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土法門:諸位一定要曉得,口業最重

2020-12-25 紅塵禪緣

因果裡面果報現前,佛講得很清楚,『強者先牽』,你這個善業跟惡業,哪一個力量強,力量強的先受果報,而不是抵消,先受果報,力量弱的後受果報。果報受報的先後順序可以調動,但是業因決定不會消失,永遠都不會消失,遇到緣它就起現行,這個報應就現前。所以佛在經論裡頭,千言萬語告訴我們事實真相,希望我們覺悟,明白事實真相,你就能把這個邪惡的念頭,爭名奪利的這些欲望能夠消除,能夠降低,我們就得佛法真實的受用。

造作罪業的時候,諸位一定要曉得,口業最重,所以《無量壽經》教我們善護三業,把口業擺在第一,頭一句話就是告訴我們『善護口業,不譏他過』,這一句話極重要。我們跟大眾相處,總不能不說話,真正修行人,言語愈少愈好,你的心永遠是定的,永遠是靜的。多聽別人的,少發表自己的意見,避免過失。口業裡面,妄語,實在說是自欺欺人;兩舌,挑撥是非,叫人家彼此不和,這個罪業是在阿鼻地獄。阿鼻地獄的罪受滿了,才到八大地獄裡面受餘報,八大地獄裡頭拔舌地獄,泥舌地獄,《地藏菩薩本願經》裡面都講得很清楚。

惡口、綺語的罪也不輕,這四種過失,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不知不覺常常犯,怎麼得了?有一些人犯了之後不知道懺悔,這個罪就重。犯了之後能夠懺悔還有救,犯了之後不知道懺悔,佛法裡面講慚愧的心他完全沒有,人沒有慚愧心就是不知恥,一般人講『不要臉』,不知恥,什麼樣的壞事他都能做得出來,這個人就是佛經上講的『一闡提』,一闡提,佛說沒有善根。佛菩薩都不能救他,佛菩薩能救的人是要有善根的,你勸他他能聽得進去,他能覺悟,這是有善根的。沒有善根的人,自己做錯事情,他把責任推卸給別人,你說這個多惡,自己不承認自己有過失,過失都是別人陷害他,他沒有過失,他也很會說,能言善道,說得振振有詞,我們聽起來好像蠻有道理。世間人可以被他矇騙,天地鬼神他矇騙不了,這種心態,這種行為加速他的苦報,不但不能避免,不能減輕,加重啊。

我們同修們自己要常常提高警覺,怕的是不知不覺我們也有這些過失,尤其是在道場,道場,諸位要知道清淨莊嚴,我們每一天念回向偈,『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哪裡是佛淨土?道場就是佛淨土,你要用功德來莊嚴啊!不是造罪業來莊嚴,你造罪業是破壞道場,不是莊嚴道場,功德是什麼呢?清淨心、真誠心、慈悲心、念佛心,我們用這個來莊嚴道場。覺明妙行菩薩教我們,『少說一句話,多念一聲佛』,這才是真正莊嚴道場。

相關焦點

  • 淨空法師法語:最重要的是口業,辛辛苦苦修了幾十年,幾句話的口業就漏光了
    這就說明,業障裡面最重的就是天天看別人的不是、天天說別人的不是,這是業障。天天要消業障,業障現前都不知道,你怎麼能消得了?所以彌勒菩薩這個話重要,非常要緊。他這麼一說,佛立刻就讚嘆,給他印證,佛叫著彌勒菩薩,『如是如是』。
  • 香港理工大學原校長潘宗光:淨土法門不是念佛等死
    香港理工大學榮休校長潘宗光教授參加了本次論壇並提交論文《淨土法門是念佛等死?》。潘宗光教授表示,雖然淨土法門容易給人一種念佛等死的消極感覺。但根據他的理解,修淨土法門除了要不斷做好「信、願、念佛」等「正行」來保持與阿彌陀佛的緊密聯繫外,亦要努力完成個人在世間的責任,及發菩提心、修淨業三福、自度度他等「助行」。所以是一門積極的大乘修行法門。以下為潘宗光教授論文全文:
  • 釋淨空:辛辛苦苦修了幾十年,幾句話的口業就漏光了
    業障:說別人過失,找別人的毛病,這就是『於他過失』要『不生分別』,不要找、看別人的過失,也不要講別人的過失,別人過失與我們不相干。果然能做到這一點,那就恭喜你,你的業障消除了。業障裡面最重的就是天天看別人的不是、天天說別人的不是,這是業障。
  • 淨土第一經,修行淨土法門的人一定要看的著作,教你如何正確念佛
    三藏十二部,如果要概括為最最簡潔的道理,那就是:因果。眾生流轉生死的因果,賢聖解脫覺悟的因果,如是而已。其實修念佛法門,要得到真實受用也有許多難處,以餘管見,其難有二:信自心即佛。我們念佛之所以能成佛,那是因為,從理上說,我們的自心就是佛。時下流行的「念佛機」念佛不斷,但它不能往生淨土,不能成佛,因為它沒有佛性;小麥種播在地裡長出的是小麥,而不是高粱,因為種子有「小麥性」。我們稱念阿彌陀佛的聖號能夠成就與阿彌陀佛一樣的功德,因為我們的自心當下全體與佛無別。
  • 淨丨李炳南居士:修淨土法門必須要了解的十件事
    西方三聖接引圖(資料圖)文:李炳南居士佛法修行有「通途」和「別途」之分,淨土法門是屬於「別途」,也就是「二力法門」,與普通法門不一樣。修一般法門是「信解行證」,但淨土法門重在「信願行」。為什麼沒有「解」呢?
  • 修行要避免造口業,若能守住口業,則成佛一半!
    我們常常都會無意中聽到很多人在罵人在打誑語,其實這就是造口業的表現,就看這個口業造得輕與重罷了!口業有兩種,一種是搬弄是非,一種是製造是非,這都是口舌的惡業。口業,就是從口裡說出來的話所造成的的不良後果!佛家講因緣,口業造成的後果,有現行的也有遲後的,在今生的某個時段,客觀條件的成熟,業種下的種子就會發芽顯現出來。
  • 淨土法門:莫名其妙地,一句佛號送丈夫往生
    但直到最近才意識到其實自己也曾有過的,只是從未想到要把它梳理出來而已。今天,我就來說說這個女記者莫名其妙送走先生事。那會我接觸的的是淨土要門,就是被告知往生極樂是一件也容易也不容易的事。因為除了念佛還需輔助落實《弟子規》等各種雜善之行。即使是念佛也須達到「功夫成片」等一定境界。而這位記者更是連抉擇法門的意識都沒有,只是跟著各種人不斷地跑道場、放生、誦經等等。
  • 達照法師|真正的修行上就是將佛法落實在身、口、意這三業
    那麼按照普賢菩薩十大願王的開示,落實在修行上就是身、口、意這三業。因此我們修淨土法門的要領同樣也是要落實在身、口、意這三業上。    身業就是禮敬諸佛。拜佛時需要合掌、合十——十個指頭合在一起,不能拇指交叉,有些人拇指交叉起來合掌是不如法的。
  • 明學長老:修學淨土法門應該怎麼下功夫?
    明學長老:現在年輕的也好,年紀大的也好,在家信眾也好,出家人也好,修淨土法門要老實念佛,念「南無阿彌陀佛」。行住坐臥都好念,專修淨土法門,不要東跑西跑。今天這樣,明天那樣,最後一事無成。我們修淨土法門就是老實念佛,不要去搞其他的。我們學淨土法門都學不過來呢,我們能修淨土法門也是很難得的。
  • 病從口入,禍從口出,這四種「口業」,最損自己的福報
    佛家講「身口意」三業,我們最容易造的是口業,一個人說話的態度,是不是說的是真話,會不會對別人造成傷害,反映了一個人的性格和內心的美醜善惡;同樣的話,有的人說的婉轉動聽,有的人,說出來就會得罪人,一個「口業」重的人,最容易損耗自己的福報。
  • 劉素雲老師:淨土法門有七寶,修學之人要記牢
    我是修學淨土法門得救的,我要把救我出苦海的淨土法門介紹給一切有緣眾生,讓這些有緣眾生通過修學淨土法門,開真實智慧,得真實利益,這就是我寫這篇分享報告的初衷。我今天分享的題目是「淨土法門有七寶,修學之人要記牢」。這裡所說的七寶,是我十五年修學淨土法門的高度概括和總結,在這裡供養給同修們,願我們切磋與共勉。
  • 可怕的口業在傳播中不斷瘋長,不要造口業
    ,也最害己  口業清淨是人生的享受,因為如果從未因一時氣憤,惡口辱罵人,就不會斬斷多年的情誼,而人緣散去。到了業報成仇之日,無論是住洋樓、別墅,別人也會找上門來找麻煩。就是此人原諒我們,我們也會依因果循環之理,自然遇上類似的攻訐與麻煩,而如同活在監獄中一般。口業折損福報也很快,傳給他人就會增長惡業,每個傳播者的口業都會增長,最先造口業的增長最快也最大,所以不能說別人過錯是非,更不能傳播,這點大家都要重視。  所以口業之惡,可以稱為餓鬼惡、畜生惡、地獄惡。這是三惡道之罪惡。
  • 【晨思妙語】說話、寫文章、表述意思一定要謹慎口業,否則必然承擔惡果
    2021年1月7日晨思妙語:  說話、寫文章、表述意思一定>要謹慎口業,否則必然承擔惡果  我們要謹慎口業,寫書的時候很容易,但是如果給後人造成危害,必然要承擔惡果。這可不是小事,不可輕忽,這是要承擔責任,承擔因果的。大家要萬分地小心,萬分地警惕,這是要戰戰兢兢,如履薄冰的事情,不是那麼輕而易舉的事情。自己的見解一定要千錘百鍊,就像唐朝宣鑑禪師講《金剛經》,寫出《青龍疏鈔》,自以為那是度化眾生的東西,但是真正遇到了明眼人,他懂了,一把火就燒掉了。選自(《因果是宇宙最根本的規律》第三章第三節)--淨土修學中心
  • 淨土念佛法門是大乘佛法嗎,看諸位大師開示
    淨土念佛法門是大乘佛法嗎,看諸位大師開示。我們知道念佛法門屬於淨土宗,而淨土宗以五經一論為依據,五經分別是:《佛說無量壽經》——簡稱《無量壽經》。《佛說觀無量壽佛經》——簡稱《觀經》。《佛說阿彌陀經》——簡稱《阿彌陀經》。
  • 口業會影響自己的命運,管好自己的嘴!
    身、口、意三種業,口業最容易造,人的墮落很多就來自於口業。住在寺院裡,吃著三寶的飯,聽著師父的教導,但是講出來的都是自己的東西,講這個是,談那個非。甚至就是師父講過的,你一轉述就錯了。像我講話有人做記錄,漏掉一句意思就變了,添了一句意思又變了。
  • 【淨土法門:生命輪迴,宇宙奧秘】第一段
    生命從哪裡來,又將到哪裡去?我們佛教在世界上公認的,今年是二千五百五十三年,這樣說起來,印度教至少超過我們五千年,所以它歷史悠久。不但宗教普遍的修定,學術界也修禪定。所以禪定在當時印度是一種很普通的風氣,大家都學。能夠入禪定入到第幾個層次,不一定。我們也能相信達到第八定的人一定不少,六道這個事情是在定中看見的。有四禪八定的功夫,對於六道輪迴裡面的空間維次,可以全部突破。
  • 釋淨空:我們今天修淨土法門就是不違背佛
    假如我們能夠辨別我們的心行是不是與佛的教誨有所違背,給諸位說,那就是相當的學問,在佛法裡面講是相當覺悟的人,而不是普通人。但是在我們每一個學佛的同修來說,這個問題是必要的,換句話說,我們必須要能夠理解,我們是不是不違背佛陀的教誨。照《楞嚴經》來講,第六卷的末後,佛在「清淨明誨」這一章裡面給我們說明,就是說的現在末法時期「邪師說法,如恆河沙」。
  • 何為口四業?此四不行,則為口業善,行,則為口業惡
    【口業,有四,妄言,綺語,惡口,兩舌。】口業上嚴重的惡業有四種。口裡說謊叫「妄語」;說各種無意義不正當的話叫「綺語」;說各種傷害人心的粗暴語言,叫「惡口」;在人和人之間挑撥是非,對此說彼、對彼說此,叫「兩舌」。【妄言者,說話不真實。話既不真實,心亦不真實,其失人格也,大矣。】
  • 護口業:修行要少語、止語
    1 積累往生的福德資糧 真正做到「善護口業,不譏他過」,使自己能盡最大的努力修好十善業,積累往生的福德資糧。 同時可以防止辛苦修積來的一點福報從說話之中流失掉,也可避免因口過而招來的麻煩和災禍,在較大的程度上斷絕了菩提道上的業因業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