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自然博物館《中生代劍客——劍龍特展》開展

2020-12-23 中國新聞網

大連自然博物館《中生代劍客——劍龍特展》開展

2017-12-26 20:31:41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唐云云

    《中生代劍客——劍龍特展》在大連自然博物館開展。 李深 攝

  中新網大連12月26日電 (記者 楊毅)大連自然博物館近日正式推出《中生代劍客——劍龍特展》,這是國內迄今為止首個劍龍專題展。

  劍龍為一種巨大的草食性恐龍,是一種生存在侏羅紀晚期的食草性動物,它的背上有一排巨大的骨質板,以及帶有四根尖刺的危險尾巴來防禦掠食者的攻擊,它們大約長7-9米,高2.35米至3.5米,2至4噸重。

劍龍為一種巨大的草食性恐龍,是一種生存在侏羅紀晚期的食草性動物。 李深 攝

  此次展覽展覽共分「劍客家族」、「劍之始祖」、「披甲劍客」、「佩刀而立」、「圖窮匕見」、「劍者柔情」六章節,主要展品為自貢恐龍化石「三劍客」——太白華陽龍、四川巨棘龍、多棘沱江龍,及其它代表性恐龍共10具。同時展出包括劍龍的武器——肩棘、劍板、尾刺等15件典型標本和1個仿真太白華陽龍。展覽通過全面介紹劍龍家族的起源和演化,深度揭示劍龍奇特的生理結構及其所蘊含的科學信息。

除劍龍三劍客外,同期展覽的還有和平永川龍、李氏屬龍等。 李深 攝

  本次出展的第一「劍客」——太白華陽龍來歷非同一般。它不僅是世界上已知劍龍中最為古老、保存最為完好的,它的發現還為劍龍起源於亞洲提供了實證。目前,它已成為自貢恐龍博物館的鎮館之寶,並躋身「中國恐龍十大明星」排行榜

  特種兵——四川巨棘龍,它們具有較大的頭骨,具有外下頜孔,且冠狀突發育,齒骨側面有縱向的嵴板,30多枚小的葉狀牙齒緊密排列於齒骨上,肩膀上長有兩個巨大的棘,長約肩胛骨的2倍,四川巨棘龍還是世界首例保存有劍龍類皮膚的印模化石。

多刀流——多棘沱江龍。 李深 攝

  多刀流——多棘沱江龍。它是1977年自貢修建伍家壩水壩時發現的,因為骨板數量較多,稱為多棘沱江龍(沱江指發現於四川沱江流域)。沱江龍體長可達7米,身高近2米。是自貢地區所特有的一種大型的較進步的劍龍類恐龍。它的腦袋是典型的劍龍式:低長、相對身體較小、有結節的眶上骨、牙齒少等等。不過背後的骨板和非洲肯特龍相近,但比華陽龍的寬大。前肢短而後肢長,通常在河畔湖濱邊上的叢林地帶生活,以幼嫩的灌木樹葉為食。

特種兵——四川巨棘龍。 李深 攝

  除劍龍三劍客外,同期展覽的還有和平永川龍、李氏屬龍等。

太白華陽龍。 李深 攝

  此次展覽將持續三個月,免費面向公眾開放。期間,大連自然博物館還將舉辦相關科普活動、專家講座等。(完)

相關焦點

  • 劍龍特展亮相大連
    近日,大連自然博物館於一樓臨時展廳推出《中生代劍客——劍龍特展》。太白華陽龍、四川巨棘龍、多棘沱江龍等活躍在侏羅紀中晚期的史前生物,從四川來到大連。據了解,這是國內首個劍龍專題展,分為「劍客家族」「劍之始祖」「披甲劍客」等篇章,全面介紹劍龍家族的起源和演化,深度揭示劍龍奇特的生理結構及其所蘊含的科學信息。太白華陽龍是自貢恐龍博物館鎮館之寶。「華陽」為古代四川的別名,「太白」則因唐代詩人李白久居四川,故取其號。華陽龍是目前世界上發現的保存最完整的劍龍類化石,也是時代最早、最原始的劍龍類化石。
  • 「熱河生物群—揭秘中生代的龐貝城」展在北京自然博物館開展
    11月28日,「熱河生物群——揭秘中生代的龐貝城」展在北京自然博物館開展。展覽由北京自然博物館與臺中自然科學博物館、財團法人臺中自然科學博物館文教基金會共同舉辦。圖為市民在展覽上參觀展品。
  • 自然博物館「熱河生物群」大展明日開幕,揭秘中生代的龐貝城
    今年度最值得期待的北京自然博物館大展「熱河生物群——揭秘中生代的龐貝城」來了!更加值得青少年觀眾期待的是,該特展的展陳設計由合作方臺中自然科學博物館扛鼎,該館的資深展覽設計人員將中華傳統文化形式如皮影、拉洋片、相聲等精心融入其中,為觀眾講述古生物演化的科學故事。這種趣味性、藝術性與科學性相結合的展示方式,不知是否會讓青少年觀眾們倍感期待?
  • 209位「古獸」集體現身北京自然博物館
    大連馬、猛獁象、披毛犀……209位「遠古巨獸」集體現身北京自然博物館。今日,由北京自然博物館、大連自然博物館合作舉辦的《古獸傳奇——大連第四紀古生物化石特展》在自然博物館臨時展廳(幼兒廳)開展。本次展覽以新生代最後(最新)的一個紀——第四紀為背景,以大連自然博物館館藏的第四紀古生物化石標本為主,介紹大連地區第四紀的考古新發現、新進展,同時展示大連遠古時期的動物群面貌。
  • 大連自然博物館遊記:沒有進步就是退步
    因為工作和興趣,我將會去越來越多自然博物館,然後我會將自己的見聞和感想寫成「小盜龍的自然博物館遊記」,與大家分享。大連自然博物館在我心中有著非常特殊的位置,因為它是我參觀的第一座自然博物館,儘管當時我只有七歲。這次因為參加「巨鯨傳奇」的開幕式,來到大連,立即就將再遊大連自然博物館列入計劃之中。
  • 「中生代的龐貝城」 ——熱河生物群大展開幕在即
    今年度最值得期待的北京自然博物館大展「熱河生物群——揭秘中生代的龐貝城」來了! 這些還只是此次大展部分展品,此外還包括翼龍、奇異帝龍、「中華四朵花」等在內的其他重要化石發現都將在展廳中等待觀眾的到來。更加值得青少年觀眾期待的是,該特展的展陳設計由合作方臺中自然科學博物館扛鼎,該館的資深展覽設計人員將中華傳統文化形式如皮影、拉洋片、相聲等精心融入其中,為觀眾講述古生物演化的科學故事。
  • 國內唯一的黑露脊鯨標本,在大連自然博物館
    北檸想著元旦去逛博物館,可惜元旦博物館都閉館,所以只好把安排提前,今天就過來打卡啦。這次選擇的是北檸在大連最熟悉的博物館-大連自然博物館。在之前北檸已經來過自然博物館好多次,因為自然博物館相比其他的真的離我好近吶,只需要坐幾個站地的公交車就能到,而且物館這種環境太適合散心或者思考了,還免費向市民開放,刷身份證就可以隨意進,所以北檸非常喜歡來這裡。
  • 文化|「恐龍來了——重返中生代」即將在貴州省博物館展出!
    文化|「恐龍來了——重返中生代」即將在貴州省博物館展出!」特展即將於2020年8月28日至11月28日在貴州省博物館展出,為期3個月。由貴州省博物館主辦,自貢恐龍博物館協辦。8月28日上午9:30舉辦開幕式,以迎接遠道而來的「恐龍天團」和第一時間前來參觀的遊客。 此次展覽將帶領遊客穿越到2億年前的陸地,重返中生代,與中生代的地球霸主們親密接觸。展覽中可以看到天府峨眉龍、李氏蜀龍、太白華陽龍、和平永川龍等數十具形色各異的恐龍化石。
  • 大連博物館日活動指南!
    大連自然博物館大連自然博物館推出「天地信使——隕石的故事展」和「小小巖礦鑑寶師」線下活動。活動期間,將為小朋友普及隕石、礦巖的相關知識。此外,5月19日至5月23日,還將通過微信公眾平臺在線上開啟垃圾分類主題展、創意小課堂等系列活動。
  • 自然博物館「熱河生物群」大展開幕
    自然博物館「熱河生物群」大展開幕觀展北京自然博物館年度大展「熱河生物群——揭秘中生代的龐貝城」今日開幕,展期至今年12月20日。
  • 黑龍江省博物館「招撫副使之印」特展開展
    為進一步提升青少年學科學、愛科學的興趣,激發他們探索自然奧秘的熱情,並宣傳和弘揚祖國傳統文化,以博物館優美的展示環境和良好的藝術氛圍為依託,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現一件件珍貴的館藏精品,8月28日,「每月一星」之一百二十七期「招撫副使之印」特展正式在黑龍江省博物館展出。
  • 大連市民營博物館首次受邀入臺灣科教館特展
    圖片由受訪單位提供  12月18日,大連金石灘生命奧秘博物館以中國民營博物館身份,首次受邀於臺灣科教館進行《深海巨怪》特展,也是我市民營博物館首次與臺灣科教館進行學術及文化交流。  本次展覽是臺灣科教館首次引入大陸民營博物館展品進行展示,也開創了我市博物館與臺灣科教館交流的先河。  據生命奧秘博物館創始人隋鴻錦教授介紹:這次與臺灣科教館合作,積極促進了兩岸科學與文化的交流,具有相當重要的歷史意義。這次展覽共帶去了111件館藏珍品,這些展品全部由生命奧秘博物館自主研發,生命奧秘博物館也是世界上首座以生物塑化標本為藏品的自然類博物館。
  • 異特龍VS劍龍,誰更厲害?
    異特龍和劍龍都是生活在侏羅紀晚期到白堊紀早期的恐龍,而且它們的生存空間在北美洲是有重合的。從食性上看,異特龍是一種大型的食肉恐龍,而劍龍則是一種大型的草食性恐龍,按照食物鏈的關係,這兩種動物是存在衝突的。那麼,異特龍和劍龍誰更厲害呢?我們先來看一下兩種恐龍的基本數據。
  • 重返中生代 貴州省博物館首個恐龍主題展亮相
    8月28日,期待已久的「恐龍來了——重返中生代」展覽在貴州省博物館負一樓6號展廳正式開展。此次展覽為期3個月,聚集恐龍骨架、恐龍蛋、恐龍牙齒、恐龍腳印化石,仿真恐龍等種類的68件展品首次在貴州亮相。這也是貴州省博物館自建館以來,首個以恐龍為主題的展覽。小朋友參觀恐龍骨架在開館首日的開幕式上,來自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的邢立達副教授為小體驗官、恐龍愛好者們帶來了「一起來一場不可思議的恐龍課」講座。貴州省博物館、自貢恐龍博物館等部門的相關領導、嘉賓也出席儀式,關注此次展覽。
  • 大連自然博物館希望四川自貢恐龍能夠前往大連做客
    中國旅遊新聞網訊(王月婷 趙蝶) 記者從四川有關部門獲悉,2013年11月22日,大連自然博物館代表團一行5人參觀考察了四川自貢恐龍博物館。   大連自然博物館代表團考察了自貢恐龍博物館的陳列,並就藏品種類、標本徵集、化石保護等相關問題進行了溝通。
  • 臺灣臺中博物館《鳴蟲特展》來天台展出
    臺灣臺中博物館《鳴蟲特展》來天台展出 600全民新聞 責任編輯:- 台州在線 台州網絡電視臺
  • 走,到遵義市博物館看恐龍展!春節不閉館
    昨日,由市博物館、自貢恐龍博物館主辦的「探尋神秘侏羅紀暢遊恐龍大世界」自貢恐龍特展開展,霸王龍、永川龍、雙冠龍、劍龍、禽龍、蜀龍、巨棘龍……這些恐龍的身影都能在本次展覽中找到,市民可前往免費觀展。2月1日上午10點半,位於人民路的市博物館不斷傳出陣陣恐龍的吼叫聲,門口也多了幾隻恐龍。走進大門,晚侏羅世大型食肉恐龍和平永川龍的骨架躍然眼前,約三層樓高的恐龍骨架,引得大家紛紛駐足。
  • 郵票上的英國倫敦自然歷史博物館之恐龍篇 - 中國郵政報
    英國倫敦自然歷史博物館在全世界的自然歷史博物館中數一數二,其英式新古典主義的建築風格氣派而莊嚴,單是看其外觀,便讓拜訪者的心中升起一股對人類科學的敬仰之意。每年除聖誕節前後幾天,博物館全都免費對外開放,每月末的周五還會將閉館時間特意延遲至22點,因此,被參觀者稱為「博物館之夜」。
  • 大連這6座老博物館,藏著你不了解的大連
    歷時兩年的策劃與籌備,2018年3月30日,由旅順博物館、青島市博物館聯合主辦的《翰林墨跡——大連、青島兩地收藏晚清名人作品展》正式開展了。《近代大連》是全面展示城市百年歷史的綜合陳列,是海內外觀眾了解近代大連歷史文化的窗口。 近期展覽 三秦華章 光耀四方——陝西周秦漢唐文物精華展
  • 風景名勝,遼寧悠久景點,大連自然博物館
    大家好,給大家推薦遼寧悠久景點,大連自然博物館。自然博物館是以展示物件和現象為特徵的博物館,以真實的自然遺物和歷史遺物來設釋自然演化和文明進步的軌跡,通過再現真實的現象與人的感知過程,為人們探索了解世界提供體驗和學習的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