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法念處經》:口業四種,所謂妄語、兩舌、惡口、綺語

2020-12-23 孝親尊師佛學

又修行者知業果報。云何口業惡不善行?口業四種,所謂妄語、兩舌、惡口、綺語如是四種。

修行者應了知,口業的狀況。怎樣的口業是不善行?妄語、兩舌、的口、綺語這四種。

何者妄語?自思維已,然後於他作不實語。若作咒誓,若在網前、若王等前,妄語言說,令他衰惱,或打或縛,或令輸物,彼成妄語。如是滿業成妄語業,地獄中受。

某人或者別有所圖,或者想陷害他人,或者想欺詐他人,讓他人倒黴等等。懷著惡毒的心發誓:我發誓這不是我做的,或者:我發誓是他做的。或者在國王及那些有地位的人面前說謊話陷害人、做假證,使他人惱怒,受到懲罰,或者喪失財物等等。這就成了妄語、欺誑的惡業,以此惡業將會地獄中受報。

復有口業名為兩舌,於和合者、共作業者,破壞語說。

還有一種口業叫做兩舌,就是對本來和合的雙方挑撥離間,使得兩邊關係破裂,這樣就成了兩舌的惡業。

云何此語得果報少?破壞語已,心中生悔:我愚痴故作如是說。專心懺悔,亦遮他人作破壞語,示其善道。業不具足,此業不重。

怎樣的兩舌得果報輕微?就是在說了破壞別人關係的卦之後,心中生起後悔之心我因為愚痴,才會說這樣的話。之後專心一意地懺悔,而且阻止別說挑撥離間的話。並且自己身體力行,再不說是非,為別人做好榜樣。這樣的話,惡業就不具足,業果也不會很重了。

相關焦點

  • 何為「妄語、兩舌、惡口、綺語」四種口業?
    我們都知道,在佛門當中,講究「身、口、意」三業,而其中尤其以口業為重,認為口業是:患苦之門,禍累之始。很多持戒的善信,均是知曉,在菩薩十誡當中,關於言語方面的持戒有四種,分別是: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第一:妄語,簡單來講,就是口不對心,顛倒是非,欺哄騙人,把假的說成真的,把錯的說成對的,有的說成沒有的。
  • 喜歡說惡口兩舌的人,會有什麼果報?
    你說話真實信用,誰不相信你、誰不同你共事?說話不信實、儘是騙人,誰敢同你共事?這樣聰明是害了自己,所以要說誠實之語,培養自己人品,人品高貴才受人尊敬。大家在這些地方要改喔!好好把這個口改成說善語、真實語,不要妄言、兩舌、綺語、惡口。什麼叫做兩舌?兩舌就是說兩邊的是非,世間也叫兩頭蛇,是比喻這個人說話兩邊挑撥比蛇還要毒。
  • 妄語 兩舌 惡口 無義語--要特別留意的
    介紹妄語、兩舌、惡口、無義語等口四業。首先介紹不妄語,不妄語的原則就是如實而說,如果說話不如實、不確定而說,都是妄語。
  • 何為口四業?此四不行,則為口業善,行,則為口業惡
    【口業,有四,妄言,綺語,惡口,兩舌。】口業上嚴重的惡業有四種。口裡說謊叫「妄語」;說各種無意義不正當的話叫「綺語」;說各種傷害人心的粗暴語言,叫「惡口」;在人和人之間挑撥是非,對此說彼、對彼說此,叫「兩舌」。【妄言者,說話不真實。話既不真實,心亦不真實,其失人格也,大矣。】
  • 這四種話,儘可能不說,因果報應太重
    《無量壽經》上說:「善護口業,不譏他過;善護身業,不失律儀;善護意業,清淨無染。」身、口、意三業之中,人們造業最多的就是口業,所以《無量壽經》把善護口業擺放在了第一位,就是提醒我們時刻要管好自己的嘴巴,不該說的千萬不要去說。佛說萬法皆空,因果不空,這四種話,儘可能不說,因為因果報應太大。第一、妄語儘可能不說。
  • 菩薩:【十惡業】兩舌如果不小心兼犯破和合僧,罪會非常重
    經中如此說:【若於大眾,舍離本相,若於三時、若二時中虛妄說之,是名根本。】『《優婆塞戒經》卷六』也就是說,當我們如果於大眾中,所說不如實,離開了事實的真相,而且在早上、中午、晚上這三時;所謂三時就是指早中晚這三時,或是說早上跟晚上這二時,虛妄地加以宣說,這個就是妄語的根本罪了。但是妄語其實分成兩個部分:一個是世間法上的妄語,也就是說『有說沒有,沒有說有;見說不見,不見說見』。
  • 四朗竹林·【口業的過患】
    師父師兄們上午好今天竹林要跟大家分享的題目是『口業的過患』口業包括:不妄語,不綺語,不兩舌,不惡口。
  • 99歲老僧的忠告:這四種話不要亂說,因果不饒人!
    身有三種惡:殺、盜、淫;口有四種惡:妄語、兩舌、惡口、綺語;意有三惡:貪、瞋、痴。為什麼口有四惡?因為造業最重的就是口業。老僧的忠告:不管你是否信佛,這四種話都不要亂說,因果不饒人,只要你能護住口業,不亂說話,就能事事逢兇化吉。
  • 何謂「綺語」
    作者:生根活佛     俗語常說:「口業如山,謹語慎言。」惡業包括三種:身業、意業與口業。其中口業又可分四種:妄語、綺語、兩舌、惡口。綺語是口蜜腹劍,笑裡藏刀,或輕浮無禮不正經之語,目的是叫別人上當,用花言巧語來欺騙。綺語的範圍很廣,凡是令人邪思之類的言語,都屬於綺語。
  • 釋淨空:辛辛苦苦修了幾十年,幾句話的口業就漏光了
    娑婆世界眾生,特別是現在,最容易犯的口業,喜歡批評人,不知道自己是在造口業。口業是妄語、兩舌、綺語、惡口,批評人有的時候這四種都犯了,他自己不知道。所以善護三業,頭一個是口業,「善護口業,不譏他過」。別人小小的過失就惡意的批判,太過分了;沒有過失則胡造謠言,那罪就更重。
  • 釋迦牟尼說,惡語會有果報,「四惡語」指哪四種你知道嗎?
    不管是善還是惡,正所謂惡有惡報,善有善終,他們都有四種不同。「四惡」為:妄語、綺語、兩舌、惡口;四善為:如實語、質直語、不兩舌語、依法語,他們是相對存在的。下面小七就和大家簡單介紹一下「四惡語」吧。1、妄語《大智度論》裡說道:「妄語者,不淨心欲誑他」。
  • 修行要避免造口業,若能守住口業,則成佛一半!
    我們常常都會無意中聽到很多人在罵人在打誑語,其實這就是造口業的表現,就看這個口業造得輕與重罷了!口業有兩種,一種是搬弄是非,一種是製造是非,這都是口舌的惡業。口業,就是從口裡說出來的話所造成的的不良後果!佛家講因緣,口業造成的後果,有現行的也有遲後的,在今生的某個時段,客觀條件的成熟,業種下的種子就會發芽顯現出來。
  • 淨土法門:諸位一定要曉得,口業最重
    因果裡面果報現前,佛講得很清楚,『強者先牽』,你這個善業跟惡業,哪一個力量強,力量強的先受果報,而不是抵消,先受果報,力量弱的後受果報。果報受報的先後順序可以調動,但是業因決定不會消失,永遠都不會消失,遇到緣它就起現行,這個報應就現前。
  • 佛教的「妄語」的意思是什麼?
    在佛教中,妄語為十惡之一即虛妄不實的言語凡是存心騙人不論利用何種方法使得被騙的人領解之時不管能否達到妄語的目的即成妄語罪而在妄語中還有上人法妄語、大妄語中妄語、及小妄語之分上人法是指賢聖所修所證的法。所修法,如所修的三十七菩提分法以及種種的三昧法門;所證法,如所證得的三賢十聖的階位。自己並未修到或證到,妄言說自己修到證到了,或者沒有看到什麼鏡像,非說自己看到了,說的有聲有色。這些都歸於上人法妄語。出家人說此妄語破底子戒,居士說此妄語破五戒中的不妄語戒。有些人即便有必定的境地,也見到了一些景象,但也不能隨意說。詆毀佛法僧:這個罪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