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石碼︱龍溪月港︱下南洋
《七月流火》,小石碼作品
故事背景:
月港,16世紀(明)中國唯一對外貿易港。
同時,在那個時代的西方航海圖上頻頻出現了一個叫做Chincheo福建(漳州)的城市。
月港,是那個時代「漳州」的代名詞。
石碼,月港的精華。
作者:陳預果
吃過「六月半圓」以後,很快農曆六月份一個很重要的節日就要到來。這個節日叫:六月廿九開巷口。
「開巷口」源自於道教所說的"中元節",佛教所說的"普渡",合稱叫"中元、普渡"。
閩南獨有風俗,整個農曆七月份各街道、村社家家戶戶都都有做普渡的風俗儀式,非常熱鬧。
"開巷口"只是此種"中元、普渡"風俗流行的前奏曲。一直到七月廿九"關巷口"是它的結束曲。
《祭拜》,黃水木作品
何為"開巷口、關巷口",實際它的讀音和文字體現,正確的寫法應該會寫作:開獄口、關獄口。
據民間傳說;農曆七月份,地獄門要大開,放出來眾多孤魂野鬼到凡間來討食(吃)整整一個月時間。
地獄門由一個地藏王菩薩拿著鑰匙打開,眾多孤魂野鬼排山倒海如洪水般一衝而出,來到凡間享受家家戶戶人們的招待。
一直到七月最後一日把地獄門關掉為止,總算暫告一段落,這段時間就叫:中元、普渡。
《七月流火》,小石碼作品
閩南民俗在這段時間,家家戶戶要備辦豐盛的酒菜。
燒紙部份除了金銀紙錢以外,還有一種叫:龍袍、經衣紙。印有:衫褲、衣服。
閩南童謠"囝仔歌":七月賣經衣,八月賣蔴薯。說的就是"七月份經衣紙"需用的應景。
自"開巷口"以後的每天晚上,家家戶戶的門口要掛上一盞明燈,俗稱叫:路燈、點路燈。
據說是為眾"好兄弟仔"起了照明的作用。豐盛酒席必須要有一份"菜碗"。
為什麼閩南話會把"開獄口"講成"開巷口"呢?
因為早期閩南話表達很重視一種隱言,也就是說不能白白表達,這樣有"犯忌"。
比如:某人死去一般會說做:去土州賣鴨蛋。稱呼自己的父親不叫:阿爸,而叫:叔仔、伯仔。
把"開獄口"說成"開巷口"也是這種意思的表達。
《豆腐巷》,小石碼作品
作者簡介:陳預果、果仔,木匠、講古師。
小提示:文末廣告由騰訊配送,內容與本號無關,但您的每次點擊都會給平臺帶來幾毛收益。若有感動為平臺奉獻,請加入「小石碼」公益團隊,您的支持將助力「小石碼」在年輕人中更長久拓展。
小石碼微信:13799812110
初一:西頭
初二:大埕、農貿市場、公園西
初三:宛南亭、打石街、英地、許厝
初四:后街仔、平寧
初五:新行、錦江道、上苑
初六:訓經、店前
初七:下碼廟、碗街、外市、920路、海澄何福
初八:解東、大宮前、草埔頂、三芳埕、溪霞
初九:蝦米街、海澄
初十:港口、溪墘、蘆洲、林坑
十一:甘棠前
十二:新街亭、羅錦、山埭內
十三:紫泥、雲梯橋
十四:坂頭
十五:內社
十六:馬公爺、工農路、石埔頭、高坑、羅坑
十七:大港墘、翠林、面炙街
十八:碼頭、直扶街、紅樹林、鑄鼎巷
十九:水門仔、崇福、山後港岸
二十:仙庵、東路、沙地內、山後
二十一:王爺前、浸水埕、洪厝、嚴溪頭、北溪頭
二十二:十六間、山後仕兜、普邊莊厝
二十三:過橋、漁業、琵琶街、英厝村、工農路、山後劉坑
二十四:竹厝碼、山後草美、海澄五社
二十五:友誼路、海澄下庵
二十六:海澄和平村
二十七:柯坑
二十八:新洲尾、海澄前厝
二十九:丹坑、關巷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