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星鬥豔《拉貝日記》首映紅毯 德國導演玩命秀中文

2021-01-11 1905電影網
眾星鬥豔《拉貝日記》首映紅毯 德國導演玩命秀中文
時間:2009.04.29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未知 分享到:

電影網訊 4月28日晚,《拉貝日記》首映活動在京亮相,必不可少的紅毯環節再次成為眾多明星展示自我的最佳現場,導演馮小剛、尹力、寧瀛、張揚、演員鄧超、安以軒、霍思燕、謝東娜、Miumiu等紛紛趕來為首映活動助陣。


張靜初


Miumiu


霍思燕


謝東娜


明星嘉賓紅毯競豔

當晚,走上紅毯的各位明星並沒有因影片的嚴肅主題而收斂身姿,紛紛盛裝出場。Miumiu首當其衝,以一身藍色開胸長裙亮相,胸溝深邃盡展春光。霍思燕則以黑色絲質小禮服搭配細腰帶,凸顯優雅魅力。名模謝東娜一件透視薄紗遮體,香豔撩人。安以軒別出心裁,以小背心混搭短褲,大秀悠長美腿。張靜初則穿了一條淺藍抹胸長裙,溫婉大方。男藝人中唯鄧超最為搶眼,時尚西裝加一頭破碎長發,派頭十足。


鄧超


馮小剛


尹力


中國名導組團觀影

作為嘉賓觀影團最大牌的導演,馮小剛仍舊是一身休閒裝扮,問道對影片有何期待時,馮小剛稱,「這是華誼投拍的片子,但拷貝一直沒到,我不想看錄像,今天一定要來看大銀幕。」尹力導演說:「《拉貝日記》這本書出版後,我在第一時間看了原著,知道德國有這麼一個好人,和新近的《南京!南京!》同題材,又是同檔期上映,對於中國影迷有特殊意義。中國電影也擺脫了院線放同一部大片的局面。」而斜跨背包的張揚導演則酷似一名學生,對於媒體的採訪要求他簡單表示:「我就是來看電影的。」而即將推出新作《麥田》的何平導演則避開紅毯早早進入了放映大廳。


「拉貝」主演欲開慶功派對

當「拉貝」主演烏爾裡奇·圖庫爾聽到主持人說:「《拉貝日記》放映後,你會像拉貝先生那樣,成為中國人最熟悉的德國面孔。」時,他手舞足蹈並大喊一聲:「Yeah!」他也表示放映結束後會開派對喝個大醉。導演傅瑞安·加倫伯特則從胸口掏出一張演講稿秀起了中文:「晚上好,我很高興在這裡給大家放映我們的新片《拉貝日記》。」說到這,他故意停下賣起了官子,要把更多的驚喜留到見面會。



德國導演玩命秀中文

  電影放映前,德國製片人班傑明被問道面對觀眾席中國最賣座導演馮小剛,自己對《拉貝日記》票房預期時,他笑稱:「我只負責完成這個影片,至於票房,就要靠在坐的觀眾了。」而導演傅瑞安·加倫伯格則他拿出在紅毯上沒念完的稿子,一字一句的念道:「這部片子是大製作中的合拍片,我很滿意這個結果。感謝華誼兄弟,王中軍、王中磊先生對我們的支持。我想把這部電影獻給在南京大屠殺中犧牲的人和倖存者。希望大家在看完影片後,也能緬懷戰爭中的受害者。

>>查看全文

相關焦點

  • 中國歌劇《拉貝日記》在德國開啟歐洲巡演
    中國歌劇《拉貝日記》在德國開啟歐洲巡演中國原創歌劇《拉貝日記》3日晚在德國柏林國家歌劇院正式開啟歐洲巡演,吸引眾多當地民眾觀賞。德國人約翰·拉貝曾任西門子公司駐南京首席代表。二戰期間,他不僅以日記形式記錄了日本軍隊攻佔南京後對中國平民的暴行,而且利用當時德國與日本的同盟關係,拯救了大批中國人的生命。中國藝術家用歌劇形式再現拉貝等國際友人在二戰這段歷史中拯救中國民眾的故事,首演深受觀眾好評。這部歌劇由江蘇省委宣傳部指導,江蘇省文化投資管理集團、江蘇省演藝集團聯合製作,7月起將在德國柏林和漢堡以及奧地利維也納進行5場巡演。
  • 翻譯歌劇《拉貝日記》,是在傳播和平種子
    南報融媒體記者 段仁虎攝   南大德語系教師羅克︓  翻譯歌劇︽拉貝日記︾︐是在傳播和平種子  去年,歌劇《拉貝日記》在德國柏林、漢堡以及奧地利維也納等地成功巡演,受到當地觀眾和業內人士好評,取得了良好的國際反響和社會效益。
  • 《碟中諜6:全面瓦解》中國首映 湯姆·克魯斯秀中文
    昨(29日)晚,電影《碟中諜6:全面瓦解》在北京太廟舉行了首映發布會與紅毯禮。導演克裡斯託夫·邁考利與三位主演湯姆·克魯斯、亨利·卡維爾、西蒙·佩吉共同亮相,暢談影片臺前幕後的精彩故事。湯姆·克魯斯大秀中文「我愛你」,真誠感謝影迷支持,並與西蒙聯手比心,將」特工」中國行的氣氛推向高潮。    眾主創更傾情揭秘片中的高難特技幕後驚險瞬間,為拍攝片中25000英尺(約7600米)的高跳低開鏡頭,湯姆·克魯斯克服缺氧低壓等困難,106次親身跳傘拍攝,成為鏡頭前表演高跳低開第一人。
  • 南京日報社數字報刊-翻譯歌劇《拉貝日記》,是在傳播和平種子
    南報融媒體記者 段仁虎攝   南大德語系教師羅克︓  翻譯歌劇︽拉貝日記︾︐是在傳播和平種子  去年,歌劇《拉貝日記》在德國柏林、漢堡以及奧地利維也納等地成功巡演,受到當地觀眾和業內人士好評,取得了良好的國際反響和社會效益。
  • 南大德語系教師羅克:翻譯歌劇《拉貝日記》 是在傳播和平種子
    您的位置:龍虎網 &gt新聞中心 > 新聞專欄 > 2020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 > 南大德語系教師羅克:翻譯歌劇《拉貝日記》 是在傳播和平種子
  • 《拉貝日記》故事大揭密 真實客觀記錄歷史
    導演是德國電影界的新銳傅瑞安·加侖伯格,雖然是以激情創作著稱,但對待這種嚴肅題材的電影時仍保持了德國人慣有的謹慎與細膩,目前,無論是通過媒體曝光出來的片花以及圖片,還是從超前點映的專家們看來,都一致肯定了影片對真實感的溯求。電影力爭貼近《拉貝日記》以及其他文本中所紀錄的一切,人物也在追溯著那一個個曾鮮活的原型。
  • 以南京大屠殺為背景 《拉貝日記》真相震撼柏林
    由中德法三國合拍、以南京大屠殺為背景的電影《拉貝日記》(原名《約翰·拉貝》)日前在柏林電影節舉行媒體展映。歷史真相震撼全場,媒體紛紛表示影片「在極大程度上尊重了原著與歷史」。  電影《拉貝日記》講述了南京大屠殺期間,德國西門子公司駐南京代表約翰·拉貝與一批外籍人士成立「南京安全區國際委員會」,保護中國難民的生命和財產的故事。影片改編自拉貝撰寫的戰時日記,這本《拉貝日記》真實記錄了日軍在南京大屠殺中的暴行。影片曾在中國上海、南京實地拍攝,張靜初、任泉等人參與了演出。
  • 歌劇《拉貝日記》:跨越語言和文化的障礙,南京故事國際表達
    您的位置:龍虎網 &gt新聞中心 > 新聞專欄 > 2020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 > 歌劇《拉貝日記》:跨越語言和文化的障礙,南京故事國際表達
  • 這扇「拉貝之門」,曾是「生命之門」
    在「漢堡之子·中國之緣」這一部分,運用了時間軸的呈現方式,穿插有代表性的圖片,將1882年拉貝在德國漢堡出生到1938年拉貝離開南京的56年時光濃縮其中,包括了拉貝的出生家庭、少年時代、非洲經歷以及先後在中國北京、天津和南京的工作和生活的故事。這一部分在以往的相關展覽中較少涉及,不少照片是首次在紀念館展出,向觀眾展現了從德國來到中國的拉貝,從青年到中年的拉貝。
  • 日本人談《拉貝日記》:南京南像一塊熾熱烙鐵
    反映南京大屠殺的影片《拉貝日記》,即將在德國和中國熱映,但是有報導稱,多家日本國際影片發行商拒看此片,更不談購買拷貝。日本普通民眾如何看待這件事,如何看待南京大屠殺慘案呢?    以進入中國、德國、日本等三國院線為目標的中德合拍巨片《拉貝日記》,起初製片方認為將在日本擁有市場,並專門製作了日語對白片。但是目前的情況讓製片方大失所望,日本數家國際影片發行商拒絕看片。但記者在採訪中發現,在日本普通民眾中,相比年輕人而言,日本老人更願意談那段歷史、以及對這件事的看法。
  • 這扇「拉貝之門」,曾是「生命之門」_南報網
    在「漢堡之子·中國之緣」這一部分,運用了時間軸的呈現方式,穿插有代表性的圖片,將1882年拉貝在德國漢堡出生到1938年拉貝離開南京的56年時光濃縮其中,包括了拉貝的出生家庭、少年時代、非洲經歷以及先後在中國北京、天津和南京的工作和生活的故事。這一部分在以往的相關展覽中較少涉及,不少照片是首次在紀念館展出,向觀眾展現了從德國來到中國的拉貝,從青年到中年的拉貝。
  • 南京日報社數字報刊-這扇「拉貝之門」,曾是「生命之門」
    在「漢堡之子·中國之緣」這一部分,運用了時間軸的呈現方式,穿插有代表性的圖片,將1882年拉貝在德國漢堡出生到1938年拉貝離開南京的56年時光濃縮其中,包括了拉貝的出生家庭、少年時代、非洲經歷以及先後在中國北京、天津和南京的工作和生活的故事。這一部分在以往的相關展覽中較少涉及,不少照片是首次在紀念館展出,向觀眾展現了從德國來到中國的拉貝,從青年到中年的拉貝。
  • 《拉貝日記》東京放映讓更多日本人了解那段侵略史
    12月9日晚上,中德法等國聯合拍攝的電影《拉貝日記》在東京上映。上映地點在遠離市中心的下北澤車站附近一個有294個座位的劇場。雖然放映地點偏僻,仍吸引不少觀眾趕來觀看。電影放映之前,專門研究拉貝、正在大阪府立大學攻讀博士學位的永田喜嗣講述了《拉貝日記》的看點。在永田介紹看點的10分鐘裡,不少觀眾一邊聽,一邊做筆記,觀眾仔細傾聽的情景十分像是大學裡的公開課。電影正式開始後,所有觀眾聚精會神觀看大屏幕,唯恐落下細節。劇場裡沒有雜音,整個大廳裡的空氣似乎凝固。
  • 「讓更多日本人了解那段侵略歷史」(第一現場)——電影《拉貝日記...
    原標題:「讓更多日本人了解那段侵略歷史」(第一現場)——電影《拉貝日記》在東京放映   電影《拉貝日記》日文宣傳海報。   本報記者 劉軍國攝   12月9日晚上,中德法等國聯合拍攝的電影《拉貝日記》在東京上映。
  • 日本團體放映《拉貝日記》:「不忘戰爭是為了維護和平」
    日本市民團體放映《拉貝日記》「不忘戰爭,是為了維護和平」圖為電影《拉貝日記》劇照。資料圖片12月10日,暖陽照耀著東京大地,很多日本人都愜意地享受著周末時光。「看一場《拉貝日記》,勝讀十年書」,家住東京的吉野女士在電影放映前就早早趕到會場。已經年過花甲的吉野以前只是聽說「南京大屠殺」這個詞,但南京大屠殺到底是怎麼回事,一點都不清楚,得知放映《拉貝日記》的消息後,她早早地報了名。吉野說,《拉貝日記》真是一部好電影,我要把它推薦給身邊的親戚朋友,讓他們去認識南京大屠殺,從這段歷史中吸取教訓,杜絕歷史悲劇重演。
  • 新《終結者》中國首映 施瓦辛格:我回來了!「流浪地球」導演郭帆...
    10月23日晚,科幻動作經典《終結者》系列最新篇章《終結者:黑暗命運》北京舉行中國首映發布會。回歸這部新《終結者》電影擔任製作人兼編劇詹姆斯·卡梅隆專程為中國首映活動發來特別視頻。首映現場,「終結者」系列忠實粉絲、《流浪地球》導演郭帆驚喜亮相向主創們贈送禮物。郭帆表示:「就是因為23年前我看了《終結者》,因為這個影片我在那個時候下定了一個決心,我要去拍科幻片,於是23年之後我們看到了《流浪地球》。」
  • 《無所不能》中國首映 「印度第一帥」中文感謝觀眾
    印度年度口碑力作《無所不能》6月2日在北京舉辦了「衝破黑暗」電影首映禮,主演赫裡尼克·羅斯漢、亞米·高塔姆第一次來到中國進行電影宣傳,影迷們的熱情讓他們很受感動,不僅現場大秀中文,還與影迷們體驗了特別的小遊戲。
  • 自籌資金購買放映權,日本市民團體播放《拉貝日記》——「不忘戰爭...
    鐵本對本報記者說:「放映《拉貝日記》太有意義了。每個日本人都應該來看看。包括南京大屠殺在內的慘案鐵證如山。不僅中國,日本也應該悼念南京大屠殺遇難者。不忘戰爭,是為了維護和平。」  為了觀看《拉貝日記》,家住神奈川縣的稻田坐了一個半小時的火車趕到東京。「忘記歷史就意味著背叛。」稻田說,自己是一名普普通通的日本人,對歷史非常感興趣。
  • [紀念抗戰不能忘卻的那些人]「中國的辛德勒」拉貝
    拉貝還在自己家的院子裡,安排了600多位難民。許多中國人都稱呼他為「洋菩薩」甚至是「南京人的救星」。  而其所著《拉貝日記》也是南京大屠殺最重要、最翔實的史料之一。  1882年11月23日拉貝出生在德國漢堡。父親是一名船長。初中畢業後,拉貝曾在一家出口商行當夥計,之後前往非洲東南部的葡萄牙殖民地莫三比克的一家享有盛名的英國公司工作數年。  1908年,受西門子中國公司之聘,開始在中國瀋陽、北京、天津、上海、南京等地經商。  約翰·拉貝在中國生活了近30年,他的家鄉與其說是德國,不如說是中國。
  • 「不可忘卻的記憶」 閱讀尋訪行動走進拉貝舊居
    南報網訊 (融媒體記者 王婕妤) 「在人類戰爭史上,總有一些人,像燈塔一樣,為身處黑暗恐怖裡的人們帶來光明與和平的曙光……」昨天上午,充滿深情的朗誦聲響起,「不可忘卻的記憶——南京大屠殺史實」閱讀尋訪行動(第四季)第二場活動走進廣州路小粉橋1號的拉貝舊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