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坎古鎮人才輩出,建築獨特,碉樓和騎樓眾多

2020-12-19 靚遇天涯

在廣東省開平市有一個赤坎古鎮,這裡擁有很多美麗的碉樓,古色古風雄偉大氣,讓人們走在這裡都會想要拍照留念。開平市也是江門市的縣級市,雖然這裡的生活人口不超過3萬人,但每天來這裡旅遊的外地人卻不少。

在古鎮中還有一個影視城,曾經還吸引不少人在這裡拍攝電影,發展到現在,赤坎古鎮在廣東地區已經十分出名了。

近幾年來古鎮的經濟發展越來越突出,相對而言境內的農業相對發達,這裡種了很多石榴和青棗,並且這裡還養了很多家禽。當地人在這裡安居樂業也能享受到無憂無慮的樂趣,與當地人熱情的溝通一番,發現他們非常的善良,並且對待遊客也十分的友好,他們說赤坎古鎮擁有的基礎設施很多,並且這裡的碉樓就保存有200多座。

並且這些碉樓主要以中西合璧的風格為主,當然,古鎮內還擁有大量的華僑建築,這些都是從民國時期留存下來的,至今為止仍然具有觀賞價值。

走在赤坎古鎮的街頭上,發現兩旁的街道全都是碉樓和各式各樣的華僑建築,這些建築很特別,很多人都在建築裡面做生意,不得不說赤坎古鎮具有獨一無二的人文景觀,在這裡認真的遊覽一番,發現這裡的通訊設施也非常的好。

這裡還建有水電廠,除此之外,這裡的交通也十分的便捷,附近有一條廣湛公路,人們自駕開車在這一條公路上行駛,還可以去到湛江和茂名旅遊,當然你可以直接到達陽江。眾所周知,陽江有一個景區非常的出名,這個景區就是海陵島了,並且這裡有一個很特別的南海一號博物館,感興趣的朋友不妨在參觀完赤坎古鎮的時候順便來陽江旅遊。

在赤坎古鎮旅遊的時候,我發現這裡擁有很多名優特產,種類繁多,在當地也十分的有名。不管是外地人還是本地人,在這裡生活都應該品嘗一下,正所謂入鄉隨俗,既然來到這裡旅行,不妨在這裡點一份豆腐角和煲仔飯。

當然,如果這些東西你都不喜歡吃,那麼可以在店裡點一份馬岡瀨粉,此地有一個很特別的風俗習慣,每到中秋佳節的時候,當地的各家客戶都會做瀨粉吃。曾經我在這裡旅遊的時候,我點了一份馬岡瀨粉,感覺口感潤滑,而且味道鮮美,當地人介紹說準備吃的時候再加醬油和花生油,這樣攪拌起來吃才好吃。

對現在的年輕人而言,出門旅遊大吃一頓是必不可少的,並且在玩樂的過程中也少不了吃吃喝喝和住宿,喜歡品嘗美食的遊客可以在赤坎古鎮體驗一番。當然,如果你比較青睞于欣賞古建築,那麼可以去參觀一下當地的南樓和景輝樓,這兩座樓的附近都有一條歐陸風情街,並且靠近赤坎影視樓,在這裡閒逛,說不定會見到有人在這裡拍電影。

歐陸風情街是一條保存完美的商業街,這裡也有很多碉樓建築,並且在附近還有一個司徒氏圖書館,這個圖書館在上個世紀90年代建設而成。至今為止依然保留著很多藏品,並且圖書館內還收藏了數萬冊的書籍,除這以外附近還有一個關族圖書館,這個圖書館更為出名,喜歡讀書的朋友不妨在這裡感受一番。

赤坎古鎮很大,各式各樣的碉樓壯觀不已,當然這裡還有一些騎樓建築也非常具有特色,據說這裡的騎樓多達600多座,比碉樓還要多,各式各樣的騎樓遍地街頭,不僅布滿了中華路,還布滿了堤東路與堤西路。

長這麼大,第一次見到這麼多騎樓建築,真的讓人豁然開朗,充滿了眾多的感慨,廣東開平雖然不發達,但是這裡也出了不少著名人士,對這裡了解的話,你可能會聽說過司徒璧如,他曾擔任過飛行隊長,並且他也是中國製造第一架飛機的參與者,不得不說赤坎古鎮這個地方真的是人才輩出,讓遊客刮目相看。

相關焦點

  • 赤坎古鎮:碉樓驚豔世界,百年騎樓群也很壯觀,眾多電影取景拍攝
    圖文 | 韓志廣東開平碉樓,名列《世界遺產名錄》,享譽世界。很多人不知道,除了碉樓,開平的百年騎樓建築群也很壯觀,如今正打造為開平市的另一張旅遊名片。這片騎樓位於開平市赤坎古鎮。赤坎古鎮的日與夜01關於赤坎,此前我所知甚少,只知道開平有碉樓,不知有騎樓古鎮。2014年,我開啟嶺南文化之旅,赤坎古鎮才進入我的視野。
  • 嶺南小武漢,中國碉樓之鄉,廣東開平必遊的六個旅遊景點
    境內環境優美,景色宜人,素有「小武漢」之稱,歷來是重要商埠和貨物散集地,也是著名的華僑之鄉、建築之鄉、藝術之鄉和碉樓之鄉。下面就一起去看一下廣東開平必遊的六個旅遊景點吧。一、開平碉樓開平碉樓位於開平市塘口鎮境內,為中國鄉土建築的一個特殊類型,是集防衛、居住和中西建築藝術於一體的多層塔樓式建築。
  • 一座中西合璧、令人驚嘆的嶺南舊城——赤坎古鎮
    有350多年歷史的赤坎,是一座具有濃鬱嶺 南特 色和深厚文化底蘊的古鎮。潭江橫貫全鎮,赤坎沿潭江而建,南岸是鄉村,北岸是鎮,清一色的騎樓,龐大的洋樓群。只因2017年初起, 開平 市投入幾十億重金採用整體徵收、整體搬遷的方式改造 赤坎古鎮 。古鎮已空無一人,回想當年潭江兩岸騎樓簷下熱鬧鮮活的場景,只剩在一片廢墟中一聲嘆息。改造也不知道是好事還是……司徒氏與關氏兩大家族分別在堤岸兩頭各建了一座圖書館。
  • 司徒氏圖書館館長司徒亮:赤坎古鎮和司徒氏(圖)
    在赤坎土生土長,以及13年對開平司徒氏事務的管理,司徒亮對赤坎古鎮和司徒氏族有著外人難以描述的感情。司徒亮從1995年至今,一直在司徒氏圖書館任管委會主任和館長。說起赤坎古鎮,他滔滔不絕,說起司徒氏族,他如數家珍,清瘦的面容也顯得神採奕奕。
  • 僑鄉建築 | 覽樓閣臺榭,品僑鄉文化
    現在,這個天下糧倉雖已不作儲糧之用,但卻逐漸成為塘口的一個特色建築。塘口背後打造了一條中西交融的3D長廊,遊玩的人們可以藉此了解到僑鄉獨特的中西融合文化。3.僑鄉 / 碉樓 開平碉樓,是中國鄉土建築的一個特殊類型,是集防衛,居住和中西建築於一體的多層塔樓式建築,其特色是中西合璧的民居,有多種風格。2001年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 江門「水中碉樓」已被淹50多年,主人旅居美國一直無人認領
    1948年後,福臨碉樓曾做過塘田小學,供福臨村裡的適齡兒童上學,兩年後取消辦學。「文革」時期福臨碉樓也曾做過村民和生產隊的會議室。碉樓是江門臺山華僑建築當中無疑是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但也足以讓世人對江門臺山的碉樓興致盎然。碉樓是村落守衛者,在洋樓眾多的村莊裡,必定有碉樓的守望,維護整個村落的和平安定。
  • 廣東十大景點:臺城取代開平碉樓進主榜,揭秘一座免費的旺財之山
    本文就以廣東十大景點為例,來分析一下廣東是如何依靠厚重鮮活的文化,締造出眾多極具價值的旅遊目的地的。由於景點眾多,競爭激烈,廣東唯一的世界文化遺產開平碉樓沒有一個相關景區進入主榜。最後我們還將揭秘一座可能是二十年來,登山者個人資產增值最多的山。這樣的財富之山還是免費開放的。
  • 海南騎樓開放商業文明之獨特風景
    19世紀中期至20世紀二三十年代,是騎樓的全盛時期,沿海市鎮商埠紛紛建成騎樓街,形成了一道獨特的南國風景線。直到1924年,海南騎樓才開始大規模的建設,商貿活動隨之開始。瓊海嘉積騎樓老街(1973年在18級颱風中被毀)與文昌鋪前騎樓老街隨後崛起,與散落於三亞崖城、樂東樂羅、儋州中和等鄉鎮的騎樓,形成海南騎樓的第二梯隊,構成了海南騎樓建築的整體框架,海南的商業形態也基本由此布局。
  • 江門:擁有世界文化遺產——開平碉樓,還有美麗的小鳥天堂
    開平碉樓是中國鄉土建築的一個特殊類型,是集防衛、居住和中西建築藝術於一體的多層塔樓式建築,其特色是中西合璧的民居,有古希臘、古羅馬及伊斯蘭等風格多種。按建築材料不同可分為鋼筋水泥樓、青磚樓、泥樓、石樓等。開平碉樓是中國社會轉型時期不可多得的主動接受外來文化的重要歷史文化景觀。
  • 最美周邊遊|中國特色小鎮|赤坎古鎮|騎樓與美食!
    沒錯,它就是【世界文化遺產開平碉樓】的一部分,是【華僑文化】的代表之一。它被網友們說是不得不去的中國古鎮之一,那麼它的特色在哪呢?而赤坎古鎮的騎樓屬於開平碉樓世界文化遺產的一部分,赤坎境內保留有大量的華僑建築,中西合璧,僅碉樓就有200多座,尤其是具有400年歷史的迎龍樓、抗日舊址南樓、關族和司徒氏圖書館和堤西路的騎樓建築群,被省政府定為文物保護單位。
  • 著名遺址開平碉樓,你會選擇人氣高的自力村,還是小眾的鳳儀裡?
    由赤坎影城到開平碉樓開平的赤坎影視城非常有名,早在30年代已經有電影在此取景,是早期早年移民歐洲和美洲等地的赤坎華僑,從國外帶回建築圖紙,建成了大批商鋪式的騎樓。著名的堤西路,是保存完整的長達300多米的騎樓街、深受影視界及大眾的青睞,並在2001年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香港著名歌星影星許冠傑主演的香港電影《半斤八兩》和成龍、梅豔芳主演的《醉拳Ⅱ》都是在這裡取景的。但赤坎影視城暫時圍蔽起來了,小編查了一下目前還沒有最新開放時間,建議大家別前往以免白走一趟。
  • 海口騎樓老街不止有好吃的,還有洋氣的建築和人文特色
    海口市騎樓老街歷史悠久,建築立面裝飾很豐富,大多都雕有精美的具有中國民間特色的花草、魚鳥、龍鳳等吉祥圖案,是不可多得的極具特色的景觀,具有很高的文物、審美和經濟價值,2009年以其唯一性、獨特性榮獲首批中國十大「中國歷史文化名街」稱號。
  • 騎樓老街煥發生機 將打造海口「新外灘」的獨特風景線
    特別是2010年,海口市騎樓建築歷史文化街區保護和綜合整治工程拉開序幕以來,通過多方面的改造,騎樓老街也得到相應修繕。  今年海南省兩會期間,一份來自致公黨海南省委員會的《關於加快海口騎樓老街開發利用的建議》的提案,裡面闡述了騎樓老街應該建設瓊海關廣場和強化親水概念、恢復外灘和原有業態等觀點。
  • 他們租下閒置碉樓改建民宿,用民間資本築起「世外桃源」
    眾籌200萬改造老舊建築,建起四九鎮首家民宿12月26日,在這個廣東還算溫暖的冬日裡,記者走進瞭望崗碉樓民宿,從民宿二樓的平臺上望出去,在成片的菜地之間,可以看到勞作的村民,而轉身即可目睹整片已收割完畢的稻田,一個個稻草人迎風佇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