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兒童的認知和語言理解都行,也有口語能力,但周圍人常聽不懂講話的內容,面對這些兒童的語言治療目標就是要提升語言講話的清晰度,以及加強口語表達時的言語機轉。這主要包括呼吸、發聲、構音動作以及發聲與構音動作的協調等方面的訓練(徐道昌,2005)。
說話的啟動就是呼吸動作,為了獲得適切的言語技巧,就必須先學會適當控制呼吸。呼吸訓練可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1、教導兒童練習腹式呼吸法。讓兒童吸氣時練習肚子鼓起來,再由嘴巴慢慢吐氣,吐氣時可輕拍或輕壓兒童的肚子,藉此提醒或協助其做呼吸動作。
2、憋放氣練習。請兒童先深吸一口氣,然後憋氣,最後在慢慢放氣,節奏是放-停-放-停。
3、吸呼氣的時間控制訓練。吸氣動作要快速一點,而吐氣要慢一點,儘量延長呼氣時間和平穩的控制呼氣速度,來學習如何維持較穩定的聲門下壓。
4、抗組訓練。請兒童吸氣時推一物,呼氣時放鬆,藉由用力推物來強化吸氣肌群。痙攣型兒童如果因肌肉過分緊張,無法練習呼吸運動時,就要先解決肌肉過度緊張的狀態,這時可以利用音樂、韻律活動或按摩,讓其頭、肩膀、臉部肌肉先放鬆,並減少肌張力和不正常的反射後,再進行呼吸訓練。(張嘉獻,2007)
丁勇:特殊兒童語言與言語治療,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15-01