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五經簡介及學習目標
摩西五經(Pentateuchos)是指聖經的前五卷,即《創世記》、《出埃及記》、《利未記》、《民數記》和《申命記》。五經希伯來文稱為:「妥拉」(Torah),意思是引導和教訓(Instruction, Direction),即神教導他百姓恩典的記錄。妥拉在某些時候也叫做律法書(The Law)。據猶太教傳統,五經被認為是一卷書,抄在一張羊皮捲軸上,但中、英文聖經將它分為五卷書。五經在神學思想也是一脈相承的。它講述了世界從創造到曠野生活的記錄。
學習五經的目標
1、了解五經寫作的背景、特點和中心信息,認識五經各卷彼此之間的關係。
2、閱讀五經不僅讓我們了解神對以色列百姓的救贖工作,同時也讓我們明白神對普世救贖的計劃和祂做事的法則。
3、藉著神給摩西的山上樣式,使我們明白何為「合神心意的教會和侍奉」,以及如何過合神心意的聖潔生活。
4、閱讀五經,百姓出埃及進迦南的集體過程,不僅讓我們明白神旨意,也讓我們知道個人靈命和神家興衰的有著直接的關係。
5、藉著研讀五經偉大人物的生平,不僅要效法他們蒙神悅納之行為,也要明白他們與神的關係和他們對神的態度,直接影響了神的旨意在他們身上的通行和他們祝福的大小。
6、仔細閱讀聖經,神可以改變我們的生命,影響我們的生活。
二、五經與以色列的歷史
《創世記》記錄世界的由來和古代的歷史——列祖列傳——雅各進入埃及——百姓在埃及——《出埃及記》——正月14逾越節-45天——進入西奈山——10個月西奈——建造會幕——《利未記》——數點百姓——《民數記》——38年9個月——《申命記》——進入迦南地。
三、五經的寫作時間
五經的寫作時間約是公元前1440年。(據王上6:1,所羅門作王第四年是公元前966年,加上480,為1446,摩西寫了40年,約為1406-1446間)
四、五經的時間線
《創世記》是五經的前奏。摩西把五經的歷史定格延伸至創造,然後把時間聚焦在以色列百姓從埃及出來,及在曠野過的將近80年的時間,其中最重要的是最後40年。
《出埃及記》的前奏是約瑟死後開始,這中間有多少年不易查,直到以色列人在曠野的生活,建造了會幕為止,大概從寫到出埃及1-2年的時間。
會幕建造,中間大概有一年的時間,摩西制定和發展出會幕——祭司體系,那麼這個就是《利未記》的內容。
《利未記》之後,百姓繼續在埃及生活,生活的點滴和大事記看《民數記》,它是百姓在曠野38年的生活記要。
當百姓過完了上帝對以色列人的處罰,然後,他們開始踏上新的徵程(第一代猶太人全然過去,除了兩個人),這個時候,摩西為了照顧第二代人,重新申述了一部新的律法——《申命記》,這部書是摩西的晚年真實情感流露。
五、五經的核心詞彙
分別和背叛:分別是上帝的要求;背叛是人的寫照。
這兩詞是上帝對人救贖的重要反應,唯有親近的人才有管教和分別,反叛也是因有約之基礎的兩種位格之間的關係。「約」是五經的核心概念。
1、《創世記》是約的序章,關鍵詞:起初
神創造的日子——歷史的起初,人的起初
罪的起初
審判的起初
揀選和拯救的起初
2、 《出埃及記》是記錄下西奈之約,關鍵詞:出來
從埃及的為奴之家出來
從敬拜偶像的環境中出來
從罪惡的狀態裡出來
埃及一直被人認為可以被依靠的對象,這個對象是要被去掉的
3、《利未記》是約的補充,關鍵詞:他呼叫
利未記強調上帝的呼召ca lling和人對上帝召命的順服。
上帝呼叫百姓要聖經
上帝呼召百姓要獻祭
上帝給百姓有一個祭司的身份
4、《民數記》闡明約的群體,它的關鍵詞:在曠野
曠野是人們絕望的地方
曠野是人數算自己墮落的地方
曠野也是人們數算上帝恩典地方
曠野有神就有一切,沒有神,一切都是曠野。
5、《申命記》是約的更新,關鍵詞:這些話
這些話指引百姓在曠野生活
這些話引導百姓進入迦南地
遵守這些話有福,違背這些話是死亡
它影響了舊約後面的整個基調:歷史書、先知書和詩歌智慧書
六、如何讀五經
1、神的聖潔是五經的第一把鑰匙
神藉著五經要告訴我們神是聖潔的,他要屬於他的百姓也聖潔。一方面要我們過聖潔的方式,另一個方面我們有聖潔的崇拜。
2、上帝的愛是五經的第二把鑰匙
神愛我們,他也希望我們愛他,並在愛中得到彼此的建造,神也希望我們彼此藉著神相愛,成就上帝在愛中的旨意。
3、以屬天的角度來領會(西2:16-17)
神要得著我們,但這不僅僅是在地上,更是在天上永恆的恩典,沒有神,我們只有在虛空中終結,唯有通過神,我們才能有永恆的盼望。
4、耶穌是五經的核心
讀五經必須要以耶穌基督作為解釋的依據,否則就會陷入律法主義的死胡同裡面,字句叫人死,唯有在基督裡才能讓我們平安。讀出基督,讀出神永遠的旨意,讀出生命之道。上帝的心意就是要百姓歸耶和華為聖,不僅要有屬地的建樹,還有屬天的恩典。這不僅是個人的中心,也是整本聖經的中心:舊約聖經是建基於五經,耶穌也是很熟悉五經,並且常常引用五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