普通程序審理案件,在組織各方當事人舉證質證時,合議庭其他成員未參加並不違反法定程序
    2.在適用普通程序審理的民事案件中,人民法院組織各方當事人就其中一方當事人提供的證據進行舉證質證,並非開庭審理程序,由合議庭一名審判員進行,而合議庭其他成員未參加的,並不違反法定程序。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進行了審查,現已審查終結。怡豐大廈公司、紡織大廈公司申請再審稱,一、本案一二審判決認定的基本事實缺乏證據證明,且審判人員審理該案件時有枉法裁判行為。(一)南婁公司多次自認收到利息情況下,二審法院歪曲事實,認定南婁公司未收利息,涉嫌枉法裁判。
  • 中級法院二審民事案件開庭審理之我見
    問題是如何簡化,怎樣在簡化庭審程序的同時保障程序的完整性。對此,筆者認為加強庭前準備工作至關重要。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二條規定,經過閱卷和調查,詢問當事人,在事實核對清楚後,合議庭認為不需要開庭審理的,也可以逕行判決、裁定。可見,無論是逕行裁判還是開庭審理,「閱卷和調查、詢問當事人」等庭前準備工作都是必經程序。它既是二審法院確定案件審理方式的依據,同時也是二審法院逕行裁判或開庭審理案件的基礎。
  • 最高法院:有關「舉證時限」10條裁判觀點 | 法官說
    二審判決書載明,成方圓公司是在一審法院開庭對雙方當事人提交的證據進行質證後當庭申請對其施工完成的工程造價進行鑑定。在一審法院開庭對雙方當事人提交的證據進行質證後,因雙方就工程造價這一專門性問題未達成一致,成方圓公司向法院申請司法鑑定,不違反民訴法關於申請鑑定期限的相關規定。
  • 最高法執行異議之訴案件駁回起訴的(10條)裁判意見
    現將檢索到的最高法院層面關於執行異議之訴糾紛駁回起訴的10則案例予以呈現,供參。1、執行過程中,案外人對執行標的提出的書面異議被駁回後,應當根據其權利主張與原判決、裁定之間的關係,依法選擇通過審判監督程序或者執行異議之訴維護其合法權益。
  • 快訊:吉林王成忠案二審開庭,二審法院為其原供職單位
    11月8日上午,遼源中院開庭審理該院民三庭原庭長王成忠民事、行政枉法裁判案。庭審現場,王成忠及其辯護人提出申請案件管轄異議,並要求全體合議庭成員迴避。審判長認為申請理由不符合迴避規定,當庭駁回其請求。王成忠是吉林遼源中院民三庭原庭長,2017年9月1日,由他主審的一起民事案件被裁定再審,之後他因涉嫌民事枉法裁判罪被刑事拘留。
  • 最高法明確:非司法解釋文件不能作為裁判文書的依據
    在徵得當事人同意後,可以在訴前開展委派調解。達成調解協議的,鼓勵引導當事人自動履行。當事人不同意訴前調解的,依法登記立案。委派調解不成登記立案的,調解材料經充分告知、當事人同意及法院審查合法後,可以作為訴訟材料繼續使用。 第三,完善「繁簡分流」機制。
  • 最高法院 關於郵寄送達 最新 裁判規則5則
    民事送達對於訴訟程序合法進行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自不待言。目前法院審判任務繁重,送達難問題比較突出,辦案人員較多地採用了郵寄送達方式。如何認定每一個郵寄送達行為的效力,在實務中爭議頗多。本文整理了最高法關於郵寄送達的最新的裁判規則,供大家交流學習。
  • 推行合議庭負責制問題研究
    由於這些現象的發生,導致當事人對合議庭不滿,在案件裁判後即流露不滿,將這些問題找庭長或院長反映,提起上訴將此作為理由,或者申訴上訪指責法官對其案件不負責任,或者纏訪不休。  3、駕馭不了庭審活動。不少合議庭在對案件開庭審理休庭後,對案件不進行評議,由主審法官先寫案件審理報告,再召集合議庭組成人員評議,在評議中有主審法官念審理報告或者照著說,其他組成人員表態同意就算完事,而對在法庭中未認證的證據是否採信、案件事實如何認定、正確適用法律和實體怎麼處理,不談詳細的評議意見及理由,即敷衍了事的籤名。
  • 法官偽造庭審筆錄 案件未開庭即判決
    東方網12月3日消息:開封一名法官,在審判一起債務糾紛時,指使書記員偽造庭審筆錄,在沒有開庭的情況下便作出判決。近日,開封市龍亭區法院判決該法官犯民事枉法裁判罪。  法院審理查明,2002年12月至2003年6月,薛某在擔任開封市順河區法院民四庭庭長期間,審理了工商銀行開封分行行宮角支行訴借款方開封市紡織器材廠及擔保方河南第三紡織器材廠借款合同糾紛一案。薛某指使書記員偽造庭審筆錄,並違背事實和法律,判決開封市紡織器材廠償還工商銀行借款50萬元,河南第三紡織器材廠承擔連帶還款責任。判決書至今沒有送達被告方。
  • 法院通過電話方式通知當事人開庭實質上仍不構成傳票合法傳喚
    【裁判要旨】法院將未填寫開庭時間和地點的傳票送達給被告,雖然被告領取過前期訴訟文書,並且法院撥打被告電話通知其開庭被拒接,但此種傳票與其他訴訟文書之送達事實與電話通知之事實的結合,實質上仍不構成傳票合法傳喚。
  • 天津一法院現「空中開庭」奇案 被指偽造庭審筆錄
    記者追蹤調查發現,這起「空中開庭」奇案還有眾多疑點:在法院掌握被告居住地址的情況下,竟然18次通過公告送達,導致被告缺席審判,喪失訴訟權利,案子庭審時間與公告時間出現了不一致的情況。對此,案件原告權某稱,兩次開庭自己都在場,但記不清第一次開庭的準確時間,至於航班信息與第二次開庭時間衝突,他說有可能是買好機票後未乘坐。而本案主審法官則表示暫時不方便接受採訪。
  • 民事訴訟重大改革:基層法院標的額五萬元以下的,實行一審終審
    一、一般規定第一條試點法院應當根據本辦法,積極優化司法確認程序、小額訴訟程序和簡易程序,健全審判組織適用模式,探索推行電子訴訟和在線審理機制,有效降低當事人訴訟成本,充分保障人民群眾合法訴訟權益,促進司法資源與司法需求合理有效配置,全面提升司法質量、效率和公信力,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
  • 【惠州審判】刑事案件二審開庭審理的困境與對策
    與此同時,《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解釋》(以下簡稱《最高院解釋》)還規定了其他兩種開庭審理的情形,即「被判處死刑立即執行的被告人沒有上訴,同案的其他被告人上訴的案件;被告人被判處死刑緩期執行的上訴案件,法院有條件開庭的」。這些案件大致可分為兩類:其一,當事人對一審認定的事實、證據有異議且可能影響定罪量刑的,實為存在具體上訴理由,而且是事實認定方面的理由。
  • 最高法:起訴金額5萬以下民事訴訟案件一審終審,不得上訴
    、高效、便捷的糾紛解決需求,維護當事人合法訴訟權益,根據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五次會議作出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授權最高人民法院在部分地區開展民事訴訟程序繁簡分流改革試點工作的決定》,結合審判工作實際,制定本辦法。
  • 對判決主文無異議,僅就證據認定和事實認定部分上訴的處理
    【案例一】(2014)三中民再終字第03341號:股東資格確認糾紛案山水林公司不服一審法院上述民事裁定,向本院提起上訴,訴稱,重審一審未開庭審理,逕行裁判,違反法定程序,損害其訴權,請求撤銷原判,發回重審。
  • 最高法:起訴金額5萬以下民事訴訟案件一審終審,不得上訴(2020)
    、高效、便捷的糾紛解決需求,維護當事人合法訴訟權益,根據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五次會議作出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授權最高人民法院在部分地區開展民事訴訟程序繁簡分流改革試點工作的決定》,結合審判工作實際,制定本辦法。
  • 人民法院適用普通程序審理案件,在組織各方當事人舉證質證時,合議...
    【裁判要旨】1.套取金融機構信貸資金又高利轉貸給借款人,且借款人事先知道或者應當知道的民間借貸合同,應當認定為無效。2.在適用普通程序審理的民事案件中,人民法院組織各方當事人就其中一方當事人提供的證據進行舉證質證,並非開庭審理程序,由合議庭一名審判員進行,而合議庭其他成員未參加的,並不違反法定程序。
  • 最高法:起訴金額5萬以下民事訴訟案件一審終審,不得上訴...
    一、一般規定第一條試點法院應當根據本辦法,積極優化司法確認程序、小額訴訟程序和簡易程序,健全審判組織適用模式,探索推行電子訴訟和在線審理機制,有效降低當事人訴訟成本,充分保障人民群眾合法訴訟權益,促進司法資源與司法需求合理有效配置,全面提升司法質量、效率和公信力,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