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一年四季火鍋店都有顧客光臨,但真正的火鍋旺季還是在冬季,熱騰騰的火鍋滿足了冬季溫暖的需求。
串串火鍋、重慶老火鍋、四川火鍋、潮汕牛肉火鍋等眾多火鍋種類,給了消費者多樣的選擇。數據表明,我國火鍋餐飲業市場接受程度高,整個行業市場總收入由2014年的3167億元增長到2017年的4362億元。2017年年初,全國的火鍋店飛速增長到了將近40萬家。但到了2017年夏季,全國火鍋店突然下降到30多萬家,一年內竟然有幾萬家火鍋店倒閉。
一間火鍋店能否在眾多同類選擇中成為消費者的首選,得靠別出心裁的營銷手段來抓住消費者的心!
從市場調查中顯示,火鍋已成為年輕人的餐飲首選,其中,90後和00後貢獻了50%的訂單。面對年輕化的消費群體,過去的營銷手段已經無法滿足需求,如今,越新鮮的營銷手段越能吸引年輕人的目光,商家要找準顧客需求,找到最適合自身品牌的營銷手段。
火鍋旺季來臨前,小編整理了四種高效實用的營銷手段,為那些在龐大的火鍋行業中迷路的商家指明方向,找到適合自己的營銷方法。
借勢營銷,趁熱追擊
火鍋行業中比較出名的有海底撈、大龍燚、小龍坎。
用通俗的說法解釋,借勢營銷就是蹭熱度,蹭名氣,也可以說是蹭熱點事件。一定要趁熱打鐵,在大家對熱點還有記憶時,加大消費者對產品的聯想空間,加深印象。借用一個群體對此熱點的關注度,吸引這群消費者的注意力。
今年九月份,大龍燚成都總店借勢德雲社巡演做的活動,「看郭德綱來吃火鍋還打折」,挖掘了不少相聲愛好者成為了餐廳的顧客,大龍燚算是火鍋界中藉助明星造勢效果最佳的火鍋店了。
造節營銷,貴在堅持
電商界最成功的造節營銷的案例是淘寶雙11節,對比電商類而言,鍋品類天生適合造節。行業標準化程度高,辦節在食材上毫無門檻;火鍋具有中國團圓熱鬧的氣質,與節日氣氛相呼應。作為一個貢獻餐飲行業22%營業額的品類,火鍋造節優勢明顯。
造節營銷看似簡單,但一旦造節開始,就需要品牌長期堅持下去,例如西貝的親嘴節,已經連續舉辦了三年,已成為該品牌的傳統活動。
有些商家只是為了眼前的利益隨意造了個打折促銷的節日,雖然帶來了短暫的人氣,但影響時效短,很快就被消費者遺忘,活動顯得毫無意義。
會員營銷,客流轉化
冬天火鍋旺季即將來臨,越來越多的客流湧入,是品牌培養店鋪會員的絕佳機會,會員營銷的實質是一種顧客管理模式,最終目的是要提高顧客的忠誠度和活躍度。
做好會員營銷,需要一套高效回流的會員管理系統,完善餐廳的會員積分、會員專屬活動等一系列的優惠政策,了解顧客的消費行為,吸納更多的新用戶,提升現有會員的消費體驗,有助於餐廳客流的二次轉化。
投放廣告,增加曝光
2018年初,抖音APP在網際網路上掀起一波熱潮,眾多抖音達人在帳號分享「海底撈隱藏菜單」,熱度大增,因此海底撈設置了「抖音菜品」,為那些因好奇心而來的顧客提供了揭秘的機會,餐廳顧客流量因此上漲。
天氣漸涼,旺季來臨,火鍋品牌無論是出於迎合消費者還是突出差異化做營銷,都需要回歸到產品和服務本質。旺季營銷,別忘了提前調整餐廳本身的產品和服務,做好淡季到旺季的過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