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估早產兒預後孕齡是最主要的參考依據,這已是共識。對於早產兒Apgar評分是否也具有重要價值,一直以來都有爭議,但國內外婦產科、兒科傾向於對早產兒評分對於預後也有價值,目前尚缺少有力證據支持。2020年7月2日, NEJM在線發表了瑞典Karolinska研究所關於Apgar評分與早產兒死亡之間的關係,本項研究結論為這一爭議提出了解釋依據。研究結論認為應使用Apgar評分來評估早產兒健康狀況,Apgar評分是衡量早產兒出生後即刻狀況的一種有價值工具。Apgar評分於1953年Virginia Apgar博士提出,從此就被用來快速評估嬰兒出生後狀況。採用五個參數來評估新生兒:心跳、呼吸、肌張力、反應和顏色,每個參數0-2分。因此,總分可以從0到10,分數越高提示新生兒更健康和更大的生存機會。然而,一些人質疑Apgar評分在早產兒中的價值,因為早產兒不成熟可能導致與足月出生的嬰兒相比分數更低,甚至目前仍有一些醫院不對早產兒進行評分。因此,研究人員希望了解Apgar評分是否可以用來預測早產兒在出生後4周(新生兒期)的死亡風險。該項研究的唯一指標是早產兒死亡率,不包括其他早產兒相關發病以及長短期影響,研究目的簡單粗暴,但更直觀。本項研究利用瑞典全國範圍內的登記數據,對1992-2016年間22至36周之間出生的113,000名無畸形早產兒進行了研究。以出生後5分鐘和10分鐘的Apgar評分計算新生兒死亡風險,並對22-24、25-27、28-31、32-34和35-36孕周出生早產兒進行分層分析。共有1986名早產兒(1.8%)在新生兒期死亡。正如預期,隨著孕齡的縮短,新生兒死亡率急劇上升,死亡率從36周出生的0.2%增加到22周出生的76.5%。以28至31周出生的嬰兒為例,根據5分鐘Apgar評分調整後的絕對比率差異,以9分或10分為參照組 ,分數為0或1的為51.7(95%CI:38.1-65.4);得分為2或3的為25.5(95%CI:18.3-32.8);4-6分的7.1(95%CI:5.1-9.1);評分為7或8分的為1.2(95%CI:0.5-1.9)。Apgar評分在5分鐘至10分鐘之間增加的,新生兒死亡率低於Apgar評分穩定組。無論孕齡長短,新生兒死亡風險隨著Apgar評分的降低而增加。對於過早出生的早產兒,較低的Apgar評分顯著增加了死亡率絕對風險。即使出生後5到10分鐘的Apgar評分輕微增加,新生兒死亡風險也會降低。因此無論孕周多少,臨床上都要高度關注低評分的早產兒。研究人員考慮了幾個可能影響結果的混雜因素,包括母親的年齡、吸菸、體重、血壓、嬰兒的分娩方式和出生年份。儘管該項研究採用的樣本量足夠大,得出的結論相對更為可靠,但同時研究人員也謹慎指出,該研究是根據瑞典的情況進行的,結果在其他國家可能有所不同。當前推薦的擴展Apgar評分系統,隨復甦時間還要記錄並行的復甦幹預措施。在分娩後1分鐘和5分鐘時,對所有新生兒基於五個參數評分。對於得分<7的患兒,可以每隔5分鐘重新評估一次得分,一直持續至20分鐘Apgar得分或停止復甦努力為止。
20分鐘擴展Apgar評分
體徵
0分
1分
2分
1min
5min
10min
15min
20min
顏色
心率
刺激反應
肌張力
呼吸
青紫或蒼白
無
無
鬆弛
無
軀幹紅四肢青紫
<100
有面部動作
四肢稍屈曲
淺表,哭聲弱
全身紅
>100
哭,積極保護動作
活動好
正常,哭聲響
總分
復甦
分鐘
1min
5 min
10 min
15 min
20 min
吸氧
PPV/CPAP
ETT
胸外按壓
腎上腺素
CPAP:持續氣道正壓通氣; ETT:氣管插管; PPV:正壓通氣
2001年一項對150,000名新生兒出生後評分發現,5分鐘評分對於預測新生兒28天內生存率具有重要意義。發現Apgar在7-10分的新生兒死亡率約為1/5000,足月新生兒5分鐘評分≤3分的,死亡率為25%。5分鐘低評分也能預測早產兒死亡率。也有一些研究嘗試使用Apgar評分定義窒息損傷來預測長期的神經結局。有些研究團隊僅基於低的Apgar分數就建立了窒息的錯誤定義。這些結論促使ACOG和AAP於2017年發表了一系列聯合意見,並對Apgar評分的有限性提出了重要警告。Apgar評分的某些參數取決於新生兒的生理成熟度,而健康的早產兒可能僅由於不成熟而獲得較低的評分。其他影響因素包括胎兒畸形,孕產婦用藥和感染。因此,單獨使用Apgar評分來診斷窒息是不合適的。而且僅依靠Apgar評分不能將缺氧確定為腦癱的原因。總的來說,1分鐘和5分鐘評分很難預測長期的神經損傷(ACOG 2017)。
參考文獻:
Sven Cnattingius,Stefan Johansson, Neda Razaz. Apgar Score and Risk of Neonatal Death amongPreterm Infants.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2020; 383 (1): 49 DOI:10.1056/NEJMoa1915075
WilliamsObstetrics 25th Edition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