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子建
如果你有遊歷歐美的經歷,你會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那裡除了極少數的大城市外,其他城市幾乎都是低矮的小房子,與我國農村自建的「小洋房」差別不大。
是因為反城市化嗎?其實不是,是因為這些國家的人少地多,即使城市化也不需要太多的發展空間,三層小洋樓一棟挨著一棟,足夠居住。但在我國,如果城市採用小洋樓的布局模式,可能會出現擁擠的現象,這是中國人多地少的矛盾造成的。因此,向天上尋找生存空間成為城市化發展的最佳模式。
所以中國人對房子的感情一直很深,一種很多外國人難以理解的感情。長期以來,買房一直是很多人生活中的頭等大事。當然,除了傳統的對幸福生活的追求外,近一兩年來房價漲跌的趨勢也提振了購房者的信心,以至於很多購房者都願意掏空腰包來買房。
根據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發布的《LPR房貸利率報告》,截至目前,已有60多個城市出臺了房地產相關政策。政策基本都是圍繞為房地產企業紓困而言的,涉及到需求方面的較少。截至目前,廣州、濟南、海寧、青島等10多個城市實行「政策一日遊」。顯然,過度積極的政策不太可能出現。
當然,政策並沒有就此止步,還提出要建立樓市調控的長效機制。對此,我們不能只把長效機制的內容簡單地理解為房產稅,行業標準也很多,但這次出臺的幾條新規,房地產市場的未來走勢也受到了深刻影響。對此,業內人士建議,請不要再見房就買了,尤其以下三類房屋。
一、高層老舊低劣房屋
隨著城市化的發展,高層建築的春風似乎一夜之間吹來,各城市都在追逐創紀錄的高樓,爭奪中國最高建築的稱號。五月的限高令打破了這一模式。因此,高層公寓可能會被冷落。
毫無疑問,在耕地紅線下,隨著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長,高層住宅綜合建設被視為中國城鎮化建設的一項創新,解決了城鎮新增居民的住房問題。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高層住宅也暴露出許多後遺症。建成幾年後,外部流動性、機電系統老化、電梯設備故障、火災隱患等問題暴露出來。事實上,國家已經認識到這些問題並採取了控制措施。
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改委近日下發《關於進一步加強城市和建築風格管理的通知》。從整體檔案來看,要嚴格限制高層建築。簡而言之,如果不是為了特殊需要,就沒有必要建或者不建。要建100米以上的建築,則必須進行充分演示,並且必須嚴格控制中小型城市的超高層建築。
值得一提的是,國家明確鼓勵縣域以多層住宅為主,這意味著未來小縣城、小城鎮的高層住宅將逐漸消失,現有高價住宅的投資價值將逐步提高。上升的住宅建築物也將以變相方式減少。有兩個原因。
一方面,由於人口外流,小城市房地產供過於求。現在樓層高度限制已經出臺,購房者將更加堅定地選擇更舒適的多層住宅,大量高層公寓將被放棄。另一方面,小縣城有足夠的土地,應該使它們適合居住。
如今的房子,蓋得都很高,少則十幾層,多則33層或更高而且樓間距都比較近,容積率很高,住宅樓對開發商來說沒有價值,因此拆遷重建的概率很低,除了在鬧市區非拆不可的建築是另一回事。
幾年後,我們將面臨因住宅樓、管道、電線、電梯等設備老化而帶來的各種麻煩。有錢買新房的就走,沒錢的就要忍受各種麻煩。畢竟這種破舊的房子想要賣個好價錢是很難的。
二、小產權房
我們都知道小產權房存在很多風險,而對於這些諸多法律漏洞,國家屢禁不止的小產權房交易,一直有人明明知道小產權房有產權風險還是要冒險購買。因此,小產權房往往成為輿論關注的焦點。據悉,我國小產權房面積約為66億平方米,折合房地產約5000萬套。
自然資源部近日下發《關於加快宅基地和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認定登記工作的通知》,明確強調「小產權不登記,違法用地不得通過使用登記合法化」。從國家最新的態度來看,小產權房的轉正確實沒有希望。而由於小產權房本身沒有大產權證,不能抵押貸款,交易也不能得到法律保護,即使以後遇到拆遷,也必然得不到什麼補償,如果把小產權房作為一種投資品,無疑是一個「燙手山芋」。
其實小產權並不是一個法律概念,而是人們在生活中的既定名稱,是指農民在集體土地上建房後沒有辦理相關證件,沒有繳納土地出讓金等費用,其產權證不是由國家住房部門頒發的,所以稱之為土地財產或財產。綜上所述,小產權房不能在短時間內變為普通房已經成為事實。準購房者在購房時應儘量避免購買此類房屋。
三、老學區房
到目前為止,房地產業界普遍認為,學區房仍然是一種極具增值性的房地產類型,無論房地產市場的整體情況如何,學區房在市場上都在穩步上漲,看來,學區房不受市場經濟規律的影響。之所以出現這種怪現象,是因為人們對教育越來越重視,正如馬雲所說,教育是最大的投入,尤其是幼兒園等教育投入。
由於學區房一直是購房者競爭的地方,供不應求,房價就會上漲,很多人買房要麼咬緊牙關直接購買現成的學區房,或精心挑選,尋找未來學區房地產投資潛力股。學區房的升值潛力在未來是否依然值得驕傲?房地產市場可能不這麼認為,但隨著國家租購權的出臺,這種情況可能會發生變化。
2019年的時候國家就已經提出,城鎮化的重要任務之一,就是到2019年底,所有義務教育學校都要達到基本辦學條件,實現公辦學校普遍向隨遷子女開放。那是什麼意思?在今後學校也會向暫時居住在這裡的適齡入學人群開放,租房也可上學了。
過去,要想上學,就得買房安家,但隨著房地產改革的不斷深入,特別是租購同權的提出,無論是買房還是租房,都可以享受城市資源的同等待遇,租房上學逐漸實現,租房落戶、租房享受城市醫療保障等,都已經在路上。
本文由不凡智庫原創出品,未經許可,任何渠道、平臺請勿轉載。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