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渡舟講平脈法:殘賊六脈

2021-02-22 明醫公開課

       這一條啊,是論這個殘害正氣的。殘害正氣的就是邪氣了,邪氣才能夠殘害人的正氣呀。那麼邪氣殘害正氣出現的這個脈象,那是很多的。它其中比較顯著的、比も較常見的有六種病脈。所以這一條討論問題的一個要點就是論殘害正氣的這個六種病脈。這是它的內容了。

 

       什麼叫做殘賊呢?殘賊就是指傷害正氣之邪而言的。傷害我們身體的正氣。那麼傷害正氣就是有邪氣呀。所以殘害就指傷害正氣的邪氣。

 

       那個成無已的注啊,他的很細。大家看一看。成無己註:所以謂之殘賊者,傷良曰殘,害良日賊。這個「傷」是輕的,「害」就比較重了。傷良,良就是良好的正氣呀,良指正氣,能夠傷正氣的就叫殘,到了正氣就叫害了,形成損害了,這就叫賊了。實際上殘賊呢,就是一個傷害正氣的邪氣而言的。

 

       那麼這一條的重點內容,就是說病脈較多,致病的、反映疾病的脈象是比較很多的。那麼現在張仲景只舉弦、緊、浮、滑、沉、溼澀澀,這六個脈就叫做殘賊之脈。比較多見的,邪氣傷人正氣以後而出現病脈的,這六個脈比較多見。為什麼這六個脈多見呢?

 

       浮脈主表病。它見浮脈,表病、外感病它就見浮呀。太陽之為病,脈浮,頭項強痛而惡寒。表受邪了,脈就浮了。凡是表邪傷人,殘傷人的正氣,它脈都見浮。所以這個浮脈就是一個殘傷正氣的一個代表的脈。

 

       第二個是沉脈。沉脈主裡呀,沉脈主裡病,病在裡了,它才見沉吶。浮主表病,沉主裡病呀。髒脂的裡病了,它才能見沉脈呀。裡邊的,邪氣到裡了,到臟腑了,出現殘害的問題了,它才見沉脈呀。沉脈主裡。

 

       滑生生痰,弦主飲。這個痰和飲呀,這在發病學上來講,這是多見的。這是祖國醫學的一個特點。飲病呀,臨床非常之多見。所以《金匱要略》有飲病篇呀,專門門講飲病的。夫飲有四,何謂也?叫四飲如水嘛,是不是啊?有溢飲,什麼懸飲、支飲。是不是啊?所以這個飲病就有一個滑脈,一個弦脈。飲病很多見,它也能夠殘害人的正氣。一個是浮沉,一個是滑弦。這是四個了。

 

       第五個呢,緊主寒實。寒證實證。寒證,澀脈主血虛。一個是實證,一個是虛證。澀脈是主血虛,是個虛證啊。所以它這六個脈為殘之脈。一個是表邪的脈,一個裡邪的脈;一個是病的脈,一個是飲病的脈;一個是實證寒實的,一個是正虛的氣血虛的。那麼就是虛實、表裡、內外,作為一個殘賊之邪,有這麼六種。這個是臨床的總結

 

       一個歸納。臨床的時候有這麼六種常見病,古人就叫做殘賊——殘賊之邪,概括為表裡、痰飲、虛實,比如說這六種。那麼也就是說你作為臨床醫生的,你要了解殘害正氣、傷害正氣的邪氣,概括來說有這六個大類,它這六類邪氣反映有六種之脈。那就叫浮啊、沉啊、滑呀、弦吶、緊呀、澀呀,是這麼一個道理。這是一層了。

相關焦點

  • 劉渡舟:平胃散應用經驗
    ————————————導讀:劉渡舟教授臨證喜用經方,擅用經方,每以經方起沉痾、愈廢疾,其用方簡練,令人稱奇。然劉老並不排斥時方,認為應當提倡用時方補充經方之不足,提出「古今接軌」之法,倡導經方與時方有機結合應和,以應對現今複雜的臨床病情。 平胃散首見於《太平惠民和劑局方》,由蒼朮、厚樸、陳皮、炙甘草、生薑、大棗組成。
  • 憶師從劉渡舟醫話兩則
    憶師從劉渡舟醫話兩則1994年,筆者有幸侍診於劉渡舟教授左右年餘,聆聽教誨,目睹疏方,受益良多。老師雖仙逝有年,受業情景猶存腦際,現據當年從師筆錄以及追思回憶,整理老師臨證驗案醫話兩則,藉以緬懷教導之恩,並以此文倡導弘揚老師為之一生不遺餘力、上下求索的仲景學術思想。
  • 劉渡舟先生使用真武湯經驗總結
    《胡希恕講傷寒雜病論》)陳慎吾先生更明確指出:「本方與苓桂術甘湯證頗相似,而有陰陽虛實之異。」(《陳慎吾傷寒論講義》)所謂陰證,是指真武湯已經有陰寒陽虛的附子證,如脈沉身形怕冷等。(2)真武湯中的芍藥證:關於真武湯中用芍藥,胡希恕先生在講第81條時認為,方證已陷於陰證,可能出現腹痛,故以芍藥緩急止痛。認為本方也可用於裡有停飲而見下利、腹痛之機轉者。
  • 劉渡舟講《註解傷寒論》平脈法之「脈有災怪」
    成無己:「醫以脈證與藥相對而反變異」。藥對證了,吃完藥以後發生了變異了,「為其災可怪」。他的這個災就是病災了,可怪,很可怪,就叫災怪。他這事太可怪了。可怪,怪就是,這怎麼回事啊?太怪了啊?發汗的藥,他上吐下瀉、肚子疼了啊?這個病災很可怪,不是誤治,也不是什麼錯治。噹噹醫生自知完全對,但是發生新的問題了,那不是可怪的嗎?這是第三層意思。
  • 中醫教你 浮脈 弦脈 軟脈 散脈 緩脈等絕了
    脈有太過,有不及,有陰陽相乘,有覆有溢,有關有格,何謂也?然∶關之前者,陽之動也,脈當見九分而浮。過者,法曰太過;減者,法曰不及。遂上魚為溢,為外關內格,此陰乘之脈也。關之後者,陰之動也,脈當見一寸而沉。    過者,法曰太過;減者,法曰不及。遂入尺為覆,為內關外格,此陽乘之脈,故曰覆溢。是真髒之脈也,人不病自死。
  • 跟診劉渡舟老的心得體會
    如問診,劉渡舟先生從不隨意發問,而是根據脈、色、舌象,有了初步的判斷,有了某一方證的初步診斷,為了進一步確定,或者與其他方證做出鑑別,才進而問診。如患者胸脅痛,他會問病人口苦不苦?如口苦,則可以初步確定為小柴胡湯證。接著問大便稀不稀?如大便稀,則是柴胡桂枝幹薑湯證;如大便幹,則可能是大柴胡湯證或柴胡加芒硝湯證。
  • TCF-TEF考試「六脈神劍」第三脈——突破詞彙天花板
    對「應試教育」熟悉的中國學生都知道搞定考試需要的是技巧是「武林絕學」知道《天龍八部》大理段氏所創最高武學——六脈神劍嗎?小編將這套武林絕學授給你!今天,給大家講第三脈.....《法語動詞變位漸進》這些單詞書有中法解釋
  • 經方大師劉渡舟:我有「消愁方」,治發愁、胸悶、不吃飯,請體會
    老規矩,我繼續給你講一個醫案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是經方大師劉渡舟先生。  劉渡舟,這個名字,在中醫界是非常響亮的。他生於1917年,卒於2001年,遼寧營口人,是中醫經方研究與臨床的集大成者。他是當時北京中醫學院的創始人之一。
  • 跟劉渡舟實習一年,受益終生
    審其證,見其面色少華,毛髮黃枯,形小體瘦,年雖七歲而與四、五歲者無異,舌淡苔白,脈細關滑。詢問患兒,經常胃脘脹痛,大便溏薄。綜觀上證,診為脾胃虛弱,「形不足者,溫之以氣」,擬「開胃進食湯」化裁。處方:黨參三錢,土炒白朮六錢,雲茯苓三錢,炙甘草一錢,陳皮、半夏、藿香、佩蘭、木香、厚樸、砂仁各二錢,丁香一錢,生麥稻芽、建神曲各三錢。
  • 中醫數術考|四時五行脈法
    特別是在運氣法時、藏氣法時的基礎上,因「四時五行節序」而產生了「五運六氣脈法」和「四時五行脈法」。「五運六氣脈法」講的是五運六氣系統中客運客氣脈法,而「四時五行脈法」講的是五運六氣系統中主運主氣脈法。 脈診在先秦之前是一個普遍的診療技術,例如《難經》中就提到:「望而知之謂之神,聞而知之謂之聖,問而知之謂之工,切而知之謂之巧。」
  • 《悟道張仲景——平脈辨證解讀》徐汝奇
    與現代醫學診療體系必須藉助於相關檢查技術一樣,《傷寒論》、《金匱要略》的診療體系也立足於平脈辨證法的運用。脈法專著《脈經》與《傷寒論》、《金匱要略》之間一脈相傳,一以貫之的主導思想只有平脈辨證;張仲景在序言中自詡「雖未能盡愈諸病,庶可以見病知源。若能尋餘所集,思過半矣。」
  • 仲景脈法的實戰運用…………
    仲景脈法的運用1脈法概要《傷寒雜病論》包抱傷寒和雜病兩部分,平脈辨證乃其辨證論治之精髓。
  • 行走TCF/TEF江湖,靠「六脈神劍」——第一脈「秘籍」
    知道《天龍八部》大理段氏所創最高武學——六脈神劍今天,給大家講第一脈.....第1脈—— 找武林秘【籍】TEF-TCF
  • 卷二十八 脈法
    <篇名>卷二十八脈法  屬性:(凡十六類)  <目錄>卷二十八脈法
  • 劉渡舟:大柴胡湯的多種用途
    I導讀:便通諸症自解,劉渡舟老師妙用大柴胡湯通便,治癒了鼻衄、胃潰瘍、精神分裂症、急性膽囊炎、嘔、利痞痛證五症,如何辨證?如何施治?看看劉渡舟老師怎麼說。患鼻衄,大便乾燥,胸脅發悶,口苦多嘔,脈弦數而苔黃。某醫用龍膽瀉肝湯不效。辨證為肝胃火盛、迫血上行,胃火宜瀉,肝火宜達,少佐潛納,庶或有濟。疏方:柴胡9克,黃芩6克,大黃6克,白芍12克,丹皮12克,枳實6克,生牡蠣12克,玄參12克,竹茹12克。服一劑而大便暢通,鼻衄三日未發,照方又一劑而愈。賈××,男,60歲。
  • 看劉渡舟老如何用好葛根湯
    值得重視的是,劉渡舟先生用葛根湯絕不受西醫診斷的影響,即使是高血壓病、冠心病,只要有頸項痛強,只要辨方證是葛根湯證,就用葛根湯治療。特別是高血壓病,不少患者在高血壓病的基本症狀中,多伴有頭痛、頸項強硬,遇此,劉渡舟先生常用葛根湯。他認為本方雖然有麻、桂發散升散,容易動陽,但其與葛根辛涼配伍,則可疏通經脈,再與芍藥甘草配伍,則善解除經脈血管的痙攣,因此,高血壓病絕不禁忌葛根湯。
  • 文學武俠類脫口秀 《六脈神見之六神磊磊講金庸》即將上線
    2016年最值得關注的微信自媒體人之一六神磊磊打造的新式逗比武俠類脫口秀節目《六脈神見之六神磊磊講金庸》即將在9月13 日登陸騰訊視頻。如果你正準備闖蕩江湖,《六脈神見》領你數盡古今前輩俠客如何揚名立萬。如果你每日在外奔波,厭倦了刀光劍影,《六脈神見》帶你回看江湖風雲變幻,教如何知世俗而不世俗。如果你只鍾情於風花雪月,《六脈神見》教你分辨古今真假男神,如何撩上夢中情人。 江湖雖險惡,但千姿百態透露人心,問世間,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許。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做如是觀。
  • 傷寒概論 (五): 吳門傷寒的特點:標本聚類、抓獨截斷、平脈辨證,五法合一
    吳門傷寒的特點我們的特點是標本法、聚類法、抓獨法、平脈法、截斷法五法合一。
  • 劉渡舟:談芍藥甘草湯的應用
    脈弦細數,舌紅而少苔。    此為陰血不足,不能滋養筋脈,筋失血養,燥而拘攣;今筋聚成疝,結於厥陰之經,雖高起似腫,而非膿血水液;脈弦主病合於肝,細數又為血虛陰傷之象。    投白芍24g,炙甘草12g。
  • 徐汝奇平脈辨證學習班辦班啟事暨37期開課通知
    一、學習班概況:徐汝奇平脈辨證學習班以「知道、明理、學法、工術」為宗旨,培訓臨床高手,力求短期內強化學員的經典學習能力,掌握經方運用技巧,上午臨床跟診,下午理論學習,晚上經文背誦,休課期間繼續參與仲景門牆QQ群及微信群、平脈辨證公眾號、仲景學苑論壇等多種形式的團體學術交流活動。主要課程由徐汝奇老師手把手傳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