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小孩,話題可以說是源源不斷的,是沒有辦法能夠說得完的。畢竟小孩太小,他所能表述的比較少,但是大人一直在旁邊都會有觀察到小孩的各種習慣。因此,對於小孩的很多習慣,大人都會有好奇心。所以在聊天起來的時候都會說到小孩的種種問題。到底是什麼原因所導致小孩怎麼樣,這要怎麼樣去解決?所以帶小孩的人可以說是痛並快樂著。因為帶著小孩可以就近觀察他的作息和各種習慣,也可以把他從一張白紙變成一個多姿多彩的藝術品。所以能夠把小孩教導出來,並且養成一個良好的習慣,這會讓家長非常的有成就感。
很多人都會有一種感覺,那就是帶著小孩的時候,當小孩準備要睡覺之前他都會哭鬧,而這個就叫鬧覺。對於大人來說,覺得無法理解,困了就睡啊,為什麼還要在哭鬧一通,一定要哭鬧才能表達想要睡覺的感覺呢?所以小孩為什麼喜歡鬧覺呢?
家長們都很希望能夠解開小孩鬧覺的原因,這樣子才能夠更好地照顧好小孩。那麼小孩鬧覺有可能是因為他在想睡覺之前就玩得太高興了。所以他不願意睡覺,但是又控制不住身體的疲勞,克制不了自己的本能,所以小孩只能用哭來反抗抗議一下,這樣子他才能夠釋放他心中的無奈,也才能夠更快的加速自己的疲勞,然後進入睡眠狀況。
還有一種情況,那就是他哭鬧是在表達他想睡覺的意圖。但因為他不能講話,所以只能用哭來表達。因此大人聽到了他的哭鬧以後就會很頭疼,又要哄小孩也睡覺了。
有些小孩都是需要大人的懷抱才能睡得著的,因此,小孩也通過這個鬧覺來傳遞給大人一個信息:他要睡覺了,趕緊抱抱他,哄哄他好讓他早點進入睡眠狀況。
當然還有一種情況,那就是小孩都會有些戀物情節,比如睡覺之前要喝奶,或者是說含著奶瓶才能睡得著。那麼他就會過鬧覺,向家長傳遞信息,讓家長趕緊把這些準備起來,好讓自己含著奶杯或者是喝著奶睡覺。
對於小孩得鬧覺,很多有經驗的人都是見怪不怪的了。因此只要一看到小孩在哭鬧,並且眼睛都沒有神採了之後,基本上就能夠判斷的出來,小孩是困了。因此很多家長雖然不喜歡小孩鬧覺,但是也得給小孩準備起來,畢竟小孩睡覺是個好事,這也是他成長發育的一個重要階段裡面必須的。
小孩的鬧覺時間有長有短,就看家長是否能夠配合得好。如果配合得好,那麼他哭鬧的時間就會短一點。但如果說對小孩的鬧覺不理的話,他也會自己找到舒適的方式讓自己去睡著。所以小孩會鬧覺,家長根本就不需要擔心他是哪方面有問題,這完全都是屬於小孩的一種本能。家長只需要能夠耐心地去對待小孩,照顧好小孩,那就行了。大家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