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歲到8歲,撲克打得好,數學差不了

2020-12-20 悅文天下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小土大橙子,ID:buyateng】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

今天我們說點輕鬆的,數學啟蒙一直是我的興趣所在,我推送過麻將、樂高、大自然數學啟蒙,甚至於西瓜數學啟蒙......

雖然每次寫數學啟蒙,閱讀量總是不如英語啟蒙,讓我很不服氣,但賊心不死,每過一陣子,總想再試試。

今天寫寫用2塊錢,就能扛起學前數學啟蒙半壁江山的撲克吧。

從2歲到8歲

撲克打得好,數學差不了

正文 2647字

預計閱讀 7分鐘

01

撲克之「巧」

先來幾張帥哥美女鎮場子,大家養養眼先。

一付撲克,一共54張,其中 A、2、3……J、Q、K 一共是13張牌,各有4種花色紅桃、黑桃、方片、梅花,還有大王小王。

13×4 =52 +2=54

——不知道你發現沒?

「54」這個數字

充滿了「巧合」

我在查資料的過程中發現,有這樣的說法的:

52表示一年的52個星期

大王代表太陽小王代表月亮

紅牌代表白天黑牌代表黑夜

四種花色 ,表示春、夏、秋、冬,四季

這樣就結束了嗎?

不,撲克中K、Q、J共有12張,表示一年的12個月。

每一季有13個星期,跟每種花色的牌數13張,剛好對應

52張牌的點數相加,剛好364,再加上小王的一點,是365,與一般年份天數相同,再加上大王的一點,正好是閏年的天數

好吧,不知道撲克是誰發明的,看似不經意,其實都是精心設計的,不服不行 。 不明覺厲,有木有哇!

02

從區別牌面和分類入手

撲克這麼有意思,要什麼時候開始玩,又該怎麼玩呢?

給1歲多的寶寶玩,可以從家裡找個紙盒子,用剪刀剪個口,讓寶寶從縫裡,把撲克投進去。拿牌,出牌這些精細動作,也可以在這個年齡殺時間。

寶寶2歲多的時候,還不會數數,但已經可以區分顏色和各種形狀。

這時候我們玩撲克主要就是分類

分類有好幾種方式,剛入門可以從單一維度分,比如顏色,比如花色,比如牌面,等進階了,就可以多條件分類。

分法1 :

按照顏色分

分法2:

按照圖片的樣式分

分法3:

按花色分

分法4:

按花色和牌面兩種維度分

其它分法:

按數字分

按奇數偶數分

按倍數按關聯分

......

03

比較、配對、排序、規律

2-4歲期間,寶寶逐漸開始走入數字世界:

學習數和量的對應

手口一致的點數

認識數字

識別序數

觀察數的順序

牌面上的圖案剛好和數字對應,對於上面的這些內容,撲克能發揮挺大的作用。

觀察牌面,熟悉分類之後,我們可以開始玩一些配對遊戲。從完全的一致配對,到有區別的配對,難度遞增。

最近我和小定玩,就是兩人各拿一疊牌,看起來都差不多,但是誰多誰少呢?

數一數就比出來啦,這個可以練習點數,比較的概念。

我們還可以讓寶寶給撲克排序。

等到寶寶5歲左右,撲克還可以做一些簡單數字邏輯推理

04

撲克遊戲

我們還可以逐漸帶著寶寶,玩一些簡單的規則類玩法。

最簡單的就是,你出一張牌我出一張牌,輪流打,看誰先出完,這是最基本的玩法或者出牌比大小

下面的玩法,從難到易,大致是 :

小貓釣魚(2-6歲)

玩法:每個人一些起始手牌,輪流擺牌,如果遇到跟前面一樣的牌,就可以將頭尾以及中間的牌全拿走,看誰拿得多。

知識點:小貓釣魚,可以認識數字,進行相同不同的比較和識別。

抽烏龜(2-6歲)

玩法:牌都湊成對子,只有一張是單張,每人拿一些起始手牌。從對方手牌中抽取一張,如果是配對的,就可以扔掉這一對,然後繼續抽取,如果沒有能配對的,就換人抽。最後看手裡只剩下那個單張。

知識點:可以練習配對,認識數字,如何用策略迷惑對方,隨機性高,娛樂性強。

21點(5-8歲)

玩法:又叫blackjack,起手各有兩張牌,一張明牌一張暗牌,牌面點數相加小於且更接近21點的一方獲勝,超過21點為爆牌。

其中A 既可以當作11點,也可以當作1點,點數多少由玩家自己按照需要決定。如果兩張牌為10點牌 + A 為最大牌。所有的花牌(J,Q,K)都是十點,2-10 按照牌面數字計算點數。

如果兩張牌加起來距離21點還差很多,可以繼續要牌,直到玩家喊停,最多要5張牌。發牌的一方為莊家,莊家一般有規定,不達到一個點數就必須要牌(一般為15,16),達到一個點數後就禁止繼續要牌(17,18)。

知識點:21點,可以計算簡單加法,比大小,還涉及到初級的概率。

算24點(5-10歲)

玩法:隨機抽4張牌,看誰能先用這四張牌任意加減乘除,算出24。簡單的可以用花牌統一當作10,複雜的可以JQK 分別作為 11、12、13 來玩。

知識點:可以學加減乘除,運算優先級,一題多解,練習心算速度。

這個玩法特別適合已經熟悉加減乘除的孩子,小學生玩也絕不會無聊,我跟蛋蛋玩得比較多,你來試試,是不是一眼看出答案了?

還有些大家比較熟悉的玩法,就不一一展開細說了:

鬥地主,可以學組合,比大小,研究策略;

單人闖關,可以學習數列,順序,花色;

八十分,可以算分,加減,歸類,策略配合;

5,10,K,可以抓分逃分;

總之,可以按照寶寶的認知水平和接受度,開拓出不同的簡化玩法。

05

尾聲

教育部制定的《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提到:

「幼兒在運用數學解決實際生活問題的過程中,不僅獲得豐富的感性經驗,充分發展形象思維,而且初步嘗試歸類、排序、判斷、推理,逐步發展邏輯思維能力,為其他領域的深入學習奠定基礎。

幼兒的思維特點是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如果能充分利用實際生活機會,通過直接感知、親身體驗進行學習,能夠激發興趣,保護好奇心,形成受益終身的學習態度和能力。」

所以,還猶豫什麼,2塊錢的撲克玩起來~~~

相關焦點

  • 2-6歲是寶寶的數學敏感期,家長3步走,孩子學習差不了
    義大利兒童教育學專家蒙特梭利就曾說過:2-6歲是寶寶一生中最重要的「數學敏感期」,當時我沒有抓住機對孩子進行數學啟蒙,導致孩子上幼兒園之後學習跟不上,別人家孩子學1-1=2時,我家孩子還在1.2.3.4.5.6數數中徘徊。
  • 數學啟蒙很簡單,抓住這3個數學敏感期,孩子數學差不了
    一個孩子的數學好不好,是取決於這一個孩子的數學思維好不好,進而才會體現在成績上。,抓住這3個數學敏感期,孩子數學差不了那麼孩子一生所擁有的三個數學敏感期都是那個階段的呢?一、0-2歲著名的教育學家蒙特梭利曾說過,2到6歲是兒童一生中最重要的數學敏感期。
  • 姚記不打撲克
    根據法庭提供的信息,顧家旖和姚曉麗在2008年底結婚,但婚姻僅僅維持了2年,2010年8月,兩人離婚。國產家庭倫理劇就此上演。2011年,姚記撲克上市,從姚家出戶的顧家旖可沒少參與其中的交易。離婚後,顧家旖和姚曉麗仍表演著分手以後仍是朋友的戲碼。
  • 在家打撲克不僅歡樂,還能玩出個數學神童?數感、學會比較和排序分...
    沒想到,後臺留言就歪樓了,很多媽媽對如何用撲克牌教娃學數學十分感興趣~開學前,小川的數學老師也讓準備一副撲克,最近經常帶到學校,用來學習加減法。在家,我們有時也陪他一起打牌,打對花、抽烏龜等等。常常神奇地發現,這傢伙在玩的時候,數感、計算能力比平時還要好,比要他做口算題省勁多了。但要想一副撲克,輕鬆」玩中學數學「也不那麼簡單的事。以前是拼自己的經驗帶著孩子玩,這些天仔細研究了一番,發現其中的門道真不少。
  • 美國24歲男子玩德州撲克戒毒 贏數千萬巨獎
    美國華盛頓24歲的男子格雷格 默森(Greg Merson)一年前曾是個吸毒上癮的癮君子,並從大學輟學。如今,他卻贏得了2012年世界撲克大賽「德克薩斯州撲克錦標賽」的冠軍,獲得853萬美元(約合人民幣5321萬元)的獎金。
  • 孩子一生有3次數學的敏感期,父母若能抓住,孩子數學成績差不了
    孩子一生有3次數學的敏感期,父母若能抓住,孩子數學成績差不了兒童敏感期是指兒童在連續相接的短暫時間裡,會有某種強烈的自然行為。計算也不僅僅指的是數字的簡單運算,要想數學學得好培養孩子邏輯能力少不了!下面我們就來了解孩子的第三次數學敏感期吧!
  • 德州撲克中的數學2——貝葉斯與歸納演繹
    再舉個例子:AA,AK,KK,QQ,AQ,KQ,AJ,KJ,JQ這些超級牌出現的概率有:(16*15/2)/(52*51/2)=9.0498%,一個玩家過去1000手牌入場raise118次,打到最後開牌80次,是超級牌底牌的有55次。現在該玩家raise入場,問他拿有超級牌的可能性有多少?
  • 讀書學德州小綠皮之撲克中的數學!
    今天,胖哥將和大家一起學習在德州撲克中的數學,數學是一切德州撲克理論的基石,數學是德州撲克的精髓所在,掌握了數學,你就掌握了一切行動背後的理論支持,數學讓德州撲克更加充滿魅力!撲克中的數學數學在德州撲克裡起了很關鍵的作用。
  • 一把撲克"打"出節會 夠級文化節成青島文化名片
        文/圖 半島全媒體記者 徐傑  在這個高速發展日新月異的社會中,打電競能成為一種朝陽產業,打撲克也能升級成一個節會。8月12~13日,2017「融海杯」青島夠級文化節夠級撲克全國邀請賽在李滄文化館舉行。
  • 撲克數學新玩法來了!
    之前大茉莉跟大家分享過,對於孩子來說,單純的計算和做題只會掩蓋數學的美和靈魂,要想孩子數學學得好,一般來說,需要費一些巧心思來吸引孩子的興趣。
  • 三年級數學是個坎,要想孩子數學好,家長應怎麼幫他「打地基」
    、初三時,常常又有一批學生的數學成績落後了;再往後,到了高中時,仍然有人不斷掉隊。這就有點像打地基起高樓,兒童時期打的地基越深越牢,未來起的樓就越高越雄偉,就越不會中途掉隊。所以,要想孩子數學好,首先幫他「打地基」。怎麼打地基?有三條:一是開發八種智能;二是生活數學啟蒙;三是培養閱讀興趣。
  • 打撲克中常用到的英語詞彙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語法詞彙>分類詞彙>正文打撲克中常用到的英語詞彙 2011-02-25 20:10 來源:騰訊教育 作者:
  • 從2歲到8歲,密碼遊戲玩得溜,數學基礎不會差(內附資源下載)
    例如(121,8,5),這些數字是指向書中特定的單詞的坐標,打開這本書,翻到第121頁,第8行的第5個單詞:▼如果有不一樣的卡梅拉系列的《我想有顆星星》這本書,可以和孩子一起找找看:(4,3,6)(6,4,7)(9,1,2)(13,1,10)(15,3,4)(19,4,3
  • 暢玩撲克遊戲,培養數學興趣
    本文作者李燁為江蘇教育出版社編輯撲克上有圖形,有數字,而且簡便輕巧,玩起來千變萬化,引人入勝,可以有效地培養幼兒學習數學的興趣。家長可根據需要,引導幼兒操作撲克,來玩數學遊戲,不僅能讓幼兒在玩中認數、數數、比大小、識圖、加減運算等,還可以按某種特徵分類和有規律的排序,將枯燥、抽象的數學知識生活化、遊戲化,讓幼兒玩得輕鬆,學得愉快。
  • 抓住2-6歲「數學敏感期」,孩子想學不好數學都難
    14歲時,他就成功擊敗眾多成人對手,成為萊斯特大學(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學)的講師,他一邊在萊斯特大學上學,一邊給成人學生上課。亞沙說:「我喜歡數學,因為它是一門精確的科學。這是唯一一門你可以證明自己所說是正確的學科。學習數學是一件輕鬆且愉快的事情。」試想,一個8歲就能拿到全A,14歲就能當一流大學講師的孩子,他接觸數學的時間和深度一定是遠超同齡人的。
  • 抓住2-6歲「數學敏感期」,孩子想學不好數學都難!
    試想,一個8歲就能拿到全A,14歲就能當一流大學講師的孩子,他接觸數學的時間和深度一定是遠超同齡人的。他對數學的興趣和理解,也一定是從小就開始培養的,這個年齡段往往在2-6歲之間,甚至,早於2歲!
  • 武漢14歲男生在校玩撲克被母親扇耳光跳樓身亡,教師有責任嗎?
    武漢14歲男生在校玩撲克被母親扇耳光跳樓身亡,教師有責任嗎?對於屢屢管教不見成效的學生,教師唯一的法寶就是請家長,實現家校結合、家校共育的目的。有網友則認為,此事學校和老師有責任,打撲克不至於鬧到請家長的地步。不知大家注意了沒有,近年來,但凡家校矛盾、師生糾紛,不佔理的總是學校和教師,最後賠禮道歉甚至賠錢的總是學校。
  • 他是遼寧首富48歲創業送妻子24億城堡,在王健林飛機上打撲克
    48歲中年創業,送老婆24億城堡孫喜雙的主要資產大連一方創辦於2001年,這一年他已經48歲了。神秘的是,他在此之前的經歷在網際網路上沒有幾乎找不到任何公開資料。因此,也有媒體稱其為48歲中年創業的企業家。
  • 薦書|資深數學老師推薦的邏輯思維數學書單,從2歲到12歲都照顧到了!
    3歲+的孩子練習寫數字,他們的力量是達不到的,過早強迫孩子練寫字,對孩子骨骼發育也不好。在孩子學齡前,關於數學,最應該做的是愛上數學,體會數學的奇妙,建立底層的數學邏輯,所以我是不建議大量刷題的,還是應該以大量的繪本閱讀,數學遊戲為主。數學繪本讀到四歲+,練習冊最低級別的知識點也都掌握了。那時候從練習冊中選一套,系統做下來就可以了。
  • 心理學老師一張圖告訴你:為什麼培養2-8歲孩子的數學思維很重要
    家長們好,魏參今天繼續用心理學,幫大家排憂解惑:2-8歲孩子的數學思維培養,真的有必要嗎?心理學研究:孩子數學成績好不好,取決於8歲前你小時候學習數學,是否也很吃力?認真聽講了,也認真複習了,也刷了很多題,可成績還是上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