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Medicine雜誌發表的一項研究結果顯示,對於初產婦來說,羅哌卡因複合芬太尼(2 μg/ml)應用於硬膜外分娩鎮痛時的中位有效濃度為0.057%,而經產婦的中位有效濃度為0.068%。與初產婦相比,硬膜外鎮痛使用羅哌卡因複合芬太尼用於經產婦的中位有效濃度更高。
目前,硬膜外鎮痛是分娩過程中常用的鎮痛方法,其可以減輕產婦痛苦、促進陰道分娩,不增加自然分娩的危險性,同時也更加人性化,深受產婦的歡迎。而硬膜外分娩鎮痛最常用的局麻藥是羅哌卡因,它是長效醯胺類局麻藥,對中樞神經系統及心臟毒性小,低濃度時產生明顯的感覺-運動阻滯分離。羅哌卡因複合芬太尼應用加強了鎮痛效應,同時減少了單獨用藥的劑量與不良反應。
在分娩鎮痛中,關於初產婦局部鎮痛有效濃度中位數的研究較多,對經產婦鎮痛需求的研究較少。為了進一步了解硬膜外分娩鎮痛中經產婦的鎮痛需求,探討羅哌卡因複合芬太尼2 μg/ml用於經產婦硬膜外分娩鎮痛的中位有效濃度,研究人員進行了一項前瞻性觀察研究。
本次研究共納入初產婦和經產婦62例,並分為初產婦組和經產婦組。所有產婦均採用羅哌卡因複合芬太尼(2 μg/ml)硬膜外分娩鎮痛。研究使用序貫法測定羅哌卡因的濃度,初始濃度設為0.1%,間隔為0.01%。硬膜外阻滯後30 min,宮頸擴張2 cm左右,用視覺模擬評分法(VAS)評價鎮痛效果。採用序貫法計算羅哌卡因的中位有效濃度,疼痛強度用VAS評估。記錄血流動力學參數、產程及新生兒Apgar評分。抽取臍動脈血進行血氣分析,並記錄不良反應。
結果顯示:初產婦硬膜外分娩鎮痛時羅哌卡因的中位有效濃度為0.057%(95%CI:0.051%~0.064%),經產婦硬膜外分娩鎮痛時羅哌卡因的中位有效濃度為0.068%(95%CI:0.063%~0.072%),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2)。
文章來源:Comparison of median effective concentration of ropivacaine in multiparas or primiparas during epidural labor analgesia;Medicine (Baltimore) 2020 Jan;99(1);PMID:31895835.
圍術期醫學論壇(zhwsyxl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