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性知識與技能的關係

2020-12-17 中公教師網

關於程序性知識與技能的關係,考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常常容易混淆。教育心理學界對知識與技能的關係爭論已久,分歧較大。認知心理學家安德森認為,知識包括了陳述性知識與程序性知識,技能屬於程序性知識。我國心理學家普遍認為,程序性知識不同於技能,程序性知識屬於認知經驗,而技能屬於活動經驗,程序性知識與技能不能等同。

一、程序性知識

知識是客觀事物的主觀表徵。程序性知識也叫「操作性知識」,是個人沒有有意識的提取線索,因而其存在只能藉助某種作業形式間接推測的知識。這類知識主要用來解決做什麼和怎麼做的問題。

程序性知識的主要表徵形式:產生式和產生式系統。產生式是條件與動作的聯結,即在某一條件下會產生某一動作的規則,它由條件項「如果」和動作項「那麼」構成。即在滿足某個條件的時候,我們做出某個行動。眾多的產生式聯繫在一起,就構成了複雜的產生式系統,表徵複雜技能的完成過程。

二、技能

技能是個體運用已有的知識經驗,通過練習形成的合乎法則的活動方式。技能分為操作技能和心智技能。

操作技能也叫動作技能、運動技能,是通過學習而形成的合乎法則的程序化、自動化和完善化的操作活動方式;如:吹拉彈唱。

心智技能也叫智力技能、認知技能,它是一種藉助於內部力量調節、控制心智活動的經驗,是通過學習而形成的合乎法則的心智活動方式;如:閱讀技能,寫作構思技能,觀察技能,解題技能等。

三、二者的關係

技能是一種活動方式,不同於知識,兩者是平行的,是相互聯繫的。

知識是技能形成的必要條件,而技能控制活動的執行。

知識是理論層面對技能的指導,而技能是實踐層面對知識的操作。

兩者解決的問題不一樣:知識主要解決的是「知與不知」的問題;而技能主要「能不能做」與「做的熟練與否」的問題。二者屬於不同層面的經驗。

以上就是對程序性知識、技能及兩者之間的關係的詳細講解。

中公講師郭少鵬解析

註:本文章用於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版權為「中公教師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或摘編。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中公教師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掃一掃關注QQ公眾號 教育雜談,教師考試資訊盡在掌握!!

本文來自中公教師網未經允許 禁止轉載

相關焦點

  • 程序性知識和陳述性知識的關係
    程序性知識與陳述性知識既有區別又有聯繫。1.程序性知識與陳述性知識的區別(1)從基本結構看,陳述性知識是符號所代表的概念、命題與原理表徵的意義,掌握陳述性知識的關鍵是理解符號所表徵的意義;程序性知識是對陳述性知識的應用,其基本結構是動作或產生式,形成程序性知識的關鍵是對操作方法的熟練掌握。
  • 程序性知識之分類
    生活中我們無時無刻不發生著運動,這過程存在著程序性知識。程序性知識與實踐操作密切,解決的是「做什麼」和「怎麼做」的問題,是從不會做到會做到熟能生巧的過程,因此也叫操作性知識或過程性知識。程序性知識是用於具體情境的算法或一套操作步驟。如學生寫、運算、繪畫、打籃球、操作電腦等。程序性知識的本質是一套操作程序控制了人的行為,包括外顯的身體活動和內在的思維活動。
  • 技能的概念及其與知識的關係
    (2)技能的形式——動作方式技能是由一系列動作及其執行方式構成的,故技能是一種動作經驗,不同於認識經驗。例如:頭腦中儲存的概念性的知識不是技能。因此,技能的掌握不是通過言語表述而是通過實際活動表現出來的。(3)技能的標誌——合乎法則技能的活動方式不是動作的隨意組合,合乎法則是技能形成的前提。
  • 陳述性知識和程序性知識
    在教育心理學當中,有個不容忽略的知識點,陳述性知識和程序性知識,常見的出題就是以單選或者多選的形式,讓我們對以上這些例子進行判斷屬於哪類知識。陳述性知識:陳述性知識也叫「描述性知識」,它是個人有意識的提取線索,因而能夠直接加以回憶和陳述的知識。主要用來說明事物的性質、特徵和狀態,用於區別和辨別事物。這種知識具有靜態的性質。
  • 陳述性、程序性和策略性知識的教學策略
    二、程序性知識的教學策略傳統的知識觀往往將知識與技能區別對待,認為知識就是我們一般意義上講的陳述性知識,而技能既包括基於本能基礎上的技能,又包括後天學習基礎上習得的技能。而現代廣義的知識觀則將技能在某種意義上理解為程序性知識及策略性知識,其關係如下圖所示。
  • 2020年甘肅教師招聘教育心理學知識點:程序性知識和陳述性知識的關係
    為了讓大家更好的備戰甘肅中小學教師招聘考試,甘肅中公教育為廣大考生準備了教師招聘教育心理學公共基礎知識:程序性知識和陳述性知識的關係,望各位考生及時查看。程序性知識與陳述性知識既有區別又有聯繫。1.程序性知識與陳述性知識的區別(1)從基本結構看,陳述性知識是符號所代表的概念、命題與原理表徵的意義,掌握陳述性知識的關鍵是理解符號所表徵的意義;程序性知識是對陳述性知識的應用,其基本結構是動作或產生式,形成程序性知識的關鍵是對操作方法的熟練掌握。
  • 2020安徽教師招聘教育心理學知識:程序性知識和陳述性知識的關係
    程序性知識與陳述性知識既有區別又有聯繫。1.程序性知識與陳述性知識的區別(1)從基本結構看,陳述性知識是符號所代表的概念、命題與原理表徵的意義,掌握陳述性知識的關鍵是理解符號所表徵的意義;程序性知識是對陳述性知識的應用,其基本結構是動作或產生式,形成程序性知識的關鍵是對操作方法的熟練掌握。
  • 2020安徽教師招聘教育學知識:陳述性、程序性和策略性知識的教學策略
    二、程序性知識的教學策略傳統的知識觀往往將知識與技能區別對待,認為知識就是我們一般意義上講的陳述性知識,而技能既包括基於本能基礎上的技能,又包括後天學習基礎上習得的技能。而現代廣義的知識觀則將技能在某種意義上理解為程序性知識及策略性知識,其關係如下圖所示。
  • 如何區分陳述性知識和程序性知識
    那麼怎麼能將程序性知識和陳述性知識理解和把握到位呢,中公講師將在此幫您進行釋疑解惑。(1)概念把握陳述性知識也叫「描述性知識」,是關於事物及其關係的知識,它包括事實、規則、發生的事件、個人的態度等。它是個人有意識的提取線索,因而能夠直接加以回憶和陳述的知識。主要用來說明事物的性質、特徵和狀態,用於區別和辨別事物。這類知識主要解決「是什麼」、「為什麼」的問題。
  • ...甘肅教師招聘教育心理學知識點:陳述性、程序性和策略性知識的...
    二、程序性知識的教學策略傳統的知識觀往往將知識與技能區別對待,認為知識就是我們一般意義上講的陳述性知識,而技能既包括基於本能基礎上的技能,又包括後天學習基礎上習得的技能。而現代廣義的知識觀則將技能在某種意義上理解為程序性知識及策略性知識,其關係如下圖所示。
  • 2020山東教師招聘公基:陳述性、程序性和策略性知識的教學策略
    二、程序性知識的教學策略傳統的知識觀往往將知識與技能區別對待,認為知識就是我們一般意義上講的陳述性知識,而技能既包括基於本能基礎上的技能,又包括後天學習基礎上習得的技能。而現代廣義的知識觀則將技能在某種意義上理解為程序性知識及策略性知識,其關係如下圖所示。
  • 教育理論基礎知識之程序性記憶 | 只要努力,最壞的結果不過是大器晚成!
    【摘要】教育理論基礎知識之程序性記憶,本文為學信陽光老師整理的教師考試《教育基礎理論知識》考點,希望大家認真閱讀,細心熟記,牢固掌握該知識點,在教師招聘考試的戰場上脫穎而出,實現自己的教師夢,更多內容請關注學信陽光教師。
  • 程序性記憶的具體表述
    陳述性記憶又稱為外顯記憶(explicit memory),它能夠通過有意識地回憶而被回想起來,比如我們生活中所經歷的事情和在學校裡學到的知識。按照記憶性質,它又可以被分為情景性記憶以及語義性記憶,前者泛指個人的生活經驗,而後者指的是對周圍世界中事物的認識。程序性記憶則與陳述性記憶對立,它又被稱為內隱記憶(implicit memory),它存在於人的潛意識當中,指導人的行為和運動。
  • 不易遺忘的程序性記憶
    人們常常誇耀今日又「get」一項新技能,但往往忽視一旦「get」到某項新技能後,這項技能就終身相伴,想甩都甩不掉,比如遊泳、騎車、彈琴為什麼會這樣?這與人類的的記憶方式有關。人的記憶包括陳述性記憶和程序性記憶兩種。
  • 若有所思(86)讀《人是如何學習的》(5)——陳述性和程序性
    陳述性記憶,即對事實和事件的記憶,主要發生在涉及海馬的大腦區域;程序性或非陳述性記憶,是對技能和其他認知操作的記憶,或不能用陳述性語句表徵的記憶,主要發生在涉及新紋路的大腦區域。——《人是如何學習的》    陳述性知識是關於事物及其關係的知識,包括事實、規則,事件等,用於回答「是什麼」的問題;程序性知識被定義為個人無法有意識的提取,因而其存在只能藉助於某種作業形式間接推測,它是關於完成某項任務的行為和操作步驟的知識,用於回答「怎麼辦」的問題。
  • 知識、技能與能力的關係
    中小學教學目標中,知識、技能和能力是培養的重點,教學任務中,知識和技能的培養是基本任務,也是首要任務,能力的培養是根本任務。那麼知識、技能和能力分別都是什麼,它們之間又是什麼關係呢?知識並不能精確地概括世界的法則,在具體問題中,並不能拿來就用,一用就靈,而是要針對具體情景進行再創造。知識的理解只能由學生基於自己的經驗背景而建構起來,取決於特定情境下的學習歷程。兩個理論流派對於知識的看法不相同,而我們在當代教學過程中比較認同認知心理學派的觀點,即知識是客觀事物的主觀表徵,是認知經驗的概括。
  • 2017福建教招:程序性記憶的具體表述
    陳述性記憶又稱為外顯記憶(explicit memory),它能夠通過有意識地回憶而被回想起來,比如我們生活中所經歷的事情和在學校裡學到的知識。按照記憶性質,它又可以被分為情景性記憶以及語義性記憶,前者泛指個人的生活經驗,而後者指的是對周圍世界中事物的認識。程序性記憶則與陳述性記憶對立,它又被稱為內隱記憶(implicit memory),它存在於人的潛意識當中,指導人的行為和運動。
  • 細說程序性記憶,為什麼一旦學會騎車就很難再忘記?
    首先我們能記住體驗過的各種經歷,這要感謝大腦裡負責儲存記憶的特工隊員——海馬體,它可以快速的存儲信息,這樣一來我們現在學習的知識就會被快速的暫時存儲在海馬體,但是因為海馬體就像一個書櫃,空間有限,新的信息一旦進入就會擠掉舊的信息,所以像文字、日期這些關於事實和知識的記憶我們總會忘得很快,那麼為什麼我們學會了運動技能就不容易忘記呢?
  • 人工智慧對技能需求的影響及其啟示
    北京100875內容提要:人工智慧導致勞動力市場的技能需求發生變化,這種變化對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基於程序性假設,將勞動力的技能分為非程序性認知技能、非程序性非認知技能、程序性認知技能、程序性身體技能、非程序性身體技能五類。
  • 教師招聘教育心理學知識點:知識學習的類型
    二、知識的類型(一)根據反應活動的深度不同,知識可分為感性知識和理性知識所謂感性知識是對活動的外表特徵和外部聯繫的反映,可分為感知和表象兩種水平。感知是人腦對當前所從事的活動的對象的反映。表象是人腦對從前感知過但當時不在眼前的活動的反映。所謂理性知識,反映的是活動的本質特徵與內在聯繫,包括概念和命題兩種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