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漢語水平考試(MCT)大綱》正式發布,「中文+職業教育」邁出新一步

2021-02-13 語合中心

「參加『中文+』項目,不僅讓我鞏固了知識,提升了能力,也讓我對自己的職業規劃有很大幫助。」留學生阿里說。

近幾年,為了滿足學員需求,推進職業教育與國際中文教育融合發展,很多國際中文教學項目在教授中文的基礎上逐漸延伸到其他領域,整合優勢資源,不斷拓展「中文+」項目內涵及承載力,為各國學員搭建起職業發展與國際交流的平臺。前不久,《醫學漢語水平考試(MCT)大綱》的發布就是「中文+醫學職業教育」的典型例證。

2020年年底,經華中科技大學、天津醫科大學、大連醫科大學、北京中醫藥大學等院校組成的專家團隊共同研發,《醫學漢語水平考試(MCT)大綱》正式發布,大綱由考試介紹、等級標準、話題大綱、任務大綱、醫學專業詞彙大綱、樣卷等內容組成,旨在為教師教學和考生備考提供科學指導。

相關數據顯示,近年來,以學習醫學為目的的來華留學生規模正逐年擴大。在此背景下,提升專業學習和臨床實習過程中的中文實際運用水平成為醫學專業留學生的實際需求,醫學漢語水平考試(MCT)應勢而生。

該考試主要面向醫學專業來華留學生、在中國境外用中文進行醫學專業學習的學生以及在中國境內外用中文進行臨床診療的中文非第一語言的醫護工作人員等,考查其在醫學/醫療場景中與患者、醫護人員及相關人員用中文進行交際的能力。

2019年12月15日,醫學漢語水平考試(MCT)在全國正式開考。來自安徽醫科大學、南方醫科大學、天津醫科大學、南京醫科大學等醫學專業的近千名來華留學生成為MCT的首批考生。

不少醫學專業來華留學生在考試前將全部精力投入到醫學中文專業課的複習中。「通過考試前學習,不僅鞏固了醫學知識,還領略到了中文的美妙,這對將來的職業規劃有很大幫助。」有留學生如是說。

據了解,醫學漢語水平考試根據考生的考試得分判定能力等級,共分三級。日前發布的《醫學漢語水平考試(MCT)大綱》詳細介紹了各等級的總體能力描述及分技能描述,為學習者及教師準確定位水平等級、了解學習目標、制定學習計劃提供了參照。

「《醫學漢語水平考試(MCT)大綱》的頒布,為醫學漢語水平考試的開展提供了科學指導,便於考生有針對性地制定複習策略。同時,有利於切實保障並提升『中文+醫學職業教育』的培養質量。」遼寧師範大學國際教育學院教授李寶貴說。

「中文+職業教育」是語言和職業相融合的教育。2019年國際中文教育大會首設「中文+職業技能」論壇,邀請中外企業與教育專家共同討論如何開展就業創業對接,此舉引發不少業內專家關注,也讓更多的目光投向國際中文教育與職業教育的融合。

在李寶貴看來,醫學漢語水平考試(MCT)的實施以及《醫學漢語水平考試(MCT)大綱》的頒布是對「中文+職業教育」的有益嘗試,將進一步推動醫學專業來華留學生教育質量的提升。同時,也有助於國際中文教育突破自身的發展瓶頸,創新人才培養的體制機制,實現人才培養模式的變革。

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博士後劉旭撰文指出,推進職業教育與國際中文教育融合發展,整合優勢資源,拓展「中文+」項目內涵及承載力,賦能國際中文教育轉型升級發展,既是國際中文教育轉型升級發展的著力點,也是提升中國語言文化傳播能力的突破口。

專家們建議,應充分尊重中文教學和職業技能教學各自特點,堅持以中文教學為基礎、以職業教育為特色、以提高質量為核心、以產教融合為途徑、以試點項目為引領,不斷完善體制機制,加強專業標準建設、加大師資培養力度、大力開發教學資源,為「中文+職業教育」實施提供保障。

泰國孔敬大學校長助理阿查拉婉、埃及蘇伊士運河大學埃中應用技術學院院長易卜拉欣·法裡斯、柬埔寨柬華理事總會常務秘書鍾耀輝表示,培養既懂中文又懂技能的複合型人才,符合各國經濟發展需求、符合學員職業發展規劃,因此實施「中文+職業技能」項目受到廣泛歡迎,要堅定不移推進「中文+職業技能」項目發展,不斷創新思路,拓展合作領域,期待與各方全面合作,培養更多懂技術、懂語言、懂文化的優秀人才。

在「中文+職業教育」融合發展的路上,「中文+醫學教育」並非獨行者。近年來,為了滿足各國中文學習者職業發展的需要,不少海外中文教學機構將「中文+職業教育」納入教學軌道,並進行了積極嘗試。

2020年12月18日,中外語言交流合作中心與泰國教育部職業教育委員會在線籤署《關於開展「中文+職業技能」合作的諒解備忘錄》,雙方將共同啟動建設全球第一所語言與職業教育學院,這標誌著中泰雙方將深度合作,推動中文教育和職業教育融合發展。

此前,中外語言交流合作中心與南京工業職業技術大學共建「中文+職業技能」國際推廣基地啟動,基地將根據外國學生多樣化的學習需求,以中文為切入點,逐漸向其他領域延伸,打造出各類「中文+」項目,為各國培養既懂中文又懂技術的專業人才。

南京工業職業技術大學校長謝永華認為,要充分發揮「中文+職業技能」優勢,注重產教研用相結合,力促國際中文教育和職業教育資源有效整合、深度融合,尤其是要在建設「中文+職業技能」師資人才庫、研發「中文+職業技能」教材、舉辦國際性技術技能競賽和組織開展國際學術會議等方面下功夫,助力中國語言文化和職業教育走出去,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應有貢獻。

南京工業職業技術大學黨委書記吳學敏指出,南京工業職業技術大學作為全國首個「中文+職業技能」國際推廣基地承辦院校,將充分發揮基地作用,著力解決語言文化、職業教育、企業聯合走出去面臨的專業標準、教學資源、師資人才等方面的難題。

目前,全球已有40多個國家和地區開設了「中文+」特色項目,涉及高鐵、經貿、旅遊、航空等領域,不僅為各國中文學員提供了豐富多彩的職業教育培訓和就業發展機會,而且為中外人文交流與經濟發展作出重要貢獻。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語合中心

如果您有感言見聞、學員故事、教學方法、知識乾貨等想跟更多人分享,歡迎通過weixin@chinese.cn郵箱給我們投稿~我們期待您的來稿!

相關焦點

  • 《醫學漢語水平考試(MCT)大綱》正式發布 「中文+職業教育」邁出新...
    中外語言交流合作中心供圖  日前,經華中科技大學、天津醫科大學、大連醫科大學、北京中醫藥大學等院校組成的專家團隊共同研發,《醫學漢語水平考試(MCT)大綱》正式發布,大綱由考試介紹、等級標準、話題大綱、任務大綱、醫學專業詞彙大綱、樣卷等內容組成,旨在為教師教學和考生備考提供科學指導。
  • 《醫學漢語水平考試(MCT)大綱》正式發布:「中文+職業教育」邁出新...
    日前,經華中科技大學、天津醫科大學、大連醫科大學、北京中醫藥大學等院校組成的專家團隊共同研發,《醫學漢語水平考試(MCT)大綱》正式發布,大綱由考試介紹、等級標準、話題大綱、任務大綱、醫學專業詞彙大綱、樣卷等內容組成,旨在為教師教學和考生備考提供科學指導。
  • 醫學漢語水平考試大綱發布 「中文+職教」邁出新步
    來源:海外網圖為醫學漢語水平考試(MCT)考場。中外語言交流合作中心供圖日前,經華中科技大學、天津醫科大學、大連醫科大學、北京中醫藥大學等院校組成的專家團隊共同研發,《醫學漢語水平考試(MCT)大綱》正式發布,大綱由考試介紹、等級標準、話題大綱、任務大綱、醫學專業詞彙大綱、樣卷等內容組成,旨在為教師教學和考生備考提供科學指導。
  • 語情快遞 | 《醫學漢語水平考試大綱》發布,「中文+職業教育」邁出新一步
    日前,經華中科技大學、天津醫科大學、大連醫科大學、北京中醫藥大學等院校組成的專家團隊共同研發,《醫學漢語水平考試(MCT)大綱》正式發布,大綱由考試介紹、等級標準、話題大綱、任務大綱、醫學專業詞彙大綱、樣卷等內容組成,旨在為教師教學和考生備考提供科學指導。
  • 《醫學漢語水平考試(MCT)大綱》正式發布:中文+職業教
    日前,經華中科技大學、天津醫科大學、大連醫科大學、北京中醫藥大學等院校組成的專家團隊共同研發,《醫學漢語水平考試(MCT)大綱》正式發布,大綱由考試介紹、等級標準、話題大綱、任務大綱、醫學專業詞彙大綱、樣卷等內容組成,旨在為教師教學和考生備考提供科學指導。
  • 《醫學漢語水平考試(MCT)大綱》正式發布
    日前,經華中科技大學、天津醫科大學、大連醫科大學、北京中醫藥大學等院校組成的專家團隊共同研發,《醫學漢語水平考試(MCT)大綱》正式發布,大綱由考試介紹、等級標準、話題大綱、任務大綱、醫學專業詞彙大綱、樣卷等內容組成,旨在為教師教學和考生備考提供科學指導。
  • [考動力]《醫學漢語水平考試(MCT)大綱》正式發布
    日前,經華中科技大學、天津醫科大學、大連醫科大學、北京中醫藥大學等院校組成的專家團隊共同研發,《醫學漢語水平考試(MCT)大綱》正式發布,大綱由考試介紹、等級標準、話題大綱、任務大綱、醫學專業詞彙大綱、樣卷等內容組成,旨在為教師教學和考生備考提供科學指導。
  • 醫學漢語水平考試(MCT)大綱正式發布
    為滿足醫學專業留學生在專業學習和臨床實習過程中運用中文進行交際的需求,切實提高來華留學醫學教育質量,語合中心和漢考國際聯合國內重點醫學院校從事醫學中文教學的專家學者和一線教師,共同開發了醫學漢語水平考試(MCT)。作為專門用途的中文考試,MCT的誕生對完善和發展國際中文考試體系具有重要意義,同時也是對「中文+職業教育」的有益嘗試。
  • 「中文+職業教育」邁出新一步
    中外語言交流合作中心供圖   日前,經華中科技大學、天津醫科大學、大連醫科大學、北京中醫藥大學等院校組成的專家團隊共同研發,《醫學漢語水平考試(MCT)大綱》正式發布,大綱由考試介紹
  • 2021年漢語水平考試日曆正式發布
    語合中心語合中心小夥伴們注意啦2021年漢語水平考試日曆正式發布如果想要參加考試可以提前做好準備喲~漢語水平系列考試是語合中心在全球組織實施的考試服務項目,為母語非中文者設立的一項國際中文能力標準化考試,為中文學習者提供科學有效的中文水平證明。
  • 你好中文全球漢語服務平臺正式發布
    利用網際網路和新技術優勢,突破傳統教室授課和紙質教材的局限,為來自世界各地的漢語學習者提供優秀的教師、優質的課程、科學的數據分析指導,使他們足不出戶便能通過豐富生動的線上學習,受教於專業的國際漢語教師,學習地道的漢語。建立全球漢語服務平臺,旨在全面支持漢語口語水平測試(HKC),為海外HKC考點提供測試、課程、內容和技術支持。
  • HSK漢語水平考試將變成九級考試啦!
    1997年,確立了HSK(基礎)、HSK(初、中等)和HSK(高等)3等11級考試結構。1992年,《中國漢語水平考試(HSK)辦法》發布,規定漢語水平考試是測試母語非漢語者的漢語水平而設立的標準考試。漢語水平考試漢語拼音han yu shui ping kao shi,首字母縮寫為HSK。這樣就確立了HSK作為中國國家級考試的地位和HSK的品牌。
  • 漢語水平考試HSK在各地受到歡迎
    隨著國際中文教育的蓬勃發展和「中文熱」的持續升溫,越來越多的中文學習者想要客觀準確地了解自己的中文水平,並獲取國際權威的中文水平證明。 而隨著報名參加漢語水平考試的考生逐漸增多,為了滿足更多考生的考試需要,不少地區還增設了考點。日前,在緬甸中央消防學院首次設立考點,並舉行了漢語水平考試,為當地學員及中文學習者參加考試提供了便利。 在剛果(金)外交學院,該國首個漢語考試考點也於近日正式設立。
  • 漢語水平考試HSK在世界各地受到歡迎
    隨著國際中文教育的蓬勃發展和「中文熱」的持續升溫,越來越多的中文學習者想要客觀準確地了解自己的中文水平,並獲取國際權威的中文水平證明。據不完全統計,僅2020年就有100多個國家的30萬餘名考生,在700餘個考點參加了各類漢語水平考試。
  • 漢語水平考試3.0時代即將來臨
    1992年,《中國漢語水平考試(HSK)辦法》發布,規定漢語水平考試是測試母語非漢語者的漢語水平而設立的標準考試。漢語水平考試漢語拼音han yu shui ping kao shi,首字母縮寫為HSK。這樣就確立了HSK作為中國國家級考試的地位和HSK的品牌。截至2003年,HSK考試在海外29個國家設立了46個考點,考生人數達2.6萬人。
  • 中國漢語水平考試(HSK)
    1992年9月2日,中國國家教育委員會發布了李鐵映主任籤署的第21號令,漢語水平考試正式升級為國家級考試--中國漢語水平考試(HSK)。1995年12月26日,國家教育委員會發布教外來〔1995〕668號文,頒布了《關於外國留學生憑〈漢語水平證書〉註冊入學的規定》。1997年8月27日,根據國家教委關於成立國家漢語水平考試委員會的決定,國家漢語水平考試委員會在北京成立並召開了第一次全體會議。
  • 漢語考試機構:多倫多漢語水平考試中心
    海外漢語考點是設在海外當地的教育類考試服務機構,與分佈在世界各地的孔子學院不同,雖然孔子學院也舉行漢語水平考試,一般服務於該學院學生,而漢語考點服務於當地社區任何漢語考生。比如多倫多漢語水平考試中心,是在加拿大聯邦政府註冊的非盈利機構,最早由中國國家漢辦與邦德多倫多國際學院聯合設立漢語考點,服務於大多倫多地區的中文學習者參加漢語水平考試。
  • 2021年《國際中文教師證書》考試時間表正式發布,收藏!
    最近一段時間,很多同學諮詢老師2021年《國際中文教師證書》考試時間是怎麼安排的,今天「語合中心」正式發布了2021年證書考試安排!
  • 「漢語」「國語」「普通話」還是「中文」?教育部權威回復來了
    當前,「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漢語」「國語」「普通話」「中文」等多種表述並存,其使用範疇又不完全相同,各有特定歷史淵源,社會使用已經逐漸約定俗成,應採取積極穩妥態度,分類加強名稱表述規範化工作。2018年初,教育部、國家語委專門就此問題發出文件,明確要求對內尤其在民族地區,應在正式文件、正式場合中採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表述;對外,建議統一稱「中文」。
  • 福建高校入選中國首批醫學漢語水平考試考點
    中新社福州11月8日電 (彭莉芳)福建醫科大學入列中國首批17個醫學漢語水平考試考點。福建醫科大學對外漢語教研室副主任劉亞斐8日表示,這將有利於培養更多知華友華、醫術精湛的國際醫務工作者。醫學漢語水平考試是一項考查醫學漢語應用水平的標準化語言測試,主要面向醫學專業來華留學生和在中國境外用漢語進行醫學專業學習的學生。福建醫科大學近日被正式授予醫學漢語水平考試考點資質,成為福建省內唯一醫學漢語水平考試考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