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放味精雞精,不放任何佐料,做一鍋可以吃三餐的麵食

2020-12-17 跟著老常隨變吃

為什麼「一看就會一做就廢」?為什麼不同廚師教的不一樣?有沒有食材相剋?同樣的食物別人吃沒事自己卻不能吃?…… 掌握原理、學會變通、扔掉菜譜、明明白白做適合自己的美食!大家好,我是餐飲人老常、也是吃貨老常,分享美食,分享心得,和大家交流學習,歡迎朋友們關注轉發。

今天用一斤五花肉、2斤黃豆芽和3斤溼麵條,不用味精雞精,不用任何佐料,不止是料酒、五香粉、十三香,甚至連一枚八角都不使用,只用鹽和老抽,就可以做一個香飄四鄰,並且做一鍋能夠吃三餐的美食——滷麵。

蒸滷麵要用到肉,但是咱們不用任何佐料,怎麼才能做到沒有肉腥味兒還能夠滿樓飄香呢?和以前分享的一樣,高溫高溫還是高溫,為了防止沒做飯經驗的朋友蒙圈,咱們還是按標準步驟來解說吧:

溼麵條倒花生油

蒸鍋加足夠的水,放上篦子、鋪籠布、蓋鍋蓋,把溼麵條放到盆裡扯斷,淋上熟花生油拌勻,放到籠布上,大火蒸20分鐘,拌過油的麵條,中間可以不用翻麵條,留下時間集中精力燒肉滷吧。

五花肉切片,咱們自己家裡吃,這個對刀工沒要求,只要敢切就可以。鍋裡倒一點清油,先下一些比較肥的,把肥肉的油煎出來再放剩餘的肉,慢慢翻,煎炒的微微發乾下入食鹽翻炒,鹽味兒要適當重一些,接著放一點黃豆芽翻炒一遍,接著再放老抽上色,很多人喜歡炒肉的時候加老抽上色,咱們看看老抽配料表,裡面好多添加劑,某些添加劑高溫會產生有害物質。上色後把剩餘的黃豆芽全部倒入,繼續翻炒三兩分鐘,倒入1大碗開水,嘗一下汁水鹽味,和平時炒菜鹹淡味一樣就可以了,不能太淡。

蒸好的麵條放入炒鍋
在鍋中拌勻

炒鍋關火,把蒸好的麵條倒入炒鍋和湯汁一起拌勻放入蒸鍋,繼續蒸七八分鐘,不開蓋繼續燜幾分鐘,順手再做個雞蛋湯就可以開吃啦。

老常家4口人,中午吃一頓滷麵,涼了之後加幾片青菜翻炒一下就是炒麵,每人一碗玉米糊糊就著炒麵就是一頓簡單的晚飯,第二天早上,剩餘的滷麵配上雞湯就是泡麵。

豆芽肉片滷麵

做一次吃三頓,滷麵是當之無愧的懶人版快餐。據說,滷麵誕生的時候就是一種快餐。有這麼一種說法,滷麵的「滷」字是由「路」字諧音而來,意思為「路邊叫賣的面」。佛教傳入中國後興建白馬寺,寺院建成後,每天來白馬寺頂禮膜拜者成千上萬,白馬寺周邊的飲食生意也隨之紅火起來。當時最流行的一種快餐就是在路旁設攤叫賣的蒸麵條,當時大家稱其「路面」,時間長了就是現在的滷麵。

美味密碼:不用料酒,不放味精雞精和調料,為什麼還能夠不腥且香呢?就是這兩天說的「高溫」,很多人只知道料酒可以去腥,其實,去腥有很多種方法,料酒只是其中一種,如果家裡沒有料酒怎麼辦,通過高溫焯水、煎炸,把腥味揮發出去。其實用料酒同樣需要高溫,料酒相當於一個催化劑,很多人不知道這個原理,講到去腥就倒料酒,假如調餃子餡倒料酒,室溫下幾個小時肉餡就可能發酸。因為不能揮發,酒發酵成醋了。

再簡單說一下香,五花肉的脂肪經過高溫煎炸釋放酯類,酯類是香味的主要來源,還有其他的咱們就不一一展開了,畢竟不是化學課哈。這種不放味精雞精佐料的做法只限於做滷麵,因為煎炸的肉加水燒煮再加上蒸製,可以達到香而不柴。當然,追求幹香口感和追求原生態的朋友,可以試試這種燒肉方法。

什麼是好的料理?正宗?祖傳?網紅?科班?私房?老常比較信奉的一句是「食無定味 食者為大」。翻譯成現在流行的話就是「以人為本」。老常利用從業經驗,把原理拿出來和大家分享,朋友們可以結合自己廚房的實際情況,做適合自己的料理。更加歡迎朋友們拿出自己的經驗,咱們共同探討美味密碼。

歡迎轉發收藏!

文 老常

圖 網絡

相關焦點

  • 雞精和味精到底能不能放?
    雞精和味精到底能不能放?因為味精的主要成分是穀氨酸鈉,穀氨酸鈉在遇到高溫以後會變成焦穀氨酸鈉。很多人說焦穀氨酸鈉致癌,但是這種說法並沒有科學依據。說雞精有害健康的,主要也是因為雞精中含有40%的穀氨酸鈉這種成分,可以說雞精是味精的一種。
  • 日本人為什麼嘲笑中國人做飯放味精雞精?他們不放味精放什麼?
    -01-22 13:57:22 來源: 媽婆育兒匯 舉報   日本人為什麼嘲笑中國人做飯放味精雞精
  • 炒菜不放味精卻放雞精?大錯特錯,網友:味精才是真愛
    導語:炒菜不放味精卻放雞精?大錯特錯,網友:味精才是天然調味料的真愛。很多喜歡煮飯的朋友在炒菜時候要麼不喜歡放味精,要麼不喜歡雞精;而有些朋友反其道而行,放一些雞精,卻不在放味精了。究其原因,很多朋友都認為雞精要比味精要健康,味道更好,調味更豐富。的確,雞精的口感是要豐富很多,但從健康的角度來說,味精真的要好很多嗎?其實味精的主要成分是穀氨酸鈉,具有強烈的肉類鮮味,略有甜味或鹹味,是調味的佳品。而穀氨酸鈉含有大量的穀氨酸,是胺基酸的一種,對人體具有滋補的作用。
  • 雞蛋放了雞精還能吃嗎?注意雞精不同於味精,這類人群忌食!
    雞蛋中含有豐富的膽固醇、蛋白質、維生素、鉀、碳水化合物等營養成分,而雞精不是從雞身上提取的,它是在味精的基礎上加入化學調料製成的,其中含有的成分主要為穀氨酸鈉、多種胺基酸等,兩者同吃,在成分上並不衝突,可以搭配食用。
  • 雞精和味精有啥區別,做飯到底放味精還是雞精,值得收藏
    在眾多的調味料中,比如生抽和老抽,味精和雞精,僅僅差了一個字,作用就大有不同。今天,小編就帶你們了解一下雞精和味精到底有啥區別。 味精 大家買的時候都會看到包裝上畫著一隻雞,還寫著「真正上等雞肉製成」,不過,你了解了他的成分以後,你才會發現:其實雞精裡面根本沒有雞。只不過味道比味精重一些,做飯時味道也更鮮美。 所以,雞精和味精沒有太大的區別
  • 做飯到底放不放味精,教你味精的正確吃法
    味精作為一種調味料,很多人使用它,也有很多人覺得它不健康,說一些「味精就是廚房殺手」之類的話,也有人說小孩吃味精吃多了會影響智力發育。弄的很多家庭談虎色變,拒絕食用。那為什麼那麼多人對味精沒有好感呢?其實我們去飯店、餐館吃飯,絕大部分會放味精、雞精,而且大廚們一個比一個狠,相信大家都頗有體會。之前冬天跟朋友一起去喝羊肉湯,我開玩笑的喝了一口他的湯,我問他,你的湯為啥這麼好喝,他說因為我加了味精,後來他跟我說,我才明白加鹽只是讓你的菜或者湯變得有鹹味,而味精、雞精在增加鹹味的同時,還能提鮮。
  • 一碗麵半碗菜,不放味精雞精,太好吃了,家人吃完連湯都不剩一滴
    一家三口各幹各的事,在一起吃飯的時候不多了,家裡一兩個人吃飯很正常。菜炒多了吃不完浪費,菜品種類少了營養跟不上。怎麼辦呢?多吃肉多吃菜少吃飯。老媽做麵條,她認為放點肉加點青菜有肉有菜就已經很好了,一碗麵條做出來,中規中矩,一點肉片幾根青菜,百分之八十是麵條,很顯然主要是吃麵條,配菜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就只是用來提鮮的。
  • 說味精雞精有毒是謠傳!不吃味精,雞精的人都看看,央視已經曝光
    聊到健康,最貼近生活的問題就是吃喝,在健康飲食方面,越來越多的人關注食品安全,對於常吃的食物如此,對於經常食用的調味品同樣如此。說到調味品,市面上傳言最多的要屬味精和雞精了。有人說食用味精有毒,有人說味精緻癌,還有人說雞精也不是很安全。相對而言,味精和雞精可以吃嗎?用一些文字和您聊聊關於味精雞精的是是非非。味精有毒?
  • 炒菜放什麼調料 雞精和味精究竟用哪個好
    平時生活中,我們做飯的時候都會用到調料,那麼,對於做飯的調料我們也需要謹慎選擇,那麼,最常放的調料就是雞精和味精,那麼,對於這兩種調料的選擇,您是怎麼看的呢?今天就請大家跟著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炒菜放什麼調料?
  • 一個姑娘說,她很多年燒菜都不放味精和雞精只放鹽,你們怎麼看?
    和題主姑娘一樣,堅信安全和健康的食物出自自家廚房,無論是炒菜還是煲湯,都不放味精和雞精。這完全出自個人習慣,也認為只有簡單的烹飪才能最大限度的保留食材的味道,營養和口感。味精和雞精的主要成分是穀氨酸鈉,溶於水後有濃厚的鮮味,尤其和食鹽相遇,會讓其鮮味更甚。
  • 雞精裡面真的有雞嗎?做菜的時候雞精和味精能不能同時放?雞精好...
    吃多了味精不好,所以大家很可愛的就不放味精開始放雞精,那麼雞精又很好嗎?前不久還在網上爆出一個消息,」味精吃多了對人體有害」的說法全是雞精商都杜撰出來的。哎喲喂,我的小心臟!且不停哪些真真假假弄不透的話題,咱們就單純聊聊雞精和味精,弄懂了兩者的區別,大概也沒人能糊弄你了。
  • 不吃味精、雞精的荊門人趕緊看看…央視都曝光了!
    那麼 味精和雞精 到底是怎麼做出來的呢?說得更簡單一些,如果熬湯的時候,熬一鍋青菜豆腐湯和一鍋雞湯,熬的雞湯味道會更加鮮美。這是因為動物體內含有天然穀氨酸鹽,也就是味精。 「雞精是什麼」
  • 你做菜還在放味精雞精嗎? 建議用菇類或火腿提鮮
    「雞精和味精對身體不好,這一輩子我都要和它們做鬥爭,堅決不往菜裡面加這些。」標哥記得有一天,那個關係差點惡化的好友帶著揶揄的口氣對他說,「你有本事自己開館子,我就不信,菜裡面不加雞精、味精會好吃!」好友的這番話刺激到了標哥,那天以後,標哥就在渝中區上清寺一處70多平方米的兩室一廳裡,專門空出一間房,做起了不加「精」的私房菜,同時也不丟剪頭髮的本行。「那時應該是重慶第一家。」
  • 你還在糾結做菜放不放味精嗎?告訴你味精有害是個偽命題!
    只是那個時代,菜有菜味,肉有肉味,味精的使用量很小,只是稍微點綴一點勾鮮,不像今天的餐館,在味精雞精使用量上,大廚們一個比一個下手狠。家庭做菜放不放味精,這是個人口感和烹飪習慣問題,一碗白水做的酸湯麵,不加味精肯定是沒有鮮味的,做西餐加了味精反而成了怪味。沿海一帶的海鮮大廚們,做菜幾乎都不放味精,東北菜四川菜更依賴味精一些。
  • 味精和雞精真的不能吃?不吃味精、雞精的人都快看看吧!
    李師傅在一家中餐廳當掌勺大廚,李師傅說,做廚師最經常聽到的一句話就是少放鹽、少放味精。作為廚師,你是不是也遇到過讓你少加鹽、味精和雞精的顧客,不讓你多加調料但是又對菜的味道要求很高,他們給出的理由簡單粗暴,不健康!這樣的顧客比比皆是。
  • 為什麼現在有很多人煮菜不放味精,稱味精不安全?
    當然,也不全是這個原因,我覺得不放味精,菜吃起來才有原汁原味,添加了一些調味比如味精、雞精之後,吃不出正宗的原味。比如到農村買一隻正宗的土雞,炒熟的時候如果再放味精或雞精,雖然味道吃起來可能要鮮一些,但大大衝淡了土雞原本的味道。我們是農村人,在農村生活幾十年,對農村雞鴨鵝的味道體驗再熟悉不過了。
  • 雞精和味精到底能不能吃?是不是化合物?
    雞精和味精在我們中國的美食文化裡面是必不可少的調味品,但是人們往往對它們有誤解,認為不能吃,或者少吃。不然會中毒,其實不然。味精的化學名稱叫穀氨酸鈉,由大豆、小麥麵粉及其他含蛋白較高的物質,經由澱粉發酵法製成,除含有穀氨酸鈉外還含有少量的食鹽雞精不是從雞身上提取的,它是在味精的基礎上加入化學調料製成的。由於核苷酸帶有雞肉的鮮味,故稱雞精。可以用於使用味精的所有場合,適量加入菜餚、湯羹、麵食中均能達到效果。
  • 炒菜不放雞精、味精,調味素,用一招,菜噴 香,家人吃了更健康!
    炒菜時,為了滿足口感,讓炒出來的菜味道更香濃,總是會用上各種調味素,且不論這些味素對人體是否有傷害,單從味覺上,感覺調味素掩蓋了食物原本的味道,小編覺得調味素雖美,還是少吃為好!可是,沒有了調味素的加入,還能炒出美味可口的菜嗎?
  • 不吃味精、雞精的人都看看!原來這麼多年都錯了,不知道虧大了!
    不過要達到這種效果,一個60kg的成年人,需要一次性吃下900g左右(差不多1公斤)的味精。也就是說,除非你把味精當水一樣喝,當飯一樣吃,才有中毒的可能性。小編相信應該沒有人會這樣做……而且科學表明,做飯時添加味精不僅不會危害健康,適量食用對身體還有一定的好處!
  • 吃太多雞精味精有致癌風險?味精和雞精的區別?專家教你怎麼吃
    那味精還能夠幫你少吃鹽呢,鹽吃多了不好,那怎麼才能少吃鹽呢?這裡有一個小秘籍可以教給大家,放點味精,可以讓菜品保持同樣的鹹味兒,但能讓你少。吃鹽因為味精有增強鹹味的成分,也就是說在鈉含量相同的情況下,加了味精或者是雞精的菜,那相比呢只加了鹽的菜吃起來更鮮。所以咱們完全可以用少量的味精或者是雞精代替一部分鹽,既保持了口味,又能健康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