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檸檬精」成社會熱詞 反映中國經濟發展狀況

2020-12-13 新浪財經

來源:環球網

原標題:日媒:「檸檬精」為何成社會熱詞

日本產業經濟新聞網1月19日文章,原題:《Lemon》的改編版表達的社會現象 中國去年末發布2019關鍵詞,範圍廣泛,有「安全第一條」「996」「14億護旗手」這類一看便知道意思的詞彙,也有一些出處不太清楚的熱詞。其中最有趣的是「檸檬精」。「我變成檸檬精了」意思就是「我非常羨慕(嫉妒)。」表達的是在看到別人的好運時,心裡一酸的複雜心情。

《檸檬精之歌》這首歌是日籍歌手米津玄師的作品。後來中國出現改編版本。演唱者是青年演員和歌手,他們的演唱視頻獲得大量粉絲喜愛,在網上廣泛傳播。改編版的歌詞也呈現出中國社會的一隅,十分有趣。

那些自稱為失敗者的朋友實際上都過得比自己好——表達的是內心苦悶和焦慮。改革開放前,中國人的生活水平都差不多,經濟條件普遍不是很好,市面上出現什麼新鮮事物,大多數人都只是觀望。但如今,中國社會與以往大不相同。比如,不管多麼昂貴的東西,總有一些人買得起。於是一部分不具備購買實力的人群就滋生出羨慕或者嫉妒之心——這就是檸檬精吧。(文卉譯)

相關焦點

  • 日媒:「檸檬精」為何成社會熱詞
    日本產業經濟新聞網1月19日文章,原題:《Lemon》的改編版表達的社會現象中國去年末發布2019關鍵詞,範圍廣泛,有「安全第一條」「996」「14億護旗手」這類一看便知道意思的詞彙,也有一些出處不太清楚的熱詞。其中最有趣的是「檸檬精」。
  • 精煉呈現時代脈動社會發展趨勢 年度網絡熱詞見證生活百態
    通過這些流行語,我們可以管中窺豹地感知2019年8.54億中國網民的集體回憶和生活百態。呈現中國脈動的聚光燈入選年度榜單的流行語大致可分兩類:一類是政治經濟熱點現象的關鍵詞,一類是網絡流行文化的熱點詞。既精煉地呈現出時代脈動和社會紋理,又形象地描畫了中國網民表情及生活狀態。
  • 年度網絡熱詞見證生活百態 精煉呈現時代脈動和社會發展趨勢
    通過這些流行語,我們可以管中窺豹地感知2019年8.54億中國網民的集體回憶和生活百態。 呈現中國脈動的聚光燈 入選年度榜單的流行語大致可分兩類:一類是政治經濟熱點現象的關鍵詞,一類是網絡流行文化的熱點詞。既精煉地呈現出時代脈動和社會紋理,又形象地描畫了中國網民表情及生活狀態。
  • 人民日報:網絡熱詞表達民意反映社會心理
    怎樣最大程度發揮網絡熱詞對社會的正面效應?如何促使其成為文化發展、社會進步的正面推動力量?本期「時事觀察」,我們一起討論「網絡熱詞」。  網絡熱詞為什麼這麼「熱」   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刁晏斌   網絡熱詞走紅,最根本的原因是當今社會的發展和進步,它集中表現了國人的參與意識和監督意識,也反映了「雷人」、調侃、「山寨」等社會心理和文化徵候。
  • 思客數理話丨這些熱詞為什麼能在2019年C位出道?
    「14億護旗手」「阿中」「不忘初心」「區塊鏈」「夜經濟」「我太難/南了」「檸檬精」「996」……2019年即將過去,各類年度熱詞榜單頻繁推出,今年熱詞你知道幾個?通過這些熱詞,你看到了怎樣的時代,怎樣的中國,怎樣的生活?
  • 百度谷歌2020年度熱詞榜單對比:疫情影響下,截然不同的經濟與社會
    從某種程度上,這也可以被看作中美兩國人民狀態的體現,通過這兩個榜單,我們或許能從中窺見中美兩國民眾最關注的是什麼,以及背後反映出來的兩國不同的經濟社會發展趨勢。毫無懸念,2020年的熱詞是「新冠疫情」,無論是百度熱詞還是谷歌熱詞,「新冠疫情」都高居榜首。疫情改變的是整個世界,在巨大的不可抗力面前,「環球同此涼熱」。
  • 年度網絡熱詞見證生活百態
    通過這些流行語,我們可以管中窺豹地感知2019年8.54億中國網民的集體回憶和生活百態。呈現中國脈動的聚光燈入選年度榜單的流行語大致可分兩類:一類是政治經濟熱點現象的關鍵詞,一類是網絡流行文化的熱點詞。既精煉地呈現出時代脈動和社會紋理,又形象地描畫了中國網民表情及生活狀態。
  • 檸檬精、好嗨喲、硬核……入選2019年十大網絡用語
    南都訊 「檸檬精、好嗨喲、是個狼人、雨女無瓜、斷舍離」。在6月2日教育部新聞發布會上,由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編寫的《中國語言生活狀況報告(2020)》(以下簡稱「報告」)正式發布,報告顯示,以上用詞入選為2019年十大網絡用語。
  • 日媒:中國人舌尖讓水產業成為挪威經濟發展支柱
    日媒:中國人舌尖讓水產業成為挪威經濟發展支柱 2017-05-10,中國人舌尖讓水產業成為挪威經濟發展支柱。
  • 檸檬精、好嗨喲、硬核……這些詞語入選2019年十大網絡用語!
    「檸檬精、好嗨喲、是個狼人、雨女無瓜、斷舍離」。在6月2日教育部新聞發布會上,由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編寫的《中國語言生活狀況報告(2020)》(以下簡稱「報告」)正式發布,報告顯示,以上用詞入選為2019年十大網絡用語。
  • 正能量字詞逐漸增多 熱詞推薦折射社會生態流變
    近幾年來,每到歲末,各類年度熱詞評選都會獲得眾多網民的參與,評選結果也會引起社會各界的廣泛興趣。究其原因,是因為年度熱詞集中反映了一年中的重大社會事件,反映了社情民意。有的網民推薦「APEC藍」,希望「霧霾得到治理,藍天成為常態」;有的網民推薦「失聯」,因為「一年中,中國、世界都在不停地尋找著馬航失聯飛機的下落」;有的網民推薦「改」字,「當今經濟體制改革,輻射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人民觀念思想更是時刻改變著。『中國夢』要在不斷『否定之否定』過程中實現」。此外,「夢」、「萌」、「醉」、「豪」、「反腐」、「打虎」、「新常態」等都是推薦頻率比較高的字詞。
  • 杜承銘:新視角反映中國社會轉型與發展
    3月14日由十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回應了處於社會轉型期的中國人民在政治、經濟和社會生活中的呼聲與訴求,反映了近年來法學界尤其是憲法學界的最新研究成果,從新的角度反映了中國社會的轉型與發展,充分體現了與時俱進的時代精神。
  • 中國將成全球經濟「火車頭」!日媒:2028年,中國GDP超越美國
    新華社12月23日報導,在「十四五」規劃《綱要草案》編制工作領導小組會議上,我國重要人士對中國經濟發展寄予厚望,表示中國經濟基數已經相當大,未來5年以合理速度平穩增長,累積下來就是了不起的成就。之所以有此厚望,與今年中國經濟在2020這個「特殊的年份」交出的亮眼「成績單」有很大關係。疫情「大考」答卷:中國將成為全球經濟「火車頭」!
  • 習近平講話數提五大發展理念將成兩會熱詞
    2016年全國兩會即將啟幕,「十三五」、五大發展理念將成為今年兩會熱詞。  2015年10月26日至29日,十八屆五中全會召開。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提出,今後五年,要在已經確定的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要求的基礎上,努力實現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等新的目標。
  • 江蘇小康進程與社會經濟協調發展狀況評析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基本實現現代化的前提和必要步驟,全面建成小康的進程,必須是可持續發展的和諧共進,內涵的要旨是經濟與社會的協調發展。基於這種認知,結合江蘇社會經濟發展的實際狀況,筆者以小康進程中社會經濟協調發展問題作為研究內容,從江蘇小康進程實際測度狀況出發,分析小康建設進程中存在問題和制約因素,提出促進江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對策路徑,以供參考。
  • 高大上、土豪、不明覺厲等成「2013中國熱詞」
    人民網12月12日訊 在2013年即將結束時,韓國《亞洲經濟》刊文盤點中國今年熱詞,「高大上」、「土豪」、「不明覺厲」紛紛上榜。韓媒稱,今年中國的網絡熱詞更具「國際範兒」,「土豪」(tu hao)登上《紐約時報》,而「大媽」(da ma)在2014年被收錄進入《牛津英語詞典》,這是中國文化輸出的一個契機,也是中國文化具有越來越大影響力的過程。
  • 兩會十大「高頻率熱詞」折射中國發展新走向
    新華社北京3月16日電(新華社「新華視點」記者記者李柯勇、蘇曉洲、許祖華、黎華玲) 黨的十八大之後召開的首次全國兩會臨近尾聲。回眸近半個月的會期,5000多名新一屆代表、委員參政議政,共商國是,為13億人民代言,為中國發展貢獻智慧。  會場內外,一些高頻率出現的熱詞引人注目。
  • 「正義」當選《韋氏詞典》年度熱詞 美媒:和政治混亂息息相關
    參考消息網12月19日報導 美媒稱,《韋氏詞典》年度詞彙「正義」反映出2018年的政治混亂。《韋氏詞典》的總編彼得·索科洛夫斯基說,年度熱詞是基於搜索流量的總量和查詢次數的同比增幅得出的。2018年查詢「正義」這個詞條的人數比2017年增加了74%。韋氏出版公司在其網站上解釋說:「在過去一年裡,正義這一概念成為我們許多全國性辯論的中心:種族正義、社會正義、刑事司法和經濟正義。」
  • 2019年度十大流行語出爐 「文明互鑑」上榜年度熱詞
    以語言文字記錄時代特徵的知名語文刊物《咬文嚼字》12月2日公布2019年度十大流行語。「文明互鑑」「區塊鏈」「996」「我太難(南)了」等網絡熱詞入選。據悉,這十大流行語分別是:「文明互鑑」「區塊鏈」「硬核」「融梗」「××千萬條,××第一條」「檸檬精」「996」「我太難(南)了」「我不要你覺得,我要我覺得」「霸凌主義」。十大流行語中,政治、經濟熱詞佔據榜首。語言文字專家指出,文明互鑑,即世界上不同文明之間加強交流,相互借鑑。由中國提出的「文明互鑑」已成為全球熱詞,在國際、國內媒體上廣為傳播。
  • 如果用一個字和詞概括2019年的中國和世界...
    透過這些熱詞熱語、新詞新語、網言網語,可以窺見哪些年度熱點和怎樣的時代變遷?教育部、國家語委6月2日在京發布2019年中國語言文字事業和語言生活總體狀況。年度字詞裡的中國與世界如果只能用一個字和詞分別概括2019年的中國和世界,你會選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