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姓趕著豬羊自由出入皇宮 皇帝偷東西換酒喝被大臣打屁股

2020-12-20 漢周讀書

文/唐三彩

金太宗完顏吳乞買是金太祖完顏阿骨打的四弟,從小力氣驚人,經常一個人跑到森林裡赤手空拳和狗熊PK,以至於狗熊下次見了他就跑。

完顏阿骨打去世後,完顏吳乞買繼位,成為金國第二代皇帝,是為金太宗。

這個金太宗,登基之初還是很遵守哥哥要勤儉節約的遺訓的,別說搞奢侈浪費,就是喝一口酒都是奢侈。

他也不想這樣,可是國家實在太窮,就連皇宮也不如土匪窩,所謂宮牆,不過是用柳樹和榆樹編成的籬笆,前面做辦公室,後面做寢室,趕羊的放豬的老百姓可以隨便出入,不開重要軍事會議的時候,平時連個把門的士兵都木有。

堂堂皇帝大人,在這樣的地方辦公睡覺,實在是有失體面。

其實他早就想整一下了,可是哥哥有遺訓,國庫裡的錢只有打仗才能動用,如有人不聽話,哪怕是天王老子,也要打二十大棍。

可是時間一長,天生喜歡喝酒的完顏吳乞買實在抗不過饞蟲,就偷偷打開國庫門,偷了一點東西去換酒喝。

不料第二天就被清點國庫的丞相發現了,丞相馬上報告了重臣完顏宗翰。

按輩分來講,完顏宗翰是完顏吳乞買的侄子,但他對這個叔叔一點也不客氣,上朝時立即揭發了他的「罪行」。

群臣一致認為太祖遺訓必須遵守,於是他們把金太宗按在地上打屁股,打完二十棍才讓他起來,然後恭恭敬敬地把呲牙咧嘴的皇帝大人扶上寶座,一齊下跪謝罪。

金太宗忍痛喝完侍從奉上的壓驚酒,勉強笑著說:「我這是咎由自取,各位哪裡有什麼罪?都請起來吧。」

直到駕崩,他始終沒敢奢侈浪費。

堂堂九五之尊,因偷喝了一頓酒而被大臣公然打屁股,古今中外沒有第二例。

西漢成書的《禮記·曲禮》裡有句話,叫「禮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從此以後,「刑不上大夫」就成了大夫以上階層的特權,這個所謂的特權,實際上是無法無天的權力。

從歷代都不乏無法無天肆意妄為的王公貴族來看,這句話的危害之大,簡直罄竹難書。

相比之下,這個皇帝因不守規矩而被大臣打屁屁,打完還說自己活該,並且永不再犯,不但不讓人覺得他沒面子,反而讓人肅然起敬。

真正的好漢,是敬畏規則的人。不把規矩放在眼裡,隨意破壞規矩的人,比渣滓還不如,哪怕你貴為天子。

相關焦點

  • 女真人建立的大金朝,皇帝都有著怎樣的童年陰影
    這個童年陰影是跟金朝的第二位君主,金太宗完顏吳奇買相關,金太祖完顏阿骨打在大遼還沒有被完全滅了的時候就去世了,所以到後來徹底滅掉大遼和北宋的是金太祖的弟弟金太宗,可以說金朝是太祖和太宗這兩兄弟聯合開國的。金太宗好歹也能算半個開國皇帝,但是金太宗曾經被大臣們拉下龍椅來打了一頓屁股,而這個事情對後續的皇帝們來說,那肯定算是帝國的一個童年陰影啊,那麼這個童年陰影是如何給蒙古的崛起造成了歷史機會呢?
  • 皇帝處罰大臣,為何經常「打屁股」,因為屁股有特別的意思
    如果不是步入了文明社會,這種刑罰可能還一直在實施,這就是「打屁股」。「打屁股」這種刑罰,古代經常用在朝廷之中。當皇帝不高興某位大臣的時候,常常就會把他拉下去,讓他趴在行刑的條凳上,扒下褲子,當場鞭打。一些大人在懲罰小孩的時候,也會採用「打屁股」的方法。《紅樓夢》中賈寶玉犯了錯誤,賈政就是用「打屁股」來處罰他的。
  • 奇聞故事:大臣喝多尿褲,皇帝要殺,另一大臣說:我嘗是酒
    奇聞故事:大臣喝多尿褲,皇帝要殺,另一大臣說:我嘗是酒在中國的封建歷史上,皇帝的權力是至高無上隨時可以要人性命。正是因為這樣的情況,才有「伴君如伴虎」的說法。但是,在皇帝的身邊也一批忠臣的人存在,他們的據理力爭才讓皇帝少犯下錯誤。這樣的不害怕強權,敢于堅持正義的臣子更值得尊敬。相傳在漢朝的時候,有一天漢宣帝請大臣們一起吃飯。吃飯的時候,因為一個大臣不善於飲酒,但是皇帝請客又不得不喝。於是就喝多了,結果上廁所來不及就尿褲了。
  • 明朝皇宮的「大食堂」?皇帝和大臣:光祿寺的飯菜真難吃!
    在印象中,我們都認為為皇帝做飯的機構是御膳房,但那只是電視劇給我們留下的印象,在明朝卻並不是這樣的。在明朝,為皇帝做飯的人,在不同時期,負責的人也是不同的。最初,明朝皇帝的飲食,都是交給光祿寺負責的。光祿寺不是一個寺廟,而是當時明朝的五大衙門之一。
  • 如何讓屁股迅速翹起來
    但是打屁股也常有打死人的情況出現,經過一代代的升級更新,到了明朝,「打屁股」終於系統化,發展到了巔峰級的狀態。明初,朱亮祖父子倚仗功勳,作威作福,罪不可恕,得砍頭。朱元璋仁厚啊,念其軍功,要保留全屍。就讓人用鞭子打屁股,抽死了。從此,明朝皇帝拉開了廷杖大臣的序幕。
  • 九門提督和侍衛內大臣,哪一個官更大?更有前途?對比很有趣
    而且還負責維持京城的治安工作,它既是衛戍部隊,同時又是管理治安的警察部隊,換句話說,任何人只要進入京城,那就進入九門提督的管理範圍了,就算總督進入京城,譬如喝個酒喝開心了和老百姓鬧了矛盾。那也是九門提督出面來調解,另外我們還可以從這個九門提督的官名來看它的權力,它的全稱是提督九門步軍巡捕五營統領。
  • 皇帝大多是學霸?為什麼皇宮裡會有人光屁股?
    「看呀,這些人都光著大屁股!」 緊接著便是一陣仰天長「笑」!實際上,皇帝有著非常嚴格的時間安排,並且每天做了什麼事情都有專門記錄,拉個粑粑也有人跟著。點之後自由活動:看書、畫畫、寫詩、下棋或者和某位大臣聊天- 19點睡覺好像看起來也還行,睡眠充足、貌似娛樂活動也不少。
  • "清朝皇后的寢宮 每天都要殺四頭豬 豬肉最後進了誰肚子裡?"
    清朝入關,打得就是給崇禎皇帝報仇的旗號,結果報完仇就入主了中原。之所以有這種看起來是硬掰的藉口,其實還是為了鞏固統治。
  • 古代皇帝的御膳是什麼水平?
    對農婦來說,對皇宮奢靡富貴的想像就是隨時有柿餅吃。在古代,擁有至高無上權力的皇帝住最好、最大的房子——皇宮,穿最珍貴的衣服——龍袍。而住在紫禁城裡的他們,到底吃什麼?此外,軍機大臣、御前侍衛、翰林、有身份的太監等,這些人也有分例。皇宮裡一個月要用掉14642斤肉,這是正常用量;每天宮內還會有添菜,每個月可多添肉3萬多斤。根據《康熙起居注》,康熙皇帝喜歡吃鹿尾、鹿舌,鯽魚、鱒魚,文丹、石榴、春桔、葡萄,橙幹、櫻桃幹、桃幹,寧夏面做的餑餑,野味如野雞;膳食除各種鮮菜,還有鹹白菜、醬瓜、酸菜等;不吃蒜、蔥、小根菜。
  • 換一種說法,「豬」是不高興了,但百姓們都說皇帝很聰明!
    古人對起名是很重視的,一個人的名字必須要有一定的寓意,名字像是一個人的臉面一樣,但封建社會皇帝的名號不是誰都不可稱呼的,在古代這種行為習慣叫做避諱,避諱是所有老百姓以及王公大臣必須要了解的一件事情,因為如果稍有不慎,說錯了話那麼就有生命之險,
  • 皇帝泡溫泉,老百姓用啥
    皇帝泡溫泉,老百姓怎麼辦?不能只用木桶,古人很有智慧!我國歷史文化源遠流長,洗澡也是文化的一部分,那就是所謂的沐浴文化,許多神話故事中都有沐浴,例如《山海經》記載的羲和浴日、常羲浴月以及帝俊沐浴於從淵,還有天女下凡沐浴等故事,正是通過沐浴,孕育了日月星辰和太陽,這就是世界來源的神話傳說。
  • 從趙孟頫遲到被打屁股,看古代公務員考勤制度
    當時的丞相桑哥考勤抓得很嚴,規定上班鐘聲響過,官員都必須到省,如果誰遲到就打屁股,由專門負責的札魯忽赤(斷事官)執法。某日,趙孟頫遲到,結果真的被不講情面的斷事官當堂打了屁股。趙孟頫是趙宋皇室子弟,又是個文人,從小養尊處優,何曾受過這等屈辱,於是他捂著屁股一瘸一拐地去找副丞相葉李哭訴。他說:「古者,刑不上大夫,所以養其廉恥,教之節義。且辱士大夫,是辱朝廷也。」把他挨打說成是朝廷的恥辱。
  • 釀酒沾油會酸敗,這酒偏要豬肥膘,否則不好喝,什麼梗?
    有的食譜找到廚祖伊尹,還有的找到彭祖,再不濟也拉個皇帝、名人站臺。酒水更是啦,都能找到史前,猿猴釀酒,比儀狄、杜康還遙遠許多。至於當下的酒水飯菜是不是那時的延續,中間斷更沒有?無人搭理,反正我就是那了。這些事例網上很多,這裡不再重複列舉。自古釀酒,不論甜酒釀、黃酒還是燒酒,有個禁忌,整個過程要乾淨,尤其不能油汙沾染,否則必定酸敗不能喝。
  • 九門提督和領侍衛內大臣,誰更牛?你看看領侍衛內大臣手下都是誰
    隨著諸如《雍正王朝》、《延禧攻略》等影視作品的熱播,九門提督和領侍衛內大臣這兩個直接關係皇宮安危、皇帝安保的武職官稱,廣為人知。清朝時期,京畿地區尤其是皇宮之內的安危關乎皇權、統治根基的穩固而被統治階層視為重中之重。
  • 古代大臣從「坐」到「站」再到「跪」,其中的過程是如何演變的?
    起來後,官員們需要整理儀容儀表,順便再吃點東西填飽肚子,接著再步行、騎馬或是坐轎去皇宮。所有人排隊在宮外等候,到了宮門開放的時辰,官員們需要按照文官在左、武官在右以及職位高低的順序陸續進入宮內。
  • 李熬:喝酒――喝也不行,不喝也不行!
    這個故事主要建築在一個「酉」字上面,這個酉字在古字裡寫做--本來的意義是釀酒的器具,下面是個缸,缸裡有原料,缸外頭有個蓋和攪動器,這就是今天的「酉」字,也就是「酒」字在沒進「文字美容院」以前的老模樣。但是,酒這個東西,跟許多可愛的老公公一樣,愈老愈有味道,所謂「陳年老酒」,愈喝愈香。
  • 皇宮中有上萬間屋子,為何沒有一間茅房,皇帝和妃子是怎樣方便
    沒有廁所,那麼皇宮裡面的人,皇帝和妃子甚至上千的宮女、太監是怎樣方便的呢?這讓我非常好奇,我特地上網查看了一下才略有所知,你們想知道原因嗎?接下來就由我為各位看官介紹介紹。其實啊,在清朝之前還是有廁所的存在的,比如:在秦朝或者更早之前的皇宮中,廁所和豬圈是同一類的存在,下面是豬圈,而上面會搭建一個平臺,皇帝就是在平臺上方便的。
  • 明朝頂級大臣,歷經五個皇帝,堪稱官場不倒翁,只因優秀家風
    後來逃到北京的大臣李賢家中,在日記中朱祁鎮寫道,20多萬名明軍在戰爭的主戰場喪生,大約一半的傷員,失去了所有的盔甲和裝備,幾乎所有的部隊都被摧毀了。 此外,西寧侯宋瑛和武進伯朱冕率領的大軍隊數萬人在洋河衛戰役中喪生。
  • 古代沒有衛生紙,皇帝上完廁所用什麼?法國用繩子,日本非常奇葩
    衛生紙可以說是我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東西,不管是幹什麼,衛生紙都能夠用得上,可是在古代的時候,根本就沒有衛生紙這樣的東西,就算是皇帝的生活再精緻,也是享受不到的,那麼,古代的皇帝上完廁所用什麼呢?中國人在潛意識中是非常乾淨的,不好的東西很少有人會拿到明面上來說,所以很少有人會有關於廁所這方面的發明和創造,或許中國人的性格就是謙虛和害羞吧,曾經的印度人想過這方面的問題,所以他們經過了一番思量,發明醉了一樣東西,那就是廁籌。
  • 皇帝的生活真的那麼好嗎?溥儀說自己在皇宮經常挨餓
    很多人都認為,皇帝的生活,肯定是從小養尊處優,錦衣玉食。可是,溥儀在他的自傳《我的前半生》一書中,卻講述了他在皇宮中吃過的不少苦。溥儀說:「在那荒唐怪誕不冰冷的宮廷生活中,我不但是挨過餓,而且還像小癟三那樣抓吃抓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