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華名師做客哲學院談當代法國政治傳統
南開新聞網訊(通訊員 董玲 馬新虎)12月4日,哲學院舉辦了研究生學術周末活動。本期主題為「從巴黎暴恐談當代法國基金政治傳統」。清華大學哲學系副教授夏瑩主講,南開大學哲學院副院長謝永康主持了本次活動,青年教師及研究生們聆聽並參與了討論。 講座內容圍繞熱點問題——巴黎暴恐事件展開。
-
北大哲學教授楊立華做客先鋒書店談「魏晉的價值虛無與歸宿」
邢虹 攝北大哲學教授楊立華做客先鋒書店談「魏晉的價值虛無與歸宿」南報網訊(記者 邢虹)魏晉時代,政權更迭頻仍,社會鬥爭複雜。近日,北大哲學系教授楊立華攜新作《中國哲學十五講》做客先鋒書店,舉辦「清談,虛無?——魏晉的價值虛無與歸宿」分享會。這也是北大博雅講壇第208期活動,北大博雅講壇是北京大學出版社為弘揚傳統文化,推動全民閱讀打造的高端閱讀文化品牌,是北京大學首批重點文化品牌項目。
-
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哲學」學科,連續3年排名中國高校第1!
哲學院擁有哲學、倫理學、宗教學、PPE(與經濟學院、國際關係學院合辦)4個本科專業,相互促進,彼此融合;擁有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哲學、外國哲學、倫理學、宗教學、美學、邏輯學、科學技術哲學、管理哲學、政治哲學10個碩士點和博士點,囊括所有哲學二級學科;建設有「倫理學與道德建設研究中心」「佛教與宗教學理論研究所」兩個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
-
(譯介)如何學習黑格爾哲學?
《法哲學》是黑格爾關於法(law)[22]、政治(politics)和政治經濟學的理論。這本書的導論[23]部分對當代的讀者來說,或許是關於黑格爾哲學的最佳介紹之一。黑格爾認為如果一個社會體制是「非理性的」(『unreasonable』),那麼它必定會爆發危機。
-
哲學的歷史 | 黑格爾對歷史概念的闡釋
——黑格爾黑格爾在他的《歷史哲學》中企圖運用辯證思想凝聚世界萬象,據以揭示出現實世界的本源,黑格爾稱之為對於歷史的哲學或思想的考察。黑格爾將理性超脫於康德知性思維能力範疇,使理性成為一種實體(the substance),一種實現宇宙目的的無限力量。換言之,理性用於掌握概念的無限性,並成為一切合理性事物存在的基礎。
-
黑格爾對自由主義法哲學的批判
黑格爾的法哲學在很長一段時間內被認為是其保守主義的集中體現,不僅黑格爾本人被當作普魯士官方的國家哲學家,甚至被指要為其身後才出現的那些意識形態負責,畢竟納粹的法學家們揮舞著的是新黑格爾主義的大旗。然而,隨著20世紀下半葉西方學界對於黑格爾興趣的漸次恢復,對於其法哲學的評價也開始變得正面。
-
德國唯心論哲學大師黑格爾
黑格爾(1770—1831年)黑格爾(1770 -1831年),全名格奧爾格·威廉·弗裡德裡希·黑格爾,德國19世紀客觀唯心主義哲學傑出代表、政治哲學家。黑格爾畫像出身官吏家庭的黑格爾自幼聰明好學,10歲起就讀於斯圖加特文科中學,18歲進入圖賓根神學院學習,主修神學和哲學。
-
黑格爾《法哲學原理》讀書筆記第一期——序言
藝術用感性的形式體現理念,[2]宗教用表象的形式體現理念,[3]哲學用概念的方式體現理念。黑格爾認為,概念是事物的本質,[4]用概念來把握理念就意味著絕對理念回到了自身。法哲學原理屬於精神現象學中的第二階段——客觀精神。黑格爾法哲學實質上是政治哲學,即關於國家的學說。法哲學原理的「法」原文為「Recht」,包含有正義、權利等含義,指制定法律的根據,而不是實定法。
-
關於政治哲學的8本書
——吳彥 「政治哲學名著譯叢」主編小編為大家帶來關於政治哲學的8本書。這四本政治哲學專著所談到的公共性、共和、政治審慎和情感正是人類永恆困惑的重大政治思考問題,將來必定會成為學界中人思考同類問題時需要反覆閱讀的書。——北京大學何增科教授1.
-
對黑格爾的辯證法和整個哲學的批判
黑格爾的虛假的實證主義即他那只是徒有其表的批判主義的根源就在於此,這也就是費爾巴哈所說的宗教或神學的設定、否定和恢復,然而這應當以更一般的形式來加以考察。因此,理性在作為非理性的非理性中也就是在自己身邊。一個認識到自己在法、政治等等中過著外化生活的人,就是在這種外化生活本身中過著自己的真正的、人的生活。
-
北大哲學系主任作客南開大學哲學講堂
南開新聞網訊(通訊員 陳亞琢)6月23日至24日,北京大學哲學系主任趙敦華教授來到南開大學,為哲學院學子進行了兩場主題為「哲學創新思維」的專題講座。 趙教授從哲學的啟蒙和政治性兩方面入手,通過歷史事件和哲學家的例子,生動且直觀地解釋了這兩方面在哲學界的影響:自從歐洲中世紀的黑暗時期,理性之光代替上帝之光普照大地的時候,啟蒙帶著它與生俱來的世俗的意義影響著每一代人。然而需要我們追問的是,一個個標誌著啟蒙運動的事件背後所蘊藏的啟蒙精神。啟蒙歸根結底是關於思想、生活的當代問題,發生於每個歷史時期,有著革命的意義。
-
會議|《資本論》的政治哲學思想與當代世界的未來
西南大學的胡劉教授在「《資本論》作為政治哲學的前提性問題」的發言中指出,將《資本論》作為政治哲學來加以闡釋,需要立足於馬克思關於「歷史科學」尤其是揭示資本主義社會的特殊運動規律的「歷史科學」的基本理論定位和旨趣來進行。因此,必須澄清和回答的前提性問題是:《資本論》是揭示政治的哲學問題的政治哲學,還是運用哲學解釋一定政治現象的政治哲學?
-
詹世友|黑格爾歷史哲學:對人類造詣的概念把握
CSSCI來源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 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 作者:詹世友,上饒師範學院教授,南昌大學哲學系博士生導師,湖北大學高等人文研究院特聘研究員摘要:黑格爾歷史哲學的深刻之處在於採取思辨方法對世界歷史的事實進行思維著的考察,對人類造詣進行概念把握。
-
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系)慶祝成立60周年
,牛津大學哲學系主任Edward Harcourt,北京大學校長助理、社科部部長、哲學系主任王博,中央統戰部二局處長倪智泉,哲學院校友會名譽會長傅西路,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院長姚新中、黨委書記兼常務副院長韓東暉和哲學院(系)校友、師生及各界代表一千餘人參加慶祝大會。
-
自我意識思想:黑格爾哲學的理論精髓
【摘要】自我意識思想是黑格爾哲學思想的理論精髓。在黑格爾看來,自我意識是人的意識發展中的一個環節。通過這一關鍵性的環節,意識進入真理世界,走向下一個環節理性階段。
-
哲學院舉辦「超絕發生學」系列講座
南開新聞網訊(通訊員 劉思凡)近日,由南開大學哲學院、南開大學政治哲學與和諧社會建構研究中心主辦的系列講座——「超絕發生學——構建一種新的形上學」在哲學院舉行。本次系列講座由中山大學哲學系(珠海)教授、博士生導師錢捷主講。哲學院師生到場聆聽。 錢捷教授結合自己對康德哲學以及受康德影響的哲學形態的理解,創新性地將transcendental翻譯成「超絕的」。錢捷教授認為,康德的超絕哲學的基礎性內容是要回答「驗前綜合判斷何以可能?」這個問題。任何東西如果能夠成為知識的對象,若且唯若我們具有關於它們的驗前的知識。
-
馬克思 | 對黑格爾的辯證法和整個哲學的批判
黑格爾唯一知道並承認的勞動是抽象的精神的勞動。因此,黑格爾把一般說來構成哲學的本質的那個東西,即知道自身的人的外化或者思考自身的、外化的科學看成勞動的本質;因此,同以往的哲學相反,他能把哲學的各個環節總括起來,並且把自己的哲學說成就是這個哲學。其他哲學家做過的事情——把自然界和人類生活的各個環節看作自我意識的以至抽象的自我意識的環節,黑格爾則認為是哲學本身所做的事情。因此,他的科學是絕對的。
-
周濂作品精選,《現代政治的正當性基礎》評分高達8.2
先後獲得北京大學哲學學士、碩士學位,香港中文大學哲學博士學位。2005年11月至今在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任教。2009年10月至2010年4月為英國牛津大學哲學系訪問學者。著有《現代政治的正當性基礎》專著一部,以及中英文論文20多篇。研究領域為政治哲學、道德哲學和語言哲學。長期擔任「西方哲學智慧」,「外國哲學原著選讀」,「政治哲學原著選讀」等課程的教學工作。
-
黑格爾哲學7個比喻
Wissenschaften) (1817-1830) (全書分三個部分: 邏輯學、 自然哲學、 精神哲學) (先後共出版過3個版本;其中邏輯學部分被稱為「小邏輯」)《法哲學原理》 (Grundlinien der Philosophie des Rechts) (1819)《美學講演錄》(Lectures on Fine Art)(又譯:《美學》、《談美學》)
-
黑格爾:什麼是「哲學」?
這說明佔主流地位的哲學往往就是時代精神的反映,而且是在一個時代即將落幕時,作為總結而出現。用黑格爾在《法哲學原理》中的話來說,就是:這句話說明的是哲學的「後思」性,哲學的直接對象就是思想,它是對思想開展進一步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