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疏水基團,納米海綿「吸走」柴油洩漏

2020-12-20 光明網

  柴油在開採和運輸的過程中,經常會洩漏到水體和土壤中,造成環境汙染。一項新研究有望能快速地清除洩漏的柴油,修復被汙染的水體和土地。

  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技術生物所吳正巖研究員領導的課題組,研製出一種可高效去除水體和土壤中柴油的新型納米修復劑。日前,國際環境科研領域學術期刊《總體環境科學》發表了該成果的相關論文。

  柴油殘留物對環境破壞巨大

  柴油主要包括碳氫化合物(脂肪烴、芳香烴等)、代烴以及其他組分(含氧化合物、含氮化合物、含硫化合物等)。據統計,每年有大量柴油在開採和加工過程中跑冒滴漏或在運輸過程中產生洩漏進入水體或土壤中,對人類健康和生態環境造成嚴重影響。

  「柴油進入水體或土壤後,會通過其中的物理、化學和生物等過程,不斷地被吸附、分解、遷移或滯留。」吳正巖告訴記者,柴油漂浮在水面上,會阻止氧氣進入水體,影響水生態平衡,導致水質下降,不利於水生生物生長。

  據吳正巖介紹,當柴油進入水體或土壤後,其獨特的粘稠性會填充水體或土壤孔隙,影響水體或土壤的通透性,降低水體或土壤氧氣含量,同時,柴油還會改變水體或土壤的組成、養分和結構,影響水體或土壤中動植物和微生物的正常生長。

  「更重要的是,柴油的主要殘留毒害成分具有致癌性,特別是多環芳烴類屬強致癌物,能通過皮膚、呼吸、飲食等方式進入人體,危害人體健康。因此,柴油汙染修復刻不容緩。」 吳正巖說。

  修復柴油汙染尚缺有效良方

  「就目前而言,常用的柴油汙染水體或土壤修復技術可分為物理法、化學法、生物法。」 吳正巖告訴記者,上述這些方法都有相應缺陷。

  「物理法主要包括焚燒法、氣相抽提技術、電動修復技術、熱脫附和生物炭吸附技術等。」 吳正巖說,焚燒法易產生二次汙染,通常用以修復小面積水體或土壤。氣相抽提技術對沸點較低柴油汙染修復效果較好,但對設備要求較高,成本較大。電動修復操作簡便,但對於不溶於水且不易遷移的柴油組分難以去除。熱脫附技術耗時短,去除效果好,但成本較高,可能引起二次汙染。生物炭吸附較其他技術環保,具有較高的潛在價值,但生物炭難以全部回收。

  吳正巖表示,化學法主要有化學氧化法、萃取法、光催化氧化法等。化學氧化法利用高錳酸鉀、芬頓試劑等將柴油氧化降解去除,但易產生二次汙染。萃取法主要通過相似相溶的原理萃取柴油,主要用於高濃度柴油汙染的修復,但也易造成二次汙染,成本較高。

  「除此而外,還有現在比較提倡的生物修復技術,包括植物法和微生物法。植物修復技術通過根系分泌活性物質分解去除柴油中的飽和烴等物質,具有成本較低、操作簡單、環境友好等優點,但周期較長。」 吳正巖告訴記者,微生物修復技術利用水體或土壤中的微生物或外源微生物降解水體或土壤中的柴油烴,具有成本低、經濟、綠色等優點,但對柴油組分不具有普適性。

  低成本「納米海綿」修復柴油汙染可「標本兼治」

  吳正巖課題組以納米海綿為基礎,通過氨基矽油和矽烷偶聯劑修飾,製備出一種新型疏水納米海綿。實驗表明,這種疏水納米海綿作為修復劑,可以高效地去除洩漏到水體和土壤中的柴油。

  「這種納米海綿表面含有大量的疏水基團,可與柴油分子形成分子間作用力,從而將柴油有效吸附在納米海綿中,隨海綿一起移除水體和土壤,達到汙染修復的目的。」吳正巖說。

  「我們在製備方法上進行了創新,選擇具有微納孔徑結構的納米海綿,通過氨基矽油和矽烷偶聯劑修飾,製備出具有高疏水性和高孔隙率的疏水納米海綿,具有成本低、工藝簡單、性能穩定等優勢。」吳正巖表示,這種納米海綿不僅可以去除水體中的柴油,而且可以鋪在土壤表面,阻止柴油進入土壤,也可放在土壤中控制柴油的遷移和擴散,且易回收,因此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記者 吳長鋒)

[ 責編:趙宇豪 ]

相關焦點

  • 我國研製出可修復柴油汙染的「納米海綿修復劑」
    新華社合肥6月29日電(記者徐海濤)柴油在開採和運輸的過程中,難免有不少洩漏到水體和土壤中,造成環境汙染。近期,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技術生物所吳正巖研究員課題組在柴油汙染修複方面取得進展,他們研製出一種可高效去除水體和土壤中柴油的新型納米修復劑。
  • 用納米海綿「吸走」新冠病毒
    「吸走」新冠病毒,讓它們的感染能力下降90%!張良方教授是納米醫學領域的一名傑出學者,2013年,他曾入選《麻省理工科技評論》「35名35歲以下的創新者」(35 Innovators Under 35)榜單。其團隊開創了用細胞膜來「包裹」納米顆粒的仿生納米技術,並利用這項技術來解決一系列生物醫學問題。而本次的納米海綿,則是這支科研團隊的一個新嘗試。
  • 細胞膜納米海綿有望成為「病毒剋星」—新聞—科學網
    該技術的原理是在納米顆粒外,套上人類巨噬細胞的細胞膜,形成仿生納米聚合體(細胞膜納米海綿)。這些納米海綿通過將內毒素和促炎細胞因子捕捉到巨噬細胞膜上,中和它們,從而阻止導致敗血症的級聯反應。由於這些納米體被細胞膜覆蓋,它們可以作為人體自身的免疫細胞在血液中循環,而不會被視為外來物或被清除。
  • 超疏水紙張的製備及其應用
    超疏水表面由於具有良好的自清潔性能,近年來已經吸引了人們的廣泛關注。紙張表面的潤溼性可以通過接觸角來進行表徵,超疏水紙張是指紙張表面與水滴接觸時所形成的接觸角大於150°,滾動角小於10°的疏水紙。 超疏水紙張的製備 要想獲得理想的超疏水紙張,可通過用低表面能的物質修飾粗糙表面或者先對紙張表面進行疏水化處理,然後構建粗糙結構等兩種途徑來實現。
  • 疏水性自清潔塗料的原理及研究進展
    Jin等利用雷射刻蝕法在PDMS表面製備了具有微米、納米粗糙結構的超疏水表面,測得表面的水接觸角高達160°、滾動角低於5°,具有良好的疏水自清潔性能。Khorasani等利用CO2脈衝雷射作為激發源在PDMS表面引入過氧化物基團對其進行表面改性,利用過氧化基團在PDMS表面接枝甲基丙烯酸2-羥乙基酯的高聚物。
  • 金屬-有機框架材料的合成後疏水修飾及其應用
    為此研究者提出了多種構建疏水MOFs材料的合成策略, 其中合成後修飾是一種重要的實現方法. 國家納米科學中心韓寶航課題組和中國礦業大學袁寧課題組將MOFs材料的合成後疏水修飾分為四類, 即配體功能化修飾、金屬位點功能化修飾、顆粒外表面修飾與其他方法等, 綜述了合成後修飾構築疏水MOFs材料的研究進展, 並對疏水MOFs材料進行了總結與展望.
  • 「廉價」超疏水保護塗層——新一代超疏水納米材料
    由美國Rice大學,英國Swansea大學、Bristol大學和法國Nice Sophia Antipolis大學四校科學家聯合製備的一種超疏水性材料
  • Nano Letter:細胞納米海綿顯著抑制SARS-CoV-2感染細胞!
    然後我們的目標是通過創造仿生誘餌來保護目標,"UCSD雅各布斯工程學院的納米工程學教授Liangfang Zhang說。十多年前,他的實驗室首次創造了這種仿生納米海綿平臺,此後一直在開發它的廣泛應用。當新型冠狀病毒出現時,張"幾乎是立刻"想到了利用納米海綿平臺對抗它的想法。
  • 帝國理工:接油海綿可以幫助阻止海上石油鑽井造成的汙染
    現在,多倫多大學和倫敦帝國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海綿,可在十分鐘內從廢水中去除90%以上的油微滴。使用海綿時,油會通過稱為吸附的過程像薄膜一樣覆蓋其表面。 使用後,可用溶劑處理海綿,該溶劑會從海綿中釋放出油。然後可以將油回收。海綿,準備再次使用。
  • 怎麼辨別納米海綿的好壞?
    納米海綿與傳統清潔海綿的分別,該產品採用物理去汙的機理,依靠海綿內的納米級毛細管開孔結構,再抹拭過程自動吸附物體表面的汙漬,不需要依賴化學洗滌劑去幫助降解。納米海綿並不溶於水中,因此把納米海綿放在水中擠壓時,吸附在海綿上的汙漬會自然的脫落在水中,海綿又可以重新使用。
  • 盤點 | 一文了解超疏水材料技術
    該側濾紙表面呈現出超疏水特性(CA~163.1 ± 1.2°)。同時,研究表明混入摻雜三種不同尺寸的無機顆粒(20?60微米、9?13微米、數納米)對於超疏表面的構築十分必要,微米級尺寸和納米尺度的無機顆粒協同提微納粗糙表面。為驗證PDMS與濾紙基底存在共價鍵作用,研究人員對加熱及未經加熱處理的塗層進行索氏提取處理(3 h)。
  • 比頭髮絲細1000倍的納米海綿可抑制新冠病毒傳染性,變異了也不怕!
    6月17日發表在《納米快報》雜誌上的第一批數據描述了抗擊COVID-19的新方向。這種「納米海綿」由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的工程師開發,並由波士頓大學的研究人員進行測試。 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的研究人員稱這種納米級顆粒為「納米海綿」,因為它們可以吸收有害的病原體和毒素。
  • 易清潔疏水疏油納米塗層,使清潔時間至少縮減80%,降低掃除頻次
    易清潔納米塗層原理來源於自然界,採用自然仿生科技,荷葉表面具有超強的疏水性,汙染物如灰塵等被滾落的水滴輕易帶走而不留下任何痕跡,因為具有非常複雜的納米和微米級的微納結構,有很好的疏水性,以及超強的抗汙能力。
  • 波士頓大學《納米快報》Cell膜製成的靶向納米海綿
    作者開發了cell納米海綿作為coronavirus的醫學對策。這些納米海綿由人cell衍生的膜製成,這些膜源自SARS-CoV-2天然targeted的cell(圖1A)。納米海綿具有與virus進入cell相關的相同acceptors。
  • 是什麼使納米海綿具有強清潔力
    對於喜歡一塵不染的房子的人來說,納米海綿是基本的清潔用品。這些看起來普普通通的小海綿比起化學清潔劑更具有強清潔能力。而且納米海綿易於使用,不需要打開窗戶來排出有害煙霧。他們真的只需水,就具有清潔力。那麼納米海綿到底是如何工作?
  • 最形象生動的疏水閥原理動圖,趕緊收藏
    更多關注公號:環保水處理(hbscl01)疏水閥是一種閥門,也稱疏水器,排水閥,是將蒸汽系統中的凝結水、空氣和二氧化碳氣體儘快排出,同時最大限度地自動防止蒸汽的洩漏。疏水閥的品種很多,各有不同的性能。自由浮球式蒸汽疏水閥自由浮球式蒸汽疏水閥利用浮力原理,浮球根據凝結水量的多少,隨水位的變化而作升降,自動調節閥座孔的開度,連續排放凝結水,當凝結水停止進入時,浮球降的底部,回到關閉位置,排水停止,由於排水閥座孔總是在凝結水位以下,形成水封、水、氣自然分離,達到無蒸汽洩漏。
  • 為超疏水材料披上「鎧甲」
    據了解,超疏水材料的表面超疏水性,可歸因於其微/納米粗糙結構可以截留空氣並託起液滴的緣故。「然而,這種結構也會導致超疏水材料更易磨損破碎。」論文第一作者、電子科技大學基礎與前沿研究院博士生王德輝說,不耐磨損還會導致底層材料暴露,表面局部化學性質發生改變,使其從疏水變成親水。
  • 為超疏水表面「披上」鎧甲
    一般情況下, 實現超疏水性需要結合低表面能和微/納米粗糙結構截留空氣並託起液滴, 實現Cassie-Baxter態的同時創造低的固-液接觸。然而, 在外部機械載荷下, 表面結構會產生很高的局部壓強, 使其極度脆弱, 易被磨損。此外, 磨損導致本體材料暴露, 表面由疏水變為親水, 引起超疏水性失效[6]。
  • 注射納米海綿可控類風溼關節炎
    科技日報紐約9月3日電 (記者馮衛東)據最新一期《自然·納米技術》報導,美國研究人員開發出了中性粒細胞納米海綿,可安全地吸收和中和在類風溼性關節炎病情發展中發揮作用的多種蛋白質。對兩種小鼠模型的研究證明,注射這些納米海綿可有效治療嚴重的類風溼性關節炎,在病症早期注射還可預防疾病的發展。
  • 東道爾水技術:最形象生動的疏水閥原理動圖,趕緊收藏轉發!
    疏水閥是一種閥門,也稱疏水器,排水閥,是將蒸汽系統中的凝結水、空氣和二氧化碳氣體儘快排出,同時最大限度地自動防止蒸汽的洩漏。疏水閥的品種很多,各有不同的性能。自由浮球式蒸汽疏水閥自由浮球式蒸汽疏水閥利用浮力原理,浮球根據凝結水量的多少,隨水位的變化而作升降,自動調節閥座孔的開度,連續排放凝結水,當凝結水停止進入時,浮球降的底部,回到關閉位置,排水停止,由於排水閥座孔總是在凝結水位以下,形成水封、水、氣自然分離,達到無蒸汽洩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