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據老子定理來看人類物質文明與科學文明的未來

2020-12-12 國學新知堂

國學新邏輯 2018-03-21人類對自然界的認識與理解是沒有盡頭的,因為只有相對真理存在而沒有絕對真理存在。認識沒有盡頭,科學便應該沒有盡頭。

但是,人類物質文明和科學技術作為一個自然的社會事物它必然會走向自我毀滅。這個結論是按照老子的邏輯推論的。老子在其開篇就講到了一個「定理」,它的內容如下: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當我們為「美」這個詞彙下定義或制定標準時,根據「肯定即否定」這樣一個關係,那麼與該定義相反或者不符合作為「美」的標準的那些內容,便自然而然成為「惡」,即「醜」的定義和標準了。同樣的道理,如果我們為「善」下了定義,那麼與該定義內容相反的意義便自然而然的成為了「不善」,即「惡」的定義了。讓我們仔細的來觀察這一組關係,「美」的定義的完善或者說「美」的標準的制定,同時的也就確定了「惡」的定義和標準。也可以這樣說,即「美」的定義的完善促使了和成就了「惡」的定義的完成。用老子的語言即是「美」生有了「惡」。同樣的道理,「善」的定義的完善必然的促使了「不善」的定義的完成。也即是說「善」的定義生有了「不善」的定義。推而言之,意義相對的兩組概念或性質相反的兩個事物之間存在著相互生成的關係。所以,有會生無,無會生有,難會生易,易會生難,長會生短,短會生長,高會生下,下會生高,前會生後,後會生前,這即是經文講得,「是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較,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

老子在經文第八十一章對終極的大同社會做了描述:小國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民復結繩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在這幅圖像裡面沒有科技文明和物質文明的內容,而且還要有意識地放棄一切先進事物,要返樸歸真,要過遠古時代結繩記事的生活。

老子為什麼會有反對教化和文明言論,老子論證他道理的根據是如下兩個命題,「智慧出,有大偽」,「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文明和科技帶給人類的益處良多,但帶給人類的負面效應也不少。智慧的能量並不全部都被用在於人類有益的事物上,科學對人類的生產生活有利,但它也可以被用於製造殺傷性武器,比如原子彈,氫彈等。人類通過科學所獲得的一切,都可以在一瞬間被科學自身所毀滅。科技文明潛伏了否定自身,毀滅自身的因素。另一方面,科技文明的發展,對自然資源的過度消耗,對生態環境的破壞,以及導致的自然和社會的種種問題。這些也都是對文明自身的否定的因素。按照老子的邏輯這些否定因素是必然的,不可避免的。而且最終還會是導致文明自身滅亡的原因。這是科技文明和物質文明的必然宿命。按著這個道理,人類文明從結繩記事的生活而來,最終還要返回到結繩記事的生活中去。這是老子反對物質文明和科技文明的主要論據。

相關焦點

  • 英國哲學大師羅素:老子的睿智將救贖西方文明,人類的希望在中國
    而歐洲人的生存方式是強烈追求鬥爭、榨取、多變、不滿以及破壞,效率主義只可能導致人類社會的終結。如果西方不低下頭來,重新認識並學習東方智慧,西方文明將使人類走向徹底滅亡……中國人將創造出不可預測的更為偉大的文明,未來的希望在中國。羅素認為,西方文明雖然在科學領域佔有優勢,但關於人生的終極目標和意義的洞察方面,中國尤為深刻,老子主張的「道」便是明證。
  • 史前文明出現過嗎?人類文明排第幾名?答案誰也沒想到!
    其他文明出現過?可是有一點人類難以否認,無論是地球上出現哪種文明,人類總是戰勝其他文明,日常生活中創造出了璀璨的文明,感到沾沾自喜,實際上放眼整個宇宙來看,人類文明在宇宙中根本不值一提,幾乎是宇宙中的對低級級文明,之所以這麼說也不是沒有任何依據。
  • 未來人類的文明方向-人類與科技
    現代人類非常依賴科技,這到底是好事,還是壞事呢?這得看是什麼人在用科技了,得一分為二地看待。意志力強大的人只是把科技作為提升自己的一種手段,而那些意志消沉的人則把科技作為生活的支撐柱,如果柱子倒了,這些人也就完了。
  • 按宇宙的文明等級來看,我們人類創造的地球文明連1級文明都不到
    地球是目前人類已知的唯一擁有生命的星球,而我們人類是地球上唯一創造了文明的生物,雖然地球已經有將近46億年的歷史,地球上的生命從細胞開始形成來計算,也有將近35至38億年的歷史,但是我們人類的歷史大約只能追溯到250萬年前。
  • 論人類文明及人類文化之什麼是人類文明以及人類文化?
    前言:究竟什麼是人類文明、人類文化?我們為什麼又要去了解文明文化?我寫這篇文章絕不僅僅是為了讓大家增長某種見識,而是為了讓大家對整個人類文化文明的誕生及內容有一個清晰的結構框架,能夠整體認識這些底層人類思緒由來及發展.
  • 人類文明發展至今已有幾千年,最早判定文明誕生的標準是什麼呢?
    文明是什麼?人類文明,人類所建立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統稱為人類文明。在人類學和考古學中,文明也可以指人進化脫離了動物與生俱來的野蠻行徑,用智慧建立了公平的規則社會,例如華夏文明、古印度文明、希臘文明和埃及文明等。
  • 伏羲與人類文明的起始
    文明一詞倒是有一種人類物質與精神創造的較高階段的狀態的含義,表明了一種人文精神、發明創造、公序良俗的較高水平。但是,我們按易學思維,必須說明,東西方的文明狀態自古就是有差異的,在要素上和狀態上應該都不同,有一些要素可能東方出現早,有一些可能西方出現早。但是,按易經指出的演化次序,「帝出乎震」,「萬物出乎震,震,東方也」,東者,動也。那麼,人類文明應該最早在東方出現。
  • 人性二元論——人類文明進階的目的的探索
    然而對於我們觸及的文明來說可能意義遠遠不能達到那個層次,我們所說的文明就是人類社會建立的初級的文明,有精神文明,有物質文明,然而人類在黑暗中前行很久,所謂的文明就是人類歷史中積累下來的精神財富和物質財富。
  • 人類史:智人是人類的祖先嗎?人類文明是如何進化而來的?
    人類是如何能進化到地球食物鏈的頂端?人類種群是如何構建秩序,從而形成社會的?從真正意義上的人類的出現到現代文明,這10萬年間的人類歷史是如何變遷的?在自然界大部分動物都存在大量表親,只有人類是孤零零的。然而,十萬年前地球上至少有六個人種,為什麼現在只餘下智人的後代即我們呢?
  • 中華文化引領人類全新文明,更多「大丈夫」突破自身「心智模式」
    中華文化必將引領人類未來文明。 因為在人類即將到來的全新文明中,人類對「完整世界」的基礎認識,將會發生本質性的改變,而現在這種「心智模式」及「生存方式」,在未來文明中將會被逐步淘汰。 在即將到來的全新文明中,人類將對自身的「心智模式」有突破性的認識與應用。
  • 人類文明的根本價值是什麼?
    04.健康文明思想正在解答這個根本價值問題面對新冠大疫,面向未來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和建設一個美好的健康中國,我們需要反思文明的「根本問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在十五大報告中就已經提出,十九大報告中再次強調,與「文明交流互鑑」和「文明發展道路」一樣,是表達文明傳播的規律性範疇,體現了中共領導人熟諳古今中外歷史,深知人類文明就是不斷尋求以和平方式協同解決文明危機問題、不斷防疫抗疫解決生命危機問題,也就是不斷建構健康文明生活方式的過程。這說明面向人類未來發展的「中國新文明觀」已經形成。
  • 若按照文明等級劃分,流浪地球中人類達到1級文明了嗎?
    隨著上世紀人類掌握了航天技術之後,人類的文明進入了一個更新的紀元。我們在暢想未來的同時,也在考慮,如果我們在未來遇到其他文明怎麼與之比較。既然是比較就需要有一個刻度。因此前蘇聯的宇宙專家卡爾達肖夫從能源使用和開發角度將文明列為了幾個等級。
  • 核武器、計算機的發明對人類文明的影響
    「科學就是整理事實,從中發現規律,做出結論」。科學(發現)是解釋世界的,而問題關鍵在於改變世界;人類通過發明改造世界,在歷史的進程中,發明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沒有發明創造就沒有人類歷史的未來。人類文明的進步體現在三個方面;a,信息傳遞速度越來越快。b,信息及物質移動速度越來越快。c,空間距離變得越來越小。一,1942年核武器。1945年7月16日,世界上第一顆原子彈在美國新墨西哥州的沙漠中爆炸。
  • 宇宙中的光速限制會鎖死人類科技文明嗎?
    科技的發展是沒有極限的,但位於地球的人類的科技文明是有極限的。從目前的的情況看,地球上人類的科技已經接近極限了,人類的文明是建立在能源和物質基礎上的,而目前這兩者的使用已經接近極限。(人類文明的科技樹)能源方面,目前人類主要還是用石油、煤、天然氣等化石能源,而可控核聚變遲遲無法實現技術突破,極大地限制了人類的文明;物質方面,人類的文明是建立在食物、水泥、鋼鐵、木材、有色金屬等各種各樣的物質上的
  • 螞蟻感知不到人類文明,那麼人類有沒有可能也感知不到更高級的文明?
    換句話說,人類一開始也很難理解螞蟻的方方面面,包括它們的習性以及社會形態。因此,有專門的科學家一直在從事螞蟻的相關研究。在自然界中,有許許多多動物都是人類還沒有研究明白的。要知道,地球上的生物都擁有同樣的遺傳機制,絕大多數的生物都是由遺傳物質、蛋白質等物質構成的,但是千差萬別,不僅僅是形態上不同,生活習性也有很大的不同。
  • 外星文明到底存在嗎?宇宙虛擬假說,是否存在科學依據呢?
    外星文明到底存在嗎?宇宙虛擬假說,是否存在科學依據呢?目前在地球上,似乎並沒有任何生物能夠與人類抗衡。到現在為止,可以說人類基本無敵了,但為何還是有很多人怕這怕那的。人們會恐懼死亡,會恐懼外星生命,會恐懼其他生物的傷害。
  • 地球一共經歷過幾次文明?上次文明是不是人類呢?
    從而引起周圍物質頻繁聚攏,直至地球形成。當然,關於地球起源的說法還有很多。像18世紀一位主極力宣稱 "上帝創建了地球";中國古代則認為,是盤古氏開闢了天地……可謂眾說紛紜。不過有一點倒是可以肯定:地球經歷了1千萬到1億年的時間才最終形成穩定的天體,而那些距離太陽更遠的行星,則需要更多的時間才能成形。
  • 陳偉:「東方數學」讓中華古老文明重新綻放科學之光
    (2)揭開了代表五千年古老中華文明之源頭的「洛書」的自然數學原理以及中國麻將的數理來源,即數組【1、4、7】【2、5、8】【3、6、9】的數理來源和基本自然數序列【1~9】為什麼一分為三。從自然數理法則上證明了老子《道德經》「有無相生」、「有生於無」和「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思想觀點的正確性。
  • 在農耕時代,人類逐漸學會了各種技術,走向更文明的社會!
    有了新石器時代的農耕生活,人類得以安居樂業。由於各種技術發達,物質豐富,生活穩定,文字發達,人類從約6000年前起,開始脫離原始文化,開始文明生活。這就是在人類史上的第二次根本性的變化,從「原始文化」慢慢轉向「傳統文明」。
  • 弗洛伊德:人類文明與心理問題
    弗洛伊德在《文明及其缺憾》就已經說了,現代文明及其必然性就說了文明的局限。文明造成了很多心理問題,當時弗洛伊德指出人的心理問題是由於壓抑!就是文明有很多禁忌,這不能做那也不能做,人們就壓抑!當式維多利亞式的,壓抑最突出的表現就是性壓抑,所以弗洛伊德的理論乍看是性本能!其實是壓抑,當時是性壓抑,現在是其他壓抑,總之是壓抑。而現在心理問題,也是社會問題,生物——心理——社會模型。不得不說,文明對心理的影響。不得不再思考生命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