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膜外分娩鎮痛時經產婦與初產婦羅哌卡因中位有效濃度的比較

2020-12-22 圍術論壇

近期,Medicine雜誌發表的一項研究結果顯示,對於初產婦來說,羅哌卡因複合芬太尼(2 μg/ml)應用於硬膜外分娩鎮痛時的中位有效濃度為0.057%,而經產婦的中位有效濃度為0.068%。與初產婦相比,硬膜外鎮痛使用羅哌卡因複合芬太尼用於經產婦的中位有效濃度更高。

目前,硬膜外鎮痛是分娩過程中常用的鎮痛方法,其可以減輕產婦痛苦、促進陰道分娩,不增加自然分娩的危險性,同時也更加人性化,深受產婦的歡迎。而硬膜外分娩鎮痛最常用的局麻藥是羅哌卡因,它是長效醯胺類局麻藥,對中樞神經系統及心臟毒性小,低濃度時產生明顯的感覺-運動阻滯分離。羅哌卡因複合芬太尼應用加強了鎮痛效應,同時減少了單獨用藥的劑量與不良反應。

在分娩鎮痛中,關於初產婦局部鎮痛有效濃度中位數的研究較多,對經產婦鎮痛需求的研究較少。為了進一步了解硬膜外分娩鎮痛中經產婦的鎮痛需求,探討羅哌卡因複合芬太尼2 μg/ml用於經產婦硬膜外分娩鎮痛的中位有效濃度,研究人員進行了一項前瞻性觀察研究。

本次研究共納入初產婦和經產婦62例,並分為初產婦組和經產婦組。所有產婦均採用羅哌卡因複合芬太尼(2 μg/ml)硬膜外分娩鎮痛。研究使用序貫法測定羅哌卡因的濃度,初始濃度設為0.1%,間隔為0.01%。硬膜外阻滯後30 min,宮頸擴張2 cm左右,用視覺模擬評分法(VAS)評價鎮痛效果。採用序貫法計算羅哌卡因的中位有效濃度,疼痛強度用VAS評估。記錄血流動力學參數、產程及新生兒Apgar評分。抽取臍動脈血進行血氣分析,並記錄不良反應。

結果顯示:初產婦硬膜外分娩鎮痛時羅哌卡因的中位有效濃度為0.057%(95%CI:0.051%~0.064%),經產婦硬膜外分娩鎮痛時羅哌卡因的中位有效濃度為0.068%(95%CI:0.063%~0.072%),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2)。

文章來源:Comparison of median effective concentration of ropivacaine in multiparas or primiparas during epidural labor analgesia;Medicine (Baltimore) 2020 Jan;99(1);PMID:31895835.

圍術期醫學論壇(zhwsyxlt)

相關焦點

  • 硬膜外分娩鎮痛相關的產時發熱:局部麻醉藥是罪魁禍首?
    自從Fusi等於30年前指出硬膜外鎮痛(EA)可引起產時發熱(ERMF)後,探討ERMF機制的研究報導可以說是不絕於耳。早期研究更傾向將ERMF歸因於EA對產婦體溫調控的影響,並嘗試通過間斷給藥等方式預防ERMF的發生,但所得出的研究結果並不一致。
  • 無痛分娩更近一步 國家衛健委發布分娩鎮痛試點通知
    4.將導管牢固地固定於產婦背部,與患者自控鎮痛泵系統相連,進行連續給藥;應用尖端柔軟的鋼絲加強硬膜外導管可以降低硬膜外導管置入血管的可能。5.硬膜外腔分娩鎮痛藥物宜聯合應用低濃度局部麻醉藥和阿片類藥物。
  • 分娩鎮痛方法都有哪些?
    4.水下分娩  即產婦於第一產程及第二產程的前期坐於熱水的浴盆中,靠熱水和水的浮力緩解產痛,但鎮痛效果不確切。  非藥物性鎮痛法的優點:對產程和胎兒無影響。  非藥物性鎮痛法的缺點:鎮痛效果差。  二、常用的藥物性分娩鎮痛法  笑氣(N2O)吸入法  應用方法:用麻醉機以N2O:O2=50%50%混合後,產婦自持麻醉面罩放置口鼻部,在宮縮前20-30秒經面罩作深呼吸數次,待產痛消失時,面罩即可移去。間歇吸入於第一產程、第二產程。
  • 不讓產婦變「慘」婦 全解和睦家醫院分娩鎮痛技術
    因為怕疼,不願順產的女性在孕婦群體中不算少數。而「分娩鎮痛」就是她們的福音。3月9日,北京和睦家醫院(下稱和睦家)響應國家衛生計生委中國人口宣傳教育中心舉辦題為「快樂產房 舒適分娩」的講座,介紹分娩鎮痛技術,通過麻醉手段,減輕產婦在分娩過程中的疼痛。
  • 分娩鎮痛對孩子發育有影響嗎
    用於硬膜外分娩鎮痛的藥物會有一小部分經過胎盤進入胎兒體內。在國外的大規模研究中觀察到,與完全不給鎮痛幹預的產婦比,實施硬膜外分娩鎮痛後反映新生兒身體狀況的阿氏評分會略有降低;但與接受阿片類藥物鎮痛的產婦比,硬膜外鎮痛也是一種保護措施。王東信教授的研究結果表明,國內硬膜外分娩鎮痛的藥物濃度和用量相比國外更為保守,對新生兒產生的影響更小,發生新生兒阿氏評分降低的比率並未增加。
  • 無痛分娩並非人人能用,醫生:莫因產婦悲劇盲目選擇剖宮產
    有醫學界人士分析稱,如今無痛分娩技術已經相當成熟,但仍有產婦因為疼痛而情緒崩潰自殺,令人扼腕。有醫學研究表明,自然分娩產痛的疼痛程度僅次於燒灼的劇痛。事實上,如今的醫療水平已經有多種方法來緩解自然分娩的疼痛:藥物分娩鎮痛、水中分娩、經皮電神經刺激儀等,而其中硬膜外分娩鎮痛最受推崇。
  • 沈曉鳳教授:全程分娩鎮痛
    (2)潛伏期鎮痛不延長第一產程。 (3)第二產程持續鎮痛母嬰的結局不受影響。 據調查顯示,產婦分娩過程中感覺不痛或輕微疼痛佔15%,中等疼痛佔30%,劇烈疼痛佔35%,極度劇痛佔20%,這說明至少85%的產婦需要緩解產時的疼痛。並且產婦分娩期疼痛的時間較長,一般達10~12小時。
  • 分娩鎮痛可有效緩解產婦疼痛
    醫學上,將疼痛分為10個等級,而分娩疼痛被定義為10級痛也就是最高級別的疼痛。那麼隨著現代醫學技術的發展,有哪些方法可以緩解產婦分娩的疼痛呢?迎接新生命的喜悅心情往往伴隨著分娩後的耗竭疲憊。隨著現代醫學技術的發展,我們已經可以運用非藥物性鎮痛和藥物性鎮痛兩種方式使分娩時的疼痛減輕甚至消失。非藥物性鎮痛包括呼吸法、水中分娩等,藥物性鎮痛包括笑氣吸入法、肌注鎮痛藥物法、椎管內分娩鎮痛法等。經臨床證實,椎管內分娩鎮痛是可全程參與、可全程鎮痛及充分保障母嬰安全的方法。
  • 名師講堂丨沈曉鳳教授:全程分娩鎮痛
    據調查顯示,產婦分娩過程中感覺不痛或輕微疼痛佔15%,中等疼痛佔30%,劇烈疼痛佔35%,極度劇痛佔20%,這說明至少85%的產婦需要緩解產時的疼痛。並且產婦分娩期疼痛的時間較長,一般達10~12小時。能讓產婦享受多長時間沒有痛苦、舒適的分娩?
  • 「JAMA Neurol」分娩鎮痛硬膜穿破後頭痛與硬膜下血腫的關係
    分娩鎮痛硬膜外麻醉穿破硬膜的概率很高,硬膜穿破後頭痛(PDPH)的風險也很高。PDPH和隨後的硬膜下血腫之間是否存在顯著的相關性似乎尚不清楚。國際頭痛分類診斷標準對PDPH的定義如下:頭痛於硬脊膜穿破(ADP)發生後5天內出現;頭痛部位在前額和枕部;直立位15 min內頭痛出現或加重;臥位15 min內頭痛減輕或消失;1周內自發緩解或經硬膜外自體血填充治療後48 h內緩解;可伴有頸部僵硬、耳鳴、聽覺減退、畏光、噁心等症狀。
  • 6種分娩鎮痛方法,到底哪種效果好?想要順產的孕媽看過來!
    分娩鎮痛一般分為非藥物性鎮痛方法和藥物性鎮痛方法兩大類。非藥物性鎮痛方法主要有:精神預防性無痛分娩(俗稱導樂,為了閱讀方便,下文中均簡稱導樂),針刺麻醉鎮痛法、經皮神經電刺激法等。導樂分娩導樂能夠有效緩解產婦的緊張、焦躁等不良情緒,使產婦增強信心,導樂通過採取一定的技術(使用分娩鎮痛儀等)能夠減輕產婦的分娩痛苦,並且有研究表明,導樂能夠有效地降低產婦產後抑鬱的發生
  • 無痛分娩的常用方法
    作者:寶寶知道 秋日的私語7028「無痛分娩」方式主要包括吸入笑氣(氧化亞氮)、靜脈麻醉、硬膜外麻醉,其中又以硬膜外麻醉為主,可大大減輕分娩痛苦。 但「無痛分娩」至今還是備受非議。因為硬膜外麻醉的無痛分娩如果操作失當會損害產婦的脊柱,造成宮縮乏力,新生兒窒息,產後出血率高等後遺症,因此要十分慎重才安全。 常用無痛分娩方法 氣體麻醉(吸笑氣)用於分娩的「笑氣」無色、無味、無刺激性,屬於吸入性鎮痛劑。吸入「笑氣」後,30~50秒即產生鎮痛效果,停止吸入數分鐘後效果消失,對胎兒和產婦均無不良影響。
  • 無痛分娩與國際接軌 西安市第四醫院鎮痛分娩率達80.26%
    在孕產婦無痛分娩體驗的強烈鼓舞下,市第四醫院產科和麻醉科等相關科室一起行動,秉承著「竭盡全力除人類之病痛」的意志,相互合作,使得硬膜外鎮痛分娩工作逐步進入了正軌,技術上日臻完善,配合度日益默契,鎮痛效果也越來越明顯。
  • 鎮痛分娩會延長產程嗎?打鎮痛分娩3個須知
    而如今有一項技術,讓女性從生不如死的分娩疼痛中解脫出來,它就是分娩鎮痛。  無痛分娩是一種理想的叫法,確切的說法應該是分娩鎮痛。分娩鎮痛並不是完全沒有任何感覺,而是可以感覺到宮縮,或者輕度的、完全可以接受的疼痛。  常採用的,就是椎管內分娩鎮痛,也就是硬膜外麻醉法。
  • 無痛分娩,應充分尊重產婦意見
    產婦作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在其意思表示真實且意識清晰時,完全可以就無痛分娩作出判斷,且有權利就是否採取無痛分娩做出選擇和決定。產婦對這一權利的行使應當受到保護而不是遭遇阻斷。陝西省律師協會副會長方燕認為,我國侵權責任法第55條規定,醫務人員在診療活動中應當向患者說明病情和醫療措施。
  • 分娩中的非藥物鎮痛
    來源:古麻今醉網隨著孕期的增長,如何順利、最少痛苦地分娩想必是所有準媽媽日夜擔心的問題吧。想要順產無痛無憂,硬膜外分娩鎮痛絕對是首選,它可是目前醫學界公認的效果最確切也是最安全的鎮痛方法!然而,畢竟不是所有的準媽媽都能有幸接受此項技術,那難道就只能獨自強忍這種十級疼痛嗎?網絡上的秘方、流傳坊間的偏方、小姐妹間的私方……這些「秘笈」都靠譜嗎?
  • 「我不想用咬牙強忍來證明母愛的偉大」無痛分娩減輕產婦疼痛
    其實,隨著醫學研究的進步,已經可以有效地緩解產婦在生產時的疼痛。我們可以在順產的時候採用「無痛分娩」。「無痛分娩」,嚴謹來說應該稱為「分娩鎮痛」。分娩鎮痛可以減輕準媽媽生產過程中的大部分疼痛。減少分娩時的恐懼和產後的疲倦,讓她們在時間最長的第一產程得到休息,當宮口開全時,因積攢了體力而有足夠力量完成分娩。無痛分娩在國外已應用得非常普遍。美國、日本、歐洲等國家採用無痛分娩的比例已超過七成。我國採用無痛分娩的比例則不到兩成。這主要是因為我國麻醉師比較缺乏,以及人們對無痛分娩存在一些誤解所導致的。
  • 麻醉鎮痛藥近30億市場再擴容 國家將開展分娩鎮痛試點工作
    目前臨床上常用的分娩鎮痛藥物為小劑量的局部麻醉藥複合麻醉性鎮痛藥,麻醉藥物的選擇大多為醯胺類局部麻醉藥,常用的有布比卡因、羅哌卡因等。小劑量的麻醉藥輔以麻醉性鎮痛藥可在疼痛傳導通路的不同環節阻滯疼痛衝動上行;小劑量的阿片類藥物作用於脊髓受體,同時低濃度局部麻醉藥阻斷感覺神經的傳導,兩者協同不僅增強了鎮痛效果,而且減少局麻藥的用量,同時對母嬰均無不良影響,因而已廣泛應用於臨床。
  • 來一針「無痛」,產婦恢復精氣神
    然而,關於無痛分娩的質疑聲也從未停止:打了無痛還疼不疼、會不會延長產程、對寶寶有影響嗎……帶著這些問題,記者採訪了市婦兒醫院產科專家許茜。科普 無痛分娩不是新技術我們通常所說的「無痛分娩」,在醫學上稱為「分娩鎮痛」。它並不是項新技術,只是之前沒有順利推廣。通常而言,「無痛」只是一種理想化的狀態,在分娩中實現的困難較大,人們往往是通過各種方法使分娩時的疼痛減輕。
  • 無痛分娩孩子會變傻?產婦要打,婆婆不讓打,先聽聽醫生怎麼說
    近幾年來,隨著我國經濟水平有所提高,老齡化的發展,國家開始提倡二胎政策,很多女性面臨分娩時對多種分娩方式進行選擇,但有些女性因恐懼疼痛等原因而選擇剖腹產,但是剖腹產的不良反應比較多,醫生都比較提倡準媽媽順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