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要不要公布孩子的成績和排名?

2020-09-05 小藝課堂

到底要不要公開孩子的成績和排名,對於這個問題,教育部有明確的規定,在教育部官「教育部關於印發《義務教育學校管理標準》的通知」中規定,考試成績不進行公開排名,不以分數作為評價學生的唯一標準。

教育部規定考試成績不進行公開排名

在悟空問答上有這樣一個問題,「家長求班主任公開成績,老師心軟公布了,結果被舉報」。

但對於這個問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

有的人認為,孩子的成績還是不公開為好,因為這樣對於學習差的孩子來說特別傷自尊心,有的同學考100,自己卻不及格,甚至更低。這樣就打擊了孩子的學習興趣。

有的人認為,公布成績,可以給學習成績差的孩子以動力,給學習成績好的孩子以激勵。公布排名,可以讓家長更清楚孩子在班級中位置,以了解孩子在學校班級裡面的情況。

我個人還是偏向於公布成績的,因為人的一生需要大大小小的考試無數次。求學考試、職稱考試、公務員考試、工作裡面的績效考核等等。都是需要公布成績的。既然在人生的大半生中都要這樣度過,為什麼不早早的讓孩子適應公布成績後的後果呢?這樣也能鍛鍊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只有公布成績後,孩子才能更清楚的認識到自己的位置。

縱觀現在的學校,我想還是有很學校依然再公開公布成績。學校的想法可能讓家長知道自己孩子學習有多差,被人家的孩子有多優秀,所以暗示家長還需要多多「努力」,多給孩子補補課。我有時候也比較理解學校的組發,難道教育部的規定有問題?你想多了,沒有的。

教育部的規定也是很有道理的,畢竟是經過很多專家討論後作出的決定。我想可能是為了指導學校、老師、學生不能以分數為目教育和學習。如果太注重成績,學校以至於學生都把注意力放在了排名上,通過各種投機取巧的方式提高自己的成績,學習各種答題技巧、作弊、押題等方式提高成績,而不轉眼知識的本身,這就違背了我們教育的初衷。

學習和考試到底以什麼樣的關係存在著?考試是為了檢驗學習掌握程度,可以說學習是為了知識,而不是為了成績。但是現在太注重成績了。成績給孩子帶來的壓力很大。這種高度壓力極容易讓孩子討厭學習,這也是孩子容易厭學的一個重要原因。

所以,無論我們有什麼樣的看法,都要理解和遵守教育部的規定。只有社會、學校、家庭共同配合才能教育好我們祖國的「花朵」。


相關焦點

  • 學校到底該不該公布學生成績,該不該排名,成績會給學生打擊嗎?
    學校到底該不該公布學生成績,該不該排名。公布成績有人說會給學生造成負面影響。前幾天,有個家長反饋:小學六年級上期期末考試拿到成績後,帶著孩子去本地一較好的中學去提前報名。招生老師看了後說,「你這個打的是等級,我們不知道你具體的分數(A等級10分區間)」,這個學校單科要求最低95分。招生又只有那幾天時間,因此未能報上名。
  • 考試的本質是公開較量,嚴禁公布學生成績和排名,邏輯上說不通!
    所以說,知道考試的成績和排名,有其積極意義和正向作用。為什麼有人要反對公布考試成績和排名?1,有些家長會覺得自己孩子考得差,老師公布成績和排名,會讓自己很丟面子。但這樣說出來,會讓人家嘲笑是玻璃心,於是找個理由,說孩子不能承受這種侮辱,看到成績和排名後會抑鬱,產生不良情緒,誘發極端行為。2,一些法學專家認為考試成績和排名是學生的隱私,未經允許而加以公布,是侵犯了學生的隱私權。
  • 學生成績排名該公開嗎?不公布排名就舒服了?我們到底在怕什麼?
    近日,杭州濱江區試行班級微信群公約:教師要保護學生隱私,不得公布成績排名、優劣對比。這個消息也引起了網友熱議,有的支持,有的反對,各有各的理由。我作為一名學生家長,孩子從小學進入到初中,也經歷過公立、私立學校的從公布排名,變成不讓公布排名,又到公布,又不公布的反覆變化,關於是否該公布學生排名的問題一直存在爭議。
  • 不公布成績排名,孩子越來越不要臉了,家長從這三方面下手試試
    學校不得公布成績排名,以避免給成績差的同學太多心理負擔,成績不是衡量一個人的唯一標準。父母本想讓孩子知恥後勇,現在連排名都不清楚,「恥」從何而來?孩子對爸媽苦口婆心的說教置若罔聞,家長束手無策,只有干著急的份。 有考試自然有排名,知道自己的真實水平,給自己敲響警鐘,正視自己,反思自己,戰勝自己,突破自我,竟臻完美。
  • 班主任有權利和義務公布學生的考試成績和排名嗎?
    前些天,有一位家長朋友跟我發牢騷,期中考試成績出來了,他孩子的班主任老師把全班同學的考試分數和年級排名都發到了班級群。考得好的學生家長自然高興,那些考得不理想的學生和家長就悶悶不樂了。比如說,他家的孩子,考試成績在班裡中等偏下水平。
  • 不公布學生考試成績?到底是保護誰的自尊心?
    但是這個等級是多少分為起止點,每個登記比例是多少,家長一概不知,所以即使知道了孩子得了「A」也不知道孩子到底是前三名還是中上等,即使知道孩子得了「D」也不清楚班上有幾個「D」,孩子是不是倒數第一,不能決定回家要不要打孩子屁股了。並且很多學校期末考試卷子家長是看不到的,會直接存檔,老師私發給家長的成績夜只有等級,沒有具體分數。
  • 家長讓班主任在班級群公布成績,班主任要三思
    家長們想了解自己孩子的學習成績,完全可以單獨向班主任索取,這是無可厚非的,班主任也是樂意給的。家長沒必要一再地要求在班級群裡公布全班成績,給班主任增添不必要的麻煩和負擔,讓班主任身處風險之中。所以,這部分家長今後還是不要再提這樣的要求了。
  • 一邊是嚴禁公布成績與排名,一邊要提供情況,其實是你不知道這點
    因為公布學生考試成績而引發家長輿論不滿,甚至老師被問責的,實在太多了。這次的導火索在於老師把分數後標明了平均分和優生率。而家長的質疑就在於這個「優生率」,「一次考試差了,就不是優生了?」。孩子被劃到優生率的下面,受不了的,首先是家長脆弱的心理。事實上,如果不考慮公布成績的問題,按學生分數劃分優秀率,似乎也並沒有錯。
  • 孩子成績到底該不該公布
    我們國家現在提倡的政策是多元化的評價方式,不公布成績和排名首先是淡化了分數決定一切的錯誤理念。家長和老師過於關注學生的成績,反而會給孩子帶來不小的壓力,應該多重視孩子本身的發展才對。其次,有些地區還把成績判定為教育工作是否成功的一個標準,如對優秀老師的獎勵和提拔,對升學率高的學校投注教育項目等等。面對各方面的誘惑,教育就會在這種情況下生鏽變質。
  • 成績和排名不許公開!孩子考完試,卻不知道自己考了幾分
    雖然成績和排名,不是最重要的,但它們是學習效果的「反饋」。那到底該不該讓孩子和家長知道成績呢? 前陣子,一則關於「分數」和「排名」的消息,引發了一波討論。
  • 教育部禁止公布成績排名,家長強烈反對:自欺欺人,掩耳盜鈴?
    我覺得這位老師的做法欠妥,首先,考試結束後,為了讓家長了解孩子的學習情況,老師在群裡公布了成績,是為了孩子好。但教育部有規定,禁止公布考試成績排名。不管老師的初衷是什麼,違規就是違規,家長若舉報,老師必定吃虧。
  • 杭州:某區學校班級公約「教師要保護學生隱私不得公布成績排名」
    學生的在校成績、排名應該公開嗎?上圖來源於網絡杭州濱江區試行班級微信群公約:教師要保護學生隱私,不得公布成績排名、優劣對比。「成績排名」是否屬於個人隱私?專家表示,如果以教育部的規定而言,可以將「成績排名」視為個人隱私,但該規定也存在一定爭議。小學階段由於很多地方中學不是考試入學,學校基本可以做到不公開這類情況,但中學階段如果學校不公布成績和排名,學生家長可能會害怕不了解孩子的學習情況從而影響對中考、高考的規劃。
  • 不準公布考試成績,不準進行排名,對孩子是利還是弊?
    這樣一來,老師在上課時無法進行更有針對性的教學,無法同時兼顧到各個水平的孩子。2)孩子無法對自己有明確的定位即使學校不公布孩子的考試成績,也不進行排名,但是客觀現實中,成績和排名跟孩子們的升學率是息息相關的。
  • 「不得公布學生成績和排名」,中小學生減負!其實對3類學生不利
    教育部的規定「嚴禁中小學以任何方式公布學生的成績和排名」這一條,有人說這是學生的主要任務就是學習,學習不論成績,這是違背自然規律,毫無意義;有人說只要中考高考在,升學指揮棒在,不公布考試成績和排名的做法就是「掩耳盜鈴」;也有人有說,不公布成績和排名,也好,讓家長做回把頭埋在沙子裡的鴕鳥,不用管孩子成績就不會過得很焦慮。
  • 學生學習成績公布形式的時代變遷,不公開學習成績不排名已成趨勢
    一、七八十年代,學生每學期就大考一次,一次年終考試,一次升級考試,每次的考試成績都要用毛筆字寫在大紅紙上,然後張貼到學校大門口或者最顯眼的牆上,全村的老百姓都來觀看,討論傳揚著誰家孩子上學好,誰家孩子上學不行,那時候,上學好的孩子是全家的驕傲,每個孩子的學習成績是全村人們茶餘飯後的談資。
  • 教育部嚴禁公布學生成績排名,卻幾乎沒有學校聽話?家長:沒意義
    早在2006年,教育部發布的《關於貫徹〈義務教育法〉進一步規範義務教育辦學行為的若干意見》就明確要求:「要嚴格控制學生在校考試次數,不得公布學生考試成績,不得按考試成績對學生進行排名
  • 當公布成績排名成為違法 我們拿什麼激勵學生?
    他們認為,成績排名,讓學生分出了三六九等。教育部基礎教育司課程調查專家小組的一項調查顯示,75%的學生對在全班公布分數和排名次感到緊張、害怕。  相對於學生,家長們對成績排名更感興趣。家長會上,在學生的成績單發放後,家長紛紛圍在教師辦公室向老師追問孩子的原始分數及排名。  對學校和家長而言,成績排名是件尋常事,但在排名的背後是學生不堪承受的壓力。
  • 嚴禁公布考試成績和排名,此做法的意義何在,這不是自欺欺人嗎?
    嚴禁公布考試成績和排名,這樣的做法究竟有什麼意義?考試難道不是為了看成績和排名嗎?要知道考試是教育教學當中的重要環節,它是學生學業成績評價的重要方法,尤其是筆試是考核測定學生成績的最基本方法之一。
  • 這些學校公布了考研成績排名,警惕「假排名」!
    現在大家都知道自己的成績了,知道成績後,很多同學要做的事就是預估自己能不能進入複試。能不能進入複試,排名至關重要。 如果查詢成績時招生單位提供了專業排名,這樣可以根據招生名額預估自己能否進入複試,複試是採取差額複試的方式,比例大概在1:1.2,即錄取10個人的話,對12個人進行複試(由於今年有擴招,所以實際招生人數可能會比之前公布的要多)。
  • 學校是否應該公布學生的考試成績?是否應該對學生進行成績排名?
    近幾年來,大部分中小學一直奉行的就是考試不公布成績,不搞排名。偶爾有學校一不小心公布了考試成績,家長群馬上炸鍋,甚至有的家長會拍照截圖,投訴到教育部門,說學校這樣做侵犯了孩子的隱私,打擊了孩子的自信,傷了孩子的自尊。究竟學校應不應該公布考試成績,應不應該進行考試排名?不能簡簡單單地一概而論。教育部門要求學校不公布考試成績,不進行排名。初衷是好的,為了保護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